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用电机缓冲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3870发布日期:2018-12-11 21:41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用电机缓冲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用电机缓冲架。



背景技术:

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也称为蓄能式水电站。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受地区水力资源的限制,可供开发的水电很少,电网缺少经济的调峰手段,电网调峰矛盾日益突出,缺电局面由电量缺乏转变为调峰容量也缺乏,修建抽水蓄能电站以解决火电为主电网的调峰问题逐步形成共识。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虽然起步比较晚,但由于后发效应,起点却较高,近年建设的几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技术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电机作为抽水蓄能电站中的重要组件,它的作用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由于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振动,并且发出噪音,并且,多台电机同时工作时可能会产生同频共振,会对抽水蓄能电站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目前的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在电机的工作台上设置减震垫或者橡皮垫来解决电机振动的问题,但是,橡皮垫或者减震垫容易老化并且与电机的工作台相互脱离,降低了橡皮垫或者减震垫的减震效果,从而影响电机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用电机缓冲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缓冲电机的振动的抽水蓄能电站用电机缓冲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用电机缓冲架,包括:

框架;

缓冲部,所述缓冲部设置在所述框架内,所述缓冲部包括底板、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二安装部件,所述底板的两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框架,所述第一安装部件包括第一连接支架和转动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一侧连接于电机的底部,另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支架的一端,所述转动支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支架横向移动,所述第二安装部件包括第二连接支架和支撑部件,所述第二连接支架滑动连接于所述电机的底部,所述支撑部件的一端弹性连接于所述底板,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用于使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纵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支架包括连接件和第一弹性部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

进一步的,万向球座,所述球座包括第一万向球座和第二万向球座,所述第一万向球座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能够插入所述第一万向球座中,并绕所述第一万向球座转动,所述第二万向球座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能够插入所述第二万向球座中,并绕所述第二万向球座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包括侧部支架和底部支架,所述侧部支架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架的边缘位置,所述底部支架上具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支架能够插入所述通孔中。

进一步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贴近所述电机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撑柱、固定架、转动齿轮和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柱和所述支撑柱之间,所述支撑柱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转动齿轮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支撑柱的侧面具有齿轮槽,所述转动齿轮连接于所述齿轮槽,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柱。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包括底部架板、顶部架板、第一侧部架板和第二侧部架板,所述底部架板和所述顶部架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架板和所述第二侧部架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部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一侧滑动连接于所述电机,另一侧弹性连接于所述顶部架板。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和所述底部架板为磁铁,所述底板具有第一侧面,所述底部架板具有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并且磁性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和所述顶部架板为磁铁,所述顶板具有第三侧面,所述顶部架板具有第四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相对设置,并且磁性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框架的作用是连接和支撑缓冲部;缓冲部设置在框架内,缓冲部包括底板、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二安装部件,底板的两端滑动连接于框架,第一安装部件包括第一连接支架和转动支架,第一连接支架的一侧连接于电机的底部,另一侧转动连接于转动支架的一端,转动支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底板,用于使第一连接支架横向移动,当电机产生振动时,转动支架会带动第一连接支架横向移动,并且,第一连接支架会带动电机朝向底板的方向转动,使电机在横向移动的同时产生纵向移动,同时,第二安装部件包括第二连接支架和支撑部件,第二连接支架滑动连接于电机的底部,支撑部件的一端弹性连接于底板,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支架,电机在产生纵向移动时,电机会在第二连接支架上进行滑动,支撑部件对第二连接支架和电机起到弹性支撑的作用,在支撑部件的作用下使电机弹回到振动前的位置,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在电机的工作台上设置减震垫或者橡皮垫来解决电机振动的问题,但是,橡皮垫或者减震垫容易老化并且与电机的工作台相互脱离,降低了橡皮垫或者减震垫的减震效果,从而影响电机的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二安装部件同时对电机产生的横向振动和纵向振动进行减振,从而达到缓冲电机振动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用电机缓冲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截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处截面的另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用电机9缓冲架,包括:

框架1;

