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电站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及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8736发布日期:2019-01-14 17:46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电站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及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电站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及电网调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光伏电站多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的工作模式,因此在存在本地负载的情况下,会造成并网侧功率因数降低的情况发生。现有的功率因数提升技术方案,主要是通过检测装置对电网接入点处的功率因数pf进行检测,并在已知电网公司考核用的功率因数阈值pfm的情况下,判断是否出现pf<pfm;若pf<pfm则说明电网接入点处的实时功率因数不达标,需要通过无功补偿方案来提高功率因数;现有技术中具体的调试手段是控制光伏电站中各台逆变器的无功比例输出,但是当某些逆变器达到无功输出满发状态时,将会导致功率因数调制不到位的情况发生。

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一种无功补偿方案,如图1所示,包括并网逆变电源1、其他并网逆变电源5、储能系统7、无功补偿装置6、本地负载3及检测装置2,与电网4相连。其无功补偿装置6在根据检测装置2的检测结果判断得到pf<pfm时,控制并网逆变电源1、其他并网逆变电源5、储能系统7和/或无功补偿装置6进行无功补偿。但是,该方案中并未提出新的调试手段,若电站内并不具备上述多个可以进行无功补偿的装置,则仍然无法将功率因数调制到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电站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及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功率因数调制不到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电站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包括:处理器、网口、串口以及供电口;其中:

所述供电口分别连接所述处理器的供电端以及外部电源;

所述串口用于接收光伏电站并网接入点处的总实时无功功率;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总实时无功功率及预设调制目标,采用递归补偿算法,将待补偿的无功功率分配给所述光伏电站内的各台逆变器,直至所述待补偿的无功功率为零或者各台逆变器均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

所述网口用于连接通讯单元,以实现所述处理器与各台逆变器之间的通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总实时无功功率及预设调制目标,采用递归补偿算法,将待补偿的无功功率分配给所述光伏电站内的各台逆变器,直至所述待补偿的无功功率为零或者各台逆变器均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总实时无功功率及所述预设调制目标,计算得到所述待补偿的无功功率;

根据所述待补偿的无功功率,按照各台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输出能力的比例,计算得到各台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补偿值;

根据各台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补偿值以及无功功率当前输出值,计算得到各台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输出参考值;

根据各台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输出参考值以及额定无功功率,判断各台逆变器是否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

若各台逆变器均未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则将所述无功功率输出参考值下发至相应的逆变器;

若存在逆变器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则对所述待补偿的无功功率进行更新;并根据更新后的待补偿的无功功率,计算得到各个未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的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输出参考值,直至更新后的待补偿的无功功率为零或者各台逆变器均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将更新后计算得到的无功功率输出参考值下发至相应的逆变器。

可选的,所述串口还用于接收光伏电站并网接入点处的总实时有功功率及功率因数检测值;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总实时有功功率和所述功率因数检测值,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无功补偿条件,若满足所述预设无功补偿条件,则开始执行所述递归补偿算法;

所述预设无功补偿条件为:所述总实时有功功率大于零且所述功率因数检测值小于功率因数阈值,或者,所述总实时有功功率小于等于零。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实时判断无功补偿标识位qflag=1是否成立,若成立则判断是否满足所述预设无功补偿条件;

若满足所述预设无功补偿条件,则设置无功补偿标识位qflag=0;

在下发无功功率输出参考值之后,设置无功补偿标识位qflag=1。

可选的,所述网口还用于接收调度指令;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调度指令,依次通过所述网口和所述通讯单元,控制各台逆变器的无功输出。

可选的,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提供的光伏电站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还包括:储存卡接口,用于连接外置的数据存储卡。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电站的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包括:通讯单元,和,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提供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所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分别与关口功率检测装置和所述通讯单元相连;

所述通讯单元用于通过自身的协议转换功能实现所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与光伏电站内各台逆变器之间的通讯。

可选的,所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网口还用于接收调度指令时,所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还与远程调度终端,和/或,本地维护终端相连。

可选的,所述通讯单元为:数据采集器,或者,无线数据采集模块。

可选的,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光伏电站的电网调度控制系统,还包括:有功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关口功率检测装置、所述通讯单元以及负载功率检测装置相连;

所述有功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关口功率检测装置和所述负载功率检测装置上传的电气参量,计算得到各台逆变器的有功功率输出参考值;并通过所述通讯单元将所述有功功率输出参考值下发至相应的逆变器。

