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2816发布日期:2019-02-10 22:57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无线充电作为一种新潮的技术在越来越多的车型上使用,它通过线圈通电后的电磁感应原理使得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能够在不使用充电线的情况下,达到给手机电池充电的目的。

现检索到一篇公告号为CN20713483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壳体、夹持机构、无线充电单元和支撑单元,无线充电单元安装在壳体内,支撑单元与壳体的后盖连接;夹持机构包括左夹持部、右夹持部、底夹持部和设置在壳体内的传动组件,左夹持部的右端、右夹持部的左端及底夹持部的上端均设置在壳体内,左夹持部、右夹持部、底夹持部均与传动组件连接;当在底夹持部上放置手机时,底夹持部在手机的自重作用下向下运动,且底夹持部的运动通过传动组件使左夹持部与右夹持部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以夹持手机。

但是,这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在对手机进行充电时,需要将手机放置在左夹持部、右夹持部、底夹持部之间进行夹持,将手机取出的过程中又需要将手机从夹持机构之间取出,有时还需要双手取放手机, 会给驾驶带来不便,也会带来很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在对手机进行充电时,无需对手机进行夹持,使驾驶过程中随时取用手机的操作更加方便,减少驾驶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前盖,设有一供手机容置的手机放置槽,所述手机放置槽的槽底设有一镂空状的安装槽;无线充电模组,与所述安装槽外形相适配且嵌设在所述安装槽内;以及,无线充电后盖,装配在所述手机放置槽槽底的背面、与所述无线充电模组配合将所述无线充电模组的正面嵌设在所述安装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无线充电前盖和无线充电后盖配合将无线充电模组的固定在无线充电前盖的安装槽内,这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在取放手机的过程中,只需要将手机放置在手机放置槽或者从手机放置槽内取出即可,与常见采用车载无线充电设备相比,在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时,无需对手机进行夹持限位,使取放手机的过程中更加方便,减少了驾驶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无线充电前盖包括:设有所述安装槽的面板;位于所述面板两侧的两块侧板;以及,设于两所述侧板一侧、并斜伸向所述面板上方、与所述面板和两所述侧板形成手机放置空间的挡板;所述面板相对所述挡板的一端设有向所述面板背面弯折的延伸端,所述延伸端和所述面板的背面设有位于所述安装槽两侧且挡在所述无线充电后盖相对两侧的加强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面板、两侧板和挡板之间形成放置手机的手机放置槽;延伸端和面板背面之间的加强肋板的设置一方面使无线充电前盖的结构强度更高,另一方面对无线充电后盖左右两侧安装空间进行限定,使无线充电后盖与无线充电前盖的安装结构更加牢靠。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面板的背面位于两所述加强肋板之间的区域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螺丝孔柱,所述无线充电后盖上设置有与对应所述第一螺丝孔柱配合并通过螺丝将所述无线充电后盖固定在所述无线充电前盖上的第二螺丝孔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螺丝穿过第一螺丝孔柱和第二螺丝孔柱将无线充电后盖固定在面板背面的方式,结构简单,易于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延伸端的背面设有限位肋,当所述无线充电后盖盖在所述面板的背面时、所述限位肋挡在所述无线充电后盖的外侧以防止所述无线充电后盖脱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无线充电后盖盖在面板的背面后,延伸端上限位肋对无线充电后盖起限位作用,使无线充电后盖在面板上的安装结构更加牢靠。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螺丝孔柱和所述第二螺丝孔柱均呈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倾斜设置的第一螺丝孔柱和第二螺丝孔柱可以从侧面安装螺丝,与常见从底面将装上螺丝的方式,操作更加方便;另一方面,因为螺丝穿过第一螺丝孔柱和第二螺丝孔柱的旋进深度越深,无线充电前盖和无线充电后盖之间的紧固性越好,呈倾斜设置的第一螺丝孔柱和第二螺丝孔柱在确保螺丝旋进深度的情况下,减少了无限充电前盖和无线充电后盖之间供无线充电模组安装的纵向空间,从而使无线充电模组的安装结构更加牢靠。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同侧所述加强肋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块的设置使加强肋板之间的结构强度更高,从而提高了车载无线充电装置的成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无线充电后盖上设有散热孔和走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孔的设置方便无线充电模组的热量快速散发出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面板上设有将所述安装槽盖住的防滑垫,所述面板的正面设有形成所述防滑垫的平整放置空间的凸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垫的设置使手机放置在面板上不易滑动,减少了车辆运行过程中手机在面板上的位置变动导致充电效果不佳的问题,而凸肋的设置则能防止防滑垫与承载台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这种采用无线充电前盖和无线充电后盖配合将无线充电模组的固定在无线充电前盖背面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与常见采用车载无线充电设备相比,在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时,无需额外对手机进行夹持定位,使充电过程中取放手机的操作更加方便,减少了驾驶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2、设置在无线充电后盖延伸端上的限位肋对无线充电后盖起限位作用,使无线充电后盖与无线充电前盖之间的安装结构更加牢靠

