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2694发布日期:2019-01-18 19:33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控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安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控柜。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化控制已经广泛地运用在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自动化技术发展伴随着大量线路及电子器件的发展,在生产现场就需要电控柜按照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便于检修,构成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控制柜,在电控柜中,各电器设备需要固定在电控柜背板上,但传统电控柜背板多为一整块的钢板材料,实际生产中往往更换器件时不方便,如果遇到变频器损坏需要更换变频器时,如果换不同品牌或型号的变频器,由于变频器体积大小不一样,则需要在钢板上重新打孔,根据现有技术的常规人工换件时间计算,更换一台35KW变频器,全部时间大概需要60分钟,其中拆线、接线、检查需要20分钟左右,测量安装位置,电钻打孔则需要40分钟左右,维修人员长时间工作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也相对较低,在换件过程中,不仅变频器重量相对较重,且体积较大,安装时需要两人操作,一人测量安装位置并打孔,一人安装接线,人力成本高,人员占用多且安全不能保证;在生产现场,由于空间限制,导致人员活动范围较窄,尤其在疲劳状态下,人员及设备安全便更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人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设计出了一种电控柜,很好地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控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打孔固定背板、导轨、变频器、空开和接触器,其中,

所述打孔固定背板上分布有若干间隔固定距离的开孔,所述导轨和所述变频器通过所述开孔固定安装于所述打孔固定背板上,所述空开和所述接触器固定安装于所述导轨上。

优选地,所述开孔的直径为4-8毫米,所述开孔之间的间距为13-17毫米。

优选地,所述打孔固定背板上的开孔呈几何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打孔固定背板上的开孔为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技术中电控柜的改进,大大节省了更换电气部件所需要的时间,避免了前置的极其耗时的人工操作时间,规范利用空间的同时,又大大增加了操作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控柜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图,其中,1柜体、2打孔固定背板、3导轨、4变频器、5空开、6接触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电控柜的优选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控柜,其构造合理,机构简单,易实施,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控柜,包括柜体1、打孔固定背板2、导轨3、变频器4、空开5、接触器6。

传统电控柜固定电器元件的背板为一整块钢板,在安装电器元件时普遍需要在钢板上打孔安装导轨,工作量较大,且在第一次安装导轨时在钢板上打过孔,若更换电器元件位置时则需要重新打孔,新老孔之间毫无规则,不便于规划安装。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控柜,在电控柜柜体1的背板为一整块钢板的前提下,提前在钢板上间隔固定距离开好孔,开孔的直径为4-8毫米,开孔之间的间距为13-17毫米,形成一整块有密集螺丝孔的打孔固定背板2。维修人员在进行电柜电器元件位置布置时可随时根据需要将电器元件放于适当位置直接上固定螺丝即可快速更换安装新的器件且可随时调整。更换不同型号导轨3、变频器4、空开5、接触器6等电器器件安装时只需要将原电器元件卸下,将新元件对好相应安装孔,直接上固定螺丝即可快速更换安装新的器件,不需要重新打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对电柜内更换电器元件的过程做了设计,使其能在安装电器元件时不需要再次打孔,节省了时间,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同时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性。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案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对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本案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案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案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