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噪音高振动全封闭式微型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3057发布日期:2019-02-10 22:59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噪音高振动全封闭式微型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噪音高振动全封闭式微型电机。



背景技术:

微型振动电机主要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上,起静默振动提醒的功能。传统的贴片式电机结构一般为偏心轮裸露在外,在运输、组装及试验过程中,电机轴有机会受外力冲击变弯,电机轴变弯会影响电机旋转的顺畅度,振动不规则,产生异常噪音,尚无有效方法可以避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噪音高振动全封闭式微型电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低噪音高振动全封闭式微型电机,包括外壳、定子组件、转子组件、轴承、轴承支架和端盖组件,所述外壳呈扁平桶状,一端封闭,一端开放,所述轴承支架位于外壳的最内端,所述端盖组件固定在外壳的开放端处,所述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设置在轴承支架和端盖组件之间。

其中,所述端盖组件上设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位于端盖组件的外表面。

其中,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和转子线圈,所述转子上设有偏心荷重块,所述偏心荷重块位于转子线圈的内表面。

其中,所述偏心荷重块为缠绕在转子上的铁丝。

其中,所述外壳上与端盖组件对立的端面内设置有定位凹孔。

其中,所述微型电机还包括从动轴和从动轴支撑架,所述从动轴上设有偏心轮,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和转子线圈,所述转子与从动轴通过硅胶联轴套连接,所述从动轴、从动轴支撑架和偏心轮均设置在外壳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微型电机的外壳呈扁平桶状,一端封闭,一端开放,所述轴承支架位于外壳的最内端,所述端盖组件固定在外壳的开放端处,所述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设置在轴承支架和端盖组件之间,即所有的运动部件都位于外壳的内部,在运输、装配及试验过程,转子组件都不会与外部的物体产生接触,所以不会受力变形,有效保证了电机旋转的顺畅度,而且外壳可以阻挡噪音传出,所以噪音较低,可以提高电机的转速或偏心轮的重量来提高振动效果,但噪音不会明显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低噪音高振动全封闭式微型电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低噪音高振动全封闭式微型电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11、定位凹孔;2、定子组件;3、转子组件;31、转子;32、转子线圈;33、偏心荷重块;4、轴承;5、轴承支架;6、端盖组件;61、接线端子;7、从动轴;8、从动轴支撑架;9、偏心轮;10、硅胶联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低噪音高振动全封闭式微型电机的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1、定子组件2、转子组件3、轴承4、轴承支架5和端盖组件6,所述外壳1呈扁平桶状,一端封闭,一端开放,所述轴承支架5位于外壳1的最内端,所述端盖组件6固定在外壳1的开放端处,所述定子组件2和转子组件3设置在轴承支架5和端盖组件6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端盖组件6上设有接线端子61,所述接线端子61位于端盖组件6的外表面,可以直接以SMT贴片的方式设置在PCB板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子组件3包括转子31和转子线圈32,所述转子31上设有偏心荷重块33,所述偏心荷重块33位于转子线圈32的内表面,所述偏心荷重块33为缠绕在转子31上的铁丝。采用该方案的电机长度明显缩短,组装也较为方便,整体成本较低,稳定性也能满足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上与端盖组件6对立的端面内设置有定位凹孔11,用于把外壳1和端盖组件6紧紧固定在一起。

所述微型电机所有的运动部件都位于外壳1的内部,在运输、装配及试验过程,转子组件3都不会与外部的物体产生接触,所以不会受力变形,有效保证了电机旋转的顺畅度,而且外壳1可以阻挡噪音传出,所以噪音较低,可以提高电机的转速或偏心轮的重量来提高振动效果,但噪音不会明显增加。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低噪音高振动全封闭式微型电机的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仍然采用传统的偏心轮结构,所述微型电机还包括从动轴7和从动轴支撑架8,所述从动轴7上设有偏心轮9,所述转子组件3包括转子和转子线圈,所述转子与从动轴7通过硅胶联轴套10连接,所述从动轴7、从动轴支撑架8和偏心轮9均设置在外壳1内。电机在工作时,转子组件3带动从动轴7和偏心轮9旋转,偏心轮9产生的离心力主要由从动轴支撑架8来承受,而且硅胶联轴套10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起到缓冲效果,转子组件3直接承受的偏心力大大减小,对电机内部结构的冲击变小,可以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