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8890发布日期:2019-08-23 22:31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预制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电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式集装箱。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应对电网中断或大面积停电等突发事件,改善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受季节、气候影响大,发电功率随机性大等诸多因素,储能电站成为较好的解决方案,目前也成为国际、国内相关行业研究的热点。储能电站是由模块化的电池集装箱和变流器集装箱拼接组成。储能电站通常为高压10kV或 35kV接入,需要在变流器集装箱内安装高压隔离变压器,将集装箱分隔一个单独的变压器室,并将高压隔离变压器安装在变压器室。当系统运行时,隔离变压器由于本身的阻抗损耗散发出大量的热量,需要在集装箱内设置强迫风冷风机,将热空气排到变压器室外,并将冷空气带到室内,降低变压器的运行温度。

现有的储能电站,对变压器的冷却多采用变压器室设备门安装通风百叶和过滤网,在设备门对面的墙体上安装强迫排风机。此种冷却方式会造成变压器的迎风面温度较低,背风面温度较高,影响变压器的使用寿命,且经常会造成变压器高温报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预制式集装箱,以能够对集装箱内的变电站元件进行冷却,以提高变电站元件的使用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预制式集装箱,用于储装有变电站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式集装箱包括:

箱体,于所述箱体内形成有腔室,以收容所述变电站元件,并于所述箱体上构造有进风口,于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出风口;

导流板,设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变电站元件之间,以隔开所述变电站元件与所述进风口,并于所述导流板的下部设有导风通道,以引导从所述进风口流入的气流流向所述变电站元件的底部,而于所述腔室内形成冷却通道;

挡雨部,具有覆盖所述出风口的遮挡面,所述遮挡面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方,并与所述箱体间隔设置;

驱动部,设于所述冷却通道内,以驱使由所述进风口流入的气流流经所述冷却通道后排出。

进一步的,于所述变电站元件的外表面与所述腔室以及所述导流板之间围构有间隙通道,并于所述间隙通道内封堵有挡板,以阻挡所述气流直接由所述间隙通道内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由所述腔室的顶部向下延伸设置。

进一步的,于所述导风通道的进风口设有滤芯。

进一步的,对应于所述滤芯,于所述箱体上可拆卸安装有堵盖,以构成对所述滤芯于所述箱体内的封堵。

进一步的,对应于所述滤芯,于所述腔室的底部设有安装槽,所述滤芯的底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的截面成U字形。

进一步的,于所述箱体的侧面上开设有安装口,于所述安装口的至少一边的所述箱体上枢转设有安装门,所述安装口可因所述安装门的枢转而开度可调。

进一步的,于所述进风口处安装有通风百叶。

进一步的,在所述出风口处安装有钢网。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制式集装箱,在驱动部的驱使下,由进风口流入的气流可通过导流板流到变电站元件的底部,并向上流经整个变电站元件后由出风口排出,其可提高变电站元件冷却的均匀性,解决因高变电站元件发热量大,局部温度过高而报警并造成系统停机的问题;同时,变电站元件的散热性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延长变电站元件的使用寿命。

(2)通过在间隙通道内设置挡板,可阻挡由导风通道流入的气流的由间隙通道内流入,从而引导气流由变电站元件的底部流入,并经由整个变电站元件后流出,从而实现对整个变电站元件的散热,有利于提高冷却效率。

(3)导流板的结构简单,容易安装,并具有较好的导流效果。

(4)滤芯能够对流入腔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从而防止因异物飞人,而导致变电站元件发生损坏,进而影响变电站元件的使用安全性。

(5)堵盖可对安装后的滤芯进行保护,并且便于滤芯在腔室内的安装和拆卸。

(6)安装槽的结构简单,能够对滤芯进行固定,提高滤芯的使用效果。

(7)安装门的设置,可便于对腔室内的变电站元年进行安装和维修。

(8)通风百叶引导气流流入腔室内,并起到一定程度的过滤效果,其结构成熟,使用效果好。

(9)钢网有效防止变电站元年运行过程中,因虫鸟的进入腔室,而导致系统运行中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预制式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通风百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安装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腔室内气流流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箱体,101-进风口,102-出风口;

2-挡雨罩,3-轴流风机,4-电池集装箱,5-变压器,6-滤芯,7-挡板,8-导流板,9-安装门,10-通风百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预制式集装箱,用于储装有变电站元件,该预制式集装箱包括箱体1,如图1中所示的,在箱体1内形成有腔室,变电站元件收容在腔室内,并在箱体1的一侧构造有进风口101,在箱体1的顶部构造有出风口 102。其中,本实施例所述的变电站元件安为高压隔离变压器5,另外,在箱体1的一侧还拼接安装有电池集装箱4,以用于收容电池模组。

相对于电池集装箱4,前述的进风口101设置在箱体1的另一侧,为了提高气流的流入效果,本实施例中,在进风口101处安装有通风百叶10,且通风百叶10的安装方式如图2中所示,此处,通风百叶10的结构成熟,安装和使用效果较好,可引导气流流向腔室的底部。

为提高气流对变电压器的冷却效果,在进风口101与变压器5之间设有导流板8,以隔开进风口101和变压器5,并在导流板8的下部设有导风通道,以引导从进风口101流入的气流流向变压器5的底部,而于腔室内形成冷却通道。具体结构上,如图1中所示,前述的导流板8由腔室的顶部向下延伸设置,且其自由端与腔室底部形成有间隙,即导风通道。如此设置可实现将气流引流到变压器5的底部,从而有利于对变压器5进行降温。

另外,为了防止气流中的异物飞入变压器5内,而影响变压器5的工作,本实施例中,在导流通道的左侧安装有滤芯6,而为了便于对滤芯6进行安装和拆卸,对应于滤芯6,在箱体1的前侧面上设有滤芯6安装通孔,且安装通孔的形状与滤芯6的厚度方向上的形状相适配,滤芯6可通过安装通孔安装在腔室内。同时,为了提高滤芯6在腔室内的固定效果,本实施例中,在腔室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槽,该安装槽的截面成U字形,滤芯6的底部可安装在安装槽内进行固定。

另外,此处的滤芯6并沿箱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布置,以覆盖整个导风通道的气流进入端,最大程度的起到过滤的效果。此外,滤芯6便于拆卸后进行清洗,也有利于滤芯6的反复利用。

为了使冷却通道内的气流仅仅流经变压器5,最大程度的提高冷却效率,本实施例中,在变压器5的外表面与腔室以及导流板8之间围构有间隙通道,并在间隙通道内封堵有挡板7,以阻挡气流直接由间隙通道内流出。在此值得注意的是,挡板7采用耐高压的绝缘材料制成。

通过挡板7和导流板8的设置,实现了气流仅流过变压器5,进而最大程度的实现对变压器5的冷却效果,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前述的预制式集装箱还包括挡雨部,该挡雨部具有覆盖出风口102的遮挡面,遮挡面位于出风口102的上方,并与箱体1间隔设置。基于挡雨部的设计思想,并结合图1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挡雨部为设置在出风口102上方的挡雨罩2,可防止