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充电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9539发布日期:2019-04-20 02:29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电池充电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池充电座,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多个电池槽的电池充电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二次电池多半设计为薄型的长方体状,若欲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需要将二次电池设置于与二次电池形状相匹配的电池充电座进行充电。

现有的电池充电座多半仅有设置槽及充电指示灯,利用设置槽与二次电池的尺寸相互配合,再辅以重力的作用促使二次电池的导电接点与电池充电座的导电接点相接触。然而,在充电过程中若是遭逢碰撞或震动,皆可能导致二次电池移位、滑出等情事,造成使用者必须谨慎的使用且经常的察看来确保充电作业顺利进行,衍生使用上的困扰。

随着多次充、放电的循环,二次电池的外壳会略为膨胀,致使外壳凹凸起伏不平顺,再加上现有的电池充电座的设计多半是直接让二次电池放置于其设置槽中,以较紧密贴合的方式,促使二次电池的导电接点与电池充电座的导电接点在二次电池置入设置槽后随即相接触。然而,现有的电池充电座的设计方式在遇到二次电池膨胀时,可能因为二次电池表面的不平顺而无法置入电池充电座中,导致二次电池的使用寿命缩减。

此外,现有的二次电池,根据其电容量的大小或是二次电池内部设计的改变,可能有不同的厚薄尺寸。由于二次电池有其使用寿命,若欲更换为新的二次电池时,若新的二次电池的厚度大于原电池充电座的设置槽,则此种新的二次电池会无法置入而必须更换电池充电座。且若新的二次电池的厚度小于原电池充电座的设置槽时,新的二次电池可能会在电池充电座的设置槽内晃动,导致二次电池与电池充电座的导电接点彼此接触不良,无法有效充电,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个电池槽的电池充电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电池充电座,适用于供多个二次电池插设,以对该些二次电池充电,每一二次电池包括分别位于相对两周缘处的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该第一端面具有一用于充放电的电性接触部,该电池充电座是包含一座体、多个充电端子组,以及多个锁扣单元。该座体具有一顶面、多个分别自该座体的顶面沿一第一方向朝该座体的一内部区域形成且分别供该些二次电池插设的电池槽,以及多个分别位于对应该些电池槽底部的靠抵面,该些电池槽沿着该座体的一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彼此平行地并排,且每一靠抵面适用于供所述二次电池的第一端面靠抵。该些充电端子组分别设于该些靠抵面且适用于与所述二次电池的第一端面上的电性接触部接触。该些锁扣单元设于该座体内且分别位于该些电池槽的顶部处,且每一锁扣单元包括一锁扣件,该锁扣件能沿着该第二方向在一伸入对应的电池槽顶部的锁扣位置,以及一退出对应的电池槽顶部的释锁位置之间移动,每一锁扣件在锁扣位置时适用于压抵于位于对应电池槽内的二次电池的第二端面,以将该二次电池限位,每一锁扣件在释锁位置时则能供其中一二次电池进出对应的电池槽。

优选地,每一锁扣单元还包括一连接于该锁扣件与该座体之间且具有弹性的复位弹性件,该复位弹性件藉由弹性回复力恒使该锁扣件朝锁扣位置移动。

优选地,该座体内还形成有多个分别供该些锁扣单元设置的第一设置空间,每一第一设置空间连通于对应的电池槽且贯穿该座体的顶面,每一锁扣件具有一设于对应的第一设置空间且与该复位弹性件连接的连接部、一自该连接部往对应的电池槽方向延伸而成且在锁扣位置时伸入对应的电池槽的锁扣部,以及一自该连接部向上延伸而成且显露于该座体的顶面的操作部。

优选地,该锁扣部具有一位于顶部且朝远离该连接部的方向倾斜的顶斜面。

优选地,每一充电端子组具有多个适用于与二次电池的电性接触部接触的弹簧顶针端子。

优选地,还包含有多个分别突伸于该些靠抵面且具有弹性的顶出弹性件,所述顶出弹性件适用于受压迫地抵顶于二次电池的第一端面,以使对应的锁扣单元由锁扣位置移动至释锁位置时,所述顶出弹性件因弹性回复力将二次电池朝远离电池槽的方向顶出。

优选地,每一电池槽沿该第二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二次电池的厚度,每一电池槽沿着该第二方向依序区分为一宽度与该些二次电池厚度配合的容纳槽部,以及一预留槽部,对应的锁扣单元的锁扣件于锁扣位置时是由邻近该容纳槽部的一侧伸入该容纳槽部,且该电池充电座还包含多个分别对应该些电池槽的预留槽部地设于该座体的支撑单元,每一支撑单元具有一适用于沿着该第二方向顶抵于位于对应电池槽内的二次电池的支撑件,每一支撑件能在至少有部分位于该预留槽部且有一端缘位于该预留槽部与该容纳槽部交界处的一第一状态,以及自该预留槽部退回该座体的一第二状态间移动。

