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控制装置和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0753发布日期:2019-06-05 23:0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电机控制装置和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机控制装置和电子锁。



背景技术:

目前判断和改变电机的工作状态一般需要在电机上设置霍尔传感器,通过霍尔传感器检测磁场进而判断电机的转动方向,并以此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然而,传统的在电机上设置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的成本较高,此外,还需要设置电路板等辅助元件,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导致电机控制装置的整体安装体积较大,不利于安装在空间紧凑的设备里。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机控制装置和电子锁。

一种电机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机工作,所述电机设置有转轴,包括检测控制模块和抵接件,所述抵接件用于在所述转轴转动时活动抵接于所述转轴并使所述转轴的运动状态改变,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用于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转轴的运动状态改变时所述电机的电流变化,并根据所述电机的电流的变化控制所述电机工作。

上述电机控制装置,通过抵接件抵接于转轴上并使得转轴的运动状态改变,使电机产生电流变化,检测控制模块检测所述转轴的运动状态改变时所述电机的电流变化,并根据所述电机的电流的变化控制所述电机工作,这种电机控制装置的结构简洁,不需使用霍尔传感器和线路板,使得控制电机工作的成本下降,且有效实现了控制电机工作的效果,且能将所述电机控制装置安装于紧凑的空间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置有所述转轴,所述转轴用于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所述检测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连接一触发件,所述触发件活动抵接于所述抵接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转盘,所述转盘的中部开设有转孔,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转孔且与所述转盘连接,所述触发件凸起设置于所述转盘的外侧边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接件开设有活动槽,所述触发件活动设置于所述活动槽内,所述触发件活动抵接于所述活动槽的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槽呈圆弧状开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所述电机,所述抵接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抵接件包括第一抵接件和第二抵接件,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第二抵接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第二抵接件间隔设置,所述触发件活动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件或所述第二抵接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包括供电电路、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供电电路串联一检测电阻,所述供电电路用于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供电电路电连接,且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检测电阻的电流,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检测电阻的电流的变化控制所述电机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子单元和驱动子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控制子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子单元与所述驱动子单元电连接,所述驱动子单元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一种电子锁,包括插销,还包括上述任一中所述的电机控制装置,所述电机与所述插销驱动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电子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电子锁局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又一个实施例的电子锁局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的电子锁的立体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的检测控制模块的原理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的供电电路、检测电阻和检测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的驱动芯片的电路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的电机的电路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的电子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的电子锁的立体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的电子锁的立体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一个实施例的电子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电机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机200工作,所述电机200设置有转轴,包括检测控制模块和抵接件400,所述抵接件400用于在所述转轴转动时活动抵接于所述转轴并使所述转轴的运动状态改变,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用于与所述电机200电连接,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转轴的运动状态改变时所述电机200的电流变化,并根据所述电机200的电流的变化控制所述电机200工作,所述电流为电机200的驱动电流。

上述电机控制装置,通过抵接件400抵接于转轴上并使得转轴的运动状态改变,使电机200产生电流变化,检测控制模块14检测所述转轴的运动状态改变时所述电机200的电流变化,并根据所述电机200的电流的变化控制所述电机200工作,这种电机控制装置的结构简洁,不需使用霍尔传感器和线路板,使得控制电机200工作的成本下降,且有效实现了控制电机200工作的效果。这样,就能准确地控制所述电机200的所述转轴转动到位,并通过所述检测控制模块14来实现控制所述电机200工作,且能将所述电机控制装置安装于紧凑的空间里。

电机正常工作状态下,即电机匀速(匀速率)转动时的电流称为额定电流或工作电流,当转轴受到阻力,即电机的转轴受到抵接件的抵接产生的阻力或者摩擦力,导致转轴的运动状态改变,电机对转轴的驱动力也将改变,导致电机的工作电流改变,电机的转轴因减速或停止时电机的电流会增大,电流增大时刻的电流称为电机的堵转电流,电机的堵转电流会达到电机额定电流的5至 12倍,从而使得检测控制模块能够检测到电机的电流的改变,并以此控制电机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接件用于在所述转轴转动时活动抵接于所述转轴并使所述转轴减速,所述转轴减速时,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转轴减速时所述电机的电流变化,并根据所述电机的电流的变化控制所述电机工作,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正常转动时电流为额定电流,所述转轴减速时所述电流增大,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检测到所述转轴减速时电机增大的电流,并根据所述电机的电流的变化控制所述电机工作,也就是说,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检测到所述电机从额定电流的范围转变至堵转电流的范围,并根据所述电机的电流变化控制所述电机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抵接件400用于在所述转轴转动时活动抵接于所述转轴并使所述转轴停止,所述转轴停止时,所述检测控制模块14用于与所述电机200电连接,所述检测控制模块14用于检测所述转轴停止时所述电机200的电流变化,并根据所述电机200的电流的变化控制所述电机200工作,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正常转动时电流为额定电流,所述转轴停止时所述电流增大,所述检测控制模块14检测到所述转轴停止时电机200 增大的电流,并根据所述电机200的电流的变化控制所述电机200工作,也就是说,所述检测控制模块14检测到所述电机200从额定电流的范围转变至堵转电流的范围,并根据所述电机200的电流变化控制所述电机200工作。

