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1856发布日期:2019-06-15 00:09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面板。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7-34004号公报中公开有以往的太阳能面板。该太阳能面板具备保护外罩、背面外罩、多个太阳能电池单元、多个导电体、密封材料以及多个输出导线。

保护外罩为玻璃制,从该保护外罩的第1表面至第1反面具有透光性。背面外罩为树脂制,具有与密封材料接合的第2表面和位于与第2表面的相反一侧的第2反面。在背面外罩形成有从该背面外罩的第2表面贯通至第2反面且能够使多个输出导线分别插通的多个通孔。多个太阳能电池单元沿着第1方向和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配置为格子状。多个导电体形成为在第2方向延伸的平板状。在沿第1方向排列的多个太阳能电池单元中的位于第1方向上的两端的2个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外侧分别配置有导电体。在第1方向相邻排列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和导电体相互连接为能够通电。

密封材料保持在保护外罩和背面外罩之间将全部太阳能电池单元和全部导电体密封的状态。在密封材料上还形成有多个能够使输出导线插通的通孔。各输出导线具有末端部和延伸部。末端部沿着背面外罩的第2表面配置,且在和太阳能电池单元不同的位置与对应的导电体连接。与末端部相连的延伸部通过密封材料和背面外罩的通孔而延伸至背面外罩的第2反面,并与端子盒连接。

在该太阳能面板中,利用各太阳能电池单元发电产生的电力经过与同一太阳能电池单元连接的输出导线而被输送至端子盒。

在上述以往的太阳能面板,导电体形成为平板状,因此即便在制造时或使用时背面外罩因热膨胀在第2方向伸长,导电体也难以在第2方向伸长,而难以跟从背面外罩。因此,太阳能电池单元和导电体在第2方向相对错开,因此太阳能电池单元、导电体以及输出导线的能够通电的连接容易断开。

另外,在该太阳能面板中,背面外罩发生热膨胀,使输出导线跟从背面外罩而沿着第1方向向离开太阳能电池单元的方向移动。因此,在输出导线的末端部和导电体连接的位置,在使输出导线的末端部从导电体剥离的方向上作用有应力。由此,在该太阳能面板中,输出导线的末端部容易从导电体剥离。由于这些原因,在该太阳能面板中,容易产生因热膨胀引起的通电不良。特别是,在近年从轻型化等观点出发,可以使保护外罩为树脂制。然而,与玻璃制的保护外罩相比,这样的保护外罩的热膨胀系数较大,因此,在保护外罩和背面外罩均为树脂制的太阳能面板中,上述问题更加显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虽然使用树脂制的保护外罩和背面外罩但能够抑制热膨胀引起的通电不良的产生的太阳能面板。

解决上述课题的太阳能面板具备:树脂制的保护外罩,其从第1表面至第1反面具有透光性;树脂制的背面外罩;太阳能电池单元;导电体,其与上述太阳能电池单元在第1方向排列,并与上述太阳能电池单元连接为能够通电;密封材料,其在上述保护外罩和上述背面外罩之间将上述太阳能电池单元和上述导电体保持为密封状态;以及多个输出导线,其构成为对利用上述太阳能电池单元发电产生的电进行输送。上述背面外罩具有:与上述密封材料接合的第2表面;和位于与上述第2表面相反一侧的第2反面。上述导电体具有:第1基底部、第2基底部、第3基底部、第1连接部、以及第2连接部。上述第1基底部固定于上述保护外罩和上述背面外罩中的至少一者,与上述太阳能电池单元在上述第1方向排列,并与上述太阳能电池单元连接。上述第2基底部配置于在和上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相对上述第1基底部分离的位置,并且固定于上述保护外罩和上述背面外罩中的至少一者,且与上述太阳能电池单元在上述第1方向排列,与上述太阳能电池单元连接。上述第3基底部配置于上述第1基底部和上述第2基底部之间。上述第1连接部配置于上述第1基底部和上述第3基底部之间,且将上述第1基底部和上述第3基底部连接。上述第2连接部配置于上述第2基底部和上述第3基底部之间,且将上述第2基底部和上述第3基底部连接。上述各输出导线具有:末端部,其沿着上述第2表面在上述第1方向上延伸,从与上述太阳能电池单元相反一侧与上述第3基底部连接;和延伸部,其与上述末端部接续,沿着上述第2反面朝向上述太阳能电池单元在上述第1方向延伸。上述延伸部的至少局部固定于上述第2反面。上述第1连接部和上述第2连接部各自能够在上述第1方向和上述第2方向弹性变形。

