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易排线的电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2160发布日期:2019-08-16 22:05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易排线的电表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式易排线的电表箱。



背景技术:

电表箱用于制造低压电缆分支箱,箱体的材料是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箱体的主要组成分为ABS工程塑料、聚碳酸酯透明PC材料、DMC、SMC四种材料注塑、压制而成。这种复合材料由两部分组成:基体—聚酯类树脂;增强材料(简称PC、SMC),所以又称其为透明PC材料、纤维增强的聚酯材料。透明PC材料、纤维增强型不饱和聚酯是一种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体的复合材料。这种两种材料具有不溶、阻燃可回收特点,后一种材料具有不熔不可回收利用弊端其物理结构为三维网状结构,这四种材料通过功能性填料改性及特种纤维的增强已成为一种高性能的工程材料。现有的电表箱内部电线密密麻麻的,线路不整齐,在检修和维护的时候增加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对线路进行筛选,也降低了劳动效率;但是现有的电表箱不能自动散热除尘,造成电表的使用寿命短,箱内温度过高会烧坏电表引发火灾;有些电表箱安装在黑暗处,从而抄表员无法看清度数,还得抄表员打开电表箱进行抄表,浪费来了很多时间,因此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易排线的电表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易排线的电表箱,包括箱体、散热罩、空气开关、防尘网、第一排线组件、绕线组件、第一固定螺栓、线路孔、底板、隔板、吸尘管、吸尘器、出尘管、透明夹、电表本体、第二排线组件、照明灯、挡板、吸尘头、卡线组件、电线、箱门、透明玻璃和L型把手,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箱体的内顶面与底板的上顶面固定连接有挡板和隔板,所述挡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电表本体,所述电表本体的下底面固定连接有电线,所述电线固定连接有绕线组件,所述绕线组件固定连接有第二排线组件,所述第二排线组件的侧壁与挡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电线穿过线路孔与卡线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卡线组件的侧壁与挡板远离电表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电线穿过线路孔与第一排线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排线组件的侧壁与挡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电线远离第一排线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空气开关,所述空气开关与挡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开关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电线,且穿过箱体与总电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内壁与隔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吸尘头,且多个吸尘头之间固定连接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吸尘器,所述吸尘器的下底面与箱体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吸尘器的出尘口固定连接有出尘管,所述出尘管穿过箱体设置于外端,所述箱体的侧壁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处合页连接有箱门。

进一步的,所述绕线组件包括柱体、弹性凸块和凹槽,所述柱体的侧壁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处固定连接多个弹性凸块,所述凹槽内连接有电线。

进一步的,所述卡线组件包括底座、卡扣、固定板和第二固定螺栓,所述底座的上顶面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底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挡板的侧壁之间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侧壁开设有开槽,且开槽处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箱体的外壁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散热罩。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线组件和第二排线组件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透明夹,所述箱体的内顶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照明灯。

进一步的,所述箱门的侧壁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处固定连接有透明玻璃,所述箱门的侧壁固定连接有L型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电表箱,通过卡线组件和绕线组件能够便于电工进行清晰排线,方便以后检修和维护的时候能够轻易的找出线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利用吸尘器和散热罩在保证散热的同时,提升了电表箱自身防尘、除尘的功能,有效地保证电表箱不会由于尘埃在电表箱内部堆积,影响电表箱的整体性能;利用照明灯和透明玻璃便于抄表员能够在黑暗的地方进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卡线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散热罩;3、空气开关;4、防尘网;5、第一排线组件;6、绕线组件;7、第一固定螺栓;8、线路孔;9、底板;10、隔板;11、吸尘管;12、吸尘器;13、出尘管;14、透明夹;15、电表本体;16、第二排线组件;17、照明灯;18、挡板;19、吸尘头;20、卡线组件;21、电线;22、箱门;23、透明玻璃;24、L型把手;61、柱体;62、弹性凸块;63、凹槽;201、底座;202、卡扣;203、固定板;204、第二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易排线的电表箱,包括箱体1、散热罩2、空气开关3、防尘网4、第一排线组件5、绕线组件6、第一固定螺栓7、线路孔8、底板9、隔板10、吸尘管11、吸尘器12、出尘管13、透明夹14、电表本体15、第二排线组件16、照明灯17、挡板18、吸尘头19、卡线组件20、电线21、箱门22、透明玻璃23和L型把手24,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底板9,箱体1的内顶面与底板9的上顶面固定连接有挡板18和隔板10,挡板18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电表本体15,电表本体15的下底面固定连接有电线21,电线21固定连接有绕线组件6,绕线组件6固定连接有第二排线组件16,第二排线组件16的侧壁与挡板18的侧壁固定连接,电线21穿过线路孔8与卡线组件20固定连接,卡线组件20的侧壁与挡板18远离电表本体15的一侧固定连接,电线21穿过线路孔8与第一排线组件5固定连接,第一排线组件5的侧壁与挡板18的侧壁固定连接,电线21远离第一排线组件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空气开关3,空气开关3与挡板18的侧壁固定连接,空气开关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电线21,且穿过箱体1与总电路固定连接,箱体1的内壁与隔板10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吸尘头19,且多个吸尘头19之间固定连接有吸尘管11,吸尘管11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吸尘器12,吸尘器12的下底面与箱体1的内底面固定连接,吸尘器12的出尘口固定连接有出尘管13,出尘管13穿过箱体1设置于外端,箱体1的侧壁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处合页连接有箱门22;绕线组件6包括柱体61、弹性凸块62和凹槽63,柱体61的侧壁开设有凹槽63,且凹槽63处固定连接多个弹性凸块62,凹槽63内连接有电线21;卡线组件20包括底座201、卡扣202、固定板203和第二固定螺栓204,底座201的上顶面固定连接有卡扣202,底座2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3,固定板203与挡板18的侧壁之间通过第二固定螺栓204固定连接;箱体1的侧壁开设有开槽,且开槽处固定连接有防尘网4,箱体1的外壁通过第一固定螺栓7固定连接有散热罩2;第一排线组件5和第二排线组件1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透明夹14,箱体1的内顶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照明灯17;箱门22的侧壁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处固定连接有透明玻璃23,箱门2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L型把手24;空气开关3连接出的电线21经过绕线组件6将电线21在凹槽63内缠绕,在弹性凸块62的限位下能够将电线21缠绕住,将电线21进行分类,拿张卡片写上电线21的详细情况,放入透明夹14内,方便以后进行检修和维护,电线21通过线路孔8后进行分线,分线后电线21通过卡线组件20进行卡线,卡扣202对电线21进行卡紧,利用第二固定螺栓204将卡线组件20与挡板18的侧壁进行固定,经过卡线组件20后将电线21经过第二排线组件16的排线后与电表本体15进行连接,所以通过卡线组件20和绕线组件6能够便于电工进行清晰排线,方便以后检修和维护的时候能够轻易的找出线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利用吸尘头19对箱体1内的灰尘进行吸尘,在吸尘器12的作用下,将灰尘吸进吸尘器12再经过出尘管13将灰尘排出,外界的灰尘在防尘网4的作用下可以将灰尘阻断,电表本体15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罩2进行散热,所以利用吸尘器12和散热罩2在保证散热的同时,提升了电表箱自身防尘、除尘的功能,有效地保证电表箱不会由于尘埃在电表箱内部堆积,影响电表箱的整体性能;在黑暗的地方时,抄表员将照明灯17打开,对其进行抄表,所以利用照明灯17和透明玻璃23便于抄表员能够在黑暗的地方进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L型把手24便于电工打开或关闭电表箱进行检修和维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