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典型接线的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规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65941发布日期:2019-03-08 22:5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典型接线的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规划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典型接线的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规划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自动化技术是一项以电子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技术。配电自动化规划是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网络进行规划建设改造。配电网规模庞大,配电自动化规划涉及范围较广,自动化产品类型、设备厂家众多。目前配电自动化规划方法主要依靠设计人员的主观经验,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在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制定、自动化设备的选型选点和配置、设计的规范化等方面,往往由于设计人员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不同的标准。

配电自动化工程投资巨大,建设和成本回收周期长,因此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对于指导配电自动化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本发明通过对现状大量基础数据的研究,分析对比各种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明确各种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的选用,针对各种模式进行设备选型、技术参数设置,以及对相关设计规范进行细化,制定相关规范设计模块

目前配电自动化处于推广建设初期阶段,仍处于摸索过程中,并无非常明确的建设模式,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规划也无科学、系统的规划方法,因此如何实现模式选择既能结合现有成熟技术,又不乏前瞻性是难度较大。其次,现有的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规划,注重依据可靠性要求的模式选择,并无系统的设计规范与之相配合,降低规划成果的实操性可行性。另外,目前电网主要设备材料采用集中招标模式,结合目前物流管理模式,实现设备标准化涉及跨部门多方协调,很难在设备选型及参数设置做到最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典型接线的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基础数据分析,包括配电网一次系统分析、配电网主要运行指标分析、变电站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出线保护分析、配电自动化系统及通信运用的现状分析;

s2、国内主要城市配电自动化建设情况分析,调研国内主要城市的配电网规模、配电自动化设备及其覆盖情况、配电自动化模式应用情况,为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规划提供可对比参考数据;

s3、目前国内各种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对比分析,先从基本原理、优缺点等方面介绍应用于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多种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再从实现功能、施工运维、经济造价等方面对各种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为分类地区的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s4、分类地区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选择,先按地区分类和配电线路类型的不同选择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及通信方式;再结合各种典型接线模式,对线路进行自动化设置;最后制定相应的选线选点原则及通信原则;另外,考虑到分布式电源存在的可能,分析分布式电源对配电自动化的影响,并在规划中对自动化设备做好相应的设置;

s5、配电自动化建设设备选型标准化,根据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规划结果,做好相应的配电自动化设备的选型及技术参数设置,有效提高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规划的可实施性,进一步发挥规划的作用;

s6、配电自动化建设设计规范化,结合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规划结果和设备选型,制定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设计规范,将规划结果进行标准化设计并模块化。

可选地,所述s1中配电网一次系统现状分析具体为先总体分析配电网规模,再重点分析配电网设备及其运行情况、线路主干长度、线路主干节点、接线模式、线路转供电能力,为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选择提供数据基础。

可选地,所述s1配电网主要运行指标分析主要统计地区供电可靠率、线损率和电压合格率,分析配电线路历史故障原因及停电情况,为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选择提供合理性依据。

可选地,所述s1中变电站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出线保护分析包括变电站中性点接地方式统计和出线保护装置动作整定配合情况分析,为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选择提供可行性依据。

可选地,所述s1配电自动化系统及通信运用的现状分析具体为从现状系统结构、主站系统、通信方式、通信设备及其在线率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为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选择提供可行性和经济性基础。

可选地,所述s6中配电自动化建设设计规范化包括标准化设计的范围界定,设计模块的划分,系统结构、工作电源、通信方式、组屏方案和配电线路保护整定等方面的技术原则制定,以及标准化设计内容。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对配电网典型接线和配电自动化模式涉及基础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优化分类地区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选择,详细制定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建设原则,并实现配电自动化建设设计规范化、模块化,以及自动化设备选型标准化。有效解决目前配电自动化规划涉及基础数据量大、多部门管理范围广,规划建设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问题。选择适当的建设模式,以有限的投资实现大范围覆盖,获取投资效益的最大化;通过设备选型标准化及设计规范化,实现运行管理规范化,减少维护工作量,增加设备运行寿命,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规划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技术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由图1给出,本发明包括s1:基础数据分析,包括配电网一次系统分析、配电网主要运行指标分析、变电站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出线保护分析、配电自动化系统及通信运用的现状分析;

