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无刷电机定子并联绕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4518发布日期:2019-03-02 01:57阅读:10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定子并联绕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无刷电机,特别涉及一种直流无刷电机定子并联绕线结构。



背景技术:

无刷电机是指无电刷和换向器的电机,又称无换向器电机。早在十九纪诞生电机的时候,产生的实用性电机就是无刷形式,即交流鼠笼式异步电动机,这种电动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异步电动机有许多无法克服的缺陷,以致电机技术发展缓慢。上世纪中叶诞生了晶体管,因而采用晶体管换向电路代替电刷与换向器的直流无刷电机就应运而生了。这种新型无刷电机称为电子换向式直流电机,它克服了第一代无刷电机的缺陷。

在生产直流无刷电机时,需要绕置大量线圈,目前市面上的直流无刷电机只能实现定子高压的规格机器绕线,绕线的根数在2根以下,低压的都是人工绕线的方式绕线,人工绕线有很多缺陷,电机的一致性不好,绕线人员不好安排,不利于工厂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不足,重新设计绕线结构,在采用绕线机的情况下,将线圈设计成并联方式,这样通过绕线机绕线,人工并联的方法,提供生产效率,可以大批量生产。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定子并联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电机定子铁环、塑料绕线内盘和多组机绕电机相线,每组机绕电机相线都是独立的,每组机绕电机相线都有个机绕电机尾线,多组机绕电机相线环绕电机铁环,塑料绕线内盘为设置在电机铁环内侧的一个设有多组绕线槽的绝缘塑料绕线盘,每组机绕电机相线的围线同时朝下方,便于并联,由于其单一的环绕特点便于机器绕组,相邻的两组机绕电机相线留有一段间隔,尾线留有的长度大于相邻机绕电机相线的间距两倍,其目的是为了尾线焊接相连时工人操作方便。

以往的相线是将1根或者2根相线绕过多组绕线槽,机器无法快速在塑料绕线内盘内串插,通过改善绕线结构,将每个线槽的相线独立设计,采用绕线机分别绕每个线槽相线,形成一个并联绕线结构,对于后期的操作,只需人工将尾线焊接起来,然后在相线接入到相应的电极即可,实现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绕线的制造,相比以往采用人工绕线节省了大量人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直流无刷电机并联绕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直流无刷电机并联绕线结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直流无刷电机并联绕线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示出一种直流无刷电机定子并联绕线结构,包含电机定子铁环1、塑料绕线内盘2和多组机绕电机相线3,每组机绕电机相线3都是独立的,如图1,内有12组机绕电机相线3。

如图2,为仰视图,每组机绕电机相线3都有个机绕电机尾线31,

如图3,为侧视图,展示了本实施例的另外一个面,其便于本实施例的理解。

多组机绕电机相线3环绕电机铁环1,塑料绕线内盘2为设置在电机铁环内侧的一个设有多组绕线槽的绝缘塑料绕线盘,每组机绕电机相线3的尾线3同时朝下方,便于并联,其单一的环绕特点便于机器操作,相邻的两组机绕电机相线3留有一段间隔,尾线31留有的长度大于相邻机绕电机相线3的间距两倍,其目的是为了尾线31焊接相连时工人操作方便。

以往的相线是将2根或者3根相线绕过多组绕线槽,机器无法快速在塑料绕线内盘内串插,通过改善结构,将每个线槽的相线独立设计,采用绕线机分别绕每个线槽相线,形成一个并联绕线结构,对于后期的操作,只需人工将尾线焊接起来,然后在相线接入到相应的电极即可,实现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绕线的制造,以往的一根线走到底方式,在塑料绕线内盘内串插,只能采用人工绕线的方式,而采用直流无刷电机定子并联绕线结构,可以实现机绕线。相比以往采用人工绕线节省了大量人工时间,可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