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软硬线路板的电机驱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1541发布日期:2019-04-29 12:20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合软硬线路板的电机驱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结合软硬线路板的电机驱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机驱动还与电管等装置相连接,但是电机驱动的多采用固定式的结构,产品内部空间拥挤,电机体积较大,生产和制作时,耗时较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合软硬线路板的电机驱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合软硬线路板的电机驱动,包括软硬线路板,所述软硬线路板可折叠安装在电机驱动的尾部,所述软硬线路板折叠后为上端开口的箱状容器,并且容器内壁与内壁之间不粘连;

所述软硬线路板包括至少一个刚性区和至少一个软性区,所述软性区包括规则的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设置在软硬线路板的折叠处,所述柔性线路板包括柔性覆铜板层;

所述刚性区包括刚性线路板,所述刚性线路板分散设置在软硬线路板表面;所述刚性线路板包括基材层、覆铜板层和胶片层,所述基材层设置在覆铜板层上表面,所述覆铜板层与柔性线路板的柔性覆铜板层经压合连接,所述胶片层设置在覆铜板层下表面,所述基材层折叠后朝向电机驱动内部;

所述电机驱动还包括后盖,所述后盖内壁与软硬线路板上的卡合凹槽相卡合,所述后盖上设有用以穿插连接线的开孔。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线路板上还设有若干镂空孔,并且镂空孔边缘设有镀铜层。

进一步地,所述镂空孔直径为0.3mm。

进一步地,所述刚性线路板的基材层采用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布基材FR-4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线路板板宽为6-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电机驱动采用的软硬结合板可折叠式安装,既有一定的挠性区域,也有一定的刚性区域,节省产品的内部空间,减少成品体积,且对提高产品性能有很大的帮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合软硬线路板的电机驱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软硬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刚性线路板和柔性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软硬线路板,2-电机驱动,11-刚性区,12-软性区,21-后盖,111-刚性线路板,121-柔性线路板,1111-基材层,1112-覆铜板层,1113-胶片层,1211-柔性覆铜板层,1212-镂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结合软硬线路板的电机驱动,包括软硬线路板1,所述软硬线路板1可折叠安装在电机驱动2的尾部,所述软硬线路板1折叠后为上端开口的箱状容器,并且容器内壁与内壁之间不粘连;

所述软硬线路板1包括至少一个刚性区11和至少一个软性区12,所述软性区12包括规则的柔性线路板121,所述柔性线路板121设置在软硬线路板1的折叠处,所述柔性线路板121包括柔性覆铜板层1211;

所述刚性区11包括刚性线路板111,所述刚性线路板111分散设置在软硬线路板1表面;所述刚性线路板111包括基材层1111、覆铜板层1112和胶片层1113,所述基材层1111设置在覆铜板层1112上表面,所述覆铜板层1112与柔性线路板121的柔性覆铜板层1211经压合连接,所述胶片层1113设置在覆铜板层1112下表面,所述基材层1111折叠后朝向电机驱动2内部;

所述电机驱动2还包括后盖21,所述后盖21内壁与软硬线路板1上的卡合凹槽相卡合,所述后盖21上设有用以穿插连接线的开孔。

在上述实施例中,柔性线路板121板宽为6-10mm,柔性线路板121上还设有若干镂空孔1212,并且镂空孔1212边缘设有镀铜层,镂空孔1212直径为0.3mm。

在上述实施例中,刚性线路板111的基材层1111采用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布基材FR-4制成。

在上述实施例中,软硬线路板1折叠后,卡在电机驱动2的下部,软硬线路板1上设有镂空孔1212可用于连接线路,后盖21内壁与软硬线路板1之间设置有相对应的卡合结构,连接线路一端连接在电机驱动2内部,另一端通过后盖21上的开孔连接外部电源,通讯等。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