优选地,每一支撑单元还包括一连接于该支撑件与该座体之间且具有弹性的支撑弹性件,该支撑弹性件恒使该支撑件回复至该第一状态。

优选地,该座体还形成有多个分别邻接于该些电池槽且分别供该些支撑单元设置的第二设置空间,每一支撑单元的支撑件具有一与该支撑弹性件连接且设于对应的第二设置空间的本体,以及一自该本体朝对应的电池槽延伸而成的支撑部,该支撑部具有一位于顶部且朝远离该本体的方向倾斜的顶斜面。

优选地,该座体还形成有自顶面朝下形成且横跨该些电池槽的一挖空部,以使该些二次电池插设于该些电池槽时能够局部地显露于该座体外。

优选地,每一二次电池的第一端面还形成有一凹凸结构,该座体还具有一形成于该些靠抵面处的对位结构,该对位结构与所述二次电池的凹凸结构凹凸相配合。

优选地,该座体内还形成有一位于该些电池槽下方的第三设置空间,以及连通于该第三设置空间且自该第三设置空间的侧缘沿平行该第一方向延伸而成的第四设置空间,该电池充电座还包含一设于该第三设置空间且耦接于该些充电端子组的电路板,以及一设于该电路板且延伸至该第四设置空间的散热单元。

优选地,还包含一设于该座体内且耦接于该些充电端子组的电路板,以及多个显露于该座体且耦接于该电路板的灯号单元,该些灯号单元分别对应该些充电端子组,且分别用以显示该些充电端子组对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状况。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池充电座,藉由二次电池在电池槽口设置一锁扣单元以及置于电池槽底且具弹性的充电端子组两者相配合,当使用者推抵二次电池进入电池槽后,锁扣单元藉由自身的弹性结构能自动挡止电池的一端面避免电池滑出电池槽,实现自动将电池限位于电池槽内的结构,提升了使用的便利性并可确保电性接触部与充电端子组相接触。此外,通过具弹性的支撑单元于电池槽内推抵电池的一侧面,电池槽内的电池恒倚靠于电池槽的一侧,可以容置多种不同厚度电池,且即便电池随着使用次数增多而发生膨胀,亦可以正常的进行充电作业,增加了电池对充电座的兼容性、电池的使用寿命以及电池充电座的使用寿命,且可再进一步使电性接触部与充电端子组的相对位置足够准确,确保两者的接触面积符合预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新型电池充电座的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图中该实施例的多个锁扣单元的锁扣件位于释锁位置。

图2为图1的一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一立体剖视图,图中还示出了设于该实施例的其中一电池槽的二次电池。

图4为一不完整的立体图,说明该二次电池的第一端面。

图5为一如图3的视图,图中省略所述二次电池。

图6为该实施例另一视角的一立体图,图中还示出了设于该实施例的其中一电池槽的二次电池,且该实施例的多个锁扣件位于锁扣位置。

图7为图6的一剖视图。

图8为类似图7的一剖视图,图中该实施例的多个锁扣单元的锁扣件位于释锁位置。

图9为类似图8的一剖视图,图中所述二次电池向上弹出。

图10为类似图7的一剖视图,图中所述二次电池为膨胀后的状态。

图11为图7沿另一截面所截取的一剖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电路板与散热单元。

图12为图1的一剖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电路板与发光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新型电池充电座100的一实施例,适用于供多个二次电池9插设,以对该些二次电池9充电。在本实施例中,二次电池9为锂电池,其形状略呈薄板状的六面体,但不以此为限制,二次电池9亦可以为弧面体、圆柱体或其他可以容置于平板计算机、智能型电话等手持装置的形状。每一二次电池9包括分别位于相对两周缘处的一第一端面91及一第二端面92,该第一端面91具有一用于充放电的电性接触部911,更具体地说,该电性接触部911具有多个电性接点。该电池充电座100包含一座体1、多个充电端子组2、多个锁扣单元3、多个顶出弹性件4,以及多个支撑单元5。