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机的电流的变化控制所述电机工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机的电流的变化控制所述电机的转轴反向转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机的电流的变化控制所述电机的所述转轴加速转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机的电流的变化控制所述电机的所述转轴减速转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机的电流的变化控制所述电机的所述转轴停止转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机的电流的变化控制所述电机的所述转轴先停止后转动。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控制电机的所述转轴反向转动、加速转动、减速转动、停止转动和先停止后转动的方案能通过检测控制模块进行任意的组合,也就是说,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具有编程功能,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电机的电流变化,并用于向所述电机发送预设指令,通过所述预设指令控制所述电机工作,所述预设指令通过编程的方式记录于所述检测控制模块中。一个实施例是,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机的电流的变化控制所述电机停止转动,且经过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电机的转轴反向转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电机用于驱动电子锁的插销,所述电机的所述转轴转动时带动插销从锁梁上脱开,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控制转轴停止转动且保持第一预设时间后,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电机的所述转轴反向转动,以使得所述插销复位。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机的电流的变化控制所述电机的所述转轴减速,且经过第二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电机的转轴加速转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电机应用于切割件上,所述电机与所述切割件驱动连接,将工件抵接于在转动的切割件上时,所述电机的所述转轴减速,方便工件进行定位,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控制转轴停止转动且保持第二预设时间,即工件定位结束后,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转轴加速转动,方便切割件快速地对工件进行切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电机控制装置还包括电机200,所述电机200设置有所述转轴,所述转轴用于在所述电机200的驱动下转动,所述检测控制模块14与所述电机200电连接。

为使得抵接件400改变转轴的运动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转轴连接一触发件240,所述触发件活动抵接于所述抵接件400上。本实施例中,触发件240连接于转轴的径向表面上,即触发件240凸起设置于转轴的圆周表面。本实施例中,转轴转动时带动所述触发件转动,并使得触发件转动到相应位置时,抵接件抵接于触发件的表面,使得触发件驱动转轴改变运动状态。

为安装所述触发件24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转盘220,所述转盘220的中部开设有转孔,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转孔且与所述转盘200连接,所述触发件凸起设置于所述转盘220的外侧边缘,从而实现将触发件240设置于所述转轴的外侧边缘。本实施例中,转盘为圆柱形,即转盘的截面为圆形。

为使得所述电机200的转轴在一定的范围内往复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抵接件400开设有活动槽401,所述触发件活动设置于所述活动槽401内,所述触发件活动抵接于所述活动槽401的侧壁。一个实施例是,所述触发件活动抵接于所述活动槽401一端的侧壁,所述触发件活动抵接于所述活动槽401两端的侧壁。

本实施例中,所述触发件活动设置于所述活动槽内,且所述触发件活动抵接与所述活动槽两端的其中一个侧壁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槽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触发件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触发件抵接于所述第一侧壁时,所述转轴停止运动,所述电机产生电流的变化,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控制检测到所述电机的电流变化并控制所述转轴停止转动。需要转轴复位时,检测控制模块控制经过第三预设时间后使得所述转轴反向运动,并使所述触发件朝第二侧壁运动,并最终抵接于第二侧壁上。当触发件抵接于第二侧壁时,所述转轴停止运动,所述电机产生电流的变化,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将进一步控制电机的工作。一个实施例是,当触发件抵接于第二侧壁时,所述转轴停止运动,所述电机产生电流的变化,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转轴停止转动。另一个实施例是,当触发件抵接于第二侧壁时,所述转轴停止运动,所述电机产生电流的变化,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转轴反向转动。这样,通过所述触发件抵接于所述活动槽两侧的侧壁,限制转轴转动并使电机产生电流变化,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根据电流变化控制电机工作,且最终实现转轴在活动槽两侧的侧壁之间的范围内转动。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电机的所述转轴受到阻力停止转动,所述电机将产生大于额定电流的堵转电流,此时通过检测电流的变化,控制所述电机的转轴停止转动,使所述电机停止工作,进而使得电流下降,达到保护电机的作用。

