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车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2349发布日期:2018-12-18 21:49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随车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随车充电器,具体涉及一种抗压防水、带有减震的随车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车充电器控制盒内具有用于电信号控制的线路板,线路板上设有用于显示充电器工作状态的指示灯,比如电源指示灯(power)、故障指示灯(fault) 等,通过指示灯一目了然的查看充电器的工作状态。随车充电器控制盒由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线路板组成,线路板固定在壳体内部。现有的随车充电器,线路板直接硬性连接的固定在壳体内,一旦充电器受到外力破坏,比如高空跌落、异物撞击等,线路板同样会受到冲击,影响充电器的正常使用。

另一方面,现有的随车充电器控制盒由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线路板组成,线路板上设有用作指示灯的LED灯,设计壳体的顶面为PC透明板材质,借助PC透明板的透光作用来查看各LED灯的状态。这种设计的随车充电器,壳体内外因为温差的存在容易形成水蒸气,严重时壳体内甚至都有积水,影响充电器的电气性能,另一方面,这种设计的随车充电器由于散热需要,要求壳体内部空间比较大,造成随车充的整体体积过大,不方便随车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随车充电器,对线路板做减震处理,确保充电器具有一定的抗震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随车充电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不直接接触壳体的固定在壳体内壁上;所述线路板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壳体内壁上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同轴设置;所述固定座上围绕第二固定孔设有第一环形凸台,所述第一环形凸台外侧设有减震垫圈,所述减震垫圈设置在线路板和固定座之间,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将线路板固定在壳体内壁。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线路板上设有LED灯,所述壳体的一侧表面上正对LED灯的位置设有透光通孔,所述透光通孔贯通至壳体内部,所述透光通孔内设有导光柱,所述导光柱正对LED灯设置,所述导光柱整体嵌设在透光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壳体上设有与透光通孔连通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围绕透光通孔设有第二环形凸台,所述导光柱设置在第二环形凸台上;所述第二环形凸台外侧设有防水垫圈,所述防水垫圈设置在导光柱和收容腔底壁之间。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导光柱的柱体上设有内凹环槽,所述内凹环槽内设有环抱柱体的密封卡板,所述密封卡板的另一端卡接在第二环形凸台的底壁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密封卡板上设有顶块,所述顶块上设有仿形槽,所述仿形槽为匹配导光柱柱体外形结构的仿形槽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紧固件为长杆螺丝。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导光柱的横截面为“T”字形结构,包括连接为一体的横向柱体和纵向柱体,所述横向柱体设置在环形凸台上,其纵向柱体穿设在透光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随车充电器,设计线路板不直接接触壳体的固定在壳体内壁上,且线路板和壳体内壁之间设计减震垫圈对线路板做减震处理,以防止随车充在受到外力破坏时线路板受到机械冲击损坏,确保充电器具有一定的抗震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随车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导光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密封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2-壳体,4-线路板,6-第一固定孔,8-第二固定孔,10-固定座,12- 第一环形凸台,14-减震垫圈,16-紧固件,18-LED灯,20-透光通孔,22-导光柱,24-收容腔,26-第二环形凸台,28-防水垫圈,30-内凹环槽,32-密封卡板, 34-顶块,36-仿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随车充电器,包括壳体2和设置在壳体2内的线路板4,上述线路板4不直接接触壳体2的固定在壳体2内壁上,壳体2受到的破坏力不会直接转嫁到线路板4上,对线路板4上的主板以及其它电气元件进行保护,避免因机械冲击而损坏。具体的,上述线路板4上设有第一固定孔6,上述壳体2内壁上设有固定座10,上述固定座10上设有第二固定孔8,上述第一固定孔6和第二固定孔8同轴设置;上述固定座10上围绕第二固定孔8设有第一环形凸台12,上述第一环形凸台12外侧设有减震垫圈14,上述减震垫圈14设置在线路板4和固定座10之间,紧固件16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6和第二固定孔8将线路板4固定在壳体2内壁。本市实施例技术方案中,上述紧固件16优选使用长杆螺丝,长杆螺丝锁的螺杆段依次穿入第一固定孔6 和第二固定孔8后将线路板4固定在壳体2内壁上,长杆螺丝螺杆段锁到底时线路板4和壳体2没有直接接触,借助长杆螺丝将两者固定在一起,并借助减震垫圈14来密实两者之间的间隙,进一步起到减震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线路板4上设有LED灯18,上述壳体2的一侧表面上正对LED灯18的位置设有透光通孔20,上述透光通孔20 贯通至壳体2内部,上述透光通孔20内设有导光柱22,上述导光柱22正对 LED灯18设置,上述导光柱22整体嵌设在透光通孔20内。通过在壳体2上开设透光通孔20,借助透光通孔20来查看LED灯18的状态,

上述LED灯18和导光柱22均设置在透光通孔20内,也就是壳体2的顶面高于LED灯18和导光柱22,壳体2能够保护LED灯18和导光柱22免受车辆碾压或者其它外力破坏,延长LED灯18和导光柱22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上述导光柱22的横截面为“T”字形结构,包括连接为一体的横向柱体和纵向柱体;为了将导光柱22固定在透光通孔20内,上述壳体2上设有与透光通孔20连通的收容腔24,上述收容腔24内围绕透光通孔20设有第二环形凸台26,上述横向柱体设置在第二环形凸台26上,上述第二环形凸台26外侧设有防水垫圈28,上述防水垫圈28设置在导光柱22横向柱体和收容腔24底壁之间;上述纵向柱体穿设在透光通孔20内;具体的,上述纵向柱体上设有内凹环槽30,上述内凹环槽30内设有环抱纵向柱体的密封卡板32,上述密封卡板32的另一端卡接在第二环形凸台26的底壁上。透光通孔20形成导光柱径向限位,密封卡板32、内凹环槽30、防水垫圈28和收容腔 24四者的配合形成导光柱轴向限位,以此将导光柱22基于机械固定的方式密封固定在透光通孔20内,通过机械固定的方式固定导光柱22,相较于粘胶固定(容易脱落)、注塑成型固定(容易开裂)更稳定、牢固,使用寿命更长。另一方面,固定导光柱22的同时,密封透光通孔20,隔绝壳体2内部与外界环境,防水防潮效果好。

为了稳定环保夹持导光柱22,上述密封卡板32上设有顶块34,上述顶块 34上设有仿形槽36,上述仿形槽36为匹配导光柱22柱体外形结构的仿形槽体结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