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运行监控智能化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6566发布日期:2019-03-30 08:23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电网运行监控智能化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监控领域,具体涉及电网运行监控智能化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促进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并网相关法规以及有关规程的出台,有利地促进我国分布式光伏、风电等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的发展。然而分布式新能源一般处于低压电网末端,与电网调度机构建立通信链路投资性价比很低,建设也非常困难,目前尚未有成熟的分布式新能源信息接入方案和数据模型,使得分布式新能源运行信息难以被电网调度机构掌握。由于分布式新能源电站单个场站装机容量小、站点数量大、受自然条件约束大,与常规电源在调度管理模式、公共信息模型方面差别很大,无法直接融入现有的电网自动化平台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不足,提供电网运行监控智能化管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电网运行监控智能化管理装置,包括安全I区、安全II区、监控端、计量端和接入区,安全I区连接安全II区,安全I区通过SGDnet连接监控端,安全II区通过反向隔离装置连接接入区,接入区通过APN专网连接计量端,安全I区包括历史数据库服务器和防火墙端,历史数据库服务器连接防火墙端,监控端包括场站远控机、监控平台和PC工作站,PC工作站分别连接场站远控机和监控平台。

计量端包括多个智能电表和智能采集卡,多个智能电表分别连接智能采集卡。

安全II区包括分析数据库服务器、PC机、主监测设备和副监测设备,分析数据库服务器分别连接PC机、主监测设备和副监测设备。

接入区包括两个数据采集中心和交换机,两个数据采集中心分别连接交换机。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运行稳定,设置有监控主机和整体监控区,能够更好地智能化监控电网运行情况,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电网运行监控智能化管理装置,包括安全I区1、安全II区2、监控端3、计量端4和接入区5,安全I区1连接安全II区2,安全I区1通过SGDnet 13连接监控端3,安全II区2通过反向隔离装置12连接接入区5,接入区5通过APN专网15连接计量端4,安全I区1包括历史数据库服务器6和防火墙端7,历史数据库服务器6连接防火墙端7,监控端3包括场站远控机20、监控平台19和PC工作站18,PC工作站18分别连接场站远控机20和监控平台19。

计量端4包括多个智能电表16和智能采集卡17,多个智能电表16分别连接智能采集卡17。

安全II区2包括分析数据库服务器8、PC机9、主监测设备10和副监测设备11,分析数据库服务器8分别连接PC机9、主监测设备10和副监测设备11。

接入区5包括两个数据采集中心14和交换机,两个数据采集中心14分别连接交换机。

工作原理:从分布式新能源发电侧的智能电表采集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接收、解密、过滤等工作,最后将调度区域内的分布式电源数据汇总成数据文件,通过反向隔离装置传输的调度中心内网。从D5000基础平台采集集中式新能源场站的发电运行数据、接收从隔离装置传输过来的分布式新能源运行数据,对运行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生成运行报表,提供良好的人机界面对运行分析结果进行展示,并提供数据传输功能,给其他应用及上级调度机构传输数据。

安全接入区主要部署安全接入网关,分布式数据采集服务器两台,其中一台作为主服务器,另外一台作为备用服务器,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可相互替换,保证数据采集功能稳定。

调度安全II区主要部署两台服务器和工作站,两台服务器互为主备,保证平台运行稳定。在服务器上部署新能源运行监测分析平台的应用,在工作站上部署平台的人机交互界面。在安全接入区和调度安全II区间部署反向安全隔离装置,用来对内外网隔离,只允许数据以文件方式进行传输,防止网络直接连通带来的安全风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