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配电柜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2874发布日期:2018-12-11 21:3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配电柜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配电柜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配电柜领域,由于配电柜的内安装了大量的接插件和各种电子元器件,在导电的情况下会散发大量的热量,使配电柜内的温度骤然提高,常见的配电柜散热效果不太理想,电器组件在进行工作时,配电柜内部温度比较高,现有的散热方式只是加装大功率的鼓风机,并开设散热孔,将高压配电柜内部的热量吹出机体,采用这种散热方式散热速度比较慢,不能有效的对电器组件进行散热,降低了电器组件的使用寿命,给电器组件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配电柜的散热装置,主要目的在于改善配电柜的散热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配电柜的散热装置,包括:配电柜、外层壳体和抽风机;

所述外层壳体包围地套设在所述配电柜的外侧;所述外层壳体与所述配电柜之间具有流体通道;

所述配电柜的上端为网孔板;所述网孔板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所述配电柜上;

所述抽风机固定地设置在所述外层壳体的顶部;

所述配电柜与所述抽风机连通;

所述流体通道与所述抽风机连通;

所述外层壳体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孔;所述进风孔为多个;多个所述进风孔分布在所述外层壳体的不同侧面;所述进风孔上设置有调节板;

所述配电柜的下部设置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进风孔对应设置;所述进风通道上设置有过滤网;

所述配电柜上设置有流量分配板;所述流量分配板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配电柜上,位于所述进风通道的上方,用于调节流体进入流体通道的量;

所述配电柜的中部具有凹面结构;所述凹面结构上设置有网孔;所述网孔连通所述配电柜的内侧和外侧;所述网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凹面结构上;

所述凹面结构至少分布在所述配电柜的两个侧面;所述凹面结构相对所述配电柜的外壁凹陷;所述凹面结构的外侧固定地设置有导流构件;所述导流构件为板状结构,所述导流构件沿远离所述凹面结构的方向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导流构件的上端延伸出所述凹面结构;所述导流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流构件上下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配电柜与所述外层壳体之间设置有检修隔板;所述检修隔板设置在所述配电柜的顶部;所述检修隔板为百叶窗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通道的上边缘较所述进风孔的上端高。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构件与所述配电柜的外壁的夹角为30°~45°。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构件遮挡所述流体通道的宽度的1/3。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板为百叶窗结构;

所述调节板能够选择性地覆盖所述进风孔,以调节所述进风孔的进风量。

进一步地,所述配电柜的上端呈四棱台状。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壳体的上端呈四棱台状。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外层壳体的上端与所述配电柜的上端之间的所述流体通道由下至上逐渐变宽。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孔为矩形;

所述进风通道为矩形;

所述进风通道的高度大于所述进风孔的高度。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用于配电柜的散热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散热效果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配电柜的散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为外层壳体,1-1为进风孔,1-2为流量分配板,2为配电柜,2-1为凹面结构,2-2为导流构件,2-3为进风通道,3为抽风机,4为流体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配电柜2的散热装置,包括:配电柜2、外层壳体1和抽风机3;配电柜2优选为上端开口的长方箱体结构;外层壳体1优选为上端开口的长方箱体结构。外层壳体1包围地套设在配电柜2的外侧;配电柜2的底部固定在外层壳体1的底部;优选配电柜2与外层壳体1固定在同一底部。外层壳体1与配电柜2之间具有流体通道4;风从进风孔1-1进入,被抽风机3抽吸,经流体通道4在配电柜2的外壁流动,帮助配电柜2的外壁散热。配电柜2的上端为网孔板;网孔板能够拆卸地设置在配电柜2上;抽风机3固定地设置在外层壳体1的顶部;配电柜2与抽风机3连通;流体通道4与抽风机3连通;外层壳体1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孔1-1;进风孔1-1为多个;多个进风孔1-1分布在外层壳体1的不同侧面;进风孔1-1上设置有调节板,用于调节进入进风孔1-1的风量;配电柜2的下部设置有进风通道2-3;进风通道2-3与进风孔1-1对应设置;进风孔1-1进入的风可以从进风通道2-3进入配电柜2,对配电柜2中的设备进行散热。进风通道2-3上设置有过滤网,防止杂物进入配电柜2,对内部的元器件造成损害。配电柜2上设置有流量分配板1-2;流量分配板1-2能够转动地设置在配电柜2上,位于进风通道2-3的上方,用于调节流体进入流体通道4的量,与调节板配合,对进入配电柜2和流体通道4的风量进行调节。配电柜2的中部具有凹面结构2-1;凹面结构2-1上设置有网孔;网孔连通配电柜2的内侧和外侧;网孔均匀分布在凹面结构2-1上;凹面结构2-1至少分布在配电柜2的两个侧面;凹面结构2-1相对配电柜2的外壁凹陷;凹面结构2-1的外侧固定地设置有导流构件2-2;导流构件2-2为板状结构,导流构件2-2沿远离凹面结构2-1的方向倾斜向上设置;导流构件2-2的上端延伸出凹面结构2-1;导流构件2-2为多个;多个导流构件2-2上下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配电柜2的散热装置,散热效果好,减少高温对内部元器件的损害。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配电柜2与外层壳体1之间设置有检修隔板;检修隔板设置在配电柜2的顶部;检修隔板为百叶窗结构。在抽风机3需要检修时,可以拆卸抽风机3后将检修隔板闭合,避免在检修期间有灰尘或杂物进入配电柜2。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进风通道2-3的上边缘较进风孔1-1的上端高,以使从进风孔1-1进入的气流能够直接进入进风通道2-3。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导流构件2-2与配电柜2的外壁的夹角为30°~45°,以使通过流体通道4向上流动的气流能够在导流构件2-2处形成负压,对配电柜2内的流体形成一定的抽吸效应。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导流构件2-2遮挡流体通道4的宽度的1/3,以使气流在通过流体通道4直接流向抽风机3时,能够在导流构件2-2处形成合适的负压。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调节板为百叶窗结构;调节板能够选择性地覆盖进风孔1-1,以调节进风孔1-1的进风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配电柜2的上端呈四棱台状,方便加工,且方便配件安装。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外层壳体1的上端呈四棱台状,方便加工,且方便配件安装。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位于外层壳体1的上端与配电柜2的上端之间的流体通道4由下至上逐渐变宽,以增加抽风机3对流体通道4的抽吸面积和抽吸效果。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进风孔1-1为矩形;进风通道2-3为矩形;进风通道2-3的高度大于进风孔1-1的高度,以在进风通道2-3处有过滤网时,增加进风通道2-3的进风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