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排二次安全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0764发布日期:2019-05-15 23:02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端子排二次安全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端子排二次安全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二次系统检修、技改工作中,面临着“三误”误碰、误拆接线、误整定的安全风险,需要执行二次安全措施用以保证工作过程中的安全。近年来,由于二次安全隔离措施执行不到位导致的事故事件频发。如:2016年5.17事件,500kV曲靖变500kVⅠ组母线因误碰跳闸,正是由于前期端子排上二次安全隔离措施不到位,之后电流端子连接片打开有误,使用通灯进行线芯核对时,直流电流串入运行中的母差保护,最终导致发生误动作。由上可见,二次安全隔离措施在保障二次工作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次工作,特别是继电保护专业几乎所有工作都需执行二次安全隔离措施。目前传统的二次安全隔离措施是使用绝缘胶带进行粘贴隔离,使用绝缘胶带隔离的传统二次安全隔离措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安全问题、效率问题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排二次安全隔离装置,以解决使用传统二次安全隔离措施进行二次安全隔离时,使用绝缘胶带进行隔离造成安全性差、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低和绝缘胶带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端子排二次安全隔离装置,包括卷轴筒、卷轴固定件和卷轴,所述卷轴筒内设有弹簧转轴,所述卷轴卷在弹簧转轴上,所述卷轴的固定端与弹簧转轴固定连接,卷轴的自由端穿出卷轴筒并且卡设在卷轴固定件内,卷轴筒和卷轴固定件上均设有固定底座,所述卷轴筒和卷轴固定件均通过固定底座固定在端子排上。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卷轴筒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卷轴筒的一端设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封堵盖,所述封堵盖和卷轴筒相对于开口的另一端均设有连接孔,所述弹簧转轴设置于容纳腔内,并且弹簧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连接孔内。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卷轴筒的侧壁上设有卷轴出口,所述卷轴的自由端从卷轴出口穿出卷轴筒。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卷轴出口在靠近开口的一端设有便于将封堵盖取下的缺口。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卷轴筒和卷轴固定件上均设有连接头,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凹孔,所述凹孔与连接头相适配,所述连接头卡设与凹孔内。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卷轴筒和卷轴固定件上均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头的连接端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头的连接端螺纹连接设置于螺纹孔内。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卷轴固定件内设有卡设腔,所述卷轴固定件的侧壁上设有与卡设腔连通的卷轴进口,所述卷轴的自由端从卷轴筒穿出后,从卷轴进口处穿进卡设腔内并将卷轴的自由端固定在卡设腔内。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卷轴固定件包括呈L形的基座、顶板和侧板,所述基座的上端与顶板的一端相连,所述顶板的一端与侧板的上端相连,所述侧板的下端与基座之间留有间隙并形成卷轴进口,所述基座、顶板和侧板围成卡设腔。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卷轴固定件的一端设有与卡设腔连通的卡口,所述卡口处设有压紧件,所述压紧件与基座相适配,所述压紧件的一侧设有压紧块,所述压紧块卡设在卡口内,并将卷轴的自由端压紧在卡设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固定底座先将卷轴固定件固定在端子排上,然后拉动卷轴筒,使卷轴从卷轴筒内拉出,通过固定底座固定卷轴筒,使卷轴筒也能固定在端子排上,便可利用卷轴将端子排完全遮盖和隔离,在不需要遮盖和隔离时,将卷轴筒从端子排上取下,然后利用弹簧转轴的自动回复功能使卷轴能收回到卷轴筒内,实现卷轴的重复使用,以此方式进行二次安全隔离,简便快捷,解决了使用绝缘胶带进行隔离造成安全性差、工作效率低和绝缘胶带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卷轴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卷轴筒第一视角的截面图。

图3为卷轴筒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封堵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卷轴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卷轴固定件第一视角的截面图。

图7为卷轴固定件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压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固定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固定底座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卷轴筒;2、卷轴固定件;3、固定底座;4、容纳腔;5、开口;6、封堵盖;7、连接孔;8、卷轴出口;9、缺口;10、连接头;11、凹孔;12、卡设腔;13、卷轴进口;14、基座;15、顶板;16、侧板;17、卡口;18、压紧件;19、压紧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10示出了端子排二次安全隔离装置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端子排二次安全隔离装置,包括卷轴筒1、卷轴固定件2和卷轴,所述卷轴筒1内设有弹簧转轴,所述卷轴卷在弹簧转轴上,所述卷轴的固定端与弹簧转轴固定连接,卷轴的自由端穿出卷轴筒1并且卡设在卷轴固定件2内,卷轴筒1和卷轴固定件2上均设有固定底座3,所述卷轴筒1和卷轴固定件2均通过固定底座3固定在端子排上。

