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架式多功能共享充电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1397发布日期:2019-05-24 20:59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架式多功能共享充电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充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架式多功能共享充电宝。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解决了因反复插拔充电线损坏充电器及因不同型号的手机需配备不同的充电线,大大方便了手机充电,使人们不需要为接口不同而烦恼。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无线充电器,由于结构的限制,手机在充电时,无外力作用下是水平放置无线充电器上,且该无线充电器上无法对手机起支撑的作用,如果用户在充电过程中需要查阅手机信息或者观看电影的时候必须另配支架或者用手托起,且不能满足用户最佳角度观看手机视频等,给工作及驾驶车辆过程中的用户带来了不便。另外,充电宝与U盘均作为独立产品进行使用,对于终端用户来说,需要分别配备充电宝(备用电源) 以及U盘(备用的扩展存储器),如此用户扩展备用品种类多,携带不方便。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设计了一种支架式多功能共享充电宝,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架式多功能共享充电宝,该共享充电宝不仅可以实现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而且具有支架功能;同时,既可以作为移动电源又可以作为存储设备,充放电与数据传输互不干扰;另外,该共享充电宝作为存储设备时,可通过限位卡扣装置弹性调节开口凹槽的宽度,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手机进行存储数据的读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支架式多功能共享充电宝,包括充电宝本体和支架,充电宝本体设有通孔,所述支架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充电宝本体形成一夹角;所述充电宝本体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腔内的电芯及电路模块,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开口凹槽,所述开口凹槽底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开口凹槽侧壁设有卡槽和安装于卡槽内的限位卡扣装置,所述限位卡扣装置包括移动导槽、与移动导槽滑动连接的限位卡扣;所述壳体的另一侧面依次设有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所述壳体腔内靠近壳体上表面通过螺丝孔柱承载一发射线圈,所述壳体腔内靠近壳体下表面通过螺丝孔柱承载一接收线圈,所述电路模块上设有USB充电口、USB母座、USB接口,所述USB充电口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延伸至壳体外部,通过匹配数据线,与充电插头电性连接;所述USB母座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延伸至壳体外部,通过匹配数据线,与待充电设备电性连接;所述USB接口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延伸至开口凹槽底部,与手机匹配连接。

优选地,所述限位卡扣包括弹簧、受力拉手、滑动卡扣,所述滑动卡扣嵌入所述移动导槽,与所述移动导槽滑动连接,所述受力拉手与所述滑动卡扣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卡扣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相锁止;通过限位卡扣可弹性调节开口凹槽的宽度,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手机。

优选地,所述电路模块上设有一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按键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延伸至壳体外部,用于控制所述共享充电宝的工作状态。

优选地,所述支架的一端部向外延伸形成两个卡突结构,充电宝本体的一端部设有两个与卡突结构配合的通孔,所述卡突结构插入所述通孔而使支架与充电宝本体连接,并使充电宝本体和支架形成一夹角,选择卡突结构与充电宝本体上的通孔对应衔接构成一整体,实现支撑角度不同,方便用户选择合适角度观看电影、视频等。

优选地,所述USB接口为Lightning接口、Micro USB接口、Type-C接口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垂直方向设有USB孔位对准标识,用于将手机与USB接口精准对位。

优选地,所电路模块上设有U盘模块,用于扩展存储功能,通过将手机放置于开口凹槽内,并与USB输出接口直插式匹配连接,对存储数据进行读取;通过将公对公USB数据线的一端插入所述USB母座,公对公USB数据线的另一端与电脑等设备连接,进行数据写入或读取。

优选地,所述电路模块上设有LED指示灯,LED指示灯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延伸至壳体外部,用于充电宝的工作状态指示。

优选地,所述发射线圈为三个感应线圈呈圆型交叠排列的结构,提高充电效率,并通过隔磁片设置于PCB板的正面,减少干扰。

优选地,所述接收线圈通过隔磁片设置于PCB板的背面,减少干扰。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充电宝除了有线充电外,还分别采用无线充电发射电路和发射线圈、无线充电接收电路和接收线圈,可实现无线充电发射和无线充电接收的功能,即可为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又可通过充电宝外围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对充电宝本体进行无线充电;

2、本充电宝设有U盘模块,可通过将手机放置于开口凹槽内,并与USB 接口直插式匹配连接,实现手机的充电及对存储数据的读取功能;同时,通过将公对公USB数据线的一端插入USB母座,公对公USB数据线的另一端与电脑等设备连接,实现数据的写入或读取;

3、本充电宝通过限位卡扣弹性调节开口凹槽的宽度,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手机;

4、本充电宝通过卡突结构与充电宝本体上的通孔对应衔接构成一整体,实现支撑角度不同,方便用户选择合适角度观看电影、视频等;

5、本充电宝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采用三个发射线圈结构及支架的两个卡突结构的上表面采用防滑材质,有效防止该无线充电器支撑手机充电时出现打滑情况,实现发射线圈与手机等电子产品对应接收线圈的精确对准,从而提高无线充电效率,实现充电效率最大化。

