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侧挂式光能转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4564发布日期:2018-12-07 22:14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道路桥梁工程侧挂式光能转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能发电领域,具体设计一种道路桥梁工程侧挂式光能转化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的绿色环保能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高,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趋势日渐上升,其具有无可比拟的清洁性、高度的安全性、能源的相对广泛性和充足性、长寿命以及免维护性等其他常规能源所不具备的优点,所以光伏能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新能源。光伏能量收集转换装置能将光能转换为电力加以利用,是社会低碳环保、绿色能源使用的发展方向。

目前路桥的用电主要是通过导线连接,远程传送电能进行供电,不仅消耗电能大而且用电麻烦,而且也不符合现有的节能环保的理念,现有的一些太阳能路灯、光风两用路灯等路桥照明均仅仅为照明之用,无法进行大量的储电和光伏转化,同时光伏板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堆积灰尘,现有的光伏发电装置没有自洁设备,灰尘堆积后会严重影响光伏板的转化效率。所以需要设计一种能高效、高质地进行光伏转化且存储能力强、具有自洁功能的光伏转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解决以上一个或者多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道路桥梁工程侧挂式光能转化装置。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道路桥梁工程侧挂式光能转化装置,其关键在于:包括竖向设置的侧安装板和安装在该侧安装板上的光伏发电单元,该光伏发电单元的上部与所述侧安装板铰接,该光伏发电单元与侧安装板之间连接有推拉件;

所述光伏发电单元包括设有窗口的盒体,该盒体的窗口背向所述侧安装板设置,该盒体倾斜设置,该盒体的上部与所述侧安装板铰接,该盒体内设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与盒体的内壁之间通过角度调节装置连接,所述盒体的窗口处覆盖有透光板。

该方案的效果是:侧安装板安装在桥梁上为光伏发电单元的安装提供安装基础,光伏发电单元通过盒体中的光伏板进行光伏转换发电,光伏板放置在盒体中能具有一定的抗风效果,同时盒体内还设有角度调节装置,配合盒体外的推拉件能针对不同时间段的不同的光照角度,对光伏板进行多个方向调节,使光伏板更好地接收光能,透光板能起到防尘作用,避免灰尘的累积在光伏板上,导致光伏板转化效率降低。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推拉件为电动推杆,该电动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盒体底部和所述侧安装板铰接,所述电动推杆为两个,两个所述电动推杆沿水平方向分布。该方案的效果是:电动推杆能推动光伏单元上下转动来适应光照角度,两个推动杆的设计使光伏单元安装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盒体的上部与所述侧安装板的任一侧面铰接,所述侧安装板的上边缘连接有向所述光伏发电单元方向延伸的遮挡翻边。该方案的效果是:遮挡翻边能为推动件遮挡雨水和灰尘。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光伏板转轴和光伏板同步驱动器,所述盒体内沿水平方向分布有多个所述光伏板转轴,所述光伏板转轴的分布方向与其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光伏板转轴倾斜设置,所述光伏板转轴与所述盒体的盒底平行,所述光伏板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盒体的内壁,每个所述光伏板转轴上分别连接有所述光伏板,所述光伏板的工作面朝向所述盒体的窗口,所述光伏板的背面与对应的所述光伏板转轴固定连接,所有所述光伏板转轴与同一个所述光伏板同步驱动器连接。该方案的效果是:光伏板同步驱动器能同步旋转光伏板转轴,从而使得盒体内的光伏板同步地进行角度调节,使光伏板能接受更多的光能,保证转化效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光伏板同步驱动器包括光伏板转动皮带轮,在每个所述光伏板转轴上分别固套有所述光伏板转动皮带轮,相邻两个所述光伏板转轴的光伏板转动皮带轮上套设有同一根光伏板转动皮带,任一所述光伏板转轴连接有光伏板转动动力装置。该方案的效果是:光伏板转轴上均设有光伏板转动皮带轮,相邻两个光伏板转动皮带轮上套同一根光伏板转动皮带,能通过任意一个光伏板转动皮带轮转动达到所有的光伏板转轴进行同步转动的效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光伏板转动动力装置包括光伏板转动电机和与该光伏板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光伏板转动减速器,所述光伏板转动电机和光伏板转动减速器分别固定在所述盒体的外壁,所述光伏板转动减速器的输出轴伸入所述盒体内与任一所述光伏板转轴轴向固定连接。该方案的效果是:光伏板转动电机提供动力,光伏板转动减速器对动力进行缓冲后再输出到光伏板转轴上,能使光伏板转轴进行缓慢的位置移动,尽量适应光的照射角度变化频率,保证光伏板转化效率。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盒体上围绕其窗口设有一圈透光板卡口,所述透光板的边缘落在所述透光板卡口内,所述透光板的边缘通过玻璃胶粘接并封闭。该方案的效果是:透光板能对光伏板起到防尘作用,同时透光板边缘与盒体进行粘接使得透光板能固定在盒体上,不易掉落,能对盒体起到防水作用,避免雨水等进入盒体产生积水,损坏角度调节装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侧安装板的下边缘连接有向所述光伏发电单元方向延伸的水平支撑板,所述盒体的下部搭接在该水平支撑板的边缘。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盒体的上部设有两根铰接柱,所述铰接柱分别与所述侧安装板铰接,所述光伏板转动动力装置位于两根所述铰接柱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水平支撑板上设有储能电池组,该储能电池组与所述光伏板电连接。

