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IS柔性对接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0926发布日期:2019-01-04 23:27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GIS柔性对接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GIS柔性对接小车。



背景技术:

组合电器设备现行的安装工艺中GIS母线对接户外依靠吊车,户内依靠三脚架或人力,对接的过程中稳定性、平衡性、精准度都无法控制,造成盆式绝缘子过度受力极易导致破损;GIS主体母线水平度和垂直度仅靠水平尺、线坠测量,母线整体偏差大,主母线导电杠偏离触指中心,触头与触指不能充分接触,增大回路电阻,高负荷运行时易发热引发设备故障;对接盆式绝缘子时触头插入深度全凭安装人员经验掌握,无法进行精确测量;GIS母线对接时需要大量的人员配合,安装环境恶劣,难以保证筒壁及绝缘子清洁。

例如,2014年邯钢铁前站110kVGIS因触头插入不足导致过热、放电;填池站因111间隔导体倾斜导致GIS交流耐压试验不通过,无奈拆除后重新安装。每一次GIS质量缺陷或事故处理都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电网薄弱甚至电量损失,经济损失高达十余万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GIS母线安装的机械化,整体提高安装质量管控能力并实现过程中数字化质量管控的GIS柔性对接小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GIS柔性对接小车,包括车框架、固定在车框架上的托板、设置在托板上的四轴调整机构、设置在托板前端的把手、固定在把手上的电控箱以及设置在车框架下方的球形轮;

所述托板两侧部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电动绞盘;所述四轴调整机构包括前后轴调整机构和上下轴调整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后轴调整机构包括固定在托板上的安装立板、设置在安装立板一侧的下层丝杠升降机、固定在安装立板上的第一电机、固定在托板上的横向滑轴以及设置在安装立板另一侧的下层滑板;

所述下层滑板与横向滑轴滑动配合,所述横向滑轴通过固定座安装在托板上;

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电机转轴驱动下层丝杠升降机;

所述下层丝杠升降机设有横向丝杠,所述下层滑板侧部固定有连接座,

所述横向丝杠的一端与连接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下轴调整机构包括固定在下层滑板上方的上层丝杠升降机、设置在上层丝杠升降机顶部的上层滑板、固定在下层滑板上的竖向滑轴以及固定在下层滑板上的第二电机;

所述上层滑板与竖向滑轴滑动配合;

所述上层丝杠升降机设有竖向丝杠,所述竖向丝杠顶部固定连接在上层滑板中部;

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电机转轴驱动上层丝杠升降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向滑轴设置有四个,其环形阵列在竖向丝杠四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层滑板上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通过固定安装板固定在上层滑板上,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橡胶垫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为倾斜面,所述支撑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块相对对称固定在上层滑板,两个支撑块之间形成下凹的GIS母线筒承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板上设置有定位手轮,所述定位手轮的杆部与托板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控箱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控箱上设有启停按钮,电连接第二电机的下降按钮和上升按钮,电连接第一电机的后退按钮和前进按钮以及电源指示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具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可靠的特点,万向轮的设置可方便灵活移动,节省人力,实现了GIS母线安装的机械化,整体提高了安装质量管控能力,实现过程中数字化质量管控,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人力安装工艺。本实用新型集成自动安装、精准定位、数字检测于一身,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应用效果如下:①实现GIS母线机械化安装,对接过程母线筒状态稳定、安全可控,实现安装全过程GIS盆式绝缘子零破损,组合电器SF6年泄漏率小于0.5%。②GIS母线整体轴向偏差小于3mm,实现组合电器与设备基础完全吻合,接地点与接地预埋整齐划一;③精准控制触头插入深度,保证GIS母线安装一次成功,实现母线回路电阻小于出厂值105%,不平衡率降低60%;④母线对接工作仅需2人即可轻松完成,无需人员配合,在节省大量人力的同时避免扬尘污染母线及导体,配合防尘棚对组合电器安装环境实现有效控制,实现GIS工厂化安装。GIS柔性对接小车适用于各电压等级、各类GIS设备母线安装工作,与防尘棚配合使用对GIS安装环境形成有效控制,是GIS安装机械化施工的主要工具,同时节约机械和人工投入60%,为坚强电网提供有力保障,具有极强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车框架、2托板、3安装座、4球形轮、5把手、6控制箱、7启停按钮、8横向滑轴、9 固定座、10连接座、11下层滑板、12安装立板、13下层丝杠升降机、14横向丝杠、15第一电机转轴、16第一电机、17定位手轮、18竖向滑轴、19支撑块、20橡胶垫层、21固定安装板、22上层丝杠升降机、23第二电机转轴、24竖向丝杠、25第二电机、26电动绞盘、27上层滑板、30下降按钮、31上升按钮、32后退按钮、33前进按钮、34电源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

