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自主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2909发布日期:2019-08-20 23:54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器人自主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器人自主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是为降低人们工作力度和强度发明智能精密工具,用以代替人们工作和向人们提供帮助。

但现有的智能机器人,多采用半自动和手动式能源补充方法实现机器人能源续航,增加了人们的部分工作,不能如理想中方便人们的生活。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机器人自主充电系统,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自主充电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自主充电系统,包括机器人本体、功能模块、充电装置和移动模块、所述机器人本体内部搭载有功能模块,所述机器人本体底部设有移动装置,且所述移动装置与机器人本体为一体设置,所述充电装置与机器人本体为两个独立个体设置,所述功能模块与移动装置通过数据导线和电源线电性连接,所述机器人本体内部设有搭载台,所述搭载台与机器人本体内部紧密贴合固定,所述搭载台为覆铜层压复合板,且所述搭载台四周镶嵌有金属固定条,所述金属固定槽与机器人本体紧密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机器人本体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顶端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顶端设有搭载台。

优选的,所述功能模块内置有电磁感应定位装置,所述电磁感应定位装置一侧设有电压估测装置,所述电压估测装置一侧设有控制器,所述电压估测装置,电磁感应定位装置,控制器和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电磁发信器、电源插头和电源接口、所述充电桩电源接口位于充电桩的侧面位。

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电机、四驱传动杆、万向轮和制动轴、所述电机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与四驱传动杆机械旋转连接,所述机械传动杆与万向轮为一体设置。

优选的,所述电磁感应定位装置为断点连接式电磁感应装置,所述电磁感应定位装置与电源为直连式接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机器人自主充电系统,具有移动模块和电磁感应定位装置,解决了智能机器人在电量不充足时不能自主充电的问题,从而使得该智能机器人在电量不足的时候能自主通过电磁感应定位系统实现自主充电,减少了人们的部分工作,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2、该机器人自主充电系统,充电装置内部设有电磁发信器,解决了以往充电桩挪动需要对机器人程序重新更改的问题,从而使得当人们因部分原因需要对充电桩的位置进行更改时,机器人都能根据电磁发信器的信号找打充电桩进行充电。

3、该机器人自主充电系统,移动装置内部设有四驱传动杆,解决了以往因地面不平滑或者有异物而产生的机器人翻到和移动不便的问题,从而使得机器人在路过不平滑地面和有异物的区域时也能利用充足的动力顺利通过,降低了机器人的安全隐患。

4、该机器人自主充电系统,功能模块上搭载有电压估测装置,解决了机器人电量不足而产生的停机现象,从而使得机器人在电量不足的情况下,控制器能自主控制机器人找寻充电桩,从而避免了机器人因电量不足而停机的问题,进一步方便了人们的使用。

5、该机器人自主充电系统,移动装置内侧置有制动轴,解决了机器人在与充电桩接轨时动力系统停止不及时而对机器人或充电桩造成的损坏,从而使得机器人在于充电桩接轨时能够立即停止动力系统的催动,避免了机器人个充电桩的损坏,保护了人们的经济财产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框图;

图2为实用新型的机器人本体结构框图;

图3为实用新型的功能模块结构框图;

图4为实用新型的移动装置结构框图;

图5为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结构框图。

图中:1、机器人本体;2、功能模块;3、充电装置;4、移动装置;101、蓄电池;102、电路板;103、搭载台;201、电磁感应定位装置;202、电压估测装置;203、控制器;301、充电桩;302、电磁发信器;303、电源插头;304、电源接口;401、电机;402、四驱传动杆;403、万向轮;404、制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机器人自主充电系统,一种机器人自主充电系统,包括机器人本体1、功能模块2、充电装置3和移动模块4,所述机器人本体1 内部搭载有功能模块2,所述机器人本体1底部设有移动装置4,且所述移动装置4与机器人本体1为一体设置,所述充电装置3与机器人本体1为两个独立个体设置,所述功能模块2与移动装置4通过数据导线和电源线电性连接,所述机器人本体1内部设有搭载台103,所述搭载台103与机器人本体1内部紧密贴合固定,所述搭载台103为覆铜层压复合板,且所述搭载台103四周镶嵌有金属固定条,所述金属固定槽与机器人本体紧密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机器人本体1内部设有蓄电池101,所述蓄电池101顶端设有电路板102,所述电路板102与蓄电池101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102顶端设有搭载台103。

优选的,所述功能模块2内置有电磁感应定位装置201,所述电磁感应定位装置201一侧设有电压估测装置202,所述电压估测装置202一侧设有控制器203,所述电压估测装置202,电磁感应定位装置201,控制器203和蓄电池 101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电装置3包括充电桩301、电磁发信器302、电源插头303 和电源接口304,所述充电桩电源接口303位于充电桩301的侧面位。

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4包括电机401、四驱传动杆402、万向轮403和制动轴404,所述电机401与蓄电池101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401与四驱传动杆402机械旋转连接,所述机械传动杆 402与万向轮403为一体设置。

优选的,所述电磁感应定位装置201为断点连接式电磁感应装置,所述电磁感应定位装置201与电源为直连式接通连接。

使用时,首先,将充电桩301的电源插头303接上电,然后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当电压估测装置202估测电量低于10%时就会通过控制器203控制移动装置4向充电装置3移动,最后机器人本体1在于充电装置3接轨时,制动轴 404会直接分离四驱传动杆402与万向轮403的连接,从而停止机器人本体的移动,完成自主充电过程。该机器人自主充电系统,具有移动装置4和电磁感应定位装置201,解决了智能机器人在电量不充足时不能自主充电的问题,从而使得该智能机器人在电量不足的时候能自主通过电磁感应定位系统实现自主充电,减少了人们的部分工作,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该机器人自主充电系统,充电装置3内部设有电磁发信器302,解决了以往充电桩挪动需要对机器人程序重新更改的问题,从而使得当人们因部分原因需要对充电桩的位置进行更改时,机器人都能根据电磁发信器302的信号找打充电桩进行充电该机器人自主充电系统,移动装置4内部设有四驱传动杆402,解决了以往因地面不平滑或者有异物而产生的机器人翻到和移动不便的问题,从而使得机器人在路过不平滑地面和有异物的区域时也能利用充足的动力顺利通过,降低了机器人的安全隐患。该机器人自主充电系统,功能模块2上搭载有电压估测装置202,解决了机器人电量不足而产生的停机现象,从而使得机器人在电量不足的情况下,控制器能自主控制机器人找寻充电桩,从而避免了机器人因电量不足而停机的问题,进一步方便了人们的使用。该机器人自主充电系统,移动装置4内侧置有制动轴404,解决了机器人在与充电桩接轨时动力系统停止不及时而对机器人或充电桩造成的损坏,从而使得机器人在于充电桩接轨时能够立即停止动力系统的催动,避免了机器人个充电桩的损坏,保护了人们的经济财产安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