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反接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4392发布日期:2019-04-13 00:42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防反接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防反接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模块开关电源中,一般都会要求具备防反接保护功能,尤其是在新能源电动汽车这种要求比较苛刻的场合,防反接保护功能是为了防止输入(输出)的正负极接反时造成开关电源内部元器件损坏或者是外部与其相关联的用电设备损坏。传统的输入防反接保护电路只是由单纯的防反二极管组成,电源正常工作时防反二极管上会产生一定的损耗,这就降低了电源的总体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型防反接保护电路,通过在防反电路中加入了继电器,通过继电器将防反二极管旁路,从而实现的防反二极管的零损耗。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防反接保护电路,其特征是,所述防反接电路包括继电器PLY1、电磁铁H、三极管Q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感L1、电感L2、电感L4、电感L6、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

所述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阻R3依次串联,所述继电器的一端同时了解二极管D1的正极及正极输入端,所述继电器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感L2的一端及电容C2的一端,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容C3、电感L3、电容C9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感L1及电感L6的一端,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及电感L5的一端;

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容C7及电容C8的一端,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6的一端,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及电阻R7的一端,所述电容C5、电阻R6及电阻R7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感L6的一端,所述电感L6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感L1的一端及电容C3的另一端;

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同时连接电阻R4、电容C4、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二极管D3及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3及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RELAY-OK端,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同时连接二极管D5、二极管D6的负极及电磁铁H的一端,所述电磁铁H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2、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端及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二极管D5和二极管D6的正极。

优选的,所述电感L4、电感L5、电感L2、电感L1、电感L3、电感L6为共模电感。

优选的,所述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6、电容C7、电容C9、电容C10为滤波电容。

优选的,所述二极管D5、二极管D6为稳压二极管。

优选的,所述电容C5和电容C8为瓷片电容。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开关电源的防反接电路中加入了继电器电路,通过对继电器的开合来控制防反二极管D1、D2的电流通过,从而实现了防反二极管的零损耗,提高了电源的总体效率,降低了电源在开机时的冲击电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防反接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防反接保护电路,包括继电器PLY1、电磁铁H、三极管Q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感L1、电感L2、电感L4、电感L6、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

所述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阻R3依次串联,所述继电器的一端同时了解二极管D1的正极及正极输入端,所述继电器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感L2的一端及电容C2的一端,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容C3、电感L3、电容C9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感L1及电感L6的一端,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及电感L5的一端;

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容C7及电容C8的一端,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6的一端,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及电阻R7的一端,所述电容C5、电阻R6及电阻R7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感L6的一端,所述电感L6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感L1的一端及电容C3的另一端;

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同时连接电阻R4、电容C4、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二极管D3及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3及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RELAY-OK端,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同时连接二极管D5、二极管D6的负极及电磁铁H的一端,所述电磁铁H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2、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端及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二极管D5和二极管D6的正极。

所述电感L4、电感L5、电感L2、电感L1、电感L3、电感L6为共模电感。

所述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6、电容C7、电容C9、电容C10为滤波电容,所述电容C10、电容C1、电容C2、电容C4、电容C3均为X电容,所述电容C6、电容C7、电容C9均为Y电容。

所述二极管D5、二极管D6为稳压二极管,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为防反二极管。所述电容C5和电容C8为瓷片电容,所述电阻R3为预充电阻,所述电阻R1、电阻R2、电阻R5、电阻R8、电阻R9为吸收电阻,所述电阻R4为分压电阻,所述电阻R6和电阻R7为电流采样电阻。

当电路输入电压时,电压通路通过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阻R3先给辅助源供电并且对前级滤波电路进行预充,当辅助源正常工作时所提供的VCC2电压给继电器PLY1供电,RELAY_OK处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继电器PLY1开始工作吸合,同时,在电路中对IN+和VIN两点处的电压进行采样比较处理后得到的信号解除了对移相全桥控制器芯片的保护,此时电源开始正常输出工作。继电器PLY1吸合后由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阻R3组成的通路被旁路掉,此时的电流主要通过继电器PLY1流向后级电路。由于电源正常输出工作前,已经对前级滤波电路进行了预充,所以在继电器PLY1吸合正常工作后就会大大减小了电源的冲击电流,并且被旁路掉的防反接电路基本上为零损耗。当电源的输入端正负接反时,由于输入电路中有防反接二极管D1、D2存在,电路不能正常导通,从而导致辅助源不工作,即继电器不能吸合,此时的电路就起到了防反接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起防反接保护作用的同时,也降低了电源的损耗从而提高了电源的效率,并且大大降低了电源在开机时的冲击电流。提高了电源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