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的运输机用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3927发布日期:2018-11-27 23:2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防尘的运输机用电动机。



背景技术:

电动机又称为电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设备。在机械、冶金、石油、煤炭、化学、航空、交通、农业以及其他各种工业中,电机被广泛地应用着。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需要采用各种各样的控制电机作为自动化系统的元件,人造卫星的自动控制系统中,电机也是不可缺少的。此外在国防、文教、医疗及日常生活中(现代化的家电工业中),电机也愈来愈广泛地应用起来。

随着自动化的普及,货物的运输行业也逐渐依赖运输机实现货物的自动运输,而运输机的动力来源则是电动机,目前电动机使用寿命随着空气质量的变化而越来越短,这其中最为严重的是空气中存在着众多的粉尘颗粒,在进入电动机内部且积攒时,便会影响电动机内部器件的正常使用,久而久之更是会对各器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坏,从而大大缩短了电动机的使用周期,这对于依赖运输机的运输行业来说,无疑是大大增加了其生产成本,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因此,目前亟需解决电动机的防尘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防尘的运输机用电动机。该电动机在粉尘进入电动机内部的路径上实施了针对性的防尘措施,在前端盖以及后端盖上增添了阻隔粉尘的防尘网,同时对于进入电动机内部的细小尘埃,该电动机配置有微型吸尘器将其吸出,两种针对性的防尘设计,大大提升了电动机的防尘性能,确保电动机内部器件的无尘工作环境,大大提高了电动机的使用寿命。

为达此目的,本是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尘的运输机用电动机,包括机体、安装底座、前端盖,所述机体固定于所述安装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前端盖固定于所述机体的右侧壁上,所述机体的左端套设有防尘后端盖,以及所述机体的顶部固定有微型吸尘器,所述防尘后端盖的内部竖直固定有第一防尘网,所述防尘后端盖的左内侧壁上等间距地固定有多个百叶窗式肋片,所述前端盖的内部竖直固定有第二防尘网,所述微型吸尘器内部固定有尘埃收纳盒,所述尘埃收纳盒底部连通有吸尘通道,且所述吸尘通道的下端贯穿所述机体的顶壁,与所述机体内部连通,所述吸尘通道内部设置有吸尘风机,所述微型吸尘器的顶部开设有罩门,且所述罩门左端端通过旋转圆环与所述微型吸尘器的侧壁铰接,所述机体的底部还嵌有静电吸收盒,且所述静电吸收盒的底部与所述安装底座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转子,且所述转子贯穿所述机体的右侧壁以及前端盖,延伸至所述机体的外部,所述转子上套设有定子,位于所述机体内部的部分所述转子上等间距地设置有多个尘刷。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端盖的内部还设置有抽风机,且所述抽风机固定于所述第二防尘网的右侧,所述前端盖的右侧壁开设有多个网格式通风孔,所述机体的右侧壁上等间距地开设有多个抽风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体内部的左侧固定有排风机,所述机体的右侧壁上等间距地开设有多个抽风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体的顶部嵌有接线盒。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体与所述安装底座之间固定有减震块。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底座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定位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尘的运输机用电动机,该电动机主要从防止尘埃进入机体内部以及将机体内部尘埃吸出体外两种方式达到电机防尘的效果,该电动机前后端盖内分别设置有防尘网,可也阻隔外界尘埃进入机体内部,同时在电动机顶端设置有微型吸尘器,用以将进入机体内部的微小尘埃吸出,因此该电动机具有更高的防尘系数,从而使得电动机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防尘的运输机用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体,2、安装底座,3、防尘后端盖,4、微型吸尘器,5、前端盖,6、静电吸收盒,7、接线盒,11、转子,12、定子,13、尘刷,14、排风机,15、抽风通孔,16、排风通孔,21、定位通孔,22、减震块,31、第一防尘网,32、百叶窗式肋片,41、尘埃收纳盒,42、吸尘通道,43、吸尘风机,44、罩门,45、旋转圆环,51、抽风机,52、网格式通风孔,53,第二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尘的运输机用电动机,包括机体1、安装底座2、前端盖5,机体1固定于安装底座2的上表面,前端盖5固定于机体1的右侧壁上,机体1的左端套设有防尘后端盖3,以及机体1的顶部固定有微型吸尘器4,防尘后端盖3的内部竖直固定有第一防尘网31,防尘后端盖3的左内侧壁上等间距地固定有多个百叶窗式肋片32,前端盖5的内部竖直固定有第二防尘网53,微型吸尘器4内部固定有尘埃收纳盒41,尘埃收纳盒41底部连通有吸尘通道42,且吸尘通道42的下端贯穿机体1的顶壁,与机体1内部连通,吸尘通道42内部设置有吸尘风机43,微型吸尘器4的顶部开设有罩门44,且罩门44左端端通过旋转圆环45与微型吸尘器4的侧壁铰接,机体1的底部还嵌有静电吸收盒6,且静电吸收盒6的底部与安装底座2固定连接。为了提高机体1的防尘性能,在机体1右侧的前端盖5内设置有第二防尘网53,以及在防尘后端盖3内部设置有第一防尘网31,可以避免机体1在进行内部气体交换时空气中的粉尘进入机体1内部,而在防尘后端盖3左内侧壁上的百叶窗式肋片32可以有效阻隔粉尘进入防尘后端盖3,同时由于百叶窗式肋片32的特殊设计,也可以让内部的粉尘更好了流出,同时机体1外顶壁上设置有微型吸尘器4,该微型吸尘器4的吸尘通道42与机体1内部连通,可以通过吸尘通道42内的吸尘风机43将机体1内部的细小尘埃吸出,存放到尘埃收纳盒41内,并且该微型吸尘器4可以通过打开罩门44将尘埃收纳盒41取出进行清洁,同时为了避免机体1外表面沾满灰尘,在机体1的底部嵌有静电吸收盒6,该静电吸收盒6可以将机体1表面的静电离子吸走,且通过与安装底座2连接,将吸收的静电离子释放到大地中,这样就可以避免这些静电离子吸附空气中的粉尘离子。

