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1547发布日期:2019-04-05 20:0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盗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盗配电柜。



背景技术:

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

配电柜的防盗是很重要的,这关系到用电的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因此设计防盗的配电柜很重要,现有的防止盗配电柜大多要么结构复杂,或者通过网络信号传输控制,网络信号传输控制经常由于配电柜本身的金属结构而导致信号差,监控不到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地防盗配电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防盗配电柜,所述配电柜的柜门上设置有隐形摄像头、设置在柜门上的锁门、安装在锁门上的一级解锁机构、安装在柜门上的二级解锁机构以及微处理器;

所述二级解锁机构在所述一级解锁机构位于锁定状态时隐藏于柜门内、在所述一级解锁结构解锁时伸出柜门表面;

所述柜门的表面内凹形成安装锁门的锁门框;所述一级解锁机构包括从锁门框一侧向锁门的内侧伸出的三根插杆、可滑动地固定在锁门内侧用于分别套在所述插杆外的锁套、分别连接在锁套端部的拉绳、固定在锁门内侧用于每根拉绳跨过的传输轮、可转动的固定在锁门外侧的分别与各个锁套对应的三层堆叠的相互可转动连接的锁盘结构;所述锁套的靠近插杆的一端通过弹簧固定在锁门上;所述锁盘结构包括中空的环形盘;三根拉绳从最底下的环形盘的中心穿入分别进入到三个环形盘的腔体内并固定在腔体内壁;位于顶端的环形盘的顶端封口并在表面形成一个假锁孔结构,所述假锁孔结构内安装有与微处理器连接的第一压力传感器;

当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时,控制所述隐形摄像头伸出拍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锁门上设置有用于可转动地安装三层锁盘结构的锁盘座、所述锁盘座和位于下方的两层环形盘的转动滑道内水平伸出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上安装有限位传感器;当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到所有限位传感器的限位信号时控制所述二级解锁结构伸出柜门表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柜门上内凹形成有锁槽,所述锁槽的一半通过锁板封口;一级解锁机构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锁板底面的锁盘、控制锁盘转动的转动电机、安装在所述锁盘上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的密码盘以及由微处理器控制开合的安装在柜门和柜体之间的电磁锁结构;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到所有限位传感器的限位信号时控制所述转动电机将锁盘转动到锁槽的开口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柜门上还内凹形成有摄像槽,所述摄像槽的一半通过封板封口;所述隐形摄像头固定在可转动地固定在封板上的摄像L形的摄像板上;所述封板上还安装有控制摄像板转动的摄像电机;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到第一传感器的信号时控制摄像电机转动将摄像头转动至所述摄像槽的开口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即通过双层解锁机构以及隐形摄像头设置在配电柜的柜门上,给配电柜的防盗窃设置了三重保险,有效地防止配电柜被盗,且在配电柜有被盗窃可能的时候及时地将隐形摄像头调出取证。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盗配电柜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盗配电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锁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锁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配电柜;20、柜门;30、摄像头;80、锁门;40、一级解锁机构;60、锁盘结构;70、微处理器;

41、插杆;42、锁套;43、拉绳;44、传输轮;45、锁盘;46、密码盘;

61、环形盘;62、假锁孔结构;63、锁盘座;

21、锁槽;22、锁板;25、摄像槽;23、封板;24、摄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盗配电柜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配电柜10的柜门20上设置有隐形摄像头30、设置在柜门20上的锁门80、安装在锁门80上的一级解锁机构40、安装在柜门20上的二级解锁机构以及微处理器70;所述微处理器例如可以是单片机或者ARM芯片。

所述二级解锁机构在所述一级解锁机构40位于锁定状态时隐藏于柜门20内、在所述一级解锁结构40解锁时伸出柜门20表面;

所述柜门20的表面内凹形成安装锁门的锁门框;所述一级解锁机构40包括从锁门框一侧向锁门80的内侧伸出的三根插杆41、可滑动地固定在锁门80内侧用于分别套在所述插杆41外的锁套42、分别连接在锁套42端部的拉绳43、固定在锁门80内侧用于每根拉绳跨过的传输轮44、可转动的固定在锁门80外侧的分别与各个锁套对应的三层堆叠的相互可转动连接的锁盘结构60;所述锁套42的靠近插杆41的一端通过弹簧固定在锁门80上;所述锁盘结构60包括中空的环形盘61;三根拉绳43从最底下的环形盘61的中心穿入分别进入到三个环形盘61的腔体内并固定在腔体内壁;位于顶端的环形盘61的顶端封口并在表面形成一个假锁孔结构62,所述假锁孔结构62内安装有与微处理器70连接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当操作者使用钥匙或其他开锁机构插入假锁孔结构62内,必然触发第一压力传感器,此时,本装置被盗的风险很高,微处理器控制隐形摄像头30伸出拍照,以及时地留存证据,同时避免被发现在拍照。

当所述微处理器70接收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时,控制所述隐形摄像头30伸出拍照。

如图3所示,所述锁门上设置有用于可转动地安装三层锁盘结构60的锁盘座63、所述锁盘座63和位于下方的两层环形盘61的转动滑道内水平伸出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上安装有限位传感器;当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到所有限位传感器的限位信号时控制所述二级解锁结构伸出柜门表面。限位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例如当位于最底下的环形盘61转动使得与其连接的锁套滑出插杆时,环形盘61插入锁盘座63的滑道内的插片与环形盘的限位片接触,使得安装在限位片上的压力传感器被触发,所有限位片上的压力传感器被触发时,说明锁门从柜门上解锁,这也说明操作者是知道本装置的解锁方式,此时微处理器才控制柜门的第二解锁机构移动到柜门的表面。

如图1所示,所述柜门20上内凹形成有锁槽21,所述锁槽21的一半通过锁板22封口;一级解锁机构40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锁板22底面的锁盘45、控制锁盘45转动的转动电机、安装在所述锁盘45上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的密码盘46以及由微处理器70控制开合的安装在柜门和柜体之间的电磁锁结构;所述微处理器70接收到所有限位传感器的限位信号时控制所述转动电机将锁盘45转动到锁槽21的开口处。

如图1所示,所述柜门20上还内凹形成有摄像槽25,所述摄像槽25的一半通过封板23封口;所述隐形摄像头30固定在可转动地固定在封板23上的摄像L形的摄像板24上;所述封板23上还安装有控制摄像板24转动的摄像电机;所述微处理器70接收到第一传感器的信号时控制摄像电机转动将摄像头30转动至所述摄像槽25的开口处。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