3、无线充电前盖和无线充电后盖之间用螺丝锁定的第一螺丝孔柱和第二螺丝孔柱呈倾斜设置,减少了无限充电前盖和无线充电后盖之间供无线充电模组安装的纵向空间,使无线充电装置的厚度相对更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前盖铺设有防滑垫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模组、无线充电前盖和无线充电后盖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模组、无线充电前盖和无线充电后盖之间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1、无线充电前盖;11、面板;12、侧板;13、挡板;14、延伸端;15、加强肋板;16、第一螺丝孔柱;17、限位肋;18、加强块;19、凸肋;2、无线充电后盖;21、第二螺丝孔柱;23、散热孔;24、走线孔;3、安装槽;4、无线充电模组;5、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无线充电前盖1,无线充电前盖1设有一供手机容置的手机放置槽,手机放置槽的槽底设有一镂空状的安装槽3。无线充电前盖1包括:中间设有安装槽3的面板11;与面板11的两侧一体成型有两块侧板12;以及,与两块侧板12以及面板11一体成型并斜伸向面板11上方、与面板11和两块侧板12形成手机放置槽的挡板13,面板11相对挡板13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向面板11背面弯折的延伸端14。

如图1和图2所示,面板11的背面安装有一端嵌设在安装槽3内且与安装槽3外形大小相同的无线充电模组4。面板11的正面设有将安装槽3和无线充电模组4盖住的防滑垫5,防滑垫5两侧的面板11上一体成型有凸肋19。防滑垫5的设置使手机放置在面板11上不易滑动,减少了汽车运行过程中手机在面板11上的位置变动导致充电效果不佳的问题,而凸肋19的设置则能防止防滑垫5与承载台之间发生相对滑动。

如图3所示,延伸端14和面板11的背面之间一体成型有两组位于两侧板12之间的加强肋板15,每组加强肋板15与侧板12平行布置,加强肋板15的设置一方面使无线充电前盖1的结构强度更高,另一方面两组加强肋板之间15形成一可供安装的空间,便于其他部件安装在两组加强肋板15形成的空间内。

两组加强肋板15之间安装有将无线充电模组4盖住的无线充电后盖2,当无线充电后盖2与无线充电前盖1盖合后,无线充电模组4的正面嵌设进安装槽3内。这种采用无线充电前盖1和无线充电后盖2配合将无线充电模组4的固定在无线充电前盖1背面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与常见采用车载无线充电设备相比,在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时,无需额外对手机进行夹持定位,使充电过程中取放手机的操作更加方便,减少了驾驶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每组加强肋板15有两块,两块加强肋板15以及加强肋板15和侧板12之间一体成型有加强块18,且加强块18垂直于加强肋板15,加强块18的设置使加强肋板15之间的结构强度更高,从而提高了车载无线充电装置的成品质量。

延伸端14的背面一体成型有限位肋17,当无线充电后盖2盖在面板11的背面时,限位肋17挡在无线充电后盖2的外侧以防止无线充电后盖2脱离,由于限位肋17对无线充电后盖2起限位作用,使无线充电后盖2与无线充电前盖1之间的安装结构更加牢靠。

无线充电后盖2上开设有散热孔23和走线孔24,散热孔23的设置方便无线充电模组4的热量快速散发出去。

如图4所示,面板11的背面位于两加强肋板15之间的区域一体成型有两个第一螺丝孔柱16,无线充电后盖2上设置有与对应第一螺丝孔柱16配合并通过螺丝将无线充电后盖2固定在无线充电前盖1上的第二螺丝孔柱21。采用螺丝穿过第一螺丝孔柱16和第二螺丝孔柱21将无线充电后盖2固定在无线充电前盖1背面的方式,结构简单,易于拆卸。

第一螺丝孔柱16和第二螺丝孔柱21均呈倾斜设置,便于从侧面将螺丝装进第一螺丝孔柱16和第二螺丝孔柱21,与常见从底面将装上螺丝的方式,操作更加方便;另一方面,因为螺丝穿过第一螺丝孔柱16和第二螺丝孔柱21的旋进深度越深,无线充电前盖1和无线充电后盖2之间的紧固性越好,呈倾斜设置的第一螺丝孔柱16和第二螺丝孔柱21在确保螺丝旋进深度的情况下,减少了无限充电前盖和无线充电后盖2之间供无线充电模组4安装的纵向空间,使无线充电装置的整体厚度相对更薄。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