缓冲部2,缓冲部2设置在框架1内,缓冲部2包括底板21、第一安装部件22和第二安装部件23,底板21的两端滑动连接于框架1,第一安装部件22包括第一连接支架221和转动支架222,第一连接支架221的一侧连接于电机9的底部,另一侧转动连接于转动支架222的一端,转动支架2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底板21,用于使第一连接支架221横向移动,第二安装部件23包括第二连接支架231和支撑部件232,第二连接支架231滑动连接于电机9的底部,支撑部件232的一端弹性连接于底板2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支架231,用于使第二连接支架231纵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框架1的作用是连接和支撑缓冲部2;缓冲部2设置在框架1内,缓冲部2包括底板21、第一安装部件22和第二安装部件23,底板21的两端滑动连接于框架1,第一安装部件22包括第一连接支架221和转动支架222,第一连接支架221的一侧连接于电机9的底部,另一侧转动连接于转动支架222的一端,转动支架2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底板21,用于使第一连接支架221横向移动,当电机9产生振动时,转动支架222会带动第一连接支架221横向移动,并且,第一连接支架221会带动电机9朝向底板21的方向转动,使电机9在横向移动的同时产生纵向移动,同时,第二安装部件23包括第二连接支架231和支撑部件232,第二连接支架231滑动连接于电机9的底部,支撑部件232的一端弹性连接于底板2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支架231,电机9在产生纵向移动时,电机9会在第二连接支架231上进行滑动,支撑部件232对第二连接支架231和电机9起到弹性支撑的作用,在支撑部件232的作用下使电机9弹回到振动前的位置,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在电机9的工作台上设置减震垫或者橡皮垫来解决电机9振动的问题,但是,橡皮垫或者减震垫容易老化并且与电机9的工作台相互脱离,降低了橡皮垫或者减震垫的减震效果,从而影响电机9的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安装部件22和第二安装部件23同时对电机9产生的横向振动和纵向振动进行减振,从而达到缓冲电机9振动的技术效果。

上述框架1的作用是连接和支撑缓冲部2;缓冲部2的作用是降低电机9的振动,缓冲部2设置在框架1内,缓冲部2包括底板21、第一安装部件22和第二安装部件23,底板21的两端滑动连接于框架1,第一安装部件22包括第一连接支架221和转动支架222,第一连接支架221的一侧连接于电机9的底部,另一侧转动连接于转动支架222的一端,转动支架2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底板21,用于使第一连接支架221横向移动,第二安装部件23包括第二连接支架231和支撑部件232,第二连接支架231滑动连接于电机9的底部,支撑部件232的一端弹性连接于底板2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支架231,用于使第二连接支架231纵向移动,也就是说,当电机9产生振动时,会朝向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同时进行移动,此时,转动支架222会带动第一连接支架221横向移动,并且,第一连接支架221会带动电机9朝向底板21的方向转动,使电机9在横向移动的同时产生纵向移动,同时,第二安装部件23包括第二连接支架231和支撑部件232,第二连接支架231滑动连接于电机9的底部,支撑部件232的一端弹性连接于底板2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支架231,电机9在产生纵向移动时,电机9会在第二连接支架231上进行滑动,支撑部件232对第二连接支架231和电机9起到弹性支撑的作用,在支撑部件232的作用下使电机9弹回到振动前的位置,从而达到缓冲电机9振动的技术效果;第一连接支架221的一侧连接于电机9的底部,第二连接支架231滑动连接于电机9的底部,因此,第一连接支架221和第二连接支架231会处于同一平面内,可选的,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连接支架221具有多个间隔,第二连接支架231设置在间隔中,也可以在第一连接支架221中间设置一个间隔,第二连接支架231设置在间隔中。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转动支架222包括连接件和第一弹性部件2223,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2221和第二连接件2222,第一连接件222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弹性部件2223,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底板21,第二连接件222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弹性部件2223,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支架221。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转动支架222,在第一弹性部件2223的两端设置第一连接件2221和第二连接件2222,第一弹性部件2223能够降低电机9对转动支架222的冲击力,从而进一步达到缓冲电机9振动的技术效果,第一弹性部件2223通常采用伸缩弹簧,当然,也可以采用橡胶材料作为第一弹性部件2223,只要能够连接第一连接件2221和第二连接件2222,并且能够对电机9的振动进行缓冲即可。

