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0967发布日期:2019-07-24 09:4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配电柜。



背景技术:

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配电柜由于自身的实用性而被广泛应用。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配电柜没有设置清理功能,无法定期对配电柜内的配电装置进行定期的浮灰清理,配电装置易由于表面存在浮灰而产生电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配电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配电柜没有设置清理功能,无法定期对配电柜内的配电装置进行定期的浮灰清理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通过往复按压手柄带动封板在套筒内往复横移产生气流并经出气管排出,通过排出的气流吹向配电装置来对配电装置表面的浮灰吹动清理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配电柜,包括配电柜体,所述配电柜体底面固定有多个支撑垫,所述配电柜体前面设置有柜门,所述柜门一侧与所述配电柜体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柜门另一侧表面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下方设置有锁具,且所述锁具内嵌安装在所述柜门上,所述配电柜体内壁上沿水平方向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有配电装置,所述配电装置一侧设置有接地线,且所述接地线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配电柜体内壁底部固定有散热管,且所述散热管两端开口,所述散热管内壁上安装有滤网,所述配电柜体内壁上部固定有清理组件;

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安装套和套筒,所述安装套固定安装在所述配电柜体内壁上,所述安装套侧面固定安装有所述套筒,所述套筒侧面固定有出气管,且所述出气管为弯管结构,所述安装套内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通过卡钩与压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簧的另一端通过卡钩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内侧固定有连杆,且所述连杆贯穿通过所述套筒,所述连杆一端固定有手柄,所述连杆另一端固定有封板,且所述封板外缘与所述套筒内壁贴合。

采用上述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配电柜,在使用时需要将所述配电柜体通过所述支撑垫平放在使用位置且必须确保所述接地线良好接地,解锁所述锁具后手持所述把手打开所述柜门,通过所述配电装置来与外界设备连接配线,配线结束后锁闭所述柜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所述配电装置清理时,手持所述手柄带动所述连杆横移,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封板在所述套筒内横移,由于所述封板外缘与所述套筒内壁贴合,从而所述封板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压缩所述套筒内的空气产生气流并经所述出气管排出,所述出气管为弯管结构,将气流排出后直接吹向所述配电装置对浮灰吹动清理,同时在所述连杆横移的过程中,所述连杆会通过所述限位板压缩所述压簧,当松开所述手柄时,所述压簧释放自身的压缩行程通过所述限位板带动所述连杆返回至初始位置,所述封板随之返回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复按压所述手柄多次,即可完成对所述配电装置的浮灰清理,从而实现对所述配电装置进行定期的浮灰清理,防止了所述配电装置表面浮灰堆积,避免了产生电弧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垫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支撑垫与所述配电柜体通过螺钉固定,所述把手为凸起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接地线为弹簧线,所述滤网的目数不低于200。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套与所述套筒焊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槽的槽深不大于所述压簧的压缩行程。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板为实心环状结构,所述限位板与所述连杆通过螺纹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和所述封板均为柔性材质。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往复按压手柄带动封板在套筒内往复横移产生气流并经出气管排出,通过排出的气流吹向配电装置来对配电装置表面的浮灰吹动清理,从而实现对配电装置进行定期的浮灰清理,防止了配电装置表面浮灰堆积,避免了产生电弧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外部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内部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外部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清理组件局部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配电柜体;101、柜门;102、支撑垫;103、把手;104、锁具;105、接地线;106、支架;107、配电装置;108、散热管;109、滤网;2、清理组件;201、手柄;202、连杆;203、安装套;204、套筒;205、出气管;206、缓冲槽;207、限位板;208、压簧;209、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配电柜,包括配电柜体1,配电柜体1底面固定有多个支撑垫102,配电柜体1前面设置有柜门101,柜门101一侧与配电柜体1通过铰链连接,柜门101另一侧表面设置有把手103,把手103下方设置有锁具104,且锁具104内嵌安装在柜门101上,配电柜体1内壁上沿水平方向固定有支架106,支架106上固定有配电装置107,配电装置107一侧设置有接地线105,且接地线105与支架106连接,配电柜体1内壁底部固定有散热管108,且散热管108两端开口,散热管108内壁上安装有滤网109,配电柜体1内壁上部固定有清理组件2;

清理组件2包括安装套203和套筒204,安装套203固定安装在配电柜体1内壁上,安装套203侧面固定安装有套筒204,套筒204侧面固定有出气管205,且出气管205为弯管结构,安装套203内开设有缓冲槽206,缓冲槽206内通过卡钩与压簧208的一端固定连接,压簧208的另一端通过卡钩连接有限位板207,限位板207内侧固定有连杆202,且连杆202贯穿通过套筒204,连杆202一端固定有手柄201,连杆202另一端固定有封板209,且封板209外缘与套筒204内壁贴合。

作为优选,支撑垫102的数量为四个,支撑垫102与配电柜体1通过螺钉固定,如此设置,便于通过支撑垫102稳固支撑配电柜体1,把手103为凸起结构,如此设置,便于手持把手103控制箱门的打开或关闭。

接地线105为弹簧线,如此设置,便于接线端良好接地,滤网109的目数不低于200,如此设置,便于防止杂物经滤网109进入配电柜体1。

安装套203与套筒204焊接固定,如此设置,便于良好封闭套筒204的一端。

缓冲槽206的槽深不大于压簧208的压缩行程,如此设置,便于防止压簧208到达自身的极限压缩行程而失效。

限位板207为实心环状结构,限位板207与连杆202通过螺纹固定,如此设置,便于连杆202和限位板207同步横移。

手柄201和封板209均为柔性材质,如此设置,便于手持手柄201时具有良好的触感,同时便于封板209外缘更好的与套筒204内壁接触。

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时需要将配电柜体1通过支撑垫102平放在使用位置且必须确保接地线105良好接地,解锁锁具104后手持把手103打开柜门101,通过配电装置107来与外界设备连接配线,配线结束后锁闭柜门101,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需要对配电装置107清理时,手持手柄201带动连杆202横移,连杆202带动封板209在套筒204内横移,由于封板209外缘与套筒204内壁贴合,从而封板209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压缩套筒204内的空气产生气流并经出气管205排出,出气管205为弯管结构,将气流排出后直接吹向配电装置107对浮灰吹动清理,同时在连杆202横移的过程中,连杆202会通过限位板207压缩压簧208,当松开手柄201时,压簧208释放自身的压缩行程通过限位板207带动连杆202返回至初始位置,封板209随之返回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复按压手柄201多次,即可完成对配电装置107的浮灰清理,从而实现对配电装置107进行定期的浮灰清理,防止了配电装置107表面浮灰堆积,避免了产生电弧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