为使得转轴在一定范围内转动的转动角度更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活动槽401呈圆弧状开设,即活动槽为圆弧形。所述触发件随转轴转动,并沿所述活动槽401的开设路径运动,所述活动槽401能根据实际需求,即根据转轴所需转动角度调整活动槽401的开设,即活动槽401 的两侧的侧壁倾斜且形成第一夹角,转轴上的触发件抵接于活动槽401的两侧,以使得转轴在该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内转动。也就是说,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倾斜且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0°且小于360°,以使得转轴在大于0°且小于360°的范围内往复转动,从而获得更大的转动角度,即将活动槽401开设为圆弧状,使得活动槽401两侧的侧壁形成第一夹角,相较于垂直的两个侧壁,使得触发件能在大于等于180°且小于360°的范围内转动,使得转轴具有更大的转动角度。

为使得所述电机的转轴在一定的范围内往复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支架100,所述支架上设置所述电机200,所述抵接件400 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抵接件包括第一抵接件和第二抵接件,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第二抵接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架100上,且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第二抵接件间隔设置,所述触发件240活动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件或所述第二抵接件。通过所述触发件活动抵接于第抵接件或第二抵接件,从而使得触发件在第一抵接件和第二抵接件之间的范围内运动。

为使得转轴在一定范围内转动的转动角度更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接件设置有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抵接件设置有第二接触面,且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大于°且小于°,所述触发件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且所述触发件抵接于所述第一接触面或所述第二接触面上。

为实现所述检测控制模块14的检测以及控制功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检测控制模块14包括供电电路141、检测单元143和控制单元144,所述供电电路141串联一检测电阻142,所述供电电路141用于与所述电机200电连接,所述检测单元143与所述供电电路141电连接,且所述检测单元143用于检测所述检测电阻142的电流,所述检测单元143与所述控制单元144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144用于与所述电机200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144用于根据检测单元143检测到的所述检测电阻142的电流的变化控制所述电机200工作。所述供电电路用于给所述电机200供电,具体地,供电电路141用于与供电电源连接,供电电源通过供电电路141为电机供电,本实施例中,供电电源与电机串联。当所述抵接件400抵接于所述电机200的所述转轴上时,所述供电电路141上的电流增大,根据欧姆定律,此时检测电阻142 上的电压也相应增大,通过所述检测单元143测量检测电阻142两端的电压数值,并将该电压数值发送至控制单元144上,控制单元144根据电压数值控制电机200工作。

为实现所述检测控制模块14的检测以及控制功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子单元和驱动子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控制子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子单元与所述驱动子单元电连接,所述驱动子单元与所述电机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8所示,所述检测单元143包括电流检测芯片146,所述控制子单元包括单片机(图未示),所述驱动子单元包括驱动芯片145,所述电流检测芯片146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所述单片机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电机200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电流检测芯片146与所述检测电阻142并联,所述电流检测芯片146检测所述检测电阻142两端的电压,生成电压数值,根据欧姆定律,也可以换算成所述检测电阻142上的电流数值,或直接输出电压数值,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检测芯片146将所述电压数值发送至所述单片机,所述单片机接收检测单元143的所述电压数值,并根据所述电压数值调配出预设的执行指令,并将所述执行指令发送给所述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接收所述单片机的所述执行指令,并控制所述电机200工作。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检测芯片的型号为MP8110。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AT89S52。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芯片的型号为DRV8837CDSGR。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电阻142的型号为200mR/1206。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200的型号为FF-N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还提供一种电子锁10,包括插销300,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控制装置,所述电机200与所述插销300驱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电子锁10包括锁芯组件 11,所述锁芯组件11包括支架100、电机200和插销300,所述电机200设置于所述支架100上,所述支架100上设置有引导结构,所述插销300滑动设置于所述引导结构上,所述电机200设置有转轴210,所述转轴210上设置有转盘 220,所述转盘220的远离所述转盘220的中心的位置凸起设置有推块230,所述插销300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310,所述插销300另一端上设置有抵接面320,所述抵接面320朝向所述插接部310设置,所述抵接面320活动抵接于所述推块230,所述推块230用于随着所述转盘220转动时抵接于所述抵接面320,并推动所述插销300朝背向所述插接部310的方向运动。通过电机200驱动转盘 220转动,转盘220带动推块230转动,从而令推块230活动抵接于抵接面320 上,并推动插销300,以驱动插销300沿引导结构上滑动。通过这种方式驱动插销300运动,使得插销300朝靠近所述电机200的方向运动,令插销300远离锁梁700的插槽701,进而实现解锁功能,从而不需要在锁上设置钥匙孔,使得开锁更为灵活。本实施例中,所述抵接件400抵接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检测控制模块14检测所述转轴的运动状态改变时所述电机200的电流变化,并根据所述电机200的电流的变化控制所述电机200停止,从而改变插销300的运动状态,并使得插销300保持滑动后的状态。

