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电池电源电路、无电池袖珍电源及应用该电源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9512发布日期:2019-01-08 21:0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无电池电源电路,包括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接线端和用于连接负载的接线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超级电容单元、充电控制电路和放电控制电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和所述放电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超级电容单元相连接,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与所述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接线端相连接,所述放电控制电路与所述用于连接负载的接线端相连接;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用于对所述超级电容单元进行限流充电,所述放电控制电路用于对负载进行限流供电;所述超级电容单元由超级电容单体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电池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接线端包括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正极接线端和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负极接线端;所述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正极接线端和所述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负极接线端分别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相连接;所述放电控制电路与所述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正极接线端相连接;所述放电控制电路和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超级电容单元的负极相连接,所述超级电容单元的正极与所述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正极接线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电池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一三极管和第一场效应管单元;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正极接线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负极接线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单元的栅极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负极接线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单元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负极接线端相连接;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单元的漏极与所述超级电容单元的负极相连接;

所述放电控制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微动开关、第二三极管和第二场效应管单元;

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正极接线端相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的一端相连接;

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单元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的另一端相连接;

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单元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

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超级电容单元负极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电池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级电容单体为正极和负极均采用活性炭的超级电容单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电池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级电容单元由两组或者两组以上的超级电容单体串联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电池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级电容单体为软包超级电容单体,所述软包超级电容单体有两组,所述两组软包超级电容单体相互串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电池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级电容单体为叠片式软包超级电容,包括壳体、正极导流片、负极导流片、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其中,所述正极导流片与所述正极片相连接,所述负极导流片与所述负极片相连接,所述正极导流片和所述负极导流片均自所述壳体的内部延伸到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隔膜折叠设置,所述隔膜包括三个以上的隔膜折叠层,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隔膜折叠层内设有一个所述正极片或一个所述负极片,每个所述正极片与每个所述负极片之间通过一个所述隔膜折叠层分隔。

8.一种无电池袖珍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电池袖珍电源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电池电源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电池袖珍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本体上设有miniUSB接口或者microUSB接口,所述电源本体上设有用于连接负载的可拆卸连接端。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电池袖珍电源。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