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于安装盒的面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6774发布日期:2018-09-08 00:39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一种面板装置,具体说涉及一种安装到安装盒上并且适配于所述安装盒的面板装置。



背景技术:

安装盒也称为接线盒、底盒,或者当其以嵌入于墙体这样的平面安装时称为暗盒。安装盒的作用在于保护电线和和连接电线。安装盒的规格取决于国家标准。不同国家有不同规格的安装盒,这就导致了安装盒的内部空间不一致。因此能安装入一种安装盒的内部空间的面板装置不一定能直接安装入其他安装盒,需要对面板装置进行重新的结构设计或者改变面板装置的安装方向。另一方面,面板装置的面板可以是用户交互界面、灯、开关、插座等。通常情况下,面板的安装方向是固定的,不能因为为了装入安装盒而改变面板的安装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涉及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了一种适配于安装盒的面板装置,包括:面板和接收所述面板输入信号或者提供给所述面板输出信号的供能模块,其中所述安装盒用于容纳所述供能模块,所述面板经由所述供能模块安装到所述安装盒上,所述面板具有固定部,所述供能模块具有当所述供能模块连接到所述面板后相对于所述固定部转动的旋转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旋转部中的一者上还设置端子,另一者上设置与所述端子接触的触板以建立所述面板和所述供能模块之间的电连接。

在上述面板装置中,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所述触板,所述旋转部上设置所述端子。

在上述面板装置中,所述触板面对所述端子的表面上设置一层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区域,所述导电区域覆盖所述端子相对于所述触板转动的区域。

在上述面板装置中,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与所述面板配合并且所述背板与所述旋转部为卡接配合,当所述背板与所述旋转部连接时,所述旋转部相对所述背板平面转动。

在上述面板装置中,所述旋转部具有转动轴线,所述背板和所述旋转部的一者中设置围绕所述转动轴线的开口,另一者设置卡扣,所述开口至少一部分具有圆弧的区段,所述卡扣与所述区段互嵌,所述旋转部通过所述卡扣在沿着所述区段的方向上的移动相对于所述背板转动。

在上述面板装置中,所述背板设置所述开口,所述旋转部具有面对所述固定部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上设置围绕所述转动轴线的多个所述卡扣。

在上述面板装置中,所述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中央,并且所述转动轴线穿过所述端子,所述端子为由多个探针或引脚组成的探针排或引脚排,所述探针排或引脚排保持弹性地与所述触板接触。

在上述面板装置中,所述背板与所述安装盒固定连接,当所述背板与所述安装盒未连接时,所述旋转部相对于所述安装盒转动。

在上述面板装置中,所述面板具有用户交互界面,所述安装盒嵌入于墙体、天花板或地板。

在上述面板装置中,所述面板装置为温控器、灯、开关或插座。

本申请涉及的面板装置可适配于多种规格的安装盒。虽然面板相对于安装盒的安装方向固定,但可以通过改变供能模块的安装方向将供能模块装入安装盒中,同时保持面板的安装方向。端子和足够大的导电区域的相互接触能保持面板和供能模块之间良好的电连接。背板与面板配合,背板与供能模块的旋转部为卡扣配合,并且当背板与旋转部连接后,旋转部可相对于背板进行平面转动,这样就能调整旋转部相对于安装盒的安装角度,从而可以使面板总能以正方向安装到各种安装盒中。本申请结构简单,易于装配,并且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特别适用于温控器、灯、开关、插座这些嵌入式的平面安装。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他方面和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应当知道,该附图仅仅为解释的目的设计,而不是作为本申请的范围的限定,这是因为其应当参考附加的权利要求。还应当知道,附图仅仅意图概念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和流程,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绘制附图。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参阅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将更加充分地理解本申请,附图中同样的参考附图标记始终指代视图中同样的元件。其中:

图1是本申请涉及的面板装置的一种实施例待安装到安装盒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面板装置中面板的背面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面板装置中背板和旋转部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面板装置中背板和旋转部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圈的放大图;以及

图6是图4中经组装的背板和旋转部安装到安装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确切地理解本申请要求保护的主题,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涉及的面板装置安装到安装盒上,该面板装置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用于装入不同规格的安装盒。如图1所示,面板装置包括面板1和供能模块2,供能模块2为输入/输出模块,其可以接收面板1的输入信号或者提供给面板1输出信号。供能模块2容纳于安装盒9的内部空间中,面板1经由供能模块2安装到安装盒9上。面板1相对于安装盒9的安装方向是固定的,供能模块2在面板1和安装盒9之间可相对于安装盒9转动,因此通过仅改变供能模块的安装方向就可以以不影响面板的安装方向的方式将面板装置安装入不同的安装盒中。在此需指出的是,本文中涉及的两个或更多个物体之间的运动可以理解为物理上的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或多个物体所做的相对运动。供能模块可以直接装入安装盒中,或者水平地装入安装盒中、竖直地装入安装盒中、或者转动一定的角度后装入安装盒中,所以对于内部空间不同的安装盒,总能找到合适的角度将供能模块装入内部空间中。