为使得插销300复位,从而在电机200在非工作状态时使得插销300复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锁芯组件11还包括弹性件340,所述弹性件340的一端与所述插销300连接,所述弹性件340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 100连接。电机200工作时,驱动推块230推动插销300朝靠近电机200的方向运动,进而使得插销300远离锁梁700,实现解锁,此时弹性件340在插销300 运动时处于变形状态,弹性件弹性势能增加。电机200反向转动或者复位时,推块反向运动,抵接面不在受到推块的推力,弹性件340复位,插销300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反向运动,驱动插销300复位,并使得插销300朝靠近锁梁700的方向运动,以固定锁梁700,实现上锁。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200的所述转轴转动,插销300沿引导结构运动,并使得锁梁从插销300处脱开,所述转轴转动至预设位置时,与所述抵接件400抵接,且所述检测控制模块14控制所述电机200使得转轴停止转动,从而方便将锁梁700从插销300上拆开,所述检测控制模块14所述电机200的所述转轴保持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转轴反向转动并恢复至原位,此时通过弹性件340的使得所述插销300复位。

弹性件340用于使插销300复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弹性件340为弹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压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拉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片。

为设置抵接面3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插销300上开设有卡槽301,所述推块230活动设置于所述卡槽301内,所述卡槽301朝向所述插接部310的侧壁为所述抵接面320。也就是说,所述抵接面320形成于所述卡槽301朝向所述插接部310的侧壁上,通过在插销300上开设卡槽301,以实现在插销300上设置所述抵接面320。

为实现所述插销300沿导向结构上滑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导向结构为开设于所述支架100上的第一导向槽101,所述插销300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101内,插销300沿所述第一导向槽101的开设方向滑动,从而实现所述插销300沿导向结构上滑动。为便于滑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销300上凸起设置有滑块330,所述滑块330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101内,从而实现插销300沿第一导向槽101滑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330滑动抵接于所述第一导向槽101的侧壁,这样,所述滑块 330沿所述第一导向槽101的侧壁滑动,第一导向槽101的侧壁对滑块330形成支撑和导向的作用,使得插销300的滑动更加顺畅和稳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330具有圆弧形截面,所述第一导向槽101也具有圆弧形截面,且所述滑块330与所述第一导向槽101的侧壁贴合,这样,所述滑块330能更加方便地设置在第一导向槽101内,且使所述滑块330与所述第一导向槽101 的侧壁贴合,令滑动更加顺畅。

为使弹性件340的伸缩运动更加平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支架100上开设有第二导向槽102,所述弹性件340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槽 102内,即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槽102内。这样,所述弹性件340伸缩时沿着所述第二导向槽102开设方向伸缩,从而避免弹性件340在伸缩过程中弯曲,从而令弹性件340的伸缩更加平稳,确保了插销300在弹性件340带动下复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340的外周抵接于所述第二导向槽102的侧壁,第二导向槽102的侧壁对弹性件340形成支撑和导向的作用,令弹性件340 的伸缩运动更加平稳,确保了插销300在弹性件340带动下复位。

为简化支架100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一导向槽101和所述第二导向槽102重合设置,且弹簧的一端与与所述滑块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向槽一端的侧壁连接,即所述插销300和弹性件340 共用一个导向槽,使支架100的结构更加简洁,令锁芯组件11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令支架100的制作更加方便。