利用固定底座3先将卷轴固定件2固定在端子排上,然后拉动卷轴筒1,使卷轴从卷轴筒1内拉出,通过固定底座3固定卷轴筒1,使卷轴筒1也能固定在端子排上,便可利用卷轴将端子排完全遮盖和隔离,在不需要遮盖和隔离时,将卷轴筒1从端子排上取下,然后利用弹簧转轴的自动回复功能使卷轴能收回到卷轴筒1内,实现卷轴的重复使用,经试验测试,可重复使用60次以上,以此方式进行二次安全隔离,简便快捷,解决了使用绝缘胶带进行隔离造成安全性差、工作效率低和绝缘胶带浪费的问题。

卷轴采用PVC塑料薄膜制成,具有良好的安全隔离效果,在利用卷轴对端子排进行安全隔离时,卷轴上可以贴上“工作中”或“隔离中”等带有警示文字的标签,以便于作业人员知晓,并且将警示文字贴在卷轴上还可便于标签的更换,利于将警示文字进行更改,使得卷轴的使用能更加灵活。卷轴的长度可以是20cm,宽度可以是7cm,这样可以保证卷轴筒1和卷轴固定件2对卷轴能起到稳固的固定作用。

卷轴筒1采用聚乳酸树脂材料制成,使卷轴筒1具有高硬度和一定的韧性,并且符合环保理念;卷轴固定件2和固定底座3采用柔性PLA材料制成,使卷轴固定件2和固定底座3具有良好的韧性和一定的硬度,并且符合环保理念。

利用上述方式提升安全性的原理是:现有技术在使用绝缘胶带进行隔离,撕下来的绝缘胶带长短不一,有些时候不能完全遮蔽需要隔离的部分,导致二次安全隔离措施质量低下,为检修工作中埋下了误碰的安全隐患;绝缘胶带粘贴不牢固容易脱落,往往第一天布置好隔离措施,第二天已经脱落,不能起到有效的隔离作用,对后续的保护装置加量调试以及拆接线工作埋下安全隐患;在拆除隔离措施撕胶带时,易误撕端子排排头标签,标签脱落后,将不能准确的识别、定位端子排,为下一次的定检工作埋下安全隐患,导致误碰。而利用本端子排二次安全隔离装置可以通过设置合适宽度的卷轴,以便于将端子排进行完全的遮盖和隔离,不会造成二次安全隔离措施的质量低下,保证隔离的效果,通过固定底座3对卷轴筒1和卷轴固定件2进行固定,很好的避免了隔离装置易脱落的问题以及避免误撕端子排排头标签的问题,使卷轴一直都能起到安全隔离的作用,并且能一直准确的识别和定位端子排。

利用上述方式提升工作效率提现在:现有的二次安全隔离措施所使用绝缘胶带宽度较窄,往往一排端子需要使用两条甚至三条胶带才能完成隔离,费时费力,占用大量有效工作时间。同时,每天开工前需重复检查二次安全隔离措施是否脱落,对于有脱落屏柜应重新布置并检查,降低了工作效率。而利用本端子排二次安全隔离装置进行安全隔离时,卷轴选择合适的宽度便可只需一条卷轴就能进行安全隔离,不需进行重复的工作,并且由于其固定牢固,也不许每天开工前进行重复检查,并且由于本端子排二次安全隔离装置使用方便安装简单,还可以缩短隔离装置布置的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

避免绝缘胶带浪费提现在:传统的二次安全隔离措施使用的绝缘胶带往往使用一次就丢弃,同时据统计,一项工作一般需要使用1卷以上的绝缘胶带布置二次安全隔离措施,一些涉及屏柜较多的工程甚至需要使用超过20卷的绝缘胶带,浪费严重,无形中提高了检修成本。本端子排二次安全隔离装置不需利用胶带进行固定,并能重复使用,不会造成原料的浪费,并且节约了生产成本。

实施例二:

