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箱防干扰智能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8838发布日期:2019-04-20 02:2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电箱防干扰智能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箱领域,特别是一种变电箱防护结构以及防干扰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变电箱(substation)就是电力系统中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的箱体。为保证电能的质量以及设备的安全,在变电箱中还需进行电压调整、潮流(电力系统中各节点和支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流向及分布)控制以及输配电线路和主要电工设备的保护。主要用于保护电力设施的。

现有技术中,户外变电箱其采用简单的隔离,采用护栏的方式将变电箱和人群隔离,但此种变电箱受制于箱体结构和安全考虑,箱体结构散热排湿能力不足,在防盗监控方面也有很多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电箱防干扰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将一体化解决变电箱散热、排湿、防尘、监控等一系列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电箱防干扰智能监控系统,包括矩形的箱体、外围护栏和监控系统,其中外围护栏收尾连接的设置在箱体外部,外围护栏上设有外门;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上通风口,所述箱体顶部具有将箱体内部空气强制向上排出的上风扇,箱体的顶部设有屋顶,该屋顶在垂向方向遮挡上通风口,以表面雨水通过上通风口进入箱体;所述箱体的相对的两个侧面设有用于外部空气进入箱体内部的侧通风管,该侧通风管由箱体侧壁向内斜上延伸,所述箱体内部的中间位置设有用于支撑电器设备的支撑台柱,台柱顶面还具有水平设置的防护网层,该防护网层向箱体内部形成上下隔离的两个区域,所述支撑电器设置在上方区域,所述箱体相对的两个侧壁的底部具有下排气口,该下排气口的外部罩有用于杂物进入箱体的外防护网,所述箱体内部设有强制箱体底部潮湿空气强制流出箱体的底部风扇;所述箱体的侧面设有台阶,该台阶的高度与支撑台柱的高度一致,所述箱体和台阶相邻的位置设有内门;

所述监控系统包括

微处理器;

摄像头,其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所述摄像头设置在箱体的内部顶部,用于采集箱体内部图像;

温度传感器,其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箱体内部的顶部,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控箱体内部空气的温度;

湿度传感器,其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箱体内部的底部,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控箱体内部空气的湿度;

供电系统,其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供电系统用于对监控系统供电;

储存模块,其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储存模块用于储存监控系统采集的数据;

通信模块,其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通信模块用于将监控系统采集的数据实时传递到外部远程监控系统。

作为优选的,所述内门处设有内门禁模块,所述外门处设有外门禁模块,所述内门禁模块和外门禁模块分别于所述微处理器信号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箱体侧壁于内门相邻的位置设有警示标语区。

作为优选的,所述侧通风管还包括防护网和侧过滤网,其中侧防护网设置在侧通风管的外部端口处,所述侧过滤网设置在侧通风管的内部端口处。

作为优选的,所述防护网设置在侧通风管外部端口的内侧。

作为优选的,所述供电系统为设置在屋顶的太阳能板。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监控系统通过一体化的结构和监控设置将尘土和杂物阻挡在箱体的外部,通过上风扇和底部风扇强制内部空气和湿气排出,同时最大程度阻挡外部可能损坏电器设备的物体阻挡在箱体外。箱体的内部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控箱体内部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在门禁系统触发时,摄像头可开启获取箱体内部图像,使得箱体内部的所有空气状态和人员访问状态均可别监控,管理人员可实时监控管理变电箱的工作状态和其周围的环境状态。本系统可一体化解决变电箱散热、排湿、防尘、监控等一系列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变电箱防干扰智能监控系统俯视示意图。

图2为变电箱防干扰智能监控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变电箱防干扰智能监控系统内门部分示意图。

图4为变电箱防干扰智能监控系统侧通风口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变电箱防干扰智能监控系统电子模块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0-箱体,110-屋顶,111-太阳能板,120-摄像头,130-上通风口,131-上风扇,140-温度传感器,150-侧通风管,151-防护网,152-侧过滤网,160-湿度传感器,170-防护网层,180-外防护网,181-底部风扇,190-支撑台柱,200-电器设备,300-门禁系统,310-内门,320-内门禁模块,330-外门,340-外门禁模块,350-警示标语区,400-微处理器,410-供电系统,420-储存模块,430-通信模块,500-远程监控系统,600-外围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变电箱防干扰智能监控系统,包括矩形的箱体100、外围护栏600和监控系统,其中外围护栏600收尾连接的设置在箱体100外部,外围护栏600上设有外门330;箱体100的顶部开设有上通风口130,箱体100顶部具有将箱体100内部空气强制向上排出的上风扇131,箱体100的顶部设有屋顶110,该屋顶110在垂向方向遮挡上通风口130,以表面雨水通过上通风口130进入箱体100;箱体100的相对的两个侧面设有用于外部空气进入箱体100内部的侧通风管150,该侧通风管150由箱体100侧壁向内斜上延伸,箱体100内部的中间位置设有用于支撑电器设备200的支撑台柱190,台柱顶面还具有水平设置的防护网层170,该防护网层170向箱体100内部形成上下隔离的两个区域,支撑电器设置在上方区域,箱体100相对的两个侧壁的底部具有下排气口,该下排气口的外部罩有用于杂物进入箱体100的外防护网180,箱体100内部设有强制箱体100底部潮湿空气强制流出箱体100的底部风扇181;箱体100的侧面设有台阶,该台阶的高度与支撑台柱190的高度一致,箱体100和台阶相邻的位置设有内门310;