该座体1具有一顶面11、多个分别自该座体1的顶面11沿着一第一方向D1朝该座体11内部区域形成且分别供该些二次电池9插设的电池槽12,以及多个分别位于对应该些电池槽12底部的靠抵面13,该些电池槽12沿着垂直该第一方向D1的该座体1的一第二方向D2彼此间隔且并排,且每一靠抵面13适用于供所述二次电池9的第一端面91靠抵,藉由彼此间隔且并排的多个电池槽12,使该电池充电座100能在较小体积的设计下供二次电池9插设,以使该电池充电座100在指定空间中容纳最大数量的二次电池9。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方向D1垂直于该座体1的顶面11,但不以此为限制,该第一方向D1亦可以与该座体1的顶面11夹一锐角(图未示),且间隔并排的多个电池槽12彼此间呈互相平行。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槽12的数量为四个,但在其他变化实施态样中其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三个或五个以上,不以此为限。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该座体1还具有一挖空部14,自顶面11的一缘沿第一方向D1延伸,并且沿着平行于第二方向D2的方向横跨该些电池槽12,以形成一阶梯状的结构,亦即,该座体1自侧面观的概呈L形,以使该些二次电池9插设于该些电池槽12时能够局部地显露于该座体1外,进而让使用者藉由抓取二次电池9显露在外的部分取出插设于该些电池槽12的二次电池9,增添使用上的便利性。

请配合参阅图5所示,该些充电端子组2分别设于该些靠抵面13且适用于与所述二次电池9的第一端面91上的电性接触部911接触以将电力传输至所述二次电池9。且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充电端子组2具有多个适用于与二次电池9的电性接触部911接触的弹簧顶针端子21 (Pogo-pin),该些弹簧顶针端子21分别用以与该电性接触部911的电性接点接触。

请参阅图6至图9所示,该些锁扣单元3设于该座体1内且分别位于该些电池槽12的入口处。每一锁扣单元3包括一锁扣件31,以及一连接于该锁扣件31与该座体1之间且具有弹性的复位弹性件32。该锁扣件31能沿着该第二方向D2在一伸入对应的电池槽12顶部的锁扣位置,以及一隐没于界定出对应的电池槽12的壁面且退出对应的电池槽12入口的释锁位置之间移动,每一锁扣件31在锁扣位置时适用于压抵于位于对应电池槽12内的二次电池9的第二端面92,以将该二次电池9限位,每一锁扣件31在释锁位置时则能供使用者将其中一二次电池9置入对应的电池槽12或将二次电池9从对应的电池槽12中取出。每一复位弹性件32藉由弹性回复力恒使对应的锁扣件31朝锁扣位置移动。当二次电池9已置入电池槽12中且锁扣单元3位于锁扣位置时,利用充电槽12的深度、锁扣单元3的设置位置以及电池尺寸等之间的配合,使充电端子组2的弹簧顶针端子21受到压缩并藉由其弹性回复力抵顶于二次电池9的电性接触部911(见图4),此时,受到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二次电池9倾向往电池槽12的外部移动,位于锁扣位置的该些锁扣单元3即压抵二次电池9的第二端面92,使二次电池9限位于电池槽12。换言之,当二次电池9已确实安置于电池槽12后,该弹簧顶针端子21推抵二次电池9的第一端面91,该些锁扣单元3对二次电池9的第二端面92构成推力,进而确保二次电池9与电池充电座100的接触性,以防止二次电池9在充电过程中,由于外力或震动导致电性接触部911与充电端子组2失去接触而无法持续地且顺利地进行充电,而使用者只要确认锁扣单元3已呈锁扣位置即可了解二次电池已确实安装妥当,不需要频繁地检查充电是否顺利进行,提升使用的便利性。且藉由二次电池9的电性接触部911与充电端子组2紧密接触的设计,即使在较繁忙、较容易发生碰撞的空间中亦可持续且正常地充电,提高电池充电座100对环境的适应力。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例中,该座体1内还形成有多个分别供该些锁扣单元3设置的第一设置空间15,每一第一设置空间15连通于对应的电池槽12且贯穿该座体1的顶面11,每一锁扣件31具有一设于对应的第一设置空间15且与该复位弹性件32连接的连接部311、一自该连接部311往对应的电池槽12延伸且垂直于第一方向D1的锁扣部312且,以及一自该连接部311向外延伸而成且显露于该座体1的顶面11的操作部313。其中,该锁扣部312在锁扣位置时伸入对应的电池槽12,在释锁位置时没入对应的第一设置空间15以隐没于界定出电池槽12的壁面。此外,该锁扣部312具有一位于顶部的顶斜面312a,且该顶斜面312a从锁扣部312的顶部朝远离该连接部311的方向倾斜,使该顶斜面312a面向电池槽12的外侧。藉由显露于该座体1的顶面11的该些操作部313,让使用者能够方便地操作对应的锁扣单元3的锁扣件31,并藉由该些复位弹性件32,使每一锁扣件31在没有受到其他外力作用时,能维持在锁扣位置,如此一来当二次电池9已妥当安置于电池槽12时,该锁扣件31的连接部311卡止于第一设置空间15的一隅,该锁扣件31的锁扣部312伸入电池槽12的开口以压抵于位于对应电池槽12内的二次电池9,避免二次电池9脱离。此外,当二次电池9在插入该电池槽12的过程中,能藉由二次电池9推顶该锁扣部312的顶斜面312a,进而将该锁扣件31推移至释锁位置以使该二次电池9通过,省去了以手拨动该操作部313以将该锁扣件31推移至释锁位置的步骤。

