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IS双间隔环形母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5832发布日期:2019-01-02 22:10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HGIS双间隔环形母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HGIS双间隔环形母线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背靠背布置的两个HGIS间隔如图1所示,一共需要6组接线套管,每个间隔有2组母线接线套管,1组出线接线套管。根据设计规范220kV户外配电装置平行的不同时停电检修的无遮拦带电部分之间的距离为3800mm,考虑HGIS均压环及一定的安全裕度2组套管之间距离为4500mm。常规背靠背布置时为便于设备吊装在2个间隔中间还设有3000mm的道路,因此2回间隔套管间距按6500mm设计,这样将占用较大的场地,在土地资源越来越少的现在显得十分不合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HGIS双间隔环形母线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背靠背不止的两个HGIS间距太大,占用土地面积过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HGIS双间隔环形母线装置,包括两组组合电器,每组所述组合电器均包括断路器、第一出线隔离开关、第二出线隔离开关、第一电流互感器、第二电流互感器、出线侧套管和母线侧套管,所述第一出线隔离开关、第二电流互感器、断路器和第一电流互感器依次串联电连接,并以六氟化硫气体为绝缘介质,将电连接的第一出线隔离开关、断路器、第一电流互感器和第二电流互感器封闭在绝缘气体的气室内,所述出线侧套管与第一电流互感器电连接,所述母线侧套管与第一出线隔离开关电连接,所述第一出线隔离开关还连接有第二出线隔离开关;两组组合电器的第一出线隔离开关相互连接,两组组合电器的第二出线隔离开关也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两组第一出线隔离开关之间和两组第二出线隔离开关之间均通过GIL管线连接。通过GIL管线连接,提高整体电器性能。

优选的,所述GIL管线包括带瓷绝缘子套和连接气室,所述带瓷绝缘子套的端部固定有所述连接气室,所述连接气室与所述带瓷绝缘子套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带瓷绝缘子套内设有若干组绝缘调节支撑,所述绝缘调节支撑包括弹性套管和固定在带瓷绝缘子套内侧壁的弹簧,所述弹性套管为螺旋形。带次绝缘子套和连接气室之间设置密封垫,提高整体气密性,同时设置绝缘调节支撑对穿设在带瓷绝缘子套内的导线固定其位置,螺旋形的弹性套管能更好的发挥矫正导线位置的作用,同时螺旋形的弹性套管能扩大套管与导线接触面积,减少对导线的损伤。

优选的,在弹性套管同一轴截面上只有一个弹簧,相邻两根弹簧所对应的圆心角相等,相邻两根弹簧的轴间距也相等。通过设置弹簧进一步对弹性套管进行支撑,而这样的弹簧设置可以尽量均衡弹力分布到整个套管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气室内设有线卡,所述线卡包括三片固定片和三片活动片,所述固定片和活动片间隔设置且围成环形,所述线卡包括顶端和底端,所述顶端为导线入口端,所述固定片顶端到线卡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固定片底端到显卡中心轴线的距离,所述活动片的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相邻的两片固定片上,所述活动片的上部与活动片的下部成钝角,在导线从入口端插入后受到固定片挤压变形后推动活动片的下部,使活动片的上部贴紧导线。在导线插入后通过挤压活动片使活动片上端向中心聚拢夹紧导线,而整个线卡成圆台形,导线越插入越紧,便于快速夹紧导线。