6、本充电宝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均通过隔磁片与PCB板进行隔离,减少无线充电过程的电磁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充电宝本体和支架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宝本体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宝本体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宝本体的结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发射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1、充电宝本体,2、支架,3、壳体,4、通孔,5、开口凹槽,6、第一通孔,7、限位卡扣装置,71、弹簧,72、受力拉手,73、滑动卡扣,8、第二通孔,9、第四通孔,10、第三通孔,11、移动导槽,12、 USB孔位对准标识,13、发射线圈,14、接收线圈,15、手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支架式多功能共享充电宝,包括充电宝本体1 和支架2,充电宝本体1设有通孔4,支架2的一端穿过通孔4,与充电宝本体1形成一夹角;充电宝本体1包括壳体3、设置于壳体3腔内的电芯及电路模块,壳体3的侧面设有开口凹槽5,开口凹槽5底部设有第一通孔6,开口凹槽5侧壁设有卡槽和安装于卡槽内的限位卡扣装置7,限位卡扣装置7 包括移动导槽11、与移动导槽11滑动连接的限位卡扣;壳体3的另一侧面依次设有第二通孔8、第三通孔10、第四通孔9,壳体3腔内靠近壳体3上表面通过螺丝孔柱承载一发射线圈13,壳体3腔内靠近壳体3下表面通过螺丝孔柱承载一接收线圈14,电路模块上设有USB充电口、USB母座、USB接口,USB充电口穿过第三通孔10延伸至壳体3外部,通过匹配数据线,与充电插头电性连接;USB母座穿过第二通孔8延伸至壳体3外部,通过匹配数据线,与待充电设备电性连接;USB接口穿过第一通孔6延伸至开口凹槽5 底部,与手机15匹配连接。

限位卡扣包括弹簧71、受力拉手72、滑动卡扣73,滑动卡扣73嵌入移动导槽11,与移动导槽11滑动连接,受力拉手72与滑动卡扣73固定连接,滑动卡扣7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弹簧71的一端,弹簧71的另一端与壳体3 相锁止;通过限位卡扣可弹性调节开口凹槽5的限位宽度,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手机15。

电路模块上设有一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按键穿过第四通孔9延伸至壳体3外部,用于控制共享充电宝的工作状态。

支架2的一端部向外延伸形成两个卡突结构,充电宝本体1的一端部设有两个与卡突结构配合的通孔,卡突结构插入通孔而使支架2与充电宝本体 1连接,并使充电宝本体1和支架2形成一夹角,选择卡突结构与充电宝本体1上的通孔对应衔接构成一整体,实现支撑角度不同,方便用户选择合适角度观看电影、视频等。

USB接口为Lightning接口、Micro USB接口、Type-C接口的任意一种。

第一通孔6的垂直方向设有USB孔位对准标识12,用于将手机15与USB 接口精准对位。

所电路模块上设有U盘模块,用于扩展存储功能,通过将手机15放置于开口凹槽5内,并与USB输出接口直插式匹配连接,对存储数据进行读取;通过将公对公USB数据线的一端插入USB母座,公对公USB数据线的另一端与电脑等设备连接,进行数据写入或读取。

电路模块上设有LED指示灯,LED指示灯穿过第四通孔9延伸至壳体3 外部,用于充电宝的工作状态指示。

如图6所示,发射线圈13为三个感应线圈呈圆型交叠排列的结构,提高充电效率,并通过隔磁片设置于PCB板的正面,减少干扰。

接收线圈14通过隔磁片设置于PCB板的背面,减少干扰。

1、本实施例除了有线充电外,还分别采用无线充电发射电路和发射线圈 13、无线充电接收电路和接收线圈14,可实现无线充电发射和无线充电接收的功能,即可为手机15等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又可通过充电宝外围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对充电宝本体1进行无线充电;

2、本实施例设有U盘模块,可通过将手机15放置于开口凹槽5内,并与USB接口直插式匹配连接,实现手机15的充电及对存储数据的读取功能;同时,通过将公对公USB数据线的一端插入USB母座,公对公USB数据线的另一端与电脑等设备连接,实现数据的写入或读取;

3、本实施例通过限位卡扣弹性调节开口凹槽5的宽度,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手机15;

4、本实施例通过卡突结构与充电宝本体1上的通孔对应衔接构成一整体,实现支撑角度不同,方便用户选择合适角度观看电影、视频等;

5、本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采用三个发射线圈13结构及支架2的两个卡突结构的上表面采用防滑材质,有效防止该无线充电器支撑手机15 充电时出现打滑情况,实现发射线圈13与手机15等电子产品对应接收线圈 14的精确对准,从而提高无线充电效率,实现充电效率最大化。

6、本实施例的发射线圈13和接收线圈14均通过隔磁片与PCB板进行隔离,减少无线充电过程的电磁干扰。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