可选的,所述有功控制器还与远程调度终端,和/或,本地维护终端相连;

所述有功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远程调度终端或者本地维护终端下发的调度指令,生成有功输出调度值作为所述有功输出参考值进行下发;并结合所述关口功率检测装置和所述负载功率检测装置上传的电气参量,通过计算调整所述有功功率输出参考值。

可选的,若存在逆变器处于有功输出满发状态,则所述有功控制器用于计算得到各台逆变器的有功功率输出参考值时,或者生成有功输出调度值作为所述有功输出参考值时,或者通过计算调整所述有功功率输出参考值时,具体用于:

采用递归分配算法,将待分配的有功功率分配给光伏电站内的各台逆变器,直至所述待分配的有功功率为零或者各台逆变器均处于有功输出满发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光伏电站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处理器能够根据光伏电站并网接入点处的总实时无功功率,结合预设调制目标,采用递归补偿算法,将待补偿的无功功率分配给所述光伏电站内的各台逆变器,直至该待补偿的无功功率为零或者各台逆变器均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也即,本发明通过各台逆变器的递归无功补偿,即可实现对于功率因数的最大化调制,且无需现有技术中的多种装置同时进行无功补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内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内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光伏电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电站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电站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进行无功补偿控制时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电站的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接入电网时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电站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包括:处理器500、网口100、串口200以及供电口300,其中,

供电口300分别连接处理器500的供电端以及外部电源,为处理器500提供工作电源,保证处理器500正常运行的电能需求。

可选的,由于处理器500采用直流电工作,因此,供电口300接收的电能同样应为直流电,比如5v直流电。具体的,可以为本发明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电站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设置电源适配器,通过电源适配器将交流电网提供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再通过供电口300供给处理器500,保证处理器500的正常工作。

可选的,还可以将电源适配器的功能集成于本发明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电站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中,具体的,可以将实现电源适配器功能的对应零部件设置于供电口300与处理器500之间,此种情况下,供电口300则可直接与交流电源相连,交流电能经供电口300进入集成设置的电源适配器中,并由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进一步为处理器500提供工作所需的电能。可以想到的是,还可以将实现电源适配器功能的对应部件设置于其他可以保证处理器500正常用电需求的位置,这些可选的设置方式,同样属于本发明申请保护的范围。

串口200用于接收光伏电站并网接入点处的总实时有功功率、总实时无功功率及功率因数检测值。可选的,串口200可以为采用modbustcp通讯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串口设备。对于光伏电站并网接入点处的总实时有功功率、总实时无功功率及功率因数检测值等电网参数,则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功率检测装置获得,本发明实施例对可以向串口200提供总实时有功功率、总实时无功功率及功率因数检测值等电网参数的具体来源不做限定。

网口100用于连接通讯单元(图中未示出),该通讯单元设置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电站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与各台逆变器之间,以实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中处理器500与各台逆变器之间的通讯,使得处理器500可以通过通讯单元发送控制指令,或者读取各台逆变器的反馈信息等。

处理器500主要用于根据总实时无功功率及预设调制目标,采用递归补偿算法,将待补偿的无功功率分配给光伏电站内的各台逆变器,直至将所有的待补偿的无功功率分配完毕或者各台逆变器均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任意一台逆变器而言,当分配得到的无功功率输出值大于或等于其自身额定无功功率输出值时,即判定该逆变器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反之,则判定该逆变器未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前述预设调制目标指的是将光伏电站并入供电网络时所经过的关口电表处测量得到的实时无功功率调节到趋近于零,并使得周期总无功电量尽可能小。

通过本发明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电站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处理器500能够根据光伏电站并网接入点处的总实时有功功率、总实时无功功率及功率因数检测值,结合预设调制目标,采用递归补偿算法,将待补偿的无功功率分配给所述光伏电站内的各台逆变器,直至该待补偿的无功功率为零或者各台逆变器均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从而实现对于功率因数的最大化调制,最大程度上的提高在光伏电站并网接入点测得的功率因数,确保将功率因数调节到位,并且无需现有技术中的多种装置同时进行无功补偿。

可选的,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必然需要接收和处理大量的电网数据,这些电网数据可以作为后续对电网进行分析处理的基础数据,因此,有必要对这些电网数据进行存储。本发明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电站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有存储卡接口400,用于连接外置的数据存储卡,比如tf卡。

