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原理结构的SPD后备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3096发布日期:2018-11-16 23:00阅读:8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SPD后备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原理结构的SPD后备保护器。



背景技术:

SPD为浪涌保护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坏。

目前,因雷电电磁脉冲电流冲击下或供配电系统工频故障过电压冲击下,造成浪涌保护器击穿、短路,漏电等现象从而引起供配电系统跳闸、短路、燃烧等恶性事故发生。针对以上问题,技术人员研发了一种后备保护器,即浪涌保护器的后备保护器。后备保护器串联在保护电路中,当SPD出现短路现象时,电路能够被迅速切断,避免保护开关出现越级脱扣现象而造成电源系统的大面积断电,同时能够防止工频电流流入SPD而造成短路起火的现象发生。

现在国内外用于SPD后备过流保护装置主要是熔断器或断路器,但这两种过流保护装置的启动值不易选取,如果启动值选取不当,就容易导致起火现象或被雷电流冲击爆炸或断开现象,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原理结构的SPD后备保护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熔断器或断路器实施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原理结构的SPD后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380V中的A相保护模块、B相保护模块、C相保护模块,所述A相保护模块、B相保护模块、C相保护模块的进线接线端子分别与A、B、C三相电路连接,所述A相保护模块包括电阻、保险丝、气体放电管,所述电阻和保险丝串联,电阻和保险丝再作为一个整体与气体放电管并联,所述B相保护模块、C相保护模块的结构与A相保护模块的结构相同,所述A相保护模块、B相保护模块、C相保护模块的出线接线端子连接有浪涌保护器。

还包括底壳,所述底壳上方设有上盖,所述上盖中间设有插拔块,所述插拔块下方设有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内设有陶瓷熔丝管,串联的电阻和保险丝位于陶瓷熔丝管内,所述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线,所述保险丝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线,所述陶瓷熔丝管一端设有第一金属帽,另一端设有第二金属帽,所述气体放电管位于底壳内,所述气体放电管顶部设有上连接片,底部连接有下连接片,所述下连接片上方设有第一金属连接片,所述第一金属连接片上方设有第一熔丝卡座,所述第一熔丝卡座、第一金属连接片、下连接片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片上方设有第二金属连接片,所述第二金属连接片上方设有第二熔丝卡座,所述第二熔丝卡座、第二金属连接片、上连接片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

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为螺栓或铆钉。

所述陶瓷熔丝管一端位于第一熔丝卡座内,另一端位于第二熔丝卡座内。

所述A相保护模块、B相保护模块、C相保护模块均是由电阻、保险丝、气体放电管三种电子元件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技术方案是在专利号为201720666860.8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与完善,改进的主要目的为能够符合国家制定的新的标准,通过本案的技术方案,安装不同等级的气体放电管,可以保证T1(10/350μs)雷击实验Iimp≤25千安,T2(8/20μs)雷击实验0~120千安的雷电流通过不断开,雷电流冲击范围无盲区、盲点值,并且实现1~300安培工频短路电流通过时2秒内实现断开保护,经大量试验后实施效果非常理想。另外本案的气体放电管与金属连接片采用螺栓或铆钉固定,安装及拆卸均十分方便,避免焊接受雷电流冲击脱焊和不易连接固定的问题,设备整体结构紧凑,稳定牢固,制造成本低,利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备保护器,2-气体放电管,3-电阻,4-保险丝,5-浪涌保护器,6-底壳,7-上盖,8-插拔块,9-第一连接环,10-第二连接环,11-陶瓷熔丝管,12-第一连接线,13-第二连接线,14-第一金属帽,15-第二金属帽,16-上连接片,17-下连接片,18-第一金属连接片,19-第一熔丝卡座,20-第一连接件,21-第二金属连接片,22-第二熔丝卡座,23-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原理结构的SPD后备保护器1,包括包括交流380V中的A相保护模块、B相保护模块、C相保护模块,A相保护模块、B相保护模块、C相保护模块的进线接线端子分别与A、B、C三相电路连接,A相保护模块包括电阻3、保险丝4、气体放电管2,电阻3和保险丝4串联,电阻3和保险丝4再作为一个整体与气体放电管2并联,B相保护模块、C相保护模块的结构与A相保护模块的结构相同,A相保护模块、B相保护模块、C相保护模块的出线接线端子连接有浪涌保护器5。

还包括底壳6,底壳6上方设有上盖7,上盖7中间设有插拔块8,插拔块8下方设有第一连接环9、第二连接环10,第一连接环9、第二连接环10内设有陶瓷熔丝管11,串联的电阻3和保险丝4位于陶瓷熔丝管11内,电阻3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线12,保险丝4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线13,陶瓷熔丝管11一端设有第一金属帽14,另一端设有第二金属帽15,气体放电管2位于底壳6内,气体放电管2顶部设有上连接片16,底部连接有下连接片17,下连接片17上方设有第一金属连接片18,第一金属连接片18上方设有第一熔丝卡座19,第一熔丝卡座19、第一金属连接片18、下连接片17通过第一连接件20固定连接,上连接片16上方设有第二金属连接片21,第二金属连接片21上方设有第二熔丝卡座22,第二熔丝卡座22、第二金属连接片21、上连接片16通过第二连接件23固定连接。

第一连接件20、第二连接件23为螺栓或铆钉。

陶瓷熔丝管11一端位于第一熔丝卡座19内,另一端位于第二熔丝卡座22内。

A相保护模块、B相保护模块、C相保护模块均是由电阻3、保险丝4、气体放电管2三种电子元件构成。

实施原理:

SPD后备保护器与SPD为串联结构,主要对SPD起保护作用,既要在受到雷击产生过电压时使冲击电流正常通过,而且在SPD出现短路时需要在2秒内实行断开保护,具体体现在本技术方案中,则当受到雷击时,由于电阻的阻挡,雷电流选择通过气体放电管,使雷电流正常通过泄放流向SPD,使SPD发挥作用,当SPD出现损坏短路时,由于气体放电管为绝缘体,电流选择通过电阻和保险丝,保险丝断开,对SPD进行保护。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