监控系统包括微处理器400;摄像头120,其与微处理器400信号连接,摄像头120设置在箱体100的内部顶部,用于采集箱体100内部图像;温度传感器140,其与微处理器400信号连接,温度传感器140设置在箱体100内部的顶部,温度传感器140用于监控箱体100内部空气的温度;湿度传感器160,其与微处理器400信号连接,湿度传感器160设置在箱体100内部的底部,温度传感器140用于监控箱体100内部空气的湿度;供电系统410,其与微处理器400电性连接,供电系统410用于对监控系统供电;储存模块420,其与微处理器400电性连接,储存模块420用于储存监控系统采集的数据;通信模块430,其与微处理器400信号连接,通信模块430用于将监控系统采集的数据实时传递到外部远程监控系统500。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箱体100设置在外围护栏600中间,外围护栏600收尾结合设置在箱体100的外围,防止人员直接接触到箱体100,在外围护栏600上设有外门330和外门禁模块340,外部人员可通过解密外门禁模块340,使得外门330打开。如图3所示,在进入外门330后,可以看到箱体100的外部情况,可以看到警示标语区350,警示标语区350上写文字警示,登上台阶后,解密内门禁模块320可打开内门310。解密内门禁模块320和外门禁模块340的操作均可通过微处理器400记录在储存模块420中。

在解密内门禁模块320后,箱体100内部的摄像头120即开启,开启后可获取箱体100内部图像,并记录在储存模块420中,储存后的录像可通过通信模块430实时传递到外部的远程监控系统500,管理人员看通过远程监控系统500观看录像。

如图2所示,为保持箱体100内部空气温度和湿度均保持在较低的状态,箱体100外部的空气通过侧通风管150进入到箱体100内,温度较低的气体通过侧通风管150的导向直接向电器设备200吹,使得电器设备200的温度保持在较低的状态,热空气根据上风扇131强制从上通风口130处流出。湿度较大的空气下沉到防护网层170下方,通过底部风扇181强制在箱体100底部侧向排出。

箱体100的底部外部设置外防护网180,防止老鼠破坏底部风扇181等装置。

支撑台柱190起到支撑电器设备200的作用,同时如遇到水淹的情况,支撑台柱190也起到一定的防水的作用。

温度传感器140和湿度传感器160的作用是检测箱体100内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并将温度和湿度数据通过微处理器400储存到储存模块420,并同步将温度和湿度数据同步到远程监控系统500中,从而实现对变电箱全方位的保护。本系统可一体化解决变电箱散热、排湿、防尘、监控等一系列问题。

本监控系统通过一体化的结构和监控设置将尘土和杂物阻挡在箱体100的外部,通过上风扇131和底部风扇181强制内部空气和湿气排出,同时最大程度阻挡外部可能损坏电器设备200的物体阻挡在箱体100外。箱体100的内部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控箱体100内部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在门禁系统300触发时,摄像头120可开启获取箱体100内部图像,使得箱体100内部的所有空气状态和人员访问状态均可别监控,管理人员可实时监控管理变电箱的工作状态和其周围的环境状态。

内门310处设有内门禁模块320,外门330处设有外门禁模块340,内门禁模块320和外门禁模块340分别于微处理器400信号连接,外门禁模块340和内门禁模块320的操作均可被记录。

箱体100侧壁于内门310相邻的位置设有警示标语区350,起到警示闯入者的目的。

侧通风管150还包括防护网151和侧过滤网152,其中侧防护网151设置在侧通风管150的外部端口处,侧过滤网152设置在侧通风管150的内部端口处。防护网151为金属不锈钢网,防止外物刺入到侧通风管150,侧过滤网152防止粉尘大量进入到箱体100内,箱体100的振动可使得粉尘从侧防护网151处落下,使得侧防护网151不需要清理。

防护网151设置在侧通风管150外部端口的内侧,避免侧防护网151被外物损坏。

供电系统410为设置在屋顶110的太阳能板111,通过太阳能板111对监控系统供电,节约能源。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