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夹无线充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7588发布日期:2019-02-01 19:28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夹无线充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夹无线充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背夹式移动电源通过背夹式将移动电源与手机进行卡紧连接,实现对手机的充电,现有的背夹式移动电源结构比较简单,在手机充电时,由于电量较弱,闪光灯较弱或不能使用时,没有拍照的补光功能,同时给手机充电需要以充电线连接,使用其他无线充电器进行充电也会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补光功能和无线充电功能的背夹式移动电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夹无线充移动电源,包括壳套,所述壳套内装有充放电装置,所述壳套顶部设有安置孔,所述安置孔上部两侧内壁上设有轴孔;还包括补光装置,所述补光装置包括补光灯面壳、补光灯扩散片、补光灯片和补光灯底壳,所述补光灯面壳上开有视窗,所述补光灯面壳与补光灯底壳连接形成腔体,所述补光灯扩散片和补光灯片装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补光灯扩散片安装在所述补光灯面壳的视窗上,所述补光灯片安装在所述补光灯底壳上;所述补光灯面壳外上部两侧装有转轴,所述补光装置通过所述转轴置于所述轴孔内而安装在所述安置孔内;所述壳套外侧面还装有按键,所述按键、充放电装置和补光灯片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轴孔和转轴内分别设有电连接线接头,所述轴孔内的电连

接线接头与所述充放电装置电连接,所述转轴内的电连接线接头与所述补光灯片电连接,所述轴孔内的电连接线接头与所述转轴内的电连接线接头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充放电装置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连接的充电口、移动电源主板、电芯、线圈主板,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电芯左右两侧的无线接收线圈和无线发射线圈;所述充电口、移动电源主板、电芯、线圈主板和无线接收线圈电连接形成充电回路;所述移动电源主板、电芯、线圈主板、无线发射线圈和所述壳套外侧面的按钮电连接形成放电回路。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电源主板、电芯、线圈主板、无线发射线圈、按键和补光灯片电连接形成补光回路。

进一步的,所述壳套底部为凹形软硬胶主壳体,上部为PC片,所述凹形软硬胶主壳体和PC片连接形成容置腔,所述充放电装置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凹形软硬胶主壳体侧面开有缺口,所述充放电装置的充电口在所述缺口处露出。

进一步的,所述壳套顶部还设有摄像头孔。

本实用新型对常用背夹式移动电源进行了改良,增加了补光装置,在手机充电时电量较少情况下,进行补光拍照;同时增加无线充电装置,可以直接将手机放置在背夹式移动电源的壳套上,不需要有线连接就可以充电,非常方便,本实用新型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示意图;

图2为A部分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2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予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背夹无线充移动电源,包括壳套1,所述壳套1内装有充放电装置,所述壳套顶部设有安置孔2,所述安置孔2上部两侧内壁上设有轴孔21;还包括补光装置,所述补光装置包括补光灯面壳31、补光灯扩散片32、补光灯片33和补光灯底壳34,所述补光灯面壳31上开有视窗311,所述补光灯面壳31与补光灯底壳34连接形成腔体,所述补光灯扩散片32和补光灯片33装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补光灯扩散片32安装在所述补光灯面壳31的视窗311上,所述补光灯片33安装在所述补光灯底壳34上;所述补光灯面壳31外上部两侧装有转轴312,所述补光装置通过所述转轴312置于所述轴孔21内而安装在所述安置孔2内;所述壳套1外侧面还装有按键4,所述按键4、充放电装置和补光灯片33电连接。所述壳套1顶部还设有摄像头孔7。所述轴孔21和转轴312内分别设有电连接线接头,所述轴孔21内的电连接线接头与所述充放电装置电连接,所述转轴312内的电连接线接头与所述补光灯片33电连接,所述轴孔21内的电连接线接头与所述转轴312内的电连接线接头相接触。

实施例1在需要用手机补光拍照时,如果对手机后部的物品或景物拍照,则打开按键4,使按键4、充放电装置和补光灯片33电连接形成补光回路,补光灯面壳31朝向手机后部,对手机后部的物品或景物补光拍照;当需要对手机前部的物品或景物拍照时,将补光装置通过转轴312在轴孔21内向上翻转,将补光装置转至壳套1上部超出壳套1,使补光灯面壳31朝向手机前部,打开按键4,使补光回路接通,对手机前部的物品或景物进行补光,完成前部物品或景物拍照。与补光装置电连接的充放电装置能对补光装置进行供电。

实施例2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充放电装置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连接的充电口51、移动电源主板52、电芯53、线圈主板54,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电芯53左右两侧的无线接收线圈55和无线发射线圈56;所述充电口51、移动电源主板52、电芯53、线圈主板54和无线接收线圈55电连接形成充电回路;所述移动电源主板52、电芯53、线圈主板54、无线发射线圈56和所述壳套外侧面的按钮6电连接形成放电回路。所述移动电源主板52、电芯53、线圈主板54、无线发射线圈56、按键4和补光灯片33电连接形成补光回路。所述壳套1底部为凹形软硬胶主壳体11,上部为PC片12,所述凹形软硬胶主壳体11和PC片12连接形成容置腔,所述充放电装置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凹形软硬胶主壳体11侧面开有缺口111,所述充放电装置的充电口51在所述缺口111处露出。

实施例2在使用时,先通过充电口51连接外部电源,由充电口51、移动电源主板52、电芯53、线圈主板54和无线接收线圈55电连接形成充电回路对电芯53进行充电;充电完毕后,在对需要充电的手机充电时,将手机置在壳套1的PC片12上,打开壳套外侧面的按钮6,使移动电源主板52、电芯53、线圈主板54、无线发射线圈56和按钮6电连接形成放电回路,放电回路通过无线发射线圈56对手机进行充电。

在需要用手机补光拍照时,如果对手机后部的物品或景物拍照,则打开按键4,使移动电源主板52、电芯53、线圈主板54、无线发射线圈56、按键4和补光灯片33电连接形成的补光回路接通,补光灯面壳31朝向手机后部,对手机后部的物品或景物补光拍照;当需要对手机前部的物品或景物拍照时,将补光装置通过转轴312在轴孔21内向上翻转,将补光装置转至壳套1上部超出壳套1,使补光灯面壳31朝向手机前部,打开按键4,使补光回路接通,对手机前部的物品或景物进行补光,完成前部物品或景物拍照。

以上所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只要以其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