配电网一次系统现状分析,先总体分析配电网规模,再重点分析配电网设备及其运行情况、线路主干长度、线路主干节点、接线模式、线路转供电能力,为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选择提供数据基础;

配电网主要运行指标分析,主要统计地区供电可靠率、线损率和电压合格率,分析配电线路历史故障原因及停电情况,为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选择提供合理性依据;

变电站中性点接地方式统计和出线保护装置动作整定配合情况分析,为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选择提供可行性依据;

配电自动化系统及通信运用的现状分析,从现状系统结构、主站系统、通信方式、通信设备及其在线率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为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选择提供可行性和经济性基础;

s2:国内主要城市配电自动化建设情况分析,调研国内主要城市的配电网规模、配电自动化设备及其覆盖情况、配电自动化模式应用情况,为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规划提供可对比参考数据;

s3:目前国内各种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对比分析,先从基本原理、优缺点等方面介绍应用于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多种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再从实现功能、施工运维、经济造价等方面对各种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为分类地区的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s4:分类地区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选择,先按地区分类和配电线路类型的不同选择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及通信方式;再结合各种典型接线模式,对线路进行自动化设置;最后制定相应的选线选点原则及通信原则;另外,考虑到分布式电源存在的可能,分析分布式电源对配电自动化的影响,并在规划中对自动化设备做好相应的设置;

s5:配电自动化建设设备选型标准化,根据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规划结果,做好相应的配电自动化设备的选型及技术参数设置,有效提高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规划的可实施性,进一步发挥规划的作用;

s6:配电自动化建设设计规范化,结合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规划结果和设备选型,制定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设计规范,将规划结果进行标准化设计并模块化,发挥配电自动化规划的后续作用,进一步提高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规划的可实施性。其中包括标准化设计的范围界定,设计模块的划分,系统结构、工作电源、通信方式、组屏方案和配电线路保护整定等方面的技术原则制定,以及标准化设计内容。

实施例二,由图2给出,技术路线包括如下:

a1:对国内主要配电自动化产品及设备供应商进行技术调研,了解目前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

a2:基于以上调研成果,有针对地组织对国内自动化建设先进地区进行调研,获取建设先进经验;

a3:在调研基础上,结合地区特点,进行各种类型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的对比分析;

a4:在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块对比分析成果基础上,针对地区特点,提出分区分类自动化建设模块选择原则;

a5:在选定自动化建设模式的基础上,筛选配电自动化主要设备,并制定相关设备技术规范;

a6:结合自动化建设模式及主要设备技术规范,制定配电自动化设计规范。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1)从功能原理、施工、运行维护、经济造价等多方面,细化分析对比目前国内主要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为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规划提供细致的、必要的依据;2)结合不同分类地区的典型接线特点,制定相应的配电自动化模式选择原则、建设原则、通信原则,更加高效地指导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规划建设;3)根据配电自动化主要采用的应用模式,制定相关的设计规范,将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规划设计模块化;4)结合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模块化,进行配电自动化设备选型、设备参数标准化。

本发明对配电网典型接线和配电自动化模式涉及基础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优化分类地区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选择,详细制定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建设原则,并实现配电自动化建设设计规范化、模块化,以及自动化设备选型标准化。有效解决目前配电自动化规划涉及基础数据量大、多部门管理范围广,规划建设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问题。选择适当的建设模式,以有限的投资实现大范围覆盖,获取投资效益的最大化;通过设备选型标准化及设计规范化,实现运行管理规范化,减少维护工作量,增加设备运行寿命,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典型接线的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规划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