可以想到的是,数据存储卡的具体形式有多种,存储卡接口400可以与某一种具体形式的数据存储卡相适配,使得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仅接受一种形式的数据存储卡。当然,存储卡接口400也可以设置成同时兼容多种形式数据存储卡的形式,使得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可以安装多种形式的数据存储卡,增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通用性。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光伏电站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在上述实施例及图2的基础之上,着重阐明该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进行无功补偿控制时的具体步骤,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s101,判断无功补偿标识位qflag是否为1。

若无功补偿标识位qflag=1,则执行步骤s102;若无功补偿标识位qflag=0,则直接执行步骤s112,退出算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一无功补偿标识位qflag,通过该标识位的状态表征是否正在进行无功补偿的控制。具体的,当无功补偿标识位qflag=0时,表示正在执行控制算法,即正在对各逆变器进行无功补偿控制,控制过程尚未结束;当无功补偿标识位qflag=1时,表示上一次的控制过程已经结束,当前状态下,没有针对各逆变器进行无功补偿控制,可以开始新一轮的控制过程。通过设置无功补偿标识位,可以有效避免对于正在执行控制过程的打断。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标识位仅是避免控制过程被打断的一种可选形式,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实现相同的作用和目的,比如将计算结果与处理器管脚的电位状态相结合,通过处理器特定管脚的电位判断是否正在进行控制过程等等,任何可以实现上述目的的方法都是可选的,同样属于本发明申请保护的范围。

步骤s102,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无功补偿条件。

可选的,可以结合总实时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检测值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无功补偿条件。具体的,当总实时有功功率大于零且功率因数检测值小于功率因数阈值,或者,总实时有功功率小于等于零时,判定满足预设无功补偿条件,执行步骤s103a和步骤s103b,相反,则执行步骤s112,退出算法。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无功补偿条件中,限定了两种情况,即总实时有功功率大于零和总实时有功功率小于等于零两种情况。

当总实时有功功率大于零时,说明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小于本地负载的用电量,本地负载需要从光伏电站所连接的电网中获取电能,才能满足正常工作所需电能,即本地负载消耗电网电能,在此种情况下,需要进一步考核功率因数检测值与功率因数阈值的大小关系,如果功率因数检测值小于功率因数阈值,显然当前光伏电站的并网功率因数不能满足国网公司的相关规定,需要进行无功功率补偿的控制;相反的,如果功率因数检测值不小于功率因数阈值,则说明当前光伏电站的功率因数满足国网公司的相关要求,可以暂不进行无功功率的补偿。

当总实时有功功率小于等于零时,说明光伏电站总的发电量已经大于本地负载的用电量,光伏电站产生的部分电能将通过相应的供电网络进入电网;此种情况下,将导致相应电表的功率因数为负值,光伏电站的功率因数将会直接对电网造成影响,此时,不必再考核功率因数检测值与功率因数阈值的大小关系,而是直接对各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电站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采用分段补偿调节,综合考虑总实时有功功率小于等于零和总实时有功功率大于零两种情况,特别是当总实时有功功率小于等于零时,可以将测量点的无功功率降低到零,保证光伏电站并网侧的无功电量尽可能的小,从而满足国网公司的相关规定。

步骤s103a,根据总实时无功功率及预设调制目标,计算得到待补偿的无功功率。

该预设调制目标通常是将总实时无功功率调节到趋近于0,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可以计算得到该待补偿的无功功率q,用于后续的分配。

步骤s103b,设置无功补偿标识位qflag=0。

步骤s103b与步骤s103a是同步执行的,当判定满足预设无功补偿条件时,即判定可以进行后续的控制过程,此时,已然不能开始新的控制过程。因此,为避免对现有的控制过程造成影响,需要令无功补偿标识位qflag=0。

步骤s104,根据待补偿的无功功率,按照各台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输出能力的比例,计算得到各台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补偿值。

可选的,对于任意一台逆变器而言,比如第n台逆变器,其额定无功功率输出值为qn额。相应的,光伏电站中所有逆变器的额定无功功率输出值总和则可以表示为∑qn额。此时,各台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补偿值则可以表示为

在针对每一台逆变器计算得到其对应的无功功率补偿值之后,进一步执行步骤s105;

步骤s105,根据各台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补偿值以及无功功率当前输出值,计算得到各台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输出参考值。

可选的,各台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输出参考值以q1n表示,各台逆变器对应的无功功率当前输出值用qn表示,那么q1n的计算公式则可以表示为q1n=qn+δq1n。

