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无线充电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3072发布日期:2019-08-07 01:53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车载无线充电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充电技术已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一些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可以应用无线充电器来充电,给手机充电时直接将手机放在无线充电器上即可。

将车载支架和无线充电器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车载无线充电支架作为一种全新的产品,渐渐开始流行起来。一般的车载无线充电支架通常包括底座、外壳和夹持件,通过底座固定在汽车出风口、玻璃或置物台上,无线充电发射电路以及线圈等元件设置在外壳内,夹持件用于和外壳配合夹持手机。

无线充电发射电路等元件设置外壳内,会给外壳增加一定的重量,无线充电支架仅靠底座实现固定,当夹持手机时,容易出现夹持不稳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夹持更稳的车载无线充电支架。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包括:

底座;

与所述底座连接的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外壳上还设有出线孔;

与所述外壳连接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夹持移动终端;

无线发射线圈,所述无线发射线圈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且使得所述外壳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形成充电表面;

交流输电线和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模块,所述交流输电线的一端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电连接,所述交流输电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外壳上的所述出线孔后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以及

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的供电接口。

这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将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模块设置在外壳之外,外壳内仅设有无线发射线圈,从而可以大幅降低外壳的体积和重量。相对于传统的车载无线充电支架,这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在用于夹持移动终端时,可以夹持的更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车载无线充电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车载无线充电支架的部分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载无线充电支架,包括:底座10、外壳20、夹持装置30、无线发射线圈40、交流输电线50、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模块60和供电接口70。

图2中省略了交流输电线50、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模块60和供电接口70。

本实施方式中,底座10为夹爪,用于夹持在汽车的出风口处,从而将车载无线充电支架固定。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底座10还可以为纳米底座、真空吸盘等结构。

外壳20与底座10连接。本实施方式中,外壳20与底座10球连接,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外壳20还可以与底座10铰接、固定连接。

外壳20内设有容纳腔22,外壳上还设有出线孔24。

夹持装置30与外壳20连接,夹持装置30用于夹持移动终端(例如,手机)。

无线发射线圈40设置在容纳腔22内,并且使得外壳20远离底座10的一侧形成充电表面26。

交流输电线50的一端与无线发射线圈40电连接,交流输电线50的另一端穿过外壳20上的出线孔24后与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模块60的输出端电连接。

供电接口70与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模块60的输入端电连接。

供电接口70连接外部供电后输入到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模块60。

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模块60将供电接口70输入的直流电转化为(高频)交流电,并且通过交流输电线50输入到无线发射线圈40,无线发射线圈40将交流电转化为磁场能量,对支持无线充电的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优选的,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模块60先将供电接口70输入的直流电的电压调整至合适值(通常为升压),再将调整了电压后的直流电转化为(高频)交流电,并且通过交流输电线50输入到无线发射线圈40。

一般来说,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模块60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升降压模块、直流转交流模块和驱动器,驱动器与无线发射线圈40电连接。

升降压模块可以省略。

优选的,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模块60也可以不包括驱动器,此时,驱动器设置在容纳腔22内。驱动器重量较低,其不会对外壳20的重量产生影响,同时驱动器设置在容纳腔22内,可以降低信号干扰,并且也可以更灵敏更高效的对无线发射线圈40进行控制。

优选的,驱动器为MOS管。

这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将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模块60设置在外壳之外,外壳20内可以仅设有无线发射线圈40,从而可以大幅降低外壳20的体积和重量。相对于传统的车载无线充电支架,这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在用于夹持移动终端时,可以夹持的更稳。

优选的,本实施方式中,供电接口70的外壳膨大形成容纳空间,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模块60设置在容纳空间内。

优选的,本实施方式中,供电接口70为Type-C公头连接器。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供电接口70还可以为USB-A公头连接器、USB-A母头连接器、Type-C母头连接器、Micro USB公头连接器或Micro USB母头连接器。

优选的,交流输电线50为高频交流输电线。高频交流输电线在传输交流电信号时,可以对输电线自身的磁场形成屏蔽。

优选的,车载无线充电支架还包括磁屏蔽板,磁屏蔽板与无线发射线圈40层叠设置。

磁屏蔽板可以进一步提升无线发射线圈40的充电效率。

优选的,本实施方式中,夹持装置30包括设置在外壳上的第一夹臂32和第二夹臂34,第一夹臂32和第二夹臂34相对设置。

第一夹臂32与第二夹臂34相对的一侧设有一凸块36,凸块36的旁边形成凹槽38,从而使得第一夹臂32与第二夹臂34相对的一侧为台阶状。

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这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可以夹持不同大小的手机。

优选的,凸块36可以沿着第一夹臂32与第二夹臂34连线垂直的方向来回移动。即,凸块36沿着垂直于充电表面26的方向来回移动。通过凸块36的移动,一方面可以夹持不同大小的手机,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得手机的背面与充电表面26贴合,实现无线充电。

优选的,第二夹臂34与第一夹臂32相对的一侧也设有一凸块。

结合图2,本实施方式的车载无线充电支架为电动支架,还包括电机80、电机安装板90、传感器(图中未显示)、传动组件82和运动控制模块(图中未显示)。

本实施方式中,电机80安装在电机安装板90上,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电机安装板90也可以省略,电机80直接安装在外壳20上即可。

运动控制模块分别与传感器和电机80电连接,并且运动控制模块还与供电接口70电连接。本实施方式中,运动控制模块和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模块60均设置在供电接口70的外壳膨大形成的容纳空间内。

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可以为触摸传感器、红外发射传感器等。传感器用于接收用户发出的指令,并且将该指令传输给运动控制模块。

运动控制模块接收传感器传输的指令,并且控制电机80的主动轴转动。

结合图2,本实施方式中,传动组件82为安装在电机80的主动轴上的齿轮82。

第一夹臂32和第二夹臂24上分别设有与齿轮82啮合的齿条。

电机80在运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转动,齿轮82将电机80转动带来的动力传送到第一夹臂32和第二夹臂24,第一夹臂32和第二夹臂34可以相对运动,从而使得夹持装置30打开或夹紧。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该车载无线充电支架也可以不是电动支架,例如,为重力支架、弹性支架等。

此时,电机80、电机安装板90、传感器、传动组件82和运动控制模块均可以省略。第一夹臂32和第二夹臂24之间通过弹性件弹性连接,从而使得第一夹臂32和第二夹臂34可以相对运动。

优选的,夹持装置30还包括支撑臂,支撑臂设置在第一夹臂32和第二夹臂24的连线的竖直方向。在该的实施例中,第一夹臂32、第二夹臂24和支撑臂可以联动,也可以均固定在外壳20上。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