所述卷轴筒1内设有容纳腔4,所述卷轴筒1的一端设有与容纳腔4相连通的开口5,所述开口5处设有封堵盖6,所述封堵盖6和卷轴筒1相对于开口5的另一端均设有连接孔7,所述弹簧转轴设置于容纳腔4内,并且弹簧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连接孔7内。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将弹簧转轴设置于容纳腔4内,并将弹簧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封堵盖6的连接孔7内和卷轴筒1的连接孔7内,实现弹簧转轴的固定,设置开口5和封堵盖6便于对容纳腔4内的弹簧转轴和卷轴进行更换和检修。

实施例三:

所述卷轴筒1的侧壁上设有卷轴出口8,所述卷轴的自由端从卷轴出口8穿出卷轴筒1。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在卷轴筒1的侧壁设置卷轴出口8,便可实现卷轴从卷轴筒1内穿出。

实施例四:

所述卷轴出口8在靠近开口5的一端设有便于将封堵盖6取下的缺口9。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卷轴出口8在靠近开口5的一端设置缺口9,在需要将卷轴筒1内的弹簧转轴和卷轴取出时,需要先将封堵盖6从开口5处取下,设置缺口9便可十分便于将封堵盖6取下,从而便于将容纳腔4内的弹簧转轴和卷轴取出。

实施例五:

所述卷轴筒1和卷轴固定件2上均设有连接头10,所述固定底座3上设有凹孔11,所述凹孔11与连接头10相适配,所述连接头10卡设与凹孔11内。

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卷轴筒1与固定底座3之间利用连接头10和凹孔11进行连接,卷轴固定件2与固定底座3之间也是通过连接头10和凹孔11进行连接,采用卡设的方式来连接卷轴筒1和固定底座3以及连接卷轴固定件2和固定底座3,可以十分便于拆卸,便于对零部件进行更换。

实施例六:

所述卷轴筒1和卷轴固定件2上均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头10的连接端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头10的连接端螺纹连接设置于螺纹孔内。

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连接头10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卷轴筒1和卷轴固定件2上,这样还可以实现对连接头10进行更换,这样可以使连接头10适应不同型号的固定底座3。

实施例七:

所述卷轴固定件2内设有卡设腔12,所述卷轴固定件2的侧壁上设有与卡设腔12连通的卷轴进口13,所述卷轴的自由端从卷轴筒1穿出后,从卷轴进口13处穿进卡设腔12内并将卷轴的自由端固定在卡设腔12内。

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卷轴固定件2具体通过卡设腔12对卷轴的自由端进行固定,在卷轴的自由端从卷轴筒1的卷轴出口8穿出时,将卷轴的自由端从卷轴进口13处穿进卡设腔12内,便可实现将卷轴的自由端进行固定,在利用本端子排二次安全隔离装置进行安全隔离时,先将卷轴固定件2进行固定,然后拉动卷轴筒1,使卷轴从卷轴筒1内拉出,然后固定卷轴筒1的位置,便可利用卷轴对端子排进行安全隔离。

实施例八:

所述卷轴固定件2包括呈L形的基座14、顶板15和侧板16,所述基座14的上端与顶板15的一端相连,所述顶板15的一端与侧板16的上端相连,所述侧板16的下端与基座14之间留有间隙并形成卷轴进口13,所述基座14、顶板15和侧板16围成卡设腔12。

在实施例七的基础上,卷轴固定件2具体可以包括呈L形的基座14、顶板15和侧板16,侧板16的下端与基座14之间留有间隙便可以形成卷轴进口13,基座14、顶板15和侧板16所围成的区域便可形成卡设腔12。

实施例九:

所述卷轴固定件2的一端设有与卡设腔12连通的卡口17,所述卡口17处设有压紧件18,所述压紧件18与基座14相适配,所述压紧件18的一侧设有压紧块19,所述压紧块19卡设在卡口17内,并将卷轴的自由端压紧在卡设腔12内。

在实施例八的基础上,利用压紧件18来对卡设腔12内的卷轴进行进一步的固定,具体的可以将卷轴先卡设进卡设腔12内,然后将压紧件18设置在卡口17处,压紧件18的压紧块19卡设进卡口17内,压紧块19在起到连接压紧件18和卷轴固定件2的同时,还可以将卷轴的自由端压在卡设腔12内,实现对卷轴的进一步固定。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