解决上述课题的其它的太阳能面板具备:树脂制的保护外罩,其从第1表面至第1反面具有透光性;树脂制的背面外罩;太阳能电池单元;导电体,其与上述太阳能电池单元在第1方向排列,并与上述太阳能电池单元连接为能够通电;密封材料,其在上述保护外罩和上述背面外罩之间将上述太阳能电池单元和上述导电体保持为密封状态;以及输出导线,其构成为对利用上述太阳能电池单元发电产生的电进行输送。上述背面外罩具有:与上述密封材料接合的第2表面;和位于与上述第2表面相反一侧的第2反面。上述太阳能电池单元固定于上述保护外罩和上述背面外罩的至少一者。上述导电体具有:第1基底部、第2基底部、第3基底部、第1连接部、以及第2连接部。上述第1基底部在上述第1方向上与上述太阳能电池单元排列,并与上述太阳能电池单元连接。上述第2基底部配置于在和上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相对上述第1基底部分离的位置,且与上述太阳能电池单元在上述第1方向排列,与上述太阳能电池单元连接。上述第3基底部配置于上述第1基底部和上述第2基底部之间。上述第1连接部配置于上述第1基底部和上述第3基底部之间,且将上述第1基底部和上述第3基底部连接。上述第2连接部配置于上述第2基底部和上述第3基底部之间,且将上述第2基底部和上述第3基底部连接。上述各输出导线具有:末端部,其沿着上述第2表面侧在上述第1方向延伸,从与上述太阳能电池单元相反一侧与上述第3基底部连接;和延伸部,其与上述末端部接续,沿着上述第2反面在上述第1方向上朝向上述太阳能电池单元延伸。上述延伸部的至少局部固定于上述第2反面。上述第1连接部和上述第2连接部各自能够在上述第1方向和上述第2方向弹性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太阳能面板的俯视图。

图2涉及实施例1的太阳能面板,是沿着图1的a-a线的剖面的放大剖视图。

图3涉及实施例1的太阳能面板,是沿着图2的b-b线的剖面的放大剖视图。

图4涉及实施例1的太阳能面板,是沿着图3的c-c线的剖面的放大剖视图。

图5涉及实施例1的太阳能面板,是导电体和输出导线的俯视图。

图6涉及实施例1的太阳能面板,是辅助导电体的俯视图。

图7涉及实施例1的太阳能面板,是保护外罩和背面外罩发生了热膨胀时的和图3相同的放大剖视图。

图8涉及实施例2的太阳能面板,是保护外罩和背面外罩发生了热膨胀时的和图3相同的放大剖视图。

图9涉及实施例3的太阳能面板,是保护外罩和背面外罩发生了热膨胀时候的和图3相同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了的实施例1~3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的太阳能面板具备:保护外罩1、多个太阳能电池单元3、多个导电体5、密封材料7、2根输出导线11以及图2所示的背面外罩9。该太阳能面板被使用于未图示的车辆。此外,为了使说明容易,在图1中通过虚线省略保护外罩1的局部的图示。

在本实施例中,在图1中显示“左”的方向为太阳能面板的左方,在图1显示“右”的方向为太阳能面板的右方,由此规定太阳能面板的左右方向。另外,在图1中显示“前”的方向为太阳能面板的前方,在图1中显示“后”的方向为太阳能面板的后方,由此规定太阳能面板的前后方向。而且,在图2以后,与图1对应地显示左、右、前以及后的方向轴。另外,在图2和图4中显示“上”的方向为太阳能面板的上方,并且显示“下”的方向为太阳能面板的下方,由此规定太阳能面板的上下方向,即,太阳能面板的厚度方向。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相互正交。太阳能面板的左右方向为本发明中的“第1方向”的一个例子,太阳能面板的前后方向为本发明中的“第2方向”的一个例子。此外,这些方向为为了说明的便利性使用的一个例子,和太阳能面板的使用时的方向没有关系。

如图2所示,保护外罩1具有外罩主体1a和隠蔽部件1b。外罩主体1a由以聚碳酸酯为主成分的透明树脂形成,从第1表面101至第1反面102具有透光性。第1表面101构成太阳能面板的表面,即太阳能面板的外观面。第1表面101和第1反面102形成为平坦面。由此,如图1所示,外罩主体1a以及保护外罩1形成为大致矩形的平板状。此外,外罩主体1a也可以形成为从第1反面102朝向第1表面101鼓出的弯曲形状等。

