一种轴向冷却液传导散热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1558发布日期:2018-12-28 20:1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向冷却液传导散热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轴向冷却液传导散热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现有的电机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改进:结构较单一,散热效果不佳,不能长时间稳定工作,适用范围较小。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轴向冷却液传导散热电机,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向冷却液传导散热电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向冷却液传导散热电机,包括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的内侧设置有绕组腔体,绕组腔体的外侧设置有散热腔体,所述绕组腔体的中部径向设置有空心电机轴,所述绕组腔体内的空心电机轴上安装有转子绕组,绕组腔体的腔壁上安装有与转子绕组相配合的定子绕组;

所述绕组腔体的下侧于空心电机轴上安装有叶片,所述叶片的下侧安装固定有排液管,排液管的外端封闭,排液管的内端与空心电机轴内腔连通,所述排液管的下侧开设有若干排液口;

所述绕组腔体的外侧于散热腔体内设置有若干导热柱,所述散热腔体内还填充有冷却液;

所述电机壳体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根排液管,两根排液管通过旋转连接头与空心电机轴转动连通,所述旋转连接头和电机壳体之间的空心电机轴上还安装有传动齿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腔体的纵截面呈“u”形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心电机轴的上端从电机壳体的顶部伸出,空心电机轴的下端从电机壳体的底部伸出,且空心电机轴与电机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密封转动连接,空心电机轴还与绕组腔体的底部密封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叶片周向均匀设置有三片,叶片转动能够推动冷却液向上流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热柱的外端与散热腔体的外腔壁固定,导热柱的内端与散热腔体的内腔壁固定,导热柱与空心电机轴垂直设置,导热柱采用铜铝合金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心电机轴的下端开口,电机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空心电机轴罩设的尾罩,尾罩为中部向下弧形突出结构,空心电机轴的下端内侧还设置有制冷元件,制冷元件的上端位于叶片的上侧,制冷元件的下端固定于尾罩上。

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所述的轴向冷却液传导散热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轴向冷却液传导散热电机,空心电机轴转动时,通过叶片的作用可将冷却液向上推动,通过导热柱可起到支撑和传导散热的作用,冷却液从排液管排出后进入到空心电机轴内腔中,通过制冷元件可对冷却液进行降温,后冷却液通过排液管下侧开设的排液口排出,实现冷却液的循环流动,对绕组腔体内组件的散热降温效果较佳,且排液管和旋转连接头的设置不影响电机的动力输出;整个装置结构较新颖,散热效果较佳,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适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电机壳体尾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电机壳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液管,2-传动齿轮,3-旋转连接头,4-空心电机轴,5-电机壳体,6-导热柱,7-散热腔体,8-冷却液,9-定子绕组,10-转子绕组,11-绕组腔体,12-叶片,13-排液管,14-排液口,15-制冷元件,16-尾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轴向冷却液传导散热电机,包括电机壳体5,所述电机壳体5的内侧设置有绕组腔体11,绕组腔体11的外侧设置有散热腔体7,散热腔体7的纵截面呈“u”形状,所述绕组腔体11的中部径向设置有空心电机轴4,空心电机轴4的上端从电机壳体5的顶部伸出,空心电机轴4的下端从电机壳体5的底部伸出,且空心电机轴4与电机壳体5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密封转动连接,空心电机轴4还与绕组腔体11的底部密封转动连接,所述绕组腔体11内的空心电机轴4上安装有转子绕组10,绕组腔体11的腔壁上安装有与转子绕组10相配合的定子绕组9。

所述绕组腔体11的下侧于空心电机轴4上安装有叶片12,所述叶片12周向均匀设置有三片,叶片12转动能够推动冷却液8向上流动,所述叶片12的下侧安装固定有排液管13,排液管13的外端封闭,排液管13的内端与空心电机轴4内腔连通,所述排液管13的下侧开设有若干排液口14,通过排液口14用于冷却液8的排出。

所述绕组腔体11的外侧于散热腔体7内设置有若干导热柱6,导热柱6的外端与散热腔体7的外腔壁固定,导热柱6的内端与散热腔体7的内腔壁固定,导热柱6与空心电机轴4垂直设置,导热柱6采用铜铝合金材料制成,通过导热柱6既可以提升装置的结构强度,又可进行传导散热,所述散热腔体7内还填充有冷却液8,通过冷却液8进行散热。

所述电机壳体5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根排液管1,两根排液管1通过旋转连接头3与空心电机轴4转动连通,旋转连接头3的作用是实现排液管1和空心电机轴4的转动连通,采用现有技术即可,所述旋转连接头3和电机壳体5之间的空心电机轴4上还安装有传动齿轮2,通过传动齿轮2用于电机的动力输出。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空心电机轴4的下端开口,电机壳体5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空心电机轴4罩设的尾罩16,尾罩16为中部向下弧形突出结构,空心电机轴4的下端内侧还设置有制冷元件15,制冷元件15的上端位于叶片12的上侧,制冷元件15的下端固定于尾罩16上,制冷元件15只要能进行制冷即可,不进行限定。

该轴向冷却液传导散热电机,空心电机轴4转动时,通过叶片12的作用可将冷却液8向上推动,通过导热柱6可起到支撑和传导散热的作用,冷却液8从排液管1排出后进入到空心电机轴4内腔中,通过制冷元件15可对冷却液8进行降温,后冷却液8通过排液管13下侧开设的排液口14排出,实现冷却液8的循环流动,对绕组腔体11内组件的散热降温效果较佳,且排液管1和旋转连接头3的设置不影响电机的动力输出(从图3可以得出);整个装置结构较新颖,散热效果较佳,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适用范围较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