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无线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2368发布日期:2018-11-30 19:59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用于可携式电子产品的充电装置,且不管该可携式电子产品呈平躺状或倾斜状,皆能获得良好的充电效果。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型手机与各种可携式移动通讯或多媒体影音装置的普遍化,现代人每天日常生活中,甚至是在工作中,几乎随时随地使用着这些通讯装置,以至于常常发生电力不足而需要随时加以充电。常见充电方式是利用一连接线,分别连接于可携式电子产品及电源供应处,该电源供应处包括移动电源或插座等,但是该连接线也常常发生缠绕、纠结,或断裂毁损的现象,更会因连接线的牵绊,稍一不小心就会拉扯到连接线,造成该可携式电子产品或移动电源掉落地上而损坏,让使用者感到相当地不便。

厂商因此开发了无线充电装置,该无线充电装置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感应而达到自动充电的目的,为目前常见的产品。在充电时,该无线充电装置的感应区必须与手机的感应区贴合,才能发挥最大的充电效果,因此目前多数的无线充电装置皆采专用型设计,例如该无线充电装置仅提供该可携式电子产品平躺或倾斜式等其中一种充电模式,或仅提供感应区位置相同的可携式电子产品手机充电,此会造成使用者的不方便,例如平板计算机与手机的充电位置并不相同,用户就必须购买多款无线充电装置,或是仅能以平躺或倾斜式等单一种充电模式,为此本创作人凭借此多年的经验,设计了此一支架可调式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式无线充电装置,让可携式电子产品摆置时具有更多不同的角度可供选择,且皆能获得良好的充电效果,另外此方式也适用于充电感应区不同的该可携式电子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式无线充电装置,整体经折叠后呈扁平状,体积小,不占空间,携带或收藏皆方便。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承载座、一第一支撑单元、一第二支撑单元、以及一无线充电模块,该第一支撑单元枢接于该承载座,该第一支撑单元设有一伸缩臂,该第一支撑单元通过该伸缩臂枢接于该第二支撑单元的背部,使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相对于所述承载座能作角度的调整,该第二支撑单元具有一置放表面,该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该第二支撑单元内部,该无线充电模块所在位置对应着该置放表面,该承载座另具有一凸起的挡件。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当整体结构折叠成扁平状,该可携式电子产品能平躺放置于该第二支撑单元的置放表面上,即可获得良好的充电效果。若该可携式电子产品呈欲倾斜状,使用者可将该可携式电子产品底缘放置于该承载座上且受该挡件阻挡着,调整该第一支撑单元及该第二支撑单元相对的枢接角度,以及调整该伸缩臂伸出的长度,最后使得该无线充电模块位于该可携式电子产品背面相对的感应区,就能获得良好的充电效果,满足使用者在不同使用状态下、或是使用感应区不同的该可携式电子产品,皆能获得良好的充电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承载座具有一内凹的容置槽,该容置槽的形状是配合该伸缩臂,当该第一支撑单元及该第二支撑单元经调整而呈并排平放于该承载座,该伸缩臂是位于该容置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伸缩臂包括一外管及一内插件,该内插件位于该外管内,能进行线性移动而调整伸出长度,该第一支撑单元通过该外管枢接于该承载座,以该内插件枢接于该第二支撑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外管为方形管,该内插件呈扁平状插置其中,该内插件内具有一齿条,该外管于管内相对应处具有一弹性齿,该弹性齿啮合于该齿条,该外管于该弹性齿所在处具有二个纵向槽孔,使该弹性齿能弹性形变以短距离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内插件另具有凸起的一卡块,该外管内另具有至少一限位槽,该限位槽是供该卡块于内移动且无法脱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承载座呈扁平状具有两端,一端枢接着第一支撑单元,另一端凸起形成该挡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挡件表面为防滑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臂的分解及局部剖面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臂的分解及局部剖面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供可携式电子产品横向倾斜摆放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供可携式电子产品直立倾斜摆放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其中图中:

1-承载座;

11-挡件;

12-容置槽;

2-第一支撑单元;

20-连接器;

21-伸缩臂;

211-外管;

212-内插件;

213-齿条;

214-弹性齿;

215-纵向槽孔;

216-限位槽;

217-卡块;

3-第二支撑单元;

30-置放表面;

31-壳体;

32-外盖;

4-无线充电模块;

5-可携式电子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图,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构件的分解图,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展开使用状态的侧视图。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承载座1、一第一支撑单元2、一第二支撑单元3,以及一无线充电模块4。该第一支撑单元2枢接于该承载座1,使该第一支撑单元2相对于该承载座1 能作角度的调整。该第一支撑单元2设有一伸缩臂21,该第一支撑单元2通过该伸缩臂21枢接于该第二支撑单元3的背部,该第二支撑单元3相对于该第一支撑单元2也能作角度的调整。该第二支撑单元3具有一置放表面30,该无线充电模块4设置于该第二支撑单元3内部,该无线充电模块4所在位置对应该置放表面30。该承载座1另具有一凸起的挡件11。由此,当一可携式电子产品5被放置于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上,不管为平躺状或倾斜状,位于该第二支撑单元3的该置放表面30皆能与该可携式电子产品5贴合,让该无线充电模块4位于最佳的充电位置。