为了使机体1能稳定工作,进一步的,机体1内部设置有转子11,且转子11贯穿机体1的右侧壁以及前端盖5,延伸至机体1的外部,转子11上套设有定子12,位于机体1内部的部分所述转子11上等间距地设置有多个尘刷13。机体1内部转子11用于电动机工作,定子12可以用于固定转子11位置,而转子11上设置的尘刷13则是为了在转子11转动时,可以轻易的粉刷粘附在转子11以及定子12上的粉尘,使其处于漂浮状态,便于微型吸尘器4将该些粉尘吸出体内,确保转子11工作的稳定性。

为了使机体1外的冷空气能进入机体1内部,进一步的,前端盖5的内部还设置有抽风机51,且抽风机51固定于第二防尘网53的右侧,前端盖5的右侧壁开设有多个网格式通风孔52,机体1的右侧壁上等间距地开设有多个抽风通孔15。在电动机工作时,由于转动等会产生较大的热量,此时需要从外界抽取冷风进入机体1内部进行降温,因此在前端盖5内部设置有抽风机51,并且前端盖5的右侧壁开设有多个网格式通风孔52,这样可以通过抽风机51将冷空气从网格式通风孔52抽进前端盖5内,再通过机体1右侧壁上的抽风通孔15将冷空气抽进机体1内部,进行降温。

为了便于机体1内的热气排出,进一步的,机体1内部的左侧固定有排风机14,机体1的左侧壁上等间距地开设有多个排风通孔16。电动机在工作产生的热气会由排风机14通过排风通孔16进行排出机体1内部,同时与抽风机51抽进机体1内部的冷风进行冷热交替,进而得到机体1内部的降温效果。

为了避免机体1内部接线混乱,进一步的,机体1的顶部嵌有接线盒7。机体1顶部的接线盒7用于放置机体1内部器件的接线,可以避免机体1内部的接线混乱,同时也减少了机体1内部的尘埃附着面积,起到一定的防尘效果。

为了使机体1工作具有良好的稳定,机体1与安装底座2之间固定有减震块22。电动机工作会产生较大的震动,机体1与安装底座2之间的减震块22可以有效降低震动的影响,保持机体1的稳定。

为了使电动机有良好的固定,进一步的,安装底座2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定位通孔21。该电动机用于传输机用,存在较大的传动动力,而安装底座2上的定位通孔21可以使电动机有效固定在特定的位置,规避传动动力带来的带动偏移。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