如图2所示,隠蔽部件1b由以着色为不透明的黑色等的聚碳酸酯为主成分的树脂形成。隠蔽部件1b通过在外罩主体1a的第1反面102注射模塑成形而形成,和第1反面102呈一体。外罩主体1a和隠蔽部件1b也可以由以聚碳酸酯以外的物质为主成分的树脂形成。另外,也可以仅由外罩主体1a构成保护外罩1。

如图1所示,隠蔽部件1b具有周缘部分103和多个连结部分104。周缘部分103形成为沿着外罩主体1a的外缘并包围全部太阳能电池单元3的框状。周缘部分103覆盖排列于左端的多个导电体5和排列于右端的多个导电体5,当观察外罩主体1a的第1表面101时,使这些导电体5看不见。另外,如图2~图4所示,在周缘部分103的左边缘部形成有多个凸台103a。如图3所示,多个凸台103a具有规定的间隔并且在前后方向成列地配置。如图2和图4所示,各凸台103a从周缘部分103朝向背面外罩9向下方突出。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周缘部分103的右边缘部也相同地形成有多个凸台103a。

如图1所示,多个连结部分104配置于周缘部分103的内侧,且在外罩主体1a的前后方向延伸。各连结部分104对设置于太阳能电池单元3之间的多个互联器18进行覆盖,当观察第1表面101时,看不见这些互联器18。

图2所示的背面外罩9由以聚碳酸酯为主成分的树脂形成。背面外罩9与保护外罩1的形状对应地形成为平坦的板状。背面外罩9形成为和保护外罩1相等的大小。背面外罩9具有第2表面90和第2反面91。第2表面90和第1反面102对置,且和密封材料7接合。第2反面91位于与第2表面90相反一侧。第2反面91构成太阳能面板的反面。此外,也可以由以聚碳酸酯以外的物质为主成分的树脂形成背面外罩9。另外,也可以使背面外罩9形成得比保护外罩1小。

对图1所示的太阳能电池单元3使用结晶硅。全部太阳能电池单元3具有相同的结构,发挥相同的性能。这些太阳能电池单元3沿着太阳能面板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配置为格子状。如图2和图4所示,各太阳能电池单元3呈薄膜状,具有表面3a和反面3b。在各太阳能电池单元3的反面3b的左端和右端,设置有通电部(省略图示)。此外,通电部也可以设置于表面3a。另外,太阳能电池单元3的大小、个数能够根据太阳能面板的大小等适当地变更。

如图1所示,在太阳能面板的左边缘和右边缘分别配置有多个导电体5。配置于太阳能面板的左边缘的多个导电体5和配置于太阳能面板的右边缘的多个导电体5具有左右对称的结构。以下,使用配置于太阳能面板的左边缘的几个导电体5对导电体5的结构具体地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导电体5是通过对金属制的薄板进行冲切加工而形成的。导电体5具有:第1基底部51、第2基底部52、第3基底部53、第1连接部54、以及第2连接部55。

第1基底部51为导电体5的前部。第2基底部52为导电体5的后部。换句话说,在导电体5,第1基底部51和第2基底部52以在前后方向设置恒定的间隔的方式配置。第3基底部53配置于第1基底部51和第2基底部52之间。第1~3基底部51~53在前后方向成列地配置。第1~3基底部51~53形成为俯视下大致矩形状。在第1~3基底部51~53各自的中央形成有贯通孔500。另外,第1~3基底部51~53各自具有:第1连接部位501,其从贯通孔500的周围朝向右方延伸;和第2连接部位502,其从贯通孔500的周围朝向左方延伸。此外,第3基底部53也可以不具有贯通孔500。

第1连接部54和第2连接部55各自由3根连接体504构成。各连接体504形成为俯视下较细的线状。更具体而言,各连接体504在左右方向以恒定的摆动宽度弯曲为波型,并在前后方向延伸。3根连接体504以在左右方向设置恒定的间隔的方式配置。此外,构成第1连接部54和第2连接部55的连接体504的根数能够适当地变更。

第1连接部54位于第1基底部51和第3基底部53之间,且将第1基底部51和第3基底部53连接。第2连接部55位于第2基底部52和第3基底部53之间,且将第2基底部52和第3基底部53连接。这里,连接体504在前后方向弹性变形从而使得第1、2连接部54,55能够在前后方向弹性变形。另外,连接体504在左右方向弹性变形从而使得第1,2连接部54、55能够在左右方向弹性变形。

