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高的二级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29330发布日期:2019-11-01 22:1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性高的二级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

尤其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性高的二级配电箱。



背景技术:

各类施工现场环境复杂,不同施工阶段现场平面变化较大,给敷设固定网络线路组成网络带来不便。很多施工现场移动网络信号较差,且利用移动信号互联需要付出较高成本。

而且施工现场用电设备较多,一般需要用到配置专用的二级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配电箱作为一种常用的电气设备,现有的配电箱,各种配电、控制元器件,一般通过各种连接 件固定于箱体内,或者先安装在底板上,然后将元器件和底板一起固定到箱体内。

但是二级配电箱时常处于野外环境,现有一般的二级配电箱为金属件,易腐蚀,且使用时间久之后,容易导致触电,且金属制件不方便安装和拆卸转移,野外环境复杂,不透气、不防水,也会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一种合理的安全性高的二级配电箱对于工程施工的用电工作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防水绝缘,安全性高,施工时可根据用电设备进行控制的二级配电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安全性高的二级配电箱,包括配电装置、用于装载所述配电装置的装载装置以及用于安装所述装载装置的安装台,所述装载装置包括箱体和盖体,所述配电装置包括进线端、出线端、与所述进线端电连接的总线开关和与所述出线端电连接的出线插头,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进线端进入的进线孔、用于方便所述分线插头进入的出线管以及用于方便总线开关进行控制的控制框,所述安装台包括支撑腔和接触座,所述支撑腔下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进线孔连通的通孔,所述接触座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装载装置位置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端部设置有限位凹孔,所述接触座上设置有用于方便与所述装载装置连接的连接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进线孔设置与所述箱体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出线管端部设置有防护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出线端包括第一出线端和第二出线端,所述第一出线端连接有第一出线管,所述第二出线端连接有第二出线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出线端和第二出线端的数量均至少为一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控制框上设置有翻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装载装置和安装台均为聚氯乙烯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支撑腔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支撑腔的固定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限位槽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用于方便移动所述盖体的移动柄。

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性高的二级配电箱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防水绝缘,安全性高,施工时可根据用电设备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配电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装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配电装置,11、进线端,12、出线端,121、第一出线端,122、第二出线端,2、装载装置,21、箱体,211、进线孔,212、出线管,2121、第一出线管,2122、第二出线管,213、控制框,214、防护盖,215、翻盖,216、拉环,22、盖体,221、移动柄,3、安装台,31、支撑腔,311、通孔,312、固定螺孔,32、接触座,321、限位槽,322、限位凹孔,323、连接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施工现场用电设备较多,一般需要用到配置专用的二级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配电箱作为一种常用的电气设备,现有的配电箱,各种配电、控制元器件,一般通过各种连接 件固定于箱体内,或者先安装在底板上,然后将元器件和底板一起固定到箱体内。

但是二级配电箱时常处于野外环境,现有一般的二级配电箱为金属件,易腐蚀,且使用时间久之后,容易导致触电,且金属制件不方便安装和拆卸转移,野外环境复杂,不透气、不防水,也会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施例一:如图1至4所示,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一种安全性高的二级配电箱,包括配电装置1、用于装载所述配电装置1的装载装置2以及用于安装所述装载装置2的安装台3,所述装载装置2包括箱体21和盖体22,所述配电装置1包括进线端11、出线端12、与所述进线端11电连接的总线开关13和与所述出线端12电连接的出线插头,所述箱体21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进线端11进入的进线孔211、用于方便所述分线插头进入的出线管212以及用于方便总线开关13进行控制的控制框213,所述安装台3包括支撑腔31和接触座32,所述支撑腔31下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进线孔211连通的通孔311,所述接触座32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装载装置2位置的限位槽321,所述限位槽321端部设置有限位凹孔322,所述接触座32上设置有用于方便与所述装载装置2连接的连接螺孔323。

首先是配电装置1,配电装置1包括进线端11、出线端12、与所述进线端11电连接的总线开关13和与所述出线端12电连接的出线插头,总线从进线端11进来,在总线开关13处进行控制分流,分流至多个出线端12,用电设备通过与出线插头连接来进行供电。

然后是装载装置2,所述装载装置2包括箱体21和盖体22,所述箱体21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进线端11进入的进线孔211、用于方便所述分线插头进入的出线管212以及用于方便总线开关13进行控制的控制框213。

配电装置1设置于所述装载装置2的箱体21中,箱体21上设置有分别用于进线端11、出线端12和总线开关13与外部交流信息的进线孔211、出线管212以及控制框213。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所述进线孔211设置于所述箱体21的底部,而出线管212以及控制框213设置于箱体21的侧壁。那么进线孔211可以从下方进行总线的传递,安全性更有保障。出线管212以及控制框213设置于箱体21便于使用者进行连接和控制。

最后是安装台3,在这里所述安装台3包括支撑腔31和接触座32,所述支撑腔31下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进线孔211连通的通孔311,所述接触座32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装载装置2位置的限位槽321,所述限位槽321端部设置有限位凹孔322,所述接触座32上设置有用于方便与所述装载装置2连接的连接螺孔323。

支撑腔31一来将装载装置2支撑起一个高度,在野外不担心装载装置2进水,且防止线路损坏,二来提供一个空腔方便总线传递通过。

接触座32则是安装台3与装载装置2的接触面,在接触座32上设置有限位槽321用以限制装载装置2位置,所述限位槽321端部设置有限位凹孔322,装载装置2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限位凹孔322内,那么整个配电箱更加稳定,不易松动。最后所述接触座32上设置有用于方便与所述装载装置2连接的连接螺孔323,将接触座32和装载装置2固定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所述装载装置2和安装台3均为聚氯乙烯件,这样不仅轻便,方便转移,而且起到很好的绝缘效果,在野外工作条件下,既可以进行防水、防晒、耐腐蚀,还可以有效进行绝缘,也方便装载装置内的空气流通。

那么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性高的二级配电箱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而且防水绝缘,安全性高,施工时可根据用电设备进行控制。

实施例二,如图1至4所示,依然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性高的二级配电箱更加的实用稳定,安全性高,本实用新型中还具有以下几个设计:

首先,所述出线端12包括第一出线端121和第二出线端122,所述第一出线端121连接有第一出线管2121,所述第二出线端122连接有第二出线管2122。

当然所述第一出线端121和第二出线端122的数量均至少为一个。

在这里第一出线端121为三相63A空开不带漏电保护,分别接A相、B相、C相、N相、PE相,第二出线端122为二相16A空开带漏电保护(1P+N)。且两种出线端的数量都可以是多个,以满足施工场地上各类不同用电设备的配电工作。

然后,所述出线管212端部设置有防护盖214。这里的防护盖214采用完全隔离的结构,保证出线管212中的出线插头不易进水,且对用电设备进行供电时,打开防护盖214即可自插头处进行供电,使用完毕,及时关闭防护盖214,整个装置使用寿命更长。

另外,所述控制框213上设置有翻盖215。打开翻盖215,便可以对控制框213进行配电控制。

还有,所述支撑腔31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支撑腔31的固定螺孔312,支撑腔31更加稳定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所述限位槽321的数量至少为一个。那么对装载装置2的限位效果更好。

最后,所述盖体22上设置有用于方便移动所述盖体22的移动柄221。方便打开盖体22,对箱体21内的配电装置1进行维修。

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性高的二级配电箱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防水绝缘,安全性高,施工时可根据用电设备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