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嵌式家庭储能系统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6243发布日期:2019-02-15 20:13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内嵌式家庭储能系统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储能系统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嵌式家庭储能系统柜。



背景技术:

随着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储能系统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技术的不断成熟,新能源发电、储能设备、新能源汽车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些技术已经开始在普通人家得到应用。

但是新能源发电设备、储能设备,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等设备都独立运行,且都有较大的体积,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并且各设备安装位置相对分散,以及各设备间设备联调复杂,使得这些设备的装机及应用率一直很低。因此,家庭储能系统柜应运而生。但是,现有的家庭储能系统柜存在安装复杂、防护等级极差,不利于防水、防尘,而且占用空间等问题,限制了它的进一步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嵌式家庭储能系统柜,该系统柜嵌入安装于墙体中,防护等级高、省空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嵌式家庭储能系统柜,包括:

外箱体,嵌入于墙体中,且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墙体中;以及

机柜,设于所述外箱体内,其包括柜体和铰接于柜体上的柜门;所述柜体内设有多层,所述多层中分别设有储能逆变器、电池模组和配电模组,所述柜体内设有一对上下线接线板,所述上下线接线板用于悬挂连接于所述配电模组上的导线。

为了增加机柜的散热能力,优选地,所述柜体的上设有至少一个散热风扇。更优选地,所述散热风扇为一对,设于柜体的上侧。

优选地,所述柜体的下侧设有进风口。所述散热风扇与进风口配合,使得柜体内的空气循环流动,进一步提升了机柜的散热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外箱体通过螺丝或螺栓固定于墙体中。

作为优选,所述外箱体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填充有泡沫填缝剂,从而修复了外箱体与墙体之间的缝隙,使得墙面更加美观。

作为优选,所述柜门上设有显示屏,以便于观察柜体内部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外箱体上设有进出线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内嵌式家庭储能系统柜,采用嵌入式安装,防护等级高、节省空间;接线方便,布线美观,节约布线成本、安规防护能力强;结构安装简单,固定方便,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家庭储能系统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家庭储能系统柜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家庭储能系统柜的外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0、墙体;110、泡沫填缝剂;200、外箱体;210、螺丝;220、进出线孔;310、柜体;311、储能逆变器;312、电池模组;313、配电模组;314、上下线接线板;315、散热风扇;316、进风口;320、柜门;321、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嵌入式家庭储能系统柜的一实施例,包括外箱体200和位于外箱体200内的机柜。

所述外箱体200嵌入于墙体100中,并通过固定件如螺丝210、螺栓等固定于墙体100中。外箱体200与墙体100之间的缝隙通过泡沫填缝剂110填充,从而修复墙面,使得墙面更加美观。优选地,外箱体200上设有进出线孔220,机柜中的进出线通过进出线孔220进入到墙体100内。

所述机柜设于所述外箱体200内,其包括柜体310和铰接于柜体310上的柜门320;所述柜体310内设有多层,所述多层中分别设有储能逆变器311、电池模组312和配电模组313,所述柜体310内设有一对上下线接线板314,所述上下线接线板314用于悬挂连接于所述配电模组313上的导线。所述上下线接线板314使得布线更加规整,且能够将信号线和功率线分开布线,避免出现信号线发生短路的情况。

由于系统柜嵌设于墙体100中,对散热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机柜的散热能力,优选地,在所述柜体310的上设有至少一个散热风扇315。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扇315为一对,设于柜体310的上侧。进一步地,为了使柜体310内的空气循环流动,提升机柜的散热能力,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柜体310的下侧设置了进风口316。通过上述改进,避免了传统的储能系统柜产品通风散热差,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的缺陷。

此外,为了便于观察柜体310内部的情况,优选地,在所述柜门320上设置了显示屏321。

本实施例的内嵌式家庭储能系统柜,采用嵌入式安装,防护等级高、节省空间;接线方便,布线美观,节约布线成本、安规防护能力强;结构安装简单,固定方便,维护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