另外,第1~3基底部51~53各自具有互联器17。与导电体5相同,互联器17是通过对金属制的薄板进行冲切加工而形成的。互联器17具有:第1电极部17a、第2电极部17b、以及连接部17c。连接部17c形成为俯视下环状。第1电极部17a为从连接部17c向左方突出的部分,第2电极部17b为从连接部17c向右方突出的部分。第1、2电极部17a、17b分别形成为俯视下矩形的平板状。连接部17c将第1电极部17a和第2电极部17b连接为能够通电。连接部17c弹性变形,由此能够使第1电极部17a和第2电极部17b的左右方向的间隔变化。此外,例如,也可以通过对金属制的板材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第1电极部17a、第2电极部17b以及连接部17c。

如图4所示,在第1连接部位501的反面5b连接有互联器17的第1电极部17a。第2、3基底部52、53也相同。而且,互联器17的第2电极部17b和设置于邻接的太阳能电池单元3的反面3b的左方的通电部连接。这样,如图1所示,配置于太阳能面板的左边缘的多个导电体5向配置为格子状的太阳能电池单元3中的位于最左端的太阳能电池单元3连接为能够通电。而且,配置于太阳能面板的左边缘的多个导电体5在前后方向成列地排列。与此相同地,配置于太阳能面板的右端的多个导电体5向位于最右端的太阳能电池单元3连接为能够通电。而且,配置于太阳能面板的右边缘的多个导电体5在前后方向成列地排列。另外,在左右方向相邻排列的2个太阳能电池单元3通过3个互联器18相互连接。互联器18为和互联器17相同的构成。

另外,如图3所示,在沿前后方向相邻排列的2个导电体5之间适当地设置辅助导电体19,以便配设为格子状的多数太阳能电池单元3以串联的方式连接。如图6所示,辅助导电体19也是和导电体5相同地通过对金属制的薄板进行冲切加工而形成的。辅助导电体19具有第4基底部191、第5基底部192、以及第3连接部193。

第4基底部191为辅助导电体19的前部。第5基底部192为辅助导电体19的后部。第4基底部191和第5基底部192在前后方向成列。另外,第4基底部191和第5基底部192形成为俯视下大致矩形状,在各自的中央形成有贯通孔190。第3连接部193由多个连接体504构成。与第1、2连接部54、55相比,第3连接部193的沿着前后方向的长度性对于长。此外,第3连接部193的沿着前后方向的长度基于在前后方向排列的2个导电体5的距离而决定。

第3连接部193位于第4基底部191和第5基底部192之间,且将第4基底部191和第5基底部192连接。另外,在辅助导电体19处,第3连接部193也能够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弹性变形。

如图3所示,辅助导电体19的第4基底部191与比该辅助导电体19靠前方的导电体5的第2基底部52连接。该辅助导电体19的第5基底部192与位于该辅助导电体19后方的导电体5的第1基底部51连接。此时,第4基底部191和第2基底部52将贯通孔190和贯通孔500匹配连接。第5基底部192和第1基底部51也相同。这样,辅助导电体19将位于前方的导电体5和位于后方的导电体5连接为能够通电。

如图4所示,在各导电体5,向第1基底部51的贯通孔500插通有凸台103a。如图3所示,相同地,向第2基底部52的贯通孔500也插通有凸台103a。这里,在第4基底部191连接的第2基底部52和第5基底部192连接的第1基底部51,凸台103a插通于贯通孔500和贯通孔190。这样,第1、2基底部51、52和第4、5基底部191、192通过凸台103a定位于保护外罩1,并且固定于保护外罩1,具体而言即直接固定。即,各基底部51、52、191、以及192以相对保护外罩1无法位移的方式固定于保护外罩1。与此相对,在导电体5,没有向第3基底部53的贯通孔500插通凸台103a。因此,第3基底部53没有固定于保护外罩1。即,在第3基底部53和保护外罩1之间,没有能够固定两者的相对位置的固定关系。此外,也可以是以下构成,即,使凸台103a形成于背面外罩9的第2表面90,由此第1、2基底部51、52和第4、5基底部191、192定位于背面外罩9并且固定于背面外罩9。另外,也可以为以下构成,即,使凸台103a形成于周缘部分103和第2表面90双方,由此第1、2基底部51、52和第4、5基底部191、192固定于保护外罩1和背面外罩9。即,各基底部51、52、191、以及192能够以相对保护外罩1和背面外罩9中的至少一者无法位移的方式固定于保护外罩1和背面外罩9中的至少一者。

