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层内临电电缆架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5506发布日期:2018-11-02 21:47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层内临电电缆架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电架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层内临电电缆架设装置。



背景技术:

临时用电电缆架空设置,规范要求是沿墙壁设置电杆,用绝缘子固定,电杆间距大于10m时,采用铁丝或钢丝吊绑;最大弧垂处距地面不小于2.5m。

施工过程中,临时用电电缆敷设大部分现场架设不规范,而临时用电为现场重大危险源之一,电缆架设规范、标准化是临时用电管理的重要部分。

建筑施工现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第一、沿楼板面敷设电缆,盖木盒防护,该情况容易造成楼板面破坏;若发生楼板面积水浸泡电缆,则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第二、利用桥架敷设临时电缆,该做法成本较高,拆装不便,且影响后期装饰装修及安装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为了使临电电缆敷设架空标准化、规范化,提供一种周转方便、施工方便、拆装方便的楼层内临电电缆架设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楼层内临电电缆架设装置,包括至少两组支撑组件、钢丝绳和吊挂件,各组所述支撑组件之间等间距设置,每组所述支撑组件均包括底座、立柱和瓷瓶,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上端两侧各固装有至少一个瓷瓶。

相邻两组支撑组件之间通过所述钢丝绳拉结,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绕接于两支撑组件的任意一瓷瓶上;所述吊挂件悬挂于所述钢丝绳上,电缆通过所述吊挂件悬挂于所述钢丝绳的下方,形成电缆的临时固定体系。

进一步地,所述吊挂件上设有若干个挂钩扣,从上至下依次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吊挂件每隔3m设置于所述钢丝绳上。

进一步地,所述吊挂件为塑料电缆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每隔10m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为40mm×100mm×3000mm C型钢立柱。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200mm×200mm×10mm厚钢板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四角开设螺纹通孔,通过膨胀螺丝与底座下方的结构相连,保证立柱稳定。

立柱上端两侧分别固定至少2个瓷瓶,用于固定电缆和钢丝绳。

电缆通过每隔3m设置的吊挂件固定于立柱之间,保证电缆下垂最低点大于2.5m,且保证电缆基本顺直。

电缆较多时,分排整齐挂设于吊挂件上,线路不交叉。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临电电缆架设装置妥当安置了施工现场楼层内的临电电缆,使临电电缆敷设架空标准化、规范化。本实用新型的临电电缆架设装置使得电缆远离楼层地面,解决了由于楼板面积水浸泡电缆而产生的严重安全隐患。同时,该临电电缆架设装置的支撑组件、钢丝绳、吊挂件周转方便、施工方便、拆装方便,节约了施工成本,提高了临电电缆架设的便利度,安全有效的满足了电缆架设的临时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楼层内临电电缆架设装置的架设示意图。

图中:1-立柱,2-底座,3-瓷瓶,4-钢丝绳,5-塑料电缆挂钩,6-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一种楼层内临电电缆架设装置,包括至少两组支撑组件、钢丝绳4和塑料电缆挂钩5,各组支撑组件每隔10m设置,每组支撑组件均包括立柱1、底座2和瓷瓶3。立柱1采用40mm×100mm×3000mm C型钢,立柱1的下端与底座2固定连接,立柱1的上端两侧各固装有一个瓷瓶3;底座2采用200mm×200mm×10mm厚钢板,底座2四角开设螺纹通孔,通过膨胀螺丝与底座2下方的结构相连,保证立柱稳定。

相邻两组支撑组件之间通过钢丝绳4拉结,钢丝绳4的两端分别绕接于两支撑组件的任意一瓷瓶3上;塑料电缆挂钩5每隔3m悬挂于钢丝绳4上,电缆6通过塑料电缆挂钩5悬挂于钢丝绳4的下方,形成电缆6的临时固定体系,用于固定电缆6防止下垂。

塑料电缆挂钩5上设有若干个挂钩扣,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电缆较多时,将电缆6分排整齐挂设于多个挂钩扣上,线路不交叉。

立柱1的上端两侧分别固定的两个瓷瓶3,用于固定电缆6和钢丝绳4。钢丝绳4的两端绕接于立柱1上端一侧的瓷瓶3上;电缆6通过设置的塑料电缆挂钩5固定于相邻两组支撑组件的立柱1之间,电缆6的两端绕接于立柱1上端另一侧的瓷瓶3上,以固定电缆6;保证电缆6下垂最低点大于2.5m,且保证电缆基本顺直。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