接着就各构件的结构作一详细的说明:

该承载座1呈扁平状,具有两端,一端枢接着该第一支撑单元2,另一端凸起形成着一挡件11。该挡件11表面为防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该防滑材料能防止该可携式电子产品5底缘产生滑动。另外该承载座1面对该第一支撑单元2的表面另具有一凹陷的容置槽12,该容置槽12是配合该伸缩臂21的形状,当该第一支撑单元2及该第二支撑单元3经调整呈并排平放于该承载座 1,该伸缩臂21是位于该容置槽12内。

该第一支撑单元2采用枢接方式结合于该承载座1,该第一支撑单元2相对于该承载座1能作角度的调整。另由该伸缩臂21枢接于该第二支撑单元3,该第二支撑单元3相对于第一支撑单元2也能作角度的调整,利用两个可调式关节,及该伸缩臂21可调整长度的特性,让位于该第二支撑单元3内的该无线充电模块4,能贴合于该可携式电子产品5的最佳充电位置,提高充电效果。在本实例中的枢接结构是采用紧配合但仍能被调整,当调整后外力消失时,相邻两构件的位置就能被固定。此结构与习用相似,就不再详加说明。另外于该第一支撑单元2与该承载座1的枢接结构处另设有一连接器20(如图1所示),内部设有电线与该无线充电模块4电性连接,此该连接器20为一USB插座,用于与外部电源作连接。另外该连接器20的设置位置也不限于此处。

如图4所示,该伸缩臂21包括一外管211及一内插件212,该内插件212 位于该外管211内,能进行线性移动而调整伸出的长度,该第一支撑单元2以该外管211枢接于该承载座1,通过该内插件212枢接于该第二支撑单元3(如图3所示)。该外管211呈方形管,该内插件212与之配合呈扁平状,该内插件212面对该外管211的内壁具有一齿条213,该外管211于管内相对应处具有一弹性齿214,组装时该弹性齿214啮合于该齿条213。该外管211于该弹性齿221所在处具有二个纵向槽孔215,使该弹性齿214能弹性形变以短距离移动;借此在该内插件212被拉动而调整伸出的长度后,利用该弹性齿214 啮合于该齿条213,将其位置固定。

该内插件212是被插置于该外管211内能短距离移动但无法分离。此结构有许多种方式可以达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就其中一种作说明。如图5所示,该外管211远离管口的方向另具有一限位槽216,该限位槽216的宽度较管口大。该内插件212另具有凸起的至少一卡块217,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位置相对的两个,图中仅能看到一个。组装时是先施压两该卡块217,使该内插件212 于该两卡块217所在位置处暂时变形内缩,在插入该外管211内至该限位槽 216处则会自动恢复原状,一旦该内插件212组装于外管211内就无法再被拉出了。

如图2所示,该第二支撑单元3包括一壳体31及一外盖32,两者盖合后会在内部形成一中空的空间,用以供该无线充电模块4设置其中。该置放表面30位于该外盖32的表面,该无线充电模块4所在位置对应该置放表面30。该无线充电模块4能对该可携式电子产品5进行无线充电,该可携式电子产品5 可为手机或小型平板计算机等,该无线充电模块4内部电路是配合不同厂商生产的可携式电子产品。

接着就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型态作一说明:

每一个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可携式电子产品皆具有一较佳的感应区,该感应区需配合所使用的无线充电装置。如图1所示,该第一支撑单元2及该第二支撑单元3经调整呈并排平放于该承载座1,该可携式电子产品就能呈平躺状放置于该第二支撑单元3的置放表面30上,使该可携式电子产品呈平躺状进行充电。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供可携式电子产品横向倾斜摆放的立体示意图。在此状态上该可携式电子产品5可呈一倾斜方式设置,方便使用者一边观看该可携式电子产品播放的影片,一边进行充电作业。使用时先调整该第一支撑单元2相对于该承载座1的角度(此角度为一锐角),之后调整该二支撑单元3相对于该第一支撑单元2的角度,此状态下该伸缩臂21通常不用伸出,或仅伸出一小段距离。在此状态下,由该承载座1的挡件11阻挡及承载着该可携式电子产品5较宽的侧边底缘,该第二支撑单元3的该置放表面30与该可携式电子产品5背面的感应区直接接触,确保该无线充电模块4处于最佳的充电位置。

如图3及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供可携式电子产品直立倾斜摆放的立体示意图。在此状态下,该第一支撑单元2调整角度较前述实施例大,该伸缩臂 21长度被伸长了,借此控制该第二支撑单元3的置放表面30的位置,使之与该可携式电子产品5背面的感应区相对应,该可携式电子产品5底缘仍由该挡件11所阻挡,如此该可携式电子产品5以接近直立状倾斜着,但仍能获得良好的充电效果。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创作实施例的范围。即凡依本创作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及修饰,皆为本创作的专利范围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