步骤s106,判断各台逆变器是否均未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

在计算得到各台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输出参考值q1n后,需要分别与各自额定无功功率数值qn额进行比较,当q1n≥qn额时,则判定对应的逆变器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相应的,当q1n<qn额时,则判定对应的逆变器未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如果判定各逆变器均未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则执行步骤s107;如果判定存在逆变器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则执行步骤s108。

可选的,为便于识别哪些逆变器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哪些逆变器未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可以设置满发状态标识位qn-flag,当qn-flag=1时,表征对应的逆变器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当qn-flag=0时,表征对应的逆变器未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

步骤s107,将无功功率输出参考值下发至相应的逆变器。

当判定所有的逆变器均未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时,则可以将无功功率输出参考值下发至相应的逆变器,控制各逆变器以接收到的无功功率输出参考值为标准,输出无功功率。

步骤s108,更新待补偿的无功功率。

如果在当前分配轮次中,判定存在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的逆变器,则需要根据本轮次的分配结果更新待补偿的无功功率。

以首次分配后进行第二次分配的过程为例,说明更新待补偿的无功功率的思路,之后的每一次分配过程均是类似的。具体的,在经过首次分配后,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的第m个逆变器的待补偿值为δq1m=q1m-qm额,经过首次分配后累计的更新后的待补偿的无功功率为σδq1m(m=1,2,…);后续步骤中,对于剩余的k个未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的逆变器,将针对σδq1m进行下一轮的分配。

步骤s109,判断更新后的待补偿的无功功率是否为零,或者,各台逆变器是否均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

若其中一项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110;若两项的判断结果均为否,则重新返回到步骤s104,以根据更新后的待补偿的无功功率计算得到各个未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的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输出参考值,如此往复,直至更新后的待补偿的无功功率为零,即更新后的待补偿的无功功率为零,亦即,所有的待补偿的无功功率均已被分配完毕;或者,直至各台逆变器均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即已经实现了现有设备基础上的无功补偿最大化。

需要说明的是,当更新待补偿的无功功率的过程,因为所有的逆变器均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而停止时,还有剩余的待补偿的无功功率未进行分配,但由于此时所有的逆变器均已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未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的逆变器个数已然为零,在现有设备基础上已经不能够再负担更多的无功功率输出,此种情况下,可以将待补偿的无功功率尽可能的限制在零附近作微小的波动,已经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光伏电站相对于并网电网的功率因数,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调节效果仍优化许多。

步骤s110,将更新后计算得到的无功功率输出参考值下发至相应的逆变器。

在经过多次的分配后,叠加分配的结果将会是更新后的待补偿的无功功率为零或者各台逆变器均处于无功输出满发状态这两种状态之一,此时,每一台逆变器都得到了充分的、且适合各自输出能力的应用,可以将更新后计算得到的无功功率输出参考值下发至相应的逆变器,控制各逆变器以无功功率输出参考值为标准,输出无功功率。

步骤s111,设置无功补偿标识位qflag=1,并返回步骤s101。

在最终将无功功率输出参考值下发至相应的逆变器之后,即可令无功补偿标识位qflag=1,表示此轮控制过程已经结束,可以进行下一轮控制过程能否开始的判定。令qflag=1后,即可返回步骤s101。

步骤s112,退出算法。

当无功补偿标识位qflag=0或不满足预设无功补偿条件时,执行步骤s112,退出当前算法。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步骤中述及的n,m,k均为非零整数,用于区分不同的逆变器。

通过上述待补偿的无功功率分配的过程可以看出,本发明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电站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通过上述递归叠加的过程,最终将待补偿的无功功率分配给各台未满发逆变器,最大限度的提高光伏电站的功率因数。同时,在待补偿的无功功率分配过程中,从逆变器整体的工作特性角度,结合每台逆变器的实际无功功率输出能力,通过递归叠加算法,根据弱者少补,能者多补的原则,充分发挥每一台逆变器的作用,并且,通过上述递归叠加的过程,将最终得到一组最优的无功功率输出参考值进行下发,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因无功功率一次调节不到位,而导致需多次反复调节、影响整体发电能力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及图2和图3的基础之上,可选的,网口100还可以用来接收来自于远程调度终端或本地维护终端的调度指令,并进一步将所得调度指令传输至处理器500,以使处理器500可以根据具体的调度指令执行相应的调度操作。并且,还可以用于向外发送处理器500的命令。