为适配呈U字型设置的锁梁70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插销300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推块230的数量为两个,每一所述插销300 与一所述推块230对应设置,两个所述插销300上的所述抵接面320朝向相反设置。这样,每一所述插销300与呈U字型设置的锁梁700的一端配合,使得两个所述插销300分别固定锁梁700的两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插销300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如图10 所示,两个插销300的抵接面320相互错开,两个推块230关于转盘220的一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每一推块230驱动一个所述插销300。当电机沿着图10中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两个推块分别推动两个插销相对运动,使得两个插销往直接的内侧方向运动,实现解锁。这样,实现在一个电机200的作用下驱动两个插销300分别朝靠近电机200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插销300朝远离锁梁700 的方向运动,使锁芯组件11与锁梁700拆卸。

为推动两个相对设置的插销30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两个所述推块230关于转盘220的一直径方向对称设置,从而推动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插销300,堆成设置的推块230在转动时经过的夹角和圆弧线距离相等,从而使得所述插销300随推块230移动的距离一致。

为使得转轴210受力均匀,令转动平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转盘220为圆柱形,即转盘220具有圆形截面,转盘220在转轴210的径向上的截面为圆形,推块230沿转盘220的轴向凸起设置于转盘220上。转轴 210呈圆柱形,转盘220转动时,转轴210向圆周外的的方向受力均匀,令转动更加平稳,且能延长转轴210寿命。

为使得推块230更平稳地推动插销30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推块230具有圆柱体结构,也就是说,所述推块230径向上具有圆形截面,从而当推块230随转盘220转动时,所述推块230的圆周表面平滑地抵接于所述抵接面320上,使得推块230更平稳地推动插销300。

为使得插销300朝靠近电机200的方向运动时,对插销300进行限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插销300包括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所述第一插销设置有第一插接部310,所述第二插销设置有第二插接部310,所述第一插销远离所述第一插接部3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插销远离所述第二插接部310的一端活动抵接。这样,当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分别朝靠近所述电机200的方向运动时,到达某个位置时所述第一插销远离所述第一插接部3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插销远离所述第二插接部310的一端活动抵接,使得第一插接部310和第二插接部310分别受到限位,从而令使得第一插接部310和第二插接部310停止运动。

为实现两个插销300之间相互限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每一插销300凸起设置有一挡止部350,每一插销300远离所述插接部310的一端活动抵接于另一所述插销300的挡止部350上,从而实现两个插销300之间相互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00上设置有限位部(图未示),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插销300和所述电机200之间,所述插销300远离所述插接部310 的一端活动抵接于所述限位部上,从而实现插销300的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电子锁10包括锁壳500 和锁梁700,所述锁壳500内设置有安装腔502,还包括上述任一个实施例中的所述的锁芯组件11,所述锁芯组件11设置于所述安装腔502内,所述锁壳500 开设有锁孔501,所述锁孔501与所述安装腔502连通,所述插接部310与所述锁孔501活动对齐设置,所述锁梁700的一端穿过所述锁孔501插设于所述安装腔502内,所述锁梁700插设于所述安装腔502内的一端上设有插槽701,所述插接部310活动插设于所述插槽701内。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锁梁700的一端穿过所述锁孔501插设在安装腔502内,预设状态下,所述插销300插设于所述插槽701内,从而使得锁梁700固定于锁芯组件11上。通过电机200驱动转盘220转动,转盘220带动推块230转动,从而令推块230活动抵接于抵接面320上,并推动插销300,以驱动插销300沿引导结构上滑动,从而令插销300朝靠近所述电机200的方向运动,从而令插销300从插槽701内抽出,从而能使得锁梁700从锁芯组件11上脱开,完成解锁。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转轴转动,当抵接件400抵接于所述转轴,且使得所述转轴运动状态改变时,所述检测控制模块14控制所述转轴停止转动,使得插销300和锁梁700之间保持脱开的状态,方便解锁。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控制模块14还控制所述转轴经过第一预设之间后反向转动,从而令推块230朝远离所述抵接面320 的方向运动,方便插销300复位,以使得插销300和锁梁700之间锁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导结构沿所述电机200至所述锁孔501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插槽701朝向所述电机200。以使得所述插销300沿引导结构在电机200和锁孔501的连线上往复运动,实现将插销300活动插设在插槽701 内,实现电子锁10解锁和上锁的功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槽沿所述电机200至所述锁孔501的方向开设,所述插槽701朝向所述电机200。以使得所述插销300沿第一导向槽在电机200和锁孔501的连线上往复运动,实现将插销300活动插设在插槽701 内,实现电子锁10解锁和上锁的功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梁700呈U型设置,所述锁梁700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锁孔501插设于所述安装腔502内,所述锁梁700插设于所述安装腔502内的每一端上设有插槽701,所述插销300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推块 230的数量为两个,每一所述插销300与一所述推块230对应设置,两个所述插销300上的所述抵接面320朝向相反设置,每一所述插销300的插接部310插设于一所述插槽701内。这样,每一所述插销300与呈U字型设置的锁梁700 的一端配合,使得两个所述插销300分别固定锁梁700的两端。

