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检修用的绝缘搭接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8998发布日期:2019-08-23 22:31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路检修用的绝缘搭接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及检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路检修用的绝缘搭接杆。



背景技术:

户外电力操作施工,例如输电线路检修、安装等过程中往往需要将输电主线搭接电线后引流至地面满足输电主线接地或者用电设备的临时用等需求;但是现有将输电主线与户外电线搭接往往需要高空作业,而且过程较为繁琐,耗时多,安全性低。

中国专利CN201711228490.0,申请日2017年11月29日,专利名称一种电力线路检修接地搭接杆,公开了包括搭接头和操作杆的搭接杆,搭接头上设钩部和顶块,钩部下自由端固定连接在直角形的支座上,顶块固定连接到丝杆端部,丝杠通过螺旋部可旋转地连接到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通过从动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到支座一侧板上,支座另一侧板上通过主动转轴可转动地连接有与从动锥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锥齿轮,主动转轴伸出连接到操作杆上,丝杠旋转可将顶块抵靠到钩部内侧。通过锥齿轮传动机构将搭接头实现90度旋转驱动,从而将搭接头可靠地搭接到输电线上。但是该搭接杆不适宜输电主线的引流作用,而且该搭接杆结构较为复杂,操作不便,需人工近距离将搭接头接到输电线上,带来户外高空作业风险,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方便户外用电设备从输电主线上安全、方便的取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路检修用的绝缘搭接杆,满足从输电主线引流要求,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路检修用的绝缘搭接杆,包括绝缘手杆,还包括可导电的安装杆,安装杆的一端与绝缘手杆的顶端连接,安装杆的另一端设有可钩拉输电主线的可导电弯头,在安装杆上还设有可导电的引线弯头对和转动杆,所述引线弯头对包括弯口向上的下弯头、弯口向下的上弯头,下弯头设置在转动杆的一端,在转动杆的另一端设有绝缘绳,当拉紧绝缘绳时,转动杆连接下弯头的一端向上转动,带动下弯头的弯口与上弯头的弯口对接,形成可抱合引线的固定引线孔。

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搭接杆在使用时,可以将引线放置在下弯头的弯口处,然后拉紧绝缘绳,使引线固定在下弯头和上弯头的弯口对接形成的固定引线孔中,然后在保持绝缘绳拉紧的状态下,操作绝缘手杆,将可导电弯头钩拉输电主线,由于安装杆、可导电弯头和转动杆、引线弯头对均可导电,这样输电主线上的电流就可以依次经可导电弯头、安装杆和转动杆、引线弯头对引流至引线上,然后接入待用电设备或者接地。这样操作方便,而且通过绝缘手杆操作,一方面安全性高,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人工高空近距离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安装杆上还设有可导电的固定杆,固定杆设于转动杆的上方,上弯头设在固定杆的一端,固定杆的另一端与转动杆连接绝缘绳的端部之间经复位拉簧连接。复位拉簧在绝缘绳处于拉紧状态时伸长,当取电完成后松开绝缘绳,复位拉簧收缩复位,带动转动杆和下弯头向下转动,固定引线孔松开,释放引线,然后取下搭接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安装杆上设有垂直安装杆长度方向的上通孔和下通孔,上通孔两侧设有螺栓孔,下通孔两侧设有插销孔,固定杆和转动杆上均对应设有连接通孔,固定杆穿过上通孔后经穿过螺栓孔的螺栓与安装杆可拆卸连接,转动杆穿过下通孔后经销轴穿过插销孔与安装杆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在可导电弯头与安装杆连接的端部设有卡槽,在卡槽的两侧分别设有外螺栓通孔,在安装杆的端部设有与可卡入卡槽的凸头,凸头上设有内螺栓通孔,可导电弯头经依次穿过外螺栓通孔和内螺栓通孔的螺栓与螺母配合而与安装杆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绝缘手杆上还套接一个可栓系绝缘绳的栓绳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绝缘手杆包括中空的内绝缘主杆和硬质外绝缘套杆,所述硬质外绝缘套杆的内侧和内绝缘主杆的外侧设有适配的连接螺纹,内绝缘主杆和硬质外绝缘套杆之间螺纹连接。通过设置硬质外绝缘套杆螺纹连接在内绝缘主杆的外侧,这样操作时手持硬质外绝缘套杆,在内绝缘主杆和硬质外绝缘套杆的两层防护下,绝缘安全性能得到增强,并且可以连续调节绝缘手杆的长度,适宜不同高度下的输电主线使用,而且硬质外绝缘套杆和内绝缘主杆的螺旋连接稳定性高,方便绝缘手杆牢靠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搭接杆可方便的引用输电主线上的电流,实现供电设备用电或输电主线接地,而且可以避免高空和与输电主线的近距离作用,安全性能高,而且结构简单,方便携带和保存,可用于电路检修作业等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安装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绝缘手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绝缘手杆,11、内绝缘主杆,12、硬质外绝缘套杆,2、安装杆,21、凸头,22、上通孔,23、下通孔,3、可导电弯头,41、上弯头,42、下弯头,51、转动杆,52、固定杆,6、绝缘绳,7、复位拉簧,8、栓绳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路检修用的绝缘搭接杆,包括绝缘手杆1和安装杆2,安装杆的一端与绝缘手杆的顶端连接,安装杆的另一端设有可钩拉输电主线的可导电弯头3,在安装杆上还设有可导电的引线弯头对和转动杆51,其中引线弯头对包括弯口向上的下弯头42、弯口向下的上弯头41,下弯头的外弯曲面上设有可卡接转动杆的下卡槽,下弯头经穿过下卡槽和转动杆的螺栓与螺母配合连接后固定在转动杆的一端,在转动杆的另一端设有绝缘绳6,当拉紧绝缘绳时,转动杆连接下弯头的一端向上转动,带动下弯头的弯口与上弯头的弯口对接,形成可抱合引线的固定引线孔。在本实施例中所用可导电弯头、安装杆、转动杆和引线弯头对的材质均为铝,一方面导电性能良好,另一方面质量轻,方便携带。