图2所示的密封材料7使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密封材料7和外罩主体1a的第1反面102、背面外罩9的第2表面90接合。由此,密封材料7在保护外罩1和背面外罩9之间将全部太阳能电池单元3、导电体5、互联器18、以及后述的输出导线11的末端部11a保持为密封状态。这样,密封材料7保护太阳能电池单元3等免于因水分和氧造成的劣化。此外,例如也可以使用离聚物树脂、硅酮树脂或聚烯烃类树脂等代替上述的eva作为密封材料7。

如图1所示,在太阳能面板的左端和右端,每一端配置有一个输出导线11。这些输出导线11配置为左右对称。以下,以配置于太阳能面板的左端的输出导线11为原型对结构具体地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输出导线11具有末端部11a和延伸部11b。末端部11a沿着密封材料7内、即沿着背面外罩9的第2表面90延伸。末端部11a和设置于太阳能面板的左边缘的多个导电体5中的一个导电体5的第3基底部53连接。具体而言,末端部11a向第3基底部53的第2连接部位502的表面5a焊接连接。这样,末端部11a向第3基底部53从和互联器17以及太阳能电池单元3相反一侧形成连接,并从第3基底部53朝向左方延伸。此外,末端部11a也可以通过焊接以外的方法连接于第2连接部位502。另外,也可以将末端部11a连接于第2连接部位502的反面5b。

延伸部11b由第1部位111、第2部位112、以及第3部位113构成。第1部位111和末端部11a接续。第1部位111向密封材料7的外部露出,一边沿着背面外罩9的左端面92一边朝向背面外罩9的第2反面91延伸。第2部位112和第1部位111接续,且沿着背面外罩9的第2反面91延伸。第2部位112一边沿着第2反面91一边从左端面92朝向太阳能电池单元3向右方延伸。第3部位113和第2部位112接续。第3部位113与未图示的端子盒连接。在端子盒上连接有未图示的车辆的电装设备。

延伸部11b的第2部位112固定于第2反面91。由此,延伸部11b乃至于输出导线11定位于背面外罩9。此外,第2部位112和第2反面91除能够通过粘合剂等固定以外,也能够在太阳能面板的制造时使第2部位112和第2反面91熔接从而固定。

在以上这样构成的太阳能面板,利用太阳能电池单元3发电的电力通过输出导线11输送至端子盒。这样,能够经过端子盒将利用太阳能电池单元3发电产生的电力供给至车辆的电装设备。

这里,在该太阳能面板中,在制造时或使用时保护外罩1和背面外罩9由于热膨胀而如图7的虚线箭头所示那样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伸长。由此,在该太阳能面板中,2个凸台103a的间隔从图3所示的状态像图7所示那样在前后方向扩大。这里,导电体5的第1基底部51和第2基底部52经由凸台103a固定于保护外罩1。因此,若导电体5的2个凸台103a的间隔在前后方向扩大,则与此相适应地,第1连接部54和第2连接部55在前后方向弹性变形。由此,第1基底部51和第3基底部53的间隔与第2基底部52和第3基底部53之间的间隔分别在前后方向扩大。另外,辅助导电体19的第3连接部193在前后方向弹性变形,由此第4基底部191和第5基底部192的间隔在前后方向扩大。由于这些原因,在导电体5,第1基底部51和第2基底部52的间隔,即,第1基底部51和第3基底部53的间隔与第2基底部52和第3基底部53的间隔在前后方向扩大。这样,导电体5和辅助导电体19能够跟从保护外罩1和背面外罩9的伸长而在前后方向伸长。因此,即便保护外罩1和背面外罩9发生热膨胀,太阳能电池单元3和导电体5间的能够通电的连接与导电体5和输出导线11间的能够通电的连接也不易断开。

而且,在该太阳能面板中,延伸部11b的第1部位111一边沿着背面外罩9的左端面92一边朝向背面外罩9的第2反面91延伸,并且延伸部11b的第2部位112固定于第2反面91。因此,输出导线11也伴随保护外罩1和背面外罩9的热膨胀而移动。换句话说,如图2的假想线所示,配置于太阳能面板的左端的输出导线11伴随保护外罩1和背面外罩9的热膨胀而向左方移动。由此,输出导线11的末端部11a以从第3基底部53和太阳能电池单元3离开的方式向左方移动。此时,如图7所示,互联器17的连接部17c像缩放仪那样在第1方向弹性变形,由此将第1电极部17a和第2电极部17b的间隔在左右方向扩大。由此,配置于太阳能面板的左边缘的导电体5能够维持第1~3基底部51~53和太阳能电池单元3间的连接,并且能够适应末端部11a的移动而向左方(第1方向)移动。另外,第1、2连接部54、55以相对第1、2基底部51、52向左方弯曲的方式弹性变形,由此第3基底部53也能够相对第1、2基底部51、52进一步向左方位移(图9参照)。此外,配置于太阳能面板的右边缘的导电体5也以左右对称的方式相同地发挥作用。

