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交直流转换的风机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4125发布日期:2018-12-28 19:33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交直流转换的风机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控制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交直流转换的风机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新风净化系统的工程设计中,风机的使用不可避免,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如客户需要大风量且不考虑噪声,或者中等风量需要抑制一定的噪声,这时可能会选用不同种类的风机,比如交流风机或者直流风机等。为了保证在安装新风系统的过程中设计美观、实用,以及将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需要尽量使用同一类型新风控制器来控制不同种风机。现有技术中的风机控制方式包括:

1、控制固定档220V交流风机的方式,市面常见廉价的八六盒式面板的三档调速开关,它通过旋转开关将220V火线和不同档位之间进行开关,实现调速;还有一种是智能控制器,原理与八六盒式面板类似,它使用继电器或者可控硅,将220V火线和不同档位上进行开关操作,进而实现调速。

2、控制DC/EC风机,市面上常见八六盒式面板的调速开关,通过旋转开关将输入DC/EC风机的电压控制信号放大或缩小,实现不同档位的无极调速;还有智能控制器,原理和八六盒式面板类似,有的是通过DAC芯片转换,将数字信号转换成可以放大或缩小电压信号,进而控制转速,另外一种就是MCU控制输出PWM波,信号经过光电转换,电压放大后可以控制转速的。

在实际应用中,一种新风控制器只能控制一种风机,这样不仅造成新风控制器在兼容风机时控制功能的不足,而且在使用实际工程应用中上受到了限制。若每一种风机使用特定的新风控制器,在新风系统设计时,会出现各种不同种类的新风控制器,使得用户操控时难度增加、影响美观、成本难控制。若用户选择成本较低的旋钮式开关,则可能会导致某种风机不能使用。

为解决风机控制方式不同的问题,有些新风控制器根据输出信号衍生出不同的控制方式,为了让新风控制器能控制多种风机,可选择集成应用各种各样的电子元器件以及电路去实现控制多种风机的功能,这样使得新风控制器的控制逻辑变得复杂,接线端子数量增加,增加了安装难度,而且性能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此外,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中新风控制电路请参照图1,其包括有新风控制开关100、交流继电器101、信号调节电路102和直流风机103,其中,新风控制开关100为可以输出三档交流信号控制器,每一档信号都可以单独驱动交流继电器的吸合与断开,从而实现交流信号到直流信号的转换,直流信号再经过信号放大及电压调节电路到达风机端,信号放大及电压调节电路的实现方式为,通过调节每一档上的输出电压,达到控制DC/EC风机不同档位的功能要求。但是由于该电路使用了交流继电器,使得电路成本大大提高,以及继电器线圈需要通过较大电流才能产生磁性,这样就增加了系统的电路功耗,而且由于交流继电器的尺寸较大,导致电路板的体积和高度增加,对风机的改造方式造成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路功耗小、发热量小、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信号稳定性好、具备一定通用性的基于交直流转换的风机控制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交直流转换的风机控制电路,其包括有一多档位开关、多个信号转换电路及一直流风机,所述多档位开关包括有一公共端和多个选择端,所述多档位开关的公共端连接于火线,所述多档位开关用于将公共端择一地连接于选择端,所述信号转换电路包括有整流桥、限流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光耦及电位器,其中:所述整流桥的两交流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多档位开关的选择端和零线,所述限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于整流桥的输出端正极,所述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相互并联,所述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均连接于所述限流电阻的第二端与整流桥的输出端负极之间,所述光耦的发光管正极连接于所述限流电阻的第二端,所述光耦的发光管负极连接于整流桥的输出端负极,所述光耦的接收管集电极通过分压电阻连接于一直流电源端,所述电位器的活动端连接于光耦的接收管发射极,所述电位器的一个固定端接地,所述电位器的活动端用于输出直流电压至直流风机的供电端。

优选地,包括有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于所述电位器的活动端,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于所述直流风机的供电端。

