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优化的电机散热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3660发布日期:2019-01-29 17:5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优化的电机散热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结构优化的电机散热外壳。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电机会在采用附带散热片的散热壳体,其散热机壳的结构是在散热机壳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翅片。而散热机壳的翅片端部一般会形成锋利的尖角,该尖角会划伤人体。目前业内通常的做法是把翅片端部的尖角设置为倒圆结构,或者对翅片端部的尖角进行打砂,但是无论是采用哪种方法,都会增加电机的成本,而且这样对翅片端部的尖角防护效果也不甚理想;从而有些厂家在翅片两端焊接固定截面呈L型的防护套,防护套焊接固定在散热壳体的外壁上,但其防护套遮挡翅片两端,则减弱风穿过翅片之间,带走热量的效果,降低了散热机壳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了一种结构优化的电机散热外壳,其能保护翅片避免翅片端部尖锐部对人造成伤害,同时对翅片散热效果影响小。

一种结构优化的电机散热外壳,包括圆环形的壳体,壳体的外壁上成型有若干个呈发射状的散热片,壳体两侧下端的外壁上固定有呈“八”字形的固定支架,壳体的两端成型有向内延伸的挡圈,挡圈上成型有若干定位孔,壳体的挡圈上抵靠有环形的垫圈,垫圈上成型有若干个与挡圈上定位孔相对的过孔,垫圈的外圈上成型有若干支耳,支耳的外端焊接固定在圆环形的连接套上,连接套的后侧成型有截面呈L型的保护套,保护套插套在散热片的两端;所述保护套上临近固定支架一侧成型有槽口,槽口一端的保护套上弯折成型有支板,支板的后侧边上成型有连接片,连接片抵靠在固定支架的上端面上并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的散热片绕壳体的中心轴线呈环形均匀分布,所述的支耳绕垫圈的中心轴线呈环形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支架由倾斜部和水平部组成,水平部分布在倾斜部的下端,倾斜部固定在壳体上,固定支架的水平部上成型有若干个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垫圈的内圈直径不小于壳体上挡圈的内圈直径,所述的定位孔绕挡圈的中心轴线呈环形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相邻的两个散热片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支耳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保护套内圈的直径大于壳体外壁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它能保护翅片避免翅片端部尖锐部对人造成伤害,同时对翅片端部的遮挡小,对翅片的散热效果影响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散热片;12、挡圈;2、固定支架;21、安装孔;3、垫圈;31、支耳;4、连接套;41、保护套;411、槽口;412、支板;413、连接片;5、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2所示,一种结构优化的电机散热外壳,包括圆环形的壳体1,壳体1的外壁上成型有若干个呈发射状的散热片11,壳体1两侧下端的外壁上固定有呈“八”字形的固定支架2,壳体1的两端成型有向内延伸的挡圈12,挡圈12上成型有若干定位孔121,壳体1的挡圈12上抵靠有环形的垫圈3,垫圈3上成型有若干个与挡圈12上定位孔121相对的过孔32,垫圈3的外圈上成型有若干支耳31,支耳31的外端焊接固定在圆环形的连接套4上,连接套4的后侧成型有截面呈L型的保护套41,保护套41插套在散热片11的两端;所述保护套41上临近固定支架2一侧成型有槽口411,槽口411一端的保护套41上弯折成型有支板412,支板412的后侧边上成型有连接片413,连接片413抵靠在固定支架2的上端面上并通过螺钉5固定在固定支架2上。

优选的,所述的散热片11绕壳体1的中心轴线呈环形均匀分布,所述的支耳31绕垫圈3的中心轴线呈环形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支架2由倾斜部和水平部组成,水平部分布在倾斜部的下端,倾斜部固定在壳体1上,固定支架2的水平部上成型有若干个安装孔21。

优选的,所述垫圈3的内圈直径不小于壳体1上挡圈12的内圈直径,所述的定位孔121绕挡圈12的中心轴线呈环形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壳体1上相邻的两个散热片11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支耳31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保护套41内圈的直径大于壳体1外壁的直径。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为结构优化的电机散热外壳,其在设置在散热片11两端的保护套41通过螺钉5固定在固定支架2上实现定位,然后安装电机定子、转子和端盖时,端盖和壳体1连接固定能实现固定垫圈3,垫圈3对保护套41进行支撑,其保护套41安装强度足够,而本保护套41不会遮挡散热片11两端之间的间隙,便于通过间隙进风带走热量,对散热片11散热的影响小。

所述实施例用以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所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