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耗电降压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4272发布日期:2019-07-27 10:45阅读:1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耗电降压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便携式电子产品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耗电降压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日益广泛,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采用锂离子电池供电,有些应用中锂离子电池组电压达到了60V以上,例如一些电动平衡车、电动自行车和机器人用电池组等产品,电池组充满时电压达到了63V。在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中,常在负端用场效应管作为保护用功率器件,场效应管的驱动电压在10V~18V之间,电池管理系统中所用的控制芯片和通信芯片有不少是由5V或3.3V进行供电的,市场上多数的线性降压三端稳压器件的输入电压只能承受40V,无法直接从60V通过三端稳压器件进行降压来产生5V以下电源,因此电池管理系统中常常会需要采用两级降压来进行供电,先从60V经过一个线性降压电路降到10V~18V之间的电压,再将该电压经过三端稳压器件降压到5V或3.3V给芯片供电,并将10V~18V电压作为负端保护场效应管的驱动电压。现有的电池管理系统方案中从60V降压到10V~18V的电源电路通常采用DC/DC降压式开关电源或是线性降压电路,降压电路平时会有一定的电流消耗,以较小的电流工作而继续消耗着电池的电量。

现有的产品是以锂离子电池供电又是高电压电池组时,电源方案中从60V降压到10V~18V的电源电路通常采用DC/DC降压式开关电源或是线性降压电路,降压电路平时会有一定的电流消耗,由于它是长期工作,一直在消耗内部电池的电量,如果长期在仓库中存放时,会使电子产品内部的电池因为长时间小电流耗电而导致过放电,使内部电池损坏或产品长期存放后无法正常开机,使得产品放在仓库中长期存储时需要进行定期充电来维护,增加了不少维护成本。而若采用本申请中的低耗电降压电源电路方案,可以做到内部的降压电源电路只有很低的静态消耗电流(理论上为0uA),而且成本很低,方案简单,并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耗电降压电源电路,该电源电路组成简单,成本低,有良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耗电降压电源电路,包括电阻R1、N沟道场效应管V1、二极管D1、电容C1和C2;电阻R1的一端与电池组中第N节电池的正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N沟道场效应管V1的漏极连接,N沟道场效应管V1的源极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并作为所述低耗电降压电源电路的输出正极,N沟道场效应管V1的栅极与二极管D1的阴极、电容C2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与电池组中第i节电池的正极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接至电池组中第1节电池的负极连接,并作为所述低耗电降压电源电路的输出负极,其中,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i为整数,且2≤i<N,第N节电池为电池组中最高位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电阻R1为限流电阻,电容C1为滤波电容。

进一步的,所述二极管D1可采用电阻替代或二极管D1可直接短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C2可直接短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电路具体降压特性,可以将高电压输入降到一定范围的稳定电压,降压电路的静态耗电流接近于0,在以电池供电的电子产品应用中由于静态耗电量很低,使产品在关机状态下电池耗电很小,产品可以存储很长的时间,降低了产品存储时的维护成本;该电源电路组成简单,成本很低,有良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例的一种低耗电降压电源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耗电降压电源电路,包括电阻R1、N沟道场效应管V1、二极管D1、电容C1和C2;电阻R1的一端与电池组中第N节电池的正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N沟道场效应管V1的漏极连接,N沟道场效应管V1的源极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并作为所述低耗电降压电源电路的输出正极,N沟道场效应管V1的栅极与二极管D1的阴极、电容C2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与电池组中第i节电池的正极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接至电池组中第1节电池的负极连接,并作为所述低耗电降压电源电路的输出负极,其中,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i为整数,且2≤i<N,第N节电池为电池组中最高位电池。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低耗电降压电源电路,降压电源电路由5个电子元器件连接组成,分别为电阻R1、N沟道场效应管V1、二极管D1、以及电容C1和C2。其中R1为限流电阻,用于避免电源电路上电时瞬间电流过大;二极管D1及电容C2为场效应管V1的G栅极提供稳定的驱动电压,使V1导通开启,并使输出电压达到一定电压值后不再上升;C1为滤波电容。各部分的连接关系如下:电路中电阻R1的一端与电池组中最高一节电池的正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V1的漏极连接;V1的源极与C1的正极连接,成为电源电路的输出正极;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池组中低位第4节的电池正极连接;D1的负极与电容C2的一端以及V1的栅极相连接;电池组的负极与C2的另一端以及C1的负极连接,同时成为电源电路的输出负极。

该稳压电源电路的工作过程如下:在接通输入电源的瞬间,此时电路的输出为0V,电池组中低位第4节的电池正极通过二极管D1迅速对C2电容进行充电,使C2电容的电压很快上升到接近于4节电池的电压(在锂离子电池组中,约为12V~16V),场效应管V1的栅极电压也很快达到接近4节电池的电压;由于这时V1的GS极之间存有较大压差,驱动场效应管V1导通,输入电源通过R1和导通的V1对C1电容进行充电,C1电容上的电压(即输出电压)逐渐上升,随着输出电压上升,V1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差会逐渐减小,当V1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差减小到等于V1的栅极开启电压VGS值(约为1.1V~2V)时,由于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不够大,场效应管V1会趋向截止关断状态,因此C1上的电压会不再上升,处于稳定状态,这时电路的输出电压=低3节电池电压-D1压降-V1的VGS开启电压值,作为锂离子电池应用时,输出电压基本上会在10V~15V之间;由于该电路的驱动电路本身不耗电,由电压驱动场效应管V1的绝缘栅极,电路达到稳定状态后本身不消耗电流,因此该电路成为一个耗电流为零的低功耗降压电路。

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该电源电路的成本很低,未接负载情况下的静态消耗电流是0 ,在接入负载有电流变化情况下,输出电压可以稳定在10V~15V之间,可以用于驱动场效应管,也可以用于三端稳压器件的输入端作为前级降压,达到了高电压电池组供电输入时的降压目的,并具有电路简单、低成本、低静态耗电流的效果。

实施例2:

一种低耗电降压电源电路,除二极管D1采用电阻替代,其与部分均与实施例1的低耗电降压电源电路的电路结构一致。

实施例3:

一种低耗电降压电源电路,除二极管D1直接短接,其与部分均与实施例1的低耗电降压电源电路的电路结构一致。

实施例4:

一种低耗电降压电源电路,除电容C2省略,其与部分均与实施例1的低耗电降压电源电路的电路结构一致。

实施例5:

一种低耗电降压电源电路,除电容C2省略,其与部分均与实施例2的低耗电降压电源电路的电路结构一致。

实施例6:

一种低耗电降压电源电路,除电容C2省略,其与部分均与实施例3的低耗电降压电源电路的电路结构一致。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