优选地,所述多档位开关与多个信号转换电路之间通过一端子排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基于交直流转换的风机控制电路中,当多档位开关拨动至一档位时,将公共端与相应的选择端相连接,从而将火线连接于对应的信号转换电路,在信号转换电路的作用下,将交流信号转换为预设值的直流电压,使得直流风机上电运转,由于多个信号转换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值不同,因此当多档位开关拨动至不同档位时,直流风机的运转速度也不相同,进而实现了对直流风机运转状态、转速的灵活控制,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采用交直流转换的方式实现控制信号的传输,其电路功耗更小、发热量也更小、使用寿命更长、信号稳定性更好,同时,本实用新型无需搭接复杂的电路结构也无需依赖继电器等开关元件,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更加简单、体积更加小巧、成本更加低廉,此外,本实用新型将多个信号转换电路连接于多档位开关与直流风机之间,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是否接入信号转换电路,以及灵活设置信号转换电路的参数和数量,使得本实用新型具备一定通用性和灵活性,较好地满足了应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风机控制电路的组成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风机控制电路,请参照图2,其包括有一多档位开关S1、多个信号转换电路1及一直流风机M1,所述多档位开关S1包括有一公共端和多个选择端,所述多档位开关S1的公共端连接于火线,所述多档位开关S1用于将公共端择一地连接于选择端,所述信号转换电路1包括有整流桥U1、限流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光耦P1及电位器W1,其中:

所述整流桥U1的两交流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多档位开关S1的选择端和零线,所述限流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于整流桥U1的输出端正极,所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相互并联,所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均连接于所述限流电阻R2的第二端与整流桥U1的输出端负极之间,所述光耦P1的发光管正极连接于所述限流电阻R2的第二端,所述光耦P1的发光管负极连接于整流桥U1的输出端负极,所述光耦P1的接收管集电极通过分压电阻R1连接于一直流电源端VCC,所述电位器W1的活动端连接于光耦P1的接收管发射极,所述电位器W1的一个固定端接地,所述电位器W1的活动端用于输出直流电压至直流风机M1的供电端。

上述电路的工作原理为:所述整流桥U1将其接入的交流信号转换为脉动直流电信号后,通过限流电阻R2进行限流,再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滤波,将更加平滑的直流信号加载于光耦P1的发光管,使得光耦P1的发光管发光、接收管导通,此时直流电源端VCC加载于分压电阻R1和电位器W1所形成的分压电路上,经过分压电阻R1和电位器W1分压后的直流电压传输至直流风机M1的供电端,使得直流风机M1上电运转,其中,通过调节电位器W1的电阻值,可实现对直流电压的调节,使得直流风机M1按照相应的速度运转。

本实施例还包括有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于所述电位器W1的活动端,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于所述直流风机M1的供电端。上述电路中,所述二极管D1的作用是单向传输直流电压,避免各信号转换电路1之间发生信号串扰,进而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方便用户接线,本实施例中,所述多档位开关S1与多个信号转换电路1之间通过一端子排J1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风机控制电路中,当多档位开关S1拨动至一档位时,将公共端与相应的选择端相连接,从而将火线连接于对应的信号转换电路1,在信号转换电路1的作用下,将交流信号转换为预设值的直流电压,使得直流风机M1上电运转,由于多个信号转换电路1输出的直流电压值不同,因此当多档位开关S1拨动至不同档位时,直流风机M1的运转速度也不相同,进而实现了对直流风机M1运转状态、转速的灵活控制,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采用交直流转换的方式实现控制信号的传输,其电路功耗更小、发热量也更小、使用寿命更长、信号稳定性更好,同时,本实用新型无需搭接复杂的电路结构也无需依赖继电器等开关元件,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更加简单、体积更加小巧、成本更加低廉,此外,本实用新型将多个信号转换电路1连接于多档位开关S1与直流风机M1之间,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是否接入信号转换电路1,以及灵活设置信号转换电路1的参数和数量,使得本实用新型具备一定通用性和灵活性,较好地满足了应用需求。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