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输出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5787发布日期:2018-09-28 20:49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开关电源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双输出反激式开关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家电行业、信息业、电信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电源市场的发展,开关电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开关电源在应用领域得到了很大的推广,但是现有的开关电源在使用中,存在较大的噪声和干扰,由于在电源工作时,功率管工作在开关状态,高频电压和电流通过电路元件时产生干扰与谐振噪声,会影响开关电源的工作,同时开关电源存在可靠性较低、成本高、稳定性差和抗干扰能力差的缺点,降低了开关电源的使用寿命,不便于开关电源的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输出反激式开关电源,解决了现有开关电源存在抗干扰能力差、可靠性低和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开关电源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输出反激式开关电源,包括主控制电路、变换器和输出整流滤波电路;

输入直流电通过变换器与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连接,所述变换器与主控制电路双向连接,输出整流滤波电路与主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主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C3842以及与控制芯片UC3842连接的功率管驱动电路、电流采样电路和电压反馈电路,所述电压反馈电路与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连接;

所述变换器包括功率开关管、高频变压器、第一缓冲吸收电路和第二缓冲吸收电路,所述功率开关管的输入端分别与功率管驱动电路、第一缓冲吸收电路连接,输出端与高频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频变压器分别与电流采样电路、第二缓冲吸收电路和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功率管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8、电阻R10和电阻R11,所述电阻R8的一端与控制芯片UC3842的第6引脚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10和MOS管栅极连接,MOS管的源极通过电阻R11与电阻R10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采样电路包括电阻R9和电容C13,电阻R9一端与电容C13一端连接,电阻R9另一端与电阻R11一端连接,电容C13另一端与电阻R11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反馈电路包括电容C4和电容C5,电容C5一端与控制芯片UC3842的第7引脚连接,电容C4与电容C5并联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吸收电路包括电阻R12、电容C10和二极管VD4,电容C10一端与MOS管的漏极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VD4阳极和电阻R12一端连接,二极管VD4阴极和电阻R12另一端与电阻R9连接;

所述第二缓冲吸收电路包括电阻R2、电容R15和二极管VD1,所述电阻R2与电容R15并联,所述电阻R2与二极管VD1阴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输出反激式开关电源,通过功率开关管与第一缓冲吸收电路连接,可有效消除电源开关在使用时,高频电压和电流对功率开关管造成的干扰与谐振噪音,进而影响带能源的正常工作,另外,通过主控制电路、变换器和输出整流滤波电路间的连接,可对功率开关管进行保护和稳压,提高了开关电源的可靠性,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制造成本低、抗干扰性能佳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双输出反激式开关电源的系统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双输出反激式开关电源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2所示,一种双输出反激式开关电源,包括主控制电路、变换器和输出整流滤波电路;

输入直流电通过变换器与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连接,所述变换器与主控制电路双向连接,输出整流滤波电路与主控制电路连接;所述主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C3842以及与控制芯片UC3842连接的功率管驱动电路、电流采样电路和电压反馈电路,所述电压反馈电路与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连接;

所述功率管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8、电阻R10和电阻R11,所述电阻R8的一端与控制芯片UC3842的第6引脚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10和MOS管的栅极连接,MOS管的源极通过电阻R11与电阻R10连接;所述功率驱动电路用于控制MOS管的开启和关闭,所述控制芯片UC3842输出的脉冲直接驱动功率开关管,且电阻R10用于限制峰值电流;

电流采样电路包括电阻R9和电容C13,电阻R9一端与电容C13一端连接,电阻R9另一端与电阻R11一端连接,电容C13另一端与电阻R11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流采样电路用于采集流过功率开关的电流,通过电阻与电容构成的滤波电路,消除电流中的尖峰值,进而降低电流的损耗。

电压反馈电路用于向控制芯片UC3842反馈电压,并输出稳定的电压,所述电压反馈电路包括电容C4和电容C5,电容C5一端与控制芯片UC3842的第7引脚连接,电容C4与电容C5并联接地。

所述变换器包括功率开关管、高频变压器、第一缓冲吸收电路和第二缓冲吸收电路,功率开关管的输入端分别与功率管驱动电路、第一缓冲吸收电路连接,输出端与高频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高频变压器分别与电流采样电路、第二缓冲吸收电路和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连接;

所述功率开关管为MOS管;所述第一缓冲吸收电路包括电阻R12、电容C10和二极管VD4,电容C10一端与MOS管的漏极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VD4阳极和电阻R12一端连接,二极管VD4阴极和电阻R12另一端与电阻R9连接;第二缓冲吸收电路包括电阻R2、电容R15和二极管VD1,所述电阻R2与电容R15并联,所述电阻R2与二极管VD1阴极连接。

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包括二极管VD2、二极管VD3、电阻R7和电容C3,高频变压器一输入端通过二极管VD2与二极管VD3连接,所述电阻R7与电容C3并联,所述电容C3一端与高频变压器另一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VD2和二极管VD3间的节点连接。

当MOS管截止时,尖峰电压脉冲存储至电容器C10中,并由电阻R12消耗,实现尖峰电压的吸收,避免MOS管关断时,产生的尖峰电压脉冲而造成电磁干扰,第一缓冲吸收电路具有有效抑制或消除尖峰电压脉冲造成的噪声。

该电路输入直流电压,经电阻R1对电容C4充电,当电容C4达到16V时,控制芯片UC3842开始工作,之后控制芯片UC3842的工作电压由电压反馈电路提供;

电流采样电路的电压信号通过第3引脚输入控制芯片UC3842,当电压超过1V时,控制芯片UC3842的第6引脚停止输出脉冲,实现对MOS管的有效保护且具有稳定电压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输出反激式开关电源,通过功率开关管与第一缓冲吸收电路连接,可有效消除电源开关在使用时,高频电压和电流对功率开关管造成的干扰与谐振噪音,进而影响带能源的正常工作,另外,通过主控制电路、变换器和输出整流滤波电路间的连接,可对功率开关管进行保护和稳压,提高了开关电源的可靠性,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制造成本低、抗干扰性能佳的特点。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