为方便在使用完毕后取下绝缘搭接杆,在安装杆上还设有可导电的固定杆52,固定杆设于转动杆的上方,上弯头的外弯曲面上设有可卡接固定杆的上卡槽,上弯头经穿过上卡槽和固定杆的螺栓与螺母配合连接后固定在固定杆的一端,固定杆的另一端与转动杆连接绝缘绳的端部之间经复位拉簧7连接。

为方便绝缘搭接杆的携带、存放,如图2所示,在安装杆上设有垂直安装杆长度方向的上通孔22和下通孔23,上通孔两侧设有螺栓孔,下通孔两侧设有插销孔,固定杆和转动杆上分别设有连接通孔,固定杆穿过上通孔后经穿过螺栓孔的螺栓与安装杆可拆卸连接,转动杆穿过下通孔后经销轴穿过插销孔与安装杆转动连接。进一步的,在可导电弯头与安装杆连接的端部设有卡槽,在卡槽的两侧分别设有外螺栓通孔,在安装杆的端部设有与可卡入卡槽的凸头21,凸头上设有内螺栓通孔,可导电弯头经依次穿过外螺栓通孔和内螺栓通孔的螺栓与螺母配合而与安装杆可拆卸连接。为方便长时间稳定取电,在绝缘手杆上还套接一个栓绳扣8,栓绳扣的套环上设有螺栓通孔,栓绳扣经螺栓穿过螺栓通孔后抵接绝缘手杆表面而固定在绝缘手杆上,这样绝缘绳的另一端缠系在栓绳扣上。

为提高绝缘搭接杆的绝缘安全性能,如图3所示,绝缘手杆包括中空的内绝缘主杆11和硬质外绝缘套杆12。如图4所示,在内绝缘主杆的外侧和硬质外绝缘套杆的内侧设有相适配的连接螺纹,硬质外绝缘套杆经螺纹连接稳定的套在内绝缘主杆外侧,栓绳扣套接在硬质外绝缘套杆上,安装杆的下端插接在内绝缘主杆的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搭接杆在使用时,首先调节绝缘手杆的合适长度,然后将引线放置在下弯头的弯口处,拉紧绝缘绳并栓系在栓绳扣上,使引线固定在下弯头和上弯头的弯口对接形成的固定引线孔中,然后操作绝缘手杆,将可导电弯头钩拉输电主线,由于安装杆、可导电弯头和转动杆、引线弯头对均可导电,这样输电主线上的电流就可以依次经可导电弯头、安装杆和转动杆、引线弯头对引流至引线上,然后接入待用电设备。待使用完毕后松开绝缘绳,使下弯头在复位拉簧的收缩作用下脱离上弯头,释放引线,然后操作绝缘手杆使可导电弯头与输电主线脱离接触,再收缩绝缘手杆的长度,这样操作方便,而且通过绝缘手杆操作,一方面安全性高,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人工高空近距离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