为控制所述电机工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芯组件还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发射器与所述接收器无线连接,所述接收器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发射器用于发射预设信号;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发射器发出的所述预设信号,从而控制所述电机工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射器包括手机,所述接收器包括蓝牙接收器,所述蓝牙接收器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所述单片机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手机通过蓝牙模式发射预设信号,所述蓝牙接收器接收所述发射器发出的所述预设信号,且向所述单片机发送预设指令,所述单片机接收所述预设指令,且控制所述电机工作。

为提醒用户,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锁10还包括蜂鸣器和震动传感器,所述震动传感器与所述蜂鸣器电连接,所述震动传感器受到震动时,也就是说,当电子锁10受到暴力拆卸时,控制所述蜂鸣器发出警报,以提醒用户。

为对电源模块进行充电,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锁10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电机200电连接,所述底座12上开设有电源孔,所述电源孔内穿设有电源接口组件,所述电源接口组件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以对电源模块进行充电。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锁10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电机200电连接,所述锁壳500上开设有电源孔,所述电源孔内穿设有电源接口组件,所述电源接口组件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以对电源模块进行充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4和图12所示,所述电子锁10包括锁梁700、锁体13、锁壳500和第一螺接件600,所述锁壳500的边沿与所述锁体 13连接,且在所述锁壳500和所述锁体13之间形成安装腔502,所述锁壳500 上开设有锁孔501,所述锁孔501与所述安装腔502连通,所述锁壳500设置有连接部510,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502内,所述连接部510开设有通孔 511,所述通孔511对齐于所述锁孔501,所述第一螺接件600穿设于所述通孔511内,且所述锁壳500通过所述第一螺接件600与所述锁体13连接,所述锁梁700穿过所述锁孔501与所述锁体13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子锁10,第一螺接件600穿过所述锁孔501位于安装腔 502内,通过第一螺接件600连接所述锁壳500和锁体13,将锁梁700穿设锁孔501时,使得锁梁700阻挡住第一螺接件600,即将第一螺接件600隐藏在锁孔501内,在锁梁700不解锁的情况下,第一螺接件600无法拆卸,从而防止电子锁10在上锁状态下被拧开第一螺接件600,提升电子锁10的安全性。

为避免螺丝刀伸入锁孔501拧开第一螺接件60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梁700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螺接件600至少部分重合,也就是说,所述锁梁 700穿设于所述锁孔50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接件600至少部分重合,进而通过锁梁700的端部挡住第一螺接件600,有效避免从外部将螺丝刀伸入锁孔501从而拧开第一螺接件600的情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梁700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螺接件600对齐设置,进而通过锁梁700的端部挡住第一螺接件600,有效避免从外部将螺丝刀伸入锁孔501从而拧开第一螺接件600的情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梁700的端部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螺接件600的截面宽度,即当锁梁700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螺接件600对齐设置时,所述锁梁 700的端部能覆盖所述第一螺接件600,进而避免在锁梁700锁紧时第一螺接件 600被从外部拧开。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锁梁700和锁孔501的侧壁之间可以存在间隙,所述锁梁700和锁孔501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时,只要间隙小于螺丝刀的宽度,则能避免螺丝刀从锁孔501伸入,进而避免在锁梁700锁紧时第一螺接件600被从外部拧开。也可以是,该间隙与第一螺接件600之间错开设置,从而避免螺丝刀从锁孔501伸入而拧开第一螺接件600。也可以是,所述锁梁700封闭所述锁孔50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梁700封闭所述锁孔501。所述锁梁700 完全封闭锁孔501,进而能避免从外部将螺丝刀伸入锁孔501,进一步提升安全性。