进一步的,增加了万向球座,球座包括第一万向球座和第二万向球座,第一万向球座设置在底板21上,第一连接件2221的另一端能够插入第一万向球座中,并绕第一万向球座转动,第二万向球座设置在第一连接支架221上,第二连接件2222的另一端能够插入第二万向球座中,并绕第二万向球座转动。本实施例中,增加了万向球座,第一连接件2221的另一端能够插入第一万向球座中,并绕第一万向球座转动,第二连接件2222的另一端能够插入第二万向球座中,并绕第二万向球座转动,也就是说,第一连接件2221和第二连接件2222为万向球,并且能够分别插入第一万向球座和第二万向球座中,使转动支架222在转动时,能够绕着第一万向球座或者第二万向球座的中心旋转,从而达到了增加转动支架222的旋转角度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连接支架221包括侧部支架2211和底部支架2212,侧部支架2211设置在底部支架2212的边缘位置,底部支架2212上具有通孔2213,第二连接支架231能够插入通孔2213中。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第一连接支架221,底部支架2212的作用是固定连接电机9,侧部支架2211的作用限定电机9的横向移动位置,底部支架2212上设置通孔2213,可选的,如图2所示,通孔2213为一个圆孔,第二连接支架231能够穿过通孔2213与电机9相互接触使第二连接支架231能够滑动连接于电机9,如图3所示,通孔2213为多个,第二连接支架231能够穿过通孔2213与电机9相互接触,使第二连接支架231能够滑动连接于电机9,通常情况下,第二连接支架231与第一连接支架221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空隙的作用是当转动支架222在转动时,防止第一连接支架221与第二连接支架231相互碰撞,从而使第一连接支架221与第二连接支架231之间互不影响。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增加了缓冲垫3,缓冲垫3设置在第一连接支架221贴近电机9的一侧。缓冲垫3的作用是降低电机9与第一连接支架221之间的硬性碰撞,并且起到一定的降低电机9的振动的缓冲作用,缓冲垫3可以采用海绵垫或者橡胶垫,通过在第一连接支架221贴近电机9的一侧设置缓冲垫3,从而降低电机9与第一连接支架221之间的硬性碰撞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4所示,支撑部件232包括支撑柱2321、固定架2322、转动齿轮2323和第二弹性部件2324,第二弹性部件2324设置在支撑柱2321和底板21之间,支撑柱2321连接于第二连接支架231,固定架2322设置在底板21上,转动齿轮2323设置在固定架2322上,支撑柱2321的侧面具有齿轮槽,转动齿轮2323连接于齿轮槽,用于支撑支撑柱2321。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支撑部件232,支撑部件232的作用是支撑第一连接支架221,支撑柱232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支架23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弹性部件2324,第二弹性部件2324的另一端连接于底板21,也就是说,第二弹性部件2324设置在支撑柱2321和底板21之间,使支撑柱2321和第二连接支架231能够在弹性部件的作用下沿着支撑柱2321的轴向方向进一步移动,固定架2322设置在底板21上,转动齿轮2323设置在固定架2322上,支撑柱2321的侧面具有齿轮槽,转动齿轮2323连接于齿轮槽,固定架2322和转动齿轮2323的作用是支撑支撑柱2321,固定架2322和转动齿轮2323通常为多个,并且均匀的设置在支撑柱2321的周围,使支撑柱2321能够始终处于多个固定架2322的中间位置,转动齿轮2323的作用是辅助支撑柱2321的纵向移动,同时,进一步使支撑柱2321能够始终处于多个固定架2322的中间位置,从而达到限定支撑柱2321的位置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框架1包括底部架板11、顶部架板12、第一侧部架板13和第二侧部架板14,底部架板11和顶部架板12分别设置在第一侧部架板13和第二侧部架板14之间。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框架1,框架1的作用是连接和支撑缓冲部2,底部架板11设置在框架1的底部,顶部架板12设置在框架1的顶部,侧部架板设置在框架1的侧部,通过框架1包括底部架板11、顶部架板12、第一侧部架板13和第二侧部架板14相互连接,从而达到支撑缓冲部2的作用,可选的,底部架板11和底板21之间可以设置弹性部件,例如橡胶垫或者伸缩弹簧,从而进一步降低电机9的振动产生的缓冲。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缓冲部2还包括顶板4,顶板4的一侧滑动连接于电机9,另一侧弹性连接于顶部架板12。本实施例中,增加了顶板4,顶板4的作用是进一步降低电机9的振动所产生的冲击力,顶板4的一侧滑动连接于电机9,另一侧弹性连接于顶部架板12,当电机9产生纵向移动时,顶板4会朝向顶部架板12的方向移动,从而降低电机9的振动,可选的,可以在顶部架板12和顶板4之间设置弹性部件,例如橡胶垫或者伸缩弹簧,从而进一步降低电机9的振动产生的缓冲。

进一步的,底板21和底部架板11为磁铁,底板21具有第一侧面,底部架板11具有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相对设置,并且磁性相同。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底板21和底部架板11,将底板21和底部架板11设置为磁铁,磁铁通常具有N极和S极,N极和S极相互靠近时,N极和S极能够相互吸引,N极和N极相互靠近时,会相互排斥,S极和S极相互靠近时,也会相互排斥,例如,底板21具有第一侧面,底部架板11具有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为N极,第二侧面也为N极,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相对设置,当底板21朝向底部架板11的方向移动时,底部架板11会排斥底板21,使底板21朝向远离底部架板11的方向移动的趋势,从而进一步降低电机9的振动对底板21产生的冲击力。

进一步的,顶板4和顶部架板12为磁铁,顶板4具有第三侧面,顶部架板12具有第四侧面,第三侧面与第四侧面相对设置,并且磁性相同。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顶板4和顶部架板12,将顶板4和顶部架板12设置为磁铁,顶板4具有第一侧面,顶部架板12具有第四侧面,第三侧面为N极,第二侧面也为N极,第三侧面与第四侧面相对设置,当顶板4朝向顶部架板12的方向移动时,顶部架板12会排斥顶板4,使顶板4朝向远离顶部架板12的方向移动的趋势,从而进一步降低电机9的振动对顶板4产生的冲击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