该些顶出弹性件4设于该座体1且分别突伸于该些靠抵面13,本实施例中该顶出弹性件4为金属弹片,但该顶出弹性件4也可以为弹簧或其他弹性元件,不以此为限。所述顶出弹性件4适用于受压迫地抵顶于二次电池9的第一端面91,以使对应的锁扣单元3由锁扣位置移动至释锁位置时,所述顶出弹性件4因弹性回复力将二次电池9朝远离电池槽12的方向向外顶出。藉此当使用者操作一锁扣单元3使其由锁扣位置移动至释锁位置后(见图8),对应的二次电池9随即藉由顶出弹性件4的弹性回复力而沿着该平行于第一方向D1的方向位移,即朝远离电池槽12向外弹起(见图9),且向外弹起的二次电池9会将锁扣单元3的锁扣件31挡止于隐没在该第一设置空间15的该释锁位置,以形成二次电池取出二次电池9的通道。且在本实施例中,每一顶出弹性件4是突伸并接触对应的靠抵面13的近中央处,藉此使该些顶出弹性件4产生的弹性回复力能通过二次电池9的重心,避免二次电池9在弹起时产生多于的转矩导致倾斜,使弹起过程较为平稳。

请参阅图7及图10所示,每一电池槽12沿平行于该第二方向D2的宽度大于所述二次电池9的厚度,每一电池槽12沿着该第二方向D2依序区分为一宽度与该些二次电池9厚度配合的容纳槽部121,以及一预留槽部122,对应的锁扣单元3的锁扣件31于锁扣位置时是由邻近该容纳槽部121的一侧伸入该容纳槽部121。该座体1还形成有多个分别邻接于该些电池槽12的第二设置空间16,该些支撑单元5分别设于该座体1的第二设置空间16且对应于该些电池槽12的预留槽部122。每一支撑单元5具有一支撑件51以及支撑弹性件52,该支撑件51沿着平行于该第二方向D2的方向抵顶于位于对应电池槽12内的二次电池9,该支撑弹性件52连接于该支撑件51与该座体1之间且具有弹性,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弹性件52为橡胶材质,但在其他实施态样中,该支撑弹性件52也可以为金属弹性体、高分子材料或复合材料等可提供弹性回复力的元件,不以此为限制。每一支撑件51可沿平行于第二方向D2的方向在一第一状态与一第二状态间变化,在该第一状态时,该支撑件51至少有部分位于该预留槽部122且有一端缘510位于该预留槽部122与该容纳槽部121交界处,该第二状态时,该支撑件51自该预留槽部122退回该座体1,该端缘510用以抵顶于位于对应电池槽12内的二次电池9。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件51的端缘510为该支撑件的边角,但在其他实施态样中,该端缘510也可以为一个面或一个点,不以此为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在该第二状态时,该支撑件51是完全退入该座体1内,使该端缘510容设于该第二设置空间16,但在其他变化实施态样中,该支撑件在第二状态时也可以略伸入该预留槽部122。值得一提的是,该支撑弹性件52恒使该支撑件51回复至该第一状态。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件51枢设于该座体1,使该支撑件51可沿一转轴A转动并往返于该第一状态于该第二状态间,其中该转轴A垂直于该第一方向D1与该第二方向D2,但在其他实施态样中,该支撑件51也可以是以可滑动的方式设于该座体1,即该支撑件51与该第二设置空间16内壁相接触,使该支撑件51沿平行于该第二方向D2的方向移动并往返于该第一状态于该第二状态间,不以此为限制。藉由该些电池槽12的预留槽部122,使该些电池槽12具有足够的空间容置因反覆充放电而膨胀的二次电池9,且当一电池槽12倾斜地置入二次电池9时(如图10所示),对应于该电池槽12的支撑件51受到该二次电池9的推顶朝靠近第二状态的方向移动,同时对应的支撑弹性件52因受到压缩而提供使该支撑件51回复至该第一状态的弹性回复力,所述弹性回复力经由该支撑件51施加于该二次电池9,以支撑该二次电池9使该二次电池9朝该容纳槽部121的方向移动,让二次电池9恒容置于该电池槽12的容纳槽部121的一侧,进而确保该二次电池9能被位于该锁扣位置且由邻近该容纳槽部121的一侧伸入该容纳槽部121的锁扣件31所限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充电端子组2与对应的顶出弹性件4是设于对应的容纳槽部121处,因此,该支撑单元5所提供的支撑力还能避免发生该二次电池9与对应的充电端子组2与顶出弹性件4的相对位置产生偏差的情事。再者,若二次电池9因多次充放电循环而肇生膨胀或是选用不同电容量的电池而产生尺寸差异等情况,受惠于电池槽12的预留槽部122以及具弹性且可活动的支撑单元的设计,二次电池9在占满容纳槽部121后可自动地侵入预留槽部122的空间,无须经常性地更换二次电池9或电池充电座1,延长了二次电池9及电池充电座1在匹配上的使用寿命,并且在提升对不同尺寸电池的兼容性的同时确保充电作业的稳定性。

