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用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8022发布日期:2019-04-24 00:13阅读:8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户用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用光伏支架,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农村的户用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在户用光伏系统中,光伏电池组件安装在光伏支架。普遍情况,支架通过连接件连接在具有一定重量的配重基础上,这种配重基础多数是采用预制或现浇的混凝土压块。

如公开(公告)号为CN103812428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太阳能光伏或光热与钢筋混凝土支架。该支架用于支撑太阳能光伏组件或太阳能光热构件,适合建造各种分布式光伏电站或提供太阳能热水的供应站。因现阶段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在农田上,或荒地、或沙漠或屋顶上,如将其建设在农田里,一是电站的高度有限,电站挡住了阳光,导致农田无法利用,顾此失彼,再者农田含有大量的化学成分,地面潮湿极易导致金属支架生锈,从而减少了电站的使用寿命,因电站建设高度有限,容易遭到人为破坏。金属结构支架用于楼顶,不能与建筑完美结合,影响城市空间环境,影响市容,站在城管的角度而言是:乱搭乱盖。因此,太阳能光伏或光热与钢筋混凝土支架的支架等是钢筋混凝土制造,解决了上述问题。

又如公开(公告)号为CN207368931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容易组装、价格低的预制混凝土材质的光伏支架。该光伏支架包括至少两块混凝土板,混凝土板立放在水平面,混凝土板上侧边与水平面呈锐角夹角;混凝土板上侧边设置螺母套管,装在螺母套管的压块将光伏组件固定在混凝土板上。1.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零部件均可以实现工厂化生产制作,现场安装时,操作简单,降低现场制作时间,提高安装速度。2.本实用新型光伏支架采用预制混凝土支架,不使用碳钢热镀锌型钢支架,节省钢材,大大降低投资,原材料污染小,环保效果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户用光伏支架,该光伏支架制作方便,成本低。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户用光伏支架,包括用于安装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多根檩条,所述檩条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斜梁和第二斜梁上;所述第一斜梁的前端通过连接件与第一前立柱连接;所述第一斜梁的后端通过第一调节杆与第一后立柱连接,所述第一斜梁与第一调节杆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上设置有多个角度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杆通过角度调节孔与第一后立柱连接;所述第二斜梁的前端通过连接件与第二前立柱连接;所述第二斜梁的后端通过第二调节杆与第二后立柱连接,所述第二斜梁与第二调节杆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上设置有多个角度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杆通过角度调节孔与第二后立柱连接;所述第一前立柱、第二前立柱、第一后立柱、第二后立柱分别连接有配重容器,所述配重容器用于填充配重填充物。

为了提高光伏支架的稳定性,所述第一前立柱与第一后立柱之间连接有第一立柱连梁。同理,所述第二前立柱与第二后立柱之间连接有第二立柱连梁。

为了便于设置,降低成本,所述第一前立柱、第二前立柱、第一后立柱、第二后立柱均包括立柱和连接在立柱底部的底板;所述配重容器底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立柱插入安装孔内,所述底板位于配重容器底部。具体地,所述配重容器为箱状。

本实用新型利用成型的玻璃钢或金属等做为基础外壳,通过填充沙子、石块、泥土,建筑垃圾等做为配重,形成的一种新基础的技术方法。在基础上安装前后立柱,通过立柱连梁、连接件、斜梁,檩条、调节杆等组成光伏支架,在光伏支架上安装光伏组件等。基础不需要预制,浇注,就地取材,利用农村常用的沙子,石子,泥土,建筑垃圾等,方便,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配重容器与立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户用光伏支架,包括:

太阳能光伏组件,安装在光伏支架上。

多根檩条,太阳能光伏组件1通过压块或其它连接件安装在多根檩条2上。

第一斜梁3、第二斜梁,可以由普通的U型钢等组成,通过连接件等与檩条连接,和光伏支架的前后立柱连接。

第一调节杆6、第二调节杆10,光伏支架的组成部分,分别连接第一斜梁3与第一后立柱5、第二斜梁与第二后立柱9,上面有调节孔7,通过第一后立柱5、第二后立柱9安装在不同的调节孔7上,可改变斜梁与水平面的角度,从而改变光伏组件与水平面的角度(改变了光伏组件与太阳角度从而增加光伏组件接收的太阳辐射的能量,增加光伏系统的发电量)。

角度调节孔7,在第一调节杆6、第二调节杆10上,通过第一后立柱5、第二后立柱9安装在不同的调节孔7,可调节光伏组件与地面的角度。

连接件,用于光伏支架的前后立柱与斜梁的连接。

第一前立柱4、第二前立柱8,由金属管(即立柱16)和焊接在底部的底板17组成,通过连接件与立柱连梁等连接在一起,组成光伏支架。基础重量做为配重压在立柱的底板17上。

配重容器13(箱状),如图2所示,由金属或玻璃钢之类的有一定强度的材料组成外壳,在外壳上有安装孔14,前后立柱向上穿过配重容器的安装孔14,配重容器内填充沙子,石子,泥土,建筑垃圾等做为配重,配重容器压在立柱的底板17上,固定光伏支柱。

第一立柱连梁11、第二立柱连梁12,连接前后立柱,提高光伏支架的稳定性。

第一后立柱5、第二后立柱9,由金属管(即立柱16)和焊接在底部的底板17组成,通过连接件与立柱连梁等连接在一起,组成光伏支架。配重容器13做为配重压在立柱的底板17上。

配重容器13外壳,由金属或玻璃钢之类的有一定强度的材料组成,底部有孔,可穿过前后立柱,内部填充沙子,石子,泥土,建筑垃圾等做为配重。

基础配重填充物15,由沙子,石子,泥土,建筑垃圾等组成,通过填充物及光伏系统支架,光伏组件的重量,抵抗因风力原因造成光伏系统的侧翻及平移。

安装孔14,在配重容器13的底部,前后立柱向上穿过安装孔14。

具体地,多根檩条2上安装太阳能光伏组件1,所述檩条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斜梁3和第二斜梁上。

所述第一斜梁3的前端通过连接件与第一前立柱4连接;所述第一斜梁3的后端通过第一调节杆6与第一后立柱5连接,所述第一斜梁10与第一调节杆10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10上设置有多个角度调节孔7,所述第一调节杆10通过角度调节孔7与第一后立柱5连接。第一前立柱4与第一后立柱10之间连接有第一立柱连梁11。

所述第二斜梁的前端通过连接件与第二前立柱8连接;所述第二斜梁的后端通过第二调节杆10与第二后立柱9连接,所述第二斜梁与第二调节杆10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10上设置有多个角度调节孔7,所述第二调节杆10通过角度调节孔7与第二后立柱9连接。所述第二前立柱与第二后立柱9之间连接有第二立柱连梁12。

所述第一前立柱4、第二前立柱8、第一后立柱5、第二后立柱9分别连接有配重容器13,所述配重容器13用于填充配重填充物。

为了便于设置,降低成本,所述第一前立柱4、第二前立柱8、第一后立柱5、第二后立柱9均包括立柱16和连接在立柱16底部的底板17;所述配重容器13底部设置有安装孔14,所述立柱插入安装孔14内,所述底板17位于配重容器13底部。具体地,所述配重容器13为箱状。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