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底座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3600发布日期:2018-08-10 21:29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底座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全球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的大趋势下,光伏发电继高铁之后成为又一张“中国名片”。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终端市场和全球最大生产国。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市场更是进入迅猛发展阶段,当前户用建筑物屋顶一般可分为平屋顶或斜面屋顶。特别是在南方大部地区,建筑屋顶为了追求外观造型,同时兼具防雨保温效果,会在整浇混凝土顶加装一层5cm厚保温棉,保温棉上再铺一层薄水泥层,薄水泥层外再铺设瓦片。基于此种屋面安装的光伏发电系统要先将支座固定在整浇混凝土顶屋面上,再将光伏发电系统的网架安装在底座上。由于混凝土顶与瓦片中间有两层填充物作为间隔,距离较远,光伏电站的底座的支撑臂无法将光伏发电系统的网架支撑起来,使之高于瓦片。虽然目前市场上有可调节支撑臂高度的底座出现,但依然无法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底座支撑装置,实现了支撑装置的高度可调。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底座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和滑盖,底座上设有竖直的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滑盖设置在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上;

滑盖包括横板,横板两端的下方分别设有左竖板和右竖板,左竖板和右竖板分别卡在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外侧;

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上均设置有支撑座滑槽,左竖板和右竖板上设置有与支撑座滑槽形状位置、对应的竖板滑槽;第一支撑座的支撑座滑槽与所对应左竖板的竖板滑槽内设置有定位螺栓,第二支撑座的支撑座滑槽与所对应右竖板的竖板滑槽内设置有定位螺栓;

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外侧的底座上分别设有安装孔。

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均为空心结构,均由间隔、竖直设置的两侧板和连接两侧板顶部的顶板组成。

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对称设置在底座上。

所述滑盖的横板上设有多个连接槽孔。

所述支撑座滑槽与竖板滑槽的形状均为双圆头槽。

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外侧的底座的安装孔分别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底座固定在屋顶上,根据所需的高度调整滑盖与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定位螺栓固定,然后再将光伏发电系统的网架固定在滑盖上,从而自由调节每个光伏电站底座的高度,使光伏电站的底座将光伏发电系统的网架支撑起来,使之高于瓦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单个光伏电站的底座在安装过程中均具有自由抬高的效果,能够顺利将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底座抬高50-80cm,满足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在安装时的平整度要求,大大降低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施工难度,同时原有屋顶结构不需要加固或者改变。

2、能够在不改变原有房屋结构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安装难度,提高工作效率,且内部支撑稳固,能够保持长期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底座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和滑盖2,底座1上对称设有竖直的第一支撑座11和第二支撑座14,第一支撑座11和第二支撑座14上均设置有支撑座滑槽13;滑盖2设置在第一支撑座11和第二支撑座14上;滑盖2包括横板15,横板15上设有多个连接槽孔6,横板15两端的下方分别设有左竖板12和右竖板16,左竖板12和右竖板16分别卡在第一支撑座11和第二支撑座14的外侧;左竖板12和右竖板16上分别设置有与支撑座滑槽13形状位置、对应的竖板滑槽3,支撑座滑槽13与竖板滑槽3的形状均为双圆头槽;第一支撑座11的支撑座滑槽13与所对应左竖板12的竖板滑槽3内设置有定位螺栓4,第二支撑座14的支撑座滑槽13与所对应右竖板16的竖板滑槽3内设置有定位螺栓4。

第一支撑座11和第二支撑座14外侧的底座1上分别设有两个安装孔5,第一支撑座11和第二支撑座14均为空心结构,均由间隔、竖直设置的两侧板和连接两侧板顶部的顶板组成。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底座1通过螺栓经安装孔5固定在屋顶上,根据所需的高度调整滑盖2与第一支撑座11、第二支撑座14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定位螺栓4固定,然后再将光伏发电系统的网架通过连接槽孔6连接在滑盖2的横板15上,从而自由调节每个光伏电站底座的高度,使光伏电站的底座将光伏发电系统的网架支撑起来,使之高于瓦片,从而能够顺利将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底座抬高50-80cm,满足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在安装时的平整度要求,大大降低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施工难度,同时原有屋顶结构不需要加固或者改变。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