优选的,在未插入导线时,活动片的上部与线卡轴截面的夹角与固定片和线卡轴截面的夹角相等,所述活动片的下部与线卡轴线平行。到导线插入位于活动片上部时整个活动片和固定片围成的形状具有导向性,不会过早的卡在两片固定片或者两片活动片之间,确保导线能插入线卡足够的深度后再夹紧导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两组第一出线隔离开关和两组第二出线隔离开关形成环形回路,将原来的六组接线套管减少为四组接线套管,相应的配电装置纵向尺寸由原来28米减少为17米,缩减39.3%,有效的节约的土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背靠背布置的两个HGIS间隔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HGIS双间隔环形母线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GIL管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线卡未夹紧导线时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线卡夹紧导线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阅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HGIS双间隔环形母线装置的实施例,HGIS双间隔环形母线装置,包括两组组合电器,每组所述组合电器均包括断路器CB、第一出线隔离开关DS1、第二出线隔离开关DS2、第一电流互感器CT1、第二电流互感器CT2、出线侧套管BSG1和母线侧套管BSG2,所述第一出线隔离开关DS1、第二电流互感器CT2、断路器CB和第一电流互感器CT1依次串联电连接,并以六氟化硫气体为绝缘介质,将电连接的第一出线隔离开关DS1、断路器CB、第一电流互感器CT1和第二电流互感器CT2封闭在绝缘气体的气室内,所述出线侧套管BSG1与第一电流互感器CT1电连接,所述母线侧套管BSG2与第一出线隔离开关DS1电连接,所述第一出线隔离开关DS1还连接有第二出线隔离开关DS2;两组组合电器的第一出线隔离开关DS1相互通过GIL管线1连接,两组组合电器的第二出线隔离开关DS2也相互通过GIL管线1连接。

通过两组第一出线隔离开关DS1和两组第二出线隔离开关DS2形成环形回路,将原来的六组接线套管减少为四组接线套管,相应的配电装置纵向尺寸由原来28米减少为17米,缩减39.3%,有效的节约的土地。

如图4所示,所述GIL管线1包括带瓷绝缘子套11和连接气室21,所述带瓷绝缘子套11的端部固定有所述连接气室21,所述连接气室21与所述带瓷绝缘子套11之间设有密封垫31,所述带瓷绝缘子套11内设有若干组绝缘调节支撑,所述绝缘调节支撑包括弹性套管111和固定在带瓷绝缘子套内侧壁的弹簧112,所述弹性套管111为螺旋形,通过弹性套管111加强带瓷绝缘子套11导线的位置固定,通过带瓷绝缘子套11加强绝缘性,而连接气室21起到联通固定作用。

为了加强对带瓷绝缘子套11内导线的固定,在弹性套管111同一轴截面上只有一个弹簧112,相邻两根弹簧112所对应的圆心角相等,相邻两根弹簧112的轴间距也相等,所谓相邻两根弹簧112是指在竖直高度上相邻的两根弹簧112,比如从上到下有四根弹簧112,那第一根弹簧112和第二根弹簧112在水平面投影之间的圆心角就为90度,而第二根弹簧112和第三根弹簧112在水平面投影之间的圆心角也为90度,而第三根弹簧112和第四根弹簧112在水平面投影之间的圆心角也为90度,这样的设置可以让弹簧112对弹性套管111进一步加强支撑。

如图4、图5、图6所示,而为了实现导线快速连接,所述连接气室21内设有线卡211,每个连接气室内设有两组线卡,两组线卡背向设置,两组线卡之间电连接,所述线卡211包括三片固定片2111和三片活动片2112,所述固定片2111和活动片2112间隔设置且围成环形,所述线卡211包括顶端和底端,所述顶端为导线入口端,所述固定片2111顶端到线卡211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固定片2111底端到显卡中心轴线的距离,所述活动片2112的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相邻的两片固定片2111上,所述活动片2112的上部与活动片2112的下部成钝角,在导线从入口端插入后受到固定片2111挤压变形后推动活动片2112的下部,使活动片2112的上部贴紧导线,在未插入导线时,活动片2112的上部与线卡211轴截面的夹角与固定片2111和线卡211轴截面的夹角相等,所述活动片2112的下部与线卡211轴线平行。通过插入导线进线卡211后,导线产生挤压变形推动活动片2112的下部,让活动片2112产生旋转,活动片2112的上部向中心移动,夹紧插入的导线。

本方案HGIS配电装置,每相设置两只母线引线套管通过软导线分别引接至正、副管线母线。四组隔离及接地开关按照间隔分隔并通过GIL管线1环形安装于母线引线套管两侧。利用方案双间隔减少空气套管六只,配电装置纵向尺寸由28米减少为17米,缩减39.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