本申请涉及的面板的正面具有用户交互界面,使用者可以通过面板输入信息或者从面板上读到显示或反馈信息,例如温控器、屏幕等。面板也可以是但不限于为灯、开关、插座等。安装盒嵌入式安装于诸如墙体、天花板、地板等平面内。

继续参见图1,面板1具有固定部11,供能模块2具有旋转部21,当供能模块2与面板1连接后,旋转部21相对于固定部11能发生转动。固定部11可以是面板1本体或面板1背面面对供能模块2的面板1的一部分。旋转部21为基本柱状结构。固定部11设置触板,旋转部21设置端子25,由于触板在面板1的背面,因此在图1中不可见,可参见图2所示的面板背面中的触板12。触板12用于与其他物体发生接触。当面板1和供能模块2连接后或者当旋转部21相对于固定部11发生转动时,触板12和端子25接触从而在面板1和供能模块2之间建立电连接。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触板设置在固定部上,端子设置在旋转部上,端子随着旋转部相对于触板转动。当然也可以是触板设置在旋转部上,端子设置在固定部上,触板随着旋转部相对于端子转动。

为了保持与端子的良好接触,触板12在面对旋转部21的表面上设置一层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区域13。该导电区域层可以是铜箔。铜箔面积能覆盖端子25转动所经过的区域。端子25可以是由多个探针或引脚组成的探针排或引脚排。旋转部21的位于中心的转动轴线(可参见图4中的转动轴线l)穿过探针排或引脚排,探针排或引脚排转动所经过的区域可以是如图所示的两个同心扇形构成的图形14。导电区域13的面积应大于等于该图形,也就是说,导电区域13的形状可以是该图形,也可以是图示出的大于该图形的矩形。这样可以保证探针排或引脚排在转动过程中,面板1和供能模块2之间建立电连接。探针排或引脚排使用的是弹簧探针/引脚,因此可以确保端子25总是与触板12保持接触。触板12可以是面板背面的PCB板的一部分或者为集成于大PCB板上的一块专门用于面板和供能模块电连接的小PCB板。

面板装置还包括背板3。背板3可配合安装于面板1的背面,并且与旋转部21卡接配合。当背板3与旋转部21连接后,旋转部21可相对于背板3做平面转动。如图3所示,背板3上围绕转动轴线设置开口31,开口31至少部分具有圆弧的区段,如图所示的四个区段32。旋转部21面对固定部11的一端为第一端部211,相反于第一端部211的一端为第二端部212。第一端部211的中央设置端子25,有多个卡扣26围绕转动轴线设置在第一端部211上。当背板3配合到面板1上时,触板12经由开口31与端子25接触。卡扣26与区段32互嵌,如图4-5所示,卡扣26为卡钩261和凹槽262组合的一体件,卡钩261通过开口31后可在沿转动轴线l的方向上相对于开口31定位,此时开口31边缘嵌于凹槽262内,所以无法在该方向上移动。因为开口31具有圆弧的区段32,因此旋转部21可以通过卡扣26在沿区段32的方向上的移动相对于背板3进行转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旋转部21和背板3之间的卡接连接结构不限于上述卡扣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该理解,可以在旋转部21上设置开口,在背板3上设置卡扣,一样能实现旋转部21相对于背板3围绕转动轴线l平面转动。在上述的结构中,背板3与旋转部21连接后一起构成供能模块组件。背板2由于与面板1配合,因此其安装方向也是固定的,当背板3与面板1配合后,旋转部21能相对于背板3和面板1做转动。当然也可以是背板3和面板1构成一组件,旋转部21与该组件为可转动连接。

背板3通过螺纹件与安装盒9固定。如图6所示,背板3上在开口31附近开设有多个槽33,对应地,安装盒9上也设有多个螺钉孔91。当旋转部21卡接到背板3上后,背板3通过螺钉与安装盒9固定,从而使旋转部21的第二端部212在安装盒9的内部空间中定位。

接下来介绍安装过程。参见图1-6,首先将旋转部21与背板3进行卡接,其次确定面板1和背板3的安装方向。再随后,为了能进入安装盒9的内部空间,可以通过转动旋转部21来将旋转部21装入安装盒9中,在此过程中,虽然旋转部21改变了安装方向,但不影响背板3的安装方向。当旋转部21相对于安装盒9的位置确定下来后,可将背板3与安装盒9进行固定,并将面板1与背板3进行连接。当面板1安装到位后,经转动的端子25与触板12接触,从而建立起了面板1和旋转部21之间的电连接。

虽然已详细地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以说明本申请的原理,但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可以其它方式实施而不脱离这样的原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