可选的,为实现上述网口100的功能,网口100可以选用支持tcp、iec104以及modbustcp等网络通讯协议的网口。当然,其他可以实现接收调度指令、保证处理器500与各台逆变器之间可以进行有效通讯的网口都是可选的,同样属于本发明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可选的,通过网口100的功能,处理器500还可以接收远程调度终端或本地维护终端的调度指令,并依据接收得到的调度指令,依次通过网口100和通讯单元向各逆变器发送调度指令,控制各台逆变器的有功输出和/或无功输出;然后,再通过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递归补偿算法,不仅实现了相应的调度指令,还确保能够满足电网的功率因数要求。

其余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电站的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参见图4所示的电网调度系统接入电网时的结构框图,该光伏电站的电网调度系统10包括:通讯单元(图中未示出)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提供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图中未示出)。

具体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分别与电网参量检测装置20和通讯单元相连,同时,电网调度系统10以及电网参量检测装置20还分别与电网50相连;电网参量检测装置20用于将采集的电网50的参数反馈给电网调度控制系统10,包括关口功率检测装置。另外,可选的,该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还可以与远程调度终端30,和/或,本地维护终端40相连,进而通过其网口接收两者发送的调度指令。

其中,通讯单元可以为数据采集器或者无线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通过自身的协议转换功能实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与光伏电站内各台逆变器之间的通讯。实际应用中,该无线数据采集模块可以是分别设置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以及各个逆变器中的多个模块,此处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实现该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以及各个逆变器之间通讯的方案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电网参量检测装置20对电网50处的电气参量进行检测,并在获取电气参量之后,输入电气参量至光伏电站的电网调度系统10,光伏电站的电网调度系统10根据电网参量检测装置20反馈的参数,进行无功功率补偿控制,调节各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输出,并最终影响接入电网50时的功率因数,从而有效提高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行质量,降低电网系统自身的功率损耗。其余结构及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可选的,光伏电站的电网调度系统10还包括有功控制器(图中未示出),该有功控制器分别与关口功率检测装置、负载功率检测装置(属于电网参量检测装置20,图中未示出)和光伏电站的电网调度系统10中的通讯单元相连。另外,该有功控制器还可以与远程调度终端30,和/或,本地维护终端40相连,接收两者发送的调度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电站的电网调度系统10接收远程调度终端30和本地维护终端40的调度指令后,根据接收到的调度指令,由其有功控制器和/或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通过通讯单元控制与其相连的各逆变器工作。

同时,光伏电站的电网调度系统10还可以与电网参量检测装置20和电网50构成闭环控制系统。在没有调度指令时,该有功控制器根据电网参量检测装置20中关口功率检测装置和负载功率检测装置实时上传的电气参量,计算得到各台逆变器的有功功率输出参考值,并通过通讯单元将有功功率输出参考值下发至相应的逆变器,控制各逆变器以获取得到的有功功率输出参考值输出对应有功功率,进而将并网侧有功功率调节至零、避免馈网输出。当远程调度终端30或者本地维护终端40下发调度指令时,该有功控制器根据该调度指令,生成有功输出调度值作为该有功输出参考值进行下发;并结合属于电网参量检测装置20中关口功率检测装置和负载功率检测装置实时上传的电气参量,通过计算调整该有功功率输出参考值,再通过通讯单元将有功功率输出参考值下发至相应的逆变器,控制各逆变器以获取得到的有功功率输出参考值输出对应有功功率;进而通过对于调度指令的闭环调节,提高调节精准度。

可选的,该有功控制器在进行有功功率分配时,也可以借鉴上述无功递归分配的原理,采用递归分配算法,将待分配的有功功率分配给光伏电站内的各台逆变器,直至所有待分配的有功功率为零或者所有的逆变器均处于有功输出满发状态。

采用递归分配算法进行有功功率的分配,可以最大程度上的发挥各逆变器的有功输出,使各个逆变器的工作效率更佳。

需要说明的是,有功控制器的输出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电站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过程产生影响。具体的,当有功控制器动作,控制各逆变器的有功输出时,必然会改变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通过电网参量检测装置20获得的总实时有功功率,甚至功率因数检测值也会因此而产生变化;因此,该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在每次判断得到无功补偿标识位qflag=1(即上一次的控制过程已经结束)时,都将针对检测得到的总实时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检测值重新作出判断,确保整个无功补偿的准确进行。

本发明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