如附图1-2所示,一种GIS柔性对接小车,包括车框架1、固定在车框架1上的托板2、设置在托板2上的四轴调整机构、设置在托板2前端的把手5、固定在把手5上的电控箱6以及设置在车框架1下方的球形轮4;所述托板2两侧部固定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上安装有电动绞盘26;所述四轴调整机构包括前后轴调整机构和上下轴调整机构;所述前后轴调整机构包括固定在托板2上的安装立板12、设置在安装立板12一侧的下层丝杠升降机13、固定在安装立板12上的第一电机16、固定在托板2上的横向滑轴8以及设置在安装立板12另一侧的下层滑板11;所述下层滑板11与横向滑轴8滑动配合,所述横向滑轴8通过固定座9安装在托板2上;所述第一电机16通过第一电机转轴15驱动下层丝杠升降机13;所述下层丝杠升降机13设有横向丝杠14,所述下层滑板11侧部固定有连接座10,所述横向丝杠14的一端与连接座10固定连接。所述上下轴调整机构包括固定在下层滑板11上方的上层丝杠升降机22、设置在上层丝杠升降机22顶部的上层滑板27、固定在下层滑板11上的竖向滑轴18以及固定在下层滑板11上的第二电机25;所述上层滑板27与竖向滑轴18滑动配合;所述上层丝杠升降机22设有竖向丝杠24,所述竖向丝杠24顶部固定连接在上层滑板27中部;所述第二电机25通过第二电机转轴23驱动上层丝杠升降机22。所述竖向滑轴18设置有四个,其环形阵列在竖向丝杠24四周。所述上层滑板27上设有支撑块19,所述支撑块19通过固定安装板21固定在上层滑板27上,所述支撑块19上设置有橡胶垫层20。所述支撑块19的上表面为倾斜面,所述支撑块1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块19相对对称固定在上层滑板27,两个支撑块19之间形成下凹的GIS母线筒承接部。所述托板2上设置有定位手轮17,所述定位手轮17的杆部与托板2螺纹连接。安装GIS母线筒时,先通过定位手轮17将车体整体固定定位,再母线筒内安装导体,通过前后轴调整机构调整GIS母线筒的前后位置,通过上下轴调整机构调整GIS母线筒的上下位置,GIS母线对正后,松开定位手轮17,电动绞盘26的绞绳绑在安装部上,启动电动绞盘26,使GIS母线筒向左或向右移向组合电器设备,匀速对接。所述电控箱6分别与第一电机16和第二电机25电连接。所述电控箱6上设有启停按钮7,电连接第二电机25的下降按钮30和上升按钮31,电连接第一电机16的后退按钮32和前进按钮33以及电源指示灯34。

本实用新型使用低速电动机带动丝杠运转的方式,制作两层传动装置,实现小车上下、前后四轴向电动匀速调整;使用轨道配合绞盘牵引的方式实现小车左右两轴向运动,实现机械代替人力,在克服以往人力对接不利因素的同时建立机械化施工新工艺。该项成果完全实现了GIS母线安装的机械化,整体提高了安装质量管控能力,实现过程中数字化质量管控,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人力安装工艺。具体介绍如下:①使用低速电动机带动丝杠运转的方式,转速为60转/分钟,每分钟调节行程120mm;制作两层传动装置,实现小车上下、前后四轴向电动匀速调整;使用轨道配合绞盘牵引的方式实现小车左右两轴向运动。通过调节六轴向GIS柔性对接小车,保持GIS母线筒在对接过程中的状态稳定,不倾斜、不偏移,避免盆式绝缘子受力,以机械化安装治理人工安装的质量通病。②在小车托架上装备水平尺,保证GIS母线筒轴向偏差始终处于合格范围内。配套使用激光三维照准技术,将母线轴向偏差严格控制在3mm范围内。③通过下车中心指针与母线筒轴向轨道刻度尺相配合,通过小车行程和间距的差值精准控制插入深度。④使用电动绞盘完成母线对接口合拢,对接工作安全、快捷。

GIS柔性对接小车适用于各电压等级、各类GIS设备母线安装工作,与防尘棚配合使用对GIS安装环境形成有效控制,是GIS安装机械化施工的主要工具,同时节约机械和人工投入60%,为坚强电网提供有力保障,具有极强的推广价值。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