为适配U型锁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锁孔50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锁梁700呈U字形设置,所述锁梁700的每一端分别穿设一所述锁孔501与所述锁体13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510和所述第一螺接件600的数量分别为两个,每一连接部510上分别开设有通孔511,每一所述通孔511分别对应一所述锁孔501,每一所述第一螺接件600分别穿过一所述通孔 511与所述锁体13连接。

为固定所述锁壳500和锁体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12所示,所述锁体13包括锁芯组件11和底座12,所述锁芯组件11与所述底座12连接,所述锁壳500的边沿与所述底座12连接,且在所述锁壳500和所述底座12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502,所述锁芯组件11设置于所述安装腔502内,这样,所述锁壳500与所述底座12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502,所述锁芯组件11位于所述安装腔502内,从而通过锁壳500和底座12保护锁芯组件11,使得锁芯组件 11更加安全。所述锁壳500通过所述第一螺接件600与所述锁芯组件11连接,所述锁梁700穿过所述锁孔501与所述锁芯组件11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510通过所述第一螺接件600与所述锁芯组件11连接。由此固定所述锁壳 500和锁体13。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锁壳500通过所述第一螺接件600与所述锁芯组件11连接,由于第一螺接件位于安装腔内,能够有效避免第一螺接件在上锁时被拆卸,为固定所述锁芯组件11和所述底座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芯组件11与所述底座12通过第二螺接件610连接。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螺接件610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底座12上设置有螺柱612,所述螺柱612上开设有螺接槽,所述螺接槽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锁芯组件上开设有安装孔611,所述第二螺接件610穿过所述安装孔611且与所述螺接槽的侧壁螺接,从而实现固定所述锁芯组件11和所述底座12。

为进一步地提高所述电子锁10的安全性,避免被暴力拆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12所示,所述电子锁10还包括挡片520,所述挡片520 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挡片520与所述连接部510连接,且所述挡片520 活动盖设于所述第一螺接件600朝向所述锁孔501的一端上。具体地,挡片挡设于第一螺接件朝向所述锁孔501的一端,也就是说,所述挡片520与所述第一螺接件600朝向所述锁孔501的一端至少部分重合,从而避免螺丝刀从外部伸入锁孔501对螺接件进行拆解,提高所述电子锁10的安全性。为了实现挡片与连接部的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挡片的外侧边缘朝向连接部凸起设置套接部,套接部的内侧表面设置内螺纹,连接部于通孔511的外侧边缘朝向挡片凸起设置套圈部,套圈部的外侧表面设置为螺纹,套接部套接在套圈部的外侧,且套接部与套圈部螺纹连接,通过将挡片拧在连接部上,使得挡片能够方便地安装并且拆卸。

为实现第一螺接件600与所述锁体13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体13上设置有螺柱,具体地,锁体朝向锁孔方向凸起设置螺柱,所述螺柱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螺柱开设有螺孔,所述第一螺接件600 与螺孔的侧壁螺接。

为固定所述锁壳500和所述锁体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接件600 包括螺帽和螺杆,所述螺帽抵接于所述连接部510朝向所述锁孔501的一面,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通孔511内,且所述锁壳500通过所述螺杆与所述锁体13 连接,所述锁梁700穿过所述锁孔501与所述锁体13连接,螺帽抵接在连接部 510朝向所述锁孔501的一面,避免锁壳500朝远离锁体13的方向运动,从而固定所述锁壳500和所述锁体13,实现所述第一螺接件600穿设于所述通孔511 内,且所述锁壳500通过所述第一螺接件600与所述锁体13连接。

为固定所述锁壳500和所述锁体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接件600 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的一端与所述锁体13连接,所述螺栓的另一端穿过穿设所述通孔511,所述螺母套设于所述螺栓上,且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栓螺接,所述螺母朝向所述连接部510的一面抵接于所述连接部510上。从而固定所述锁壳500和锁体13,实现所述第一螺接件600穿设于所述通孔511内,且所述锁壳500通过所述第一螺接件600与所述锁体13连接。

为固定所述锁壳500和锁体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511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螺接件600与所述通孔511的侧壁螺接。通过第一螺接件 600与所述通孔511的侧壁螺接,进一步地固定所述锁壳500和锁体13。

为固定锁壳500和锁芯组件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孔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螺接件600与所述固定孔的侧壁螺接。通过第一螺接件600 与所述通孔511的侧壁螺接,使所述锁壳500和锁芯组件11之间固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