以上方案的效果是:储电池将光伏发电单元转化的电能储存起来,水平支撑板在下边缘将光伏发电单元支撑呈倾斜状态,便于光伏发电单元上的雨水和灰尘掉落,同时为储电池提供安装位置,铰接柱与侧安装板铰接,能为光伏发电单元提供拉力,同时便于推拉杆进行推拉。

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道路桥梁工程侧挂式光能转化装置,不仅光伏发电单元能随光照角度改变进行角度调节,而且透光板的设计能起到为光伏板防尘的作用,使得光伏板能充分利用光能,达到高效、高质的光伏转化效果,光伏电板转化的电能通过储电池大量储存,便于安装在路桥上,做供电之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桥梁侧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透视图;

图3为光伏板a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6为光伏板a1旋转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图6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附图1~7所示,一种道路桥梁工程侧挂式光能转化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侧安装板b1和安装在该侧安装板b1上的光伏发电单元a,该光伏发电单元a的上部与所述侧安装板b1铰接,该光伏发电单元a与侧安装板b1之间连接有推拉件b2,所述光伏发电单元a包括设有窗口的盒体a4,该盒体a4的窗口背向所述侧安装板b1设置,该盒体a4倾斜设置,该盒体a4的上部与所述侧安装板b1铰接,该盒体a4内设有光伏板a1,所述光伏板a1与盒体a4的内壁之间通过角度调节装置连接,所述盒体a4的窗口处覆盖有透光板a2。

所述推拉件b2为电动推杆,该电动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盒体a4底部和所述侧安装板b1铰接,所述电动推杆为两个,两个所述电动推杆沿水平方向分布。

所述盒体a4的上部与所述侧安装板b1的任一侧面铰接,所述盒体a4的上部设有两根铰接柱a9,所述铰接柱a9分别与所述侧安装板b1铰接,所述光伏板转动动力装置位于两根所述铰接柱a9之间,所述侧安装板b1的上边缘连接有向所述光伏发电单元a方向延伸的遮挡翻边b3。

所述侧安装板b1的下边缘连接有向所述光伏发电单元a方向延伸的水平支撑板b4,所述盒体a4的下部搭接在该水平支撑板b4的边缘,所述水平支撑板b4上设有储能电池组b5,所述光伏板a1与该储能电池组b5电连接。

所述光伏发电单元a包括设有窗口的盒体a4,该盒体a4内设有光伏板a1,所述光伏板a1与盒体a4的内壁之间通过角度调节装置连接,所述盒体a4的窗口处覆盖有透光板a2;在所述盒体a4上围绕其窗口设有一圈透光板卡口,所述透光板a2的边缘落在所述透光板卡口内,所述透光板a2的边缘通过玻璃胶粘接并封闭。

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光伏板转轴a3和光伏板同步驱动器,所述盒体a4内沿同一方向分布有多个所述光伏板转轴a3,所述光伏板转轴a3的分布方向与其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光伏板转轴a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盒体a4的内壁,每个所述光伏板转轴a3上分别连接有所述光伏板a1,所述光伏板a1的工作面朝向所述盒体a4的窗口,所述光伏板a1的背面与对应的所述光伏板转轴a3固定连接,所有所述光伏板转轴a3与同一个所述光伏板同步驱动器连接;所述铰接柱(a9)的上部通过水平设置的盒体转动轴安装在所述侧安装板b1上,所述盒体转动轴与所述侧安装板b1平行,所述光伏板转轴a3与所述盒体转动轴相互垂直。

所述光伏板同步驱动器包括光伏板转动皮带轮a7,在每个所述光伏板转轴a3上分别固套有所述光伏板转动皮带轮a7,相邻两个所述光伏板转轴a3的光伏板转动皮带轮a7上套设有同一根光伏板转动皮带a8,任一所述光伏板转轴a3连接有光伏板转动动力装置。

所有所述光伏板转轴a3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光伏板转轴a3上套设单槽式的光伏板转动皮带轮a7,其余均为双槽式的光伏板转动皮带轮a7,双槽式的光伏板转动皮带轮a7用于套设两个光伏板转动皮带a8,两个光伏板转动皮带a8分别与两侧的光伏板转动皮带轮a7连接;

所述光伏板转动动力装置包括光伏板转动电机a5和与该光伏板转动电机a5的输出轴连接的光伏板转动减速器a6,所述光伏板转动电机a5和光伏板转动减速器a6分别固定在所述盒体a4的外壁,所述光伏板转动减速器a6的输出轴伸入所述盒体a4内与任一所述光伏板转轴a3轴向固定连接。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