由此,在该太阳能面板中,即便输出导线11由于保护外罩1和背面外罩9的热膨胀而移动,在末端部11a和第3基底部53间的连接位置,即,在进行了焊接的位置,从第3基底部53剥离的方向上的应力也不易产生作用。因此,在该太阳能面板中,末端部11a不易从第3基底部53剥离。

因此,根据实施例1的太阳能面板,虽然使用树脂制的保护外罩1和背面外罩9但能够抑制由热膨胀引起的通电不良的产生。

(实施例2)

如图8所示,在实施例2的太阳能面板,在隠蔽部件1b的周缘部分103没有形成凸台103a。另外,在该太阳能面板中,在太阳能电池单元3和背面外罩9之间设置有硅酮树脂21。而且,太阳能电池单元3通过该硅酮树脂21固定于背面外罩9。此外,也可以通过硅酮树脂21以外的物件,将太阳能电池单元3固定于背面外罩9。另外,可以将太阳能电池单元3固定于保护外罩1的外罩主体1a,也可以将太阳能电池单元3固定于外罩主体1a和背面外罩9。即,太阳能电池单元3能够以相对于外罩主体1a和背面外罩9中的至少一者无法位移的方式固定于外罩主体1a和背面外罩9中的至少一着。该太阳能面板中的其它结构和实施例1的太阳能面板相同,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关于结构的详细说明。

在该太阳能面板中,第1~3基底部51~53经由互联器17而与一个太阳能电池单元3连接,由此第1~3基底部51~53成为经过该太阳能电池单元3而固定于背面外罩9的状态。由此,在该太阳能面板中也能够起到和实施例1的太阳能面板相同的作用。

(实施例3)

如图9所示,在实施例3的太阳能面板中,第1~3基底部51~53不具有互联器17。由此,在该太阳能面板中,第1、2基底部51、52经由第1连接部位501直接连接于一个太阳能电池单元3。另一方面,第3基底部53不连接于该太阳能电池单元3。该太阳能面板的其它结构和实施例1的太阳能面板相同。

在该太阳能面板中,导电体5的第1、2基底部51、52直接连接于一个太阳能电池单元3,并且经由凸台103a固定于保护外罩1,因此不能够相对对应的太阳能电池单元3在左右方向移动。与此相对,第3基底部53能够与太阳能电池单元3相独立地在左右方向移动。因此,若输出导线11的末端部11a由于保护外罩1和背面外罩9的热膨胀而以从第3基底部53和太阳能电池单元离开的方式向左方移动,则伴随于此,配置于太阳能面板的左边缘的导电体5的第1、2连接部54、55以相对第1、2基底部51、52向左方弯曲的方式弹性变形。由此,第3基底部53能够相对第1、2基底部51、52向左方位移。因此,在该太阳能面板中,末端部11a也不易从第3基底部53剥离。此外,配置于太阳能面板的右边缘的导电体5也以左右对称的形式相同地发挥作用。

另外,在该太阳能面板中,第1~3基底部51~53不具有互联器17,因此能够使第1~3基底部51~53以及导电体5的结构简单化。由此,在该太阳能面板中,能够使制造成本低廉。该太阳能面板中的其它作用和实施例1的太阳能面板相同。

以上,结合实施例1~3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1~3,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变更来应用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在实施例1、2的太阳能面板,第1~3基底部51~53经由互联器17连接于一个太阳能电池单元3。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仅第1、2基底部51、52经由互联器17连接于一个太阳能电池单元3而第3基底部53不连接于该太阳能电池单元3的结构。

另外,在实施例1~3的太阳能面板,在太阳能面板的左端和右端,每一端设置有一个输出导线11,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太阳能面板的左端和右端设置多个输出导线11。

另外,也可以是,在实施例1~3的太阳能面板,在背面外罩9和密封材料7设置贯通孔而在该贯通孔内插通延伸部11b的第1部位111的构成。

除设置于车辆的太阳能面板以外,本发明还能够利用于使用于各种太阳光发电设备的太阳能面板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