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液态行波旋转超声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3763发布日期:2019-07-24 09:59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液态行波旋转超声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波旋转超声电机,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良好放液体侵入的行波旋转超声电机。



背景技术:

行波旋转超声电机是一种微电机,它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激发弹性体在超声频段产生微幅振动,并通过定、转子之间的摩擦将其转换成转子的回转运动的新型电机。因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低速大扭矩、噪声小、响应快、定位精度高、无电磁干扰和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但是目前现有超声电机一旦被水淋湿或者浸入液体中就会出现短路的现象,导致电机不能正常工作。因此研制性能良好、结构及工艺简单的防水功能等级高的超声电机具有重大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出一种防液态行波旋转超声电机,实现良好的防液体侵入效果。

技术方案:一种防液态行波旋转超声电机,包括定子座、机壳、电机轴、定子、转子,所述转子与嵌入所述定子座的第一轴承以及嵌入所述机壳的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机壳与定子座连接,所述机壳上设有电源引线孔,所述电源引线孔内设有电源引线,所述定子的压电陶瓷连接所述电源引线,所述机壳与定子座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置于密封圈安装槽内,并在所述密封圈安装槽内侧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密封圈完全密封在所述密封圈安装槽内的第一密封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定子座之间设有骨架密封圈,所述电机轴穿过所述骨架密封圈,所述骨架密封圈的内径与所述电机轴外径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引线向外延伸出所述电源引线孔,所述电源引线孔内设有包裹所述电源引线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电源引线孔外侧的机壳上设有套接在所述电源引线上的第二密封挡板,所述二密封挡板中央通孔的内径与所述电源引线外径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挡板为环状挡板并与所述定子座连成一体,所述机壳(1)的侧壁底部的台阶结构与所述定子座连接处形成所述密封圈安装槽,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机壳的侧壁与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定子座底部中央设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最小内径大于所述骨架密封圈外径,所述阶梯孔处嵌有环状的第三密封挡板,所述电机轴穿过所述第三密封挡板,所述第三密封挡板中央通孔的内径与所述电机轴外径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引线孔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大直径段的内径沿轴向由外向内逐渐收缩,在所述阶梯孔的大直径段由外向内设有两个第二密封圈。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机壳与定子座连接处、电源引线与电源引线孔连接处以及电机轴与定子座连接处分别设有多重密封防液态侵入结构,大幅提高行波旋转超声电机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液态行波旋转超声电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1所示,一种防液态行波旋转超声电机,包括定子座2、机壳1、电机轴3、定子4、转子5,转子5与嵌入定子座2的第一轴承7以及嵌入机壳1的第二轴承6转动连接,定子4固定在定子座2上,转子5安装在电机轴3上。机壳1与定子座2连接,机壳1上设有电源引线孔,电源引线孔内设有电源引线13,定子4的压电陶瓷连接电源引线13。

其中,机壳1与定子座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圈8,第一密封圈8置于密封圈安装槽15内,并在密封圈安装槽15内侧设有用于将第一密封圈8完全密封在密封圈安装槽15内的第一密封挡板14。第一密封挡板14为环状挡板并与定子座2连成一体,机壳1的侧壁底部的台阶结构与定子座2连接处形成密封圈安装槽15,第一挡板14与机壳1的侧壁与过盈配合。第一密封圈8作为机壳1与定子座2连接处的第一道密封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液体从连接处的缝隙侵入。密封圈安装槽15由机壳1与定子座2连接处形成的台阶型结构形成,一体式的第一密封挡板14通过过盈配合将第一密封圈8有效的密封在密封圈安装槽15内,即作为机壳1与定子座2连接处的第二道密封结构,从而实现多重密封防液态效果。

第一轴承7与定子座2之间设有骨架密封圈10,电机轴3穿过骨架密封圈10,骨架密封圈10的内径与电机轴3外径一致。定子座2底部中央设有阶梯孔16,阶梯孔16的最小内径大于骨架密封圈10外径,阶梯孔16处嵌有环状的第三密封挡板11,第三密封挡板11通过螺钉等结构固,电机轴3穿过第三密封挡板11,第三密封挡板11中央通孔的内径与所述电机轴3外径一致。阶梯孔16给装配骨架密封圈10以及第三密封挡板11提供便利,骨架密封圈10作为电机轴3与定子座2之间的第一道密封结构,嵌入到阶梯孔16的第三密封挡板11作为第二道密封结构,从而形成多重密封防液态效果,有效防止液体从电机轴3与定子座2连接处侵入。

电源引线孔为阶梯孔,阶梯孔的大直径段的内径沿轴向由外向内逐渐收缩,电源引线13向外延伸出电源引线孔,在阶梯孔的大直径段由外向内设有包裹电源引线13的两个第二密封圈9。电源引线孔外侧的机壳1上设有套接在电源引线13上的第二密封挡板12,二密封挡板12中央通孔的内径与电源引线13外径一致。电源引线13的外径与阶梯孔的小直径段直径一直,起到第一道密封作用;由外向内逐渐收缩的阶梯孔配合两个第二密封圈9,有效形成第二道密封结构,在外侧设置的第二密封挡板12将第二密封圈9完全密封在电源引线孔内,形成第三道密封结构,即以上结构的精密配合形成电源引线13与电源引线孔处的多重密封防液态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