更详细地说,每一支撑单元5的支撑件51具有一与该支撑弹性件52连接且设于对应的第二设置空间16的本体511,以及一自该本体511朝对应的电池槽12延伸而成的支撑部512。该支撑部512具有一位于顶部且朝远离该本体511的方向倾斜的顶斜面512a。藉由该支撑部512的顶斜面512a的设计,能避免该支撑部512二次电池9插入该电池槽12的过程中阻挡该二次电池9,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2至图4及图6所示,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二次电池9的第一端面91还形成有一凹凸结构912,该座体1还具有一形成于该些靠抵面13处的对位结构19,该对位结构19与所述二次电池9的凹凸结构912凹凸相配合。更详细地说,在本实施例中,该凹凸结构912具有两个位于该第一端面91偏靠其中一侧处的凹槽912a,该对位结构19具有两个分别与该些凹槽912a配合的凸块191,藉由该对位结构19与该凹凸结构912的凹凸相配合,以防止使用者将二次电池9以错误的面向插入该电池槽12。

请参阅图11所示,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该座体1内还形成有一位于该些电池槽12下方的第三设置空间17,以及连通于该第三设置空间17且自该第三设置空间17的侧缘沿平行于该第一方向D1且朝该第一方向D1的相反方向延伸而成的第四设置空间18,该电池充电座100还包含一设于该第三设置空间17且耦接于该些充电端子组2的电路板6,以及一设于该电路板6且延伸至该第四设置空间18的散热单元7,该散热单元7具有一延伸至该第四设置空间18的散热金属板71,以及多个连接于该散热金属板71与该电路板6之间的导热片72(thermal pad)。更具体地说,该散热金属板71具有一位于该电路板6下方且连接于导热片72之间的连接部711,以及自该连接部711延伸至第四设置空间18的延伸部712。藉由该散热单元7的散热金属板71使该电路板6运作时产生的热能能够更容易地传导至该座体1的各部分,加强该电路板6的散热性以避免该电路板6发生过热的状况。

请参阅图5、图11及图12所述,再者,本实施例中,还包含多个显露于该座体1且耦接于该电路板6的灯号单元8,该些灯号单元8分别对应该些充电端子组2,且分别用以显示该些充电端子组2对该些电池槽12内的二次电池9的充电状况。该些灯号单元8的位置分别邻靠于该些电池槽12,且每一灯号单元8具有一设于该电路板6且与该电路板6耦接的发光件81,以及一覆盖于该发光件81外侧且显露于该座体1并用以传导该发光件81所发出的光线的导光柱82,使用者藉由该些灯号单元8发出的光线能够得知位于该些电池槽12内的二次电池9的充电状况,以方便使用者确认位于电池槽12内的二次电池9是否有确实地与该电池充电座100连接,以及电池槽12内的二次电池9是否已完成充电。

综上所述,本新型电池充电座100,藉由竖直地形成于该座体1且彼此平行地并排的多个电池槽12,使该电池充电座100能在较小体积的设计下供二次电池9插设,以使该电池充电座100便于收纳与携带且使用时占用较少的空间。并且藉由能压抵于二次电池9的第二端面92的该些锁扣单元3,使二次电池9能限位于电池槽12,并藉由该些锁扣单元3将二次电池9下压的力量,确保二次电池9的第一端面91上的电性接触部911与充电端子组2相接触,故确实能达成本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