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用电源接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7293发布日期:2019-05-21 20:57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泵用电源接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电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泵用电源接线。



背景技术:

一般供热循环泵机组包括电驱动马达及泵体,电驱动马达放置在定子壳体中,马达壳体与泵壳体相连接。控制或调节电驱动马达所需的电气和电子器件通常设置在接线盒或电子器件壳体中,电子器件壳体与定子壳体相连接。

为了给泵组件供电需要在接线盒上设置一插头触点或线缆通道,用于供电给定子壳体中的线圈,并根据需要连接其他的电子器件。目前,多数将电导体电路浇铸在制成电子器件壳体的合成材料中,但是这使得电子器件壳体的铸造过程颇为复杂。另外,也可以在壳体中设置线缆通道例如接线螺母,线缆被引导穿过线缆通道,然后在内部与设有电子器件的电路板相连接,此种方式需要接线时线束线穿线到螺母里面采用备帽式锁紧,生产效率较低,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壳体中设置线缆通道例如接线螺母,线缆被引导穿过线缆通道,然后在内部与设有电子器件的电路板相连接,此种方式需要接线时线束线穿线到螺母里面采用备帽式锁紧,生产效率较低,人工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泵用电源接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泵用电源接线,包括定子壳体和接线盒壳体,所述接线盒壳体轴向或径向侧地安装在定子壳体上,所述接线盒壳体侧面设有独立接口,所述独立接口与电源线一体注塑成型,且独立接口与电源线注塑一体成型形成类似出线螺母。

优选的,所述接线盒壳体内部设有用于控制或调节电驱动马达所需的电子器件。

优选的,所述接线盒壳体的上部设有接线盒盖,所述独立接口位于接线盒壳体与接线盒盖之间。

优选的,所述电源线内部设有多根导线。

优选的,所述出线螺母一端具有半圆形凸起,所述接线盒壳体侧面设有一凹槽,所述独立接口上的凸起插入接线盒壳体上的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电源线内的多根导线连接至开关,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设有第一电接触点和第二电接触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独立接口与电源线一体注塑成型,泵组件装配好后插电即可使用,代替了原来的出线螺母穿线结构,不需要二次穿线,节约人力成本,便于售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切割示意图;

图3为独立接口、电源线和凸起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独立接口和凸起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定子壳体1、接线盒壳体2、独立接口3、电源线4、凸起5、导线6、第一电接触点7、第二电接触点8、接线盒盖9、开关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照图1至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泵用电源接线,包括定子壳体1和接线盒壳体2,接线盒壳体2轴向或径向侧地安装在定子壳体1上,定子壳体1中设有泵机组的电驱动马达,接线盒壳体2侧面设有独立接口3,独立接口3与电源线4一体注塑成型,电源线4为公知件,且独立接口3与电源线 4注塑一体成型形成类似出线螺母,本实用新型中,独立接口3与电源线4一体注塑成型,形成出线螺母,泵组件装配好后插电即可使用,代替了原来的出线螺母穿线结构,不需要二次穿线,节约人力成本,便于售后维修。

本实施例中,接线盒壳体2内部设有用于控制或调节电驱动马达所需的电子器件。

本实施例中,接线盒壳体2的上部设有接线盒盖9,独立接口3位于接线盒壳体2与接线盒盖9之间。

本实施例中,电源线4内部设有多根导线6,注塑时将电源线4放入注塑模具即可注塑成型。

本实施例中,出线螺母一端具有半圆形凸起5,接线盒壳体2侧面设有一凹槽,独立接口3上的凸起5插入接线盒壳体2上的凹槽内。

本实施例中,电源线4内的多根导线6连接至开关10,电源线4的另一端设有第一电接触点7和第二电接触点8,可实现外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泵用电源接线,将电源线4与独立接口3一体注塑成出线螺母,使用时直接将外部电源接通即可向泵组件实现供电连接,方便快捷,避免了接线螺母人工穿线效率低下的问题。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底壁”、“一端”、“顶壁”、“另一端”、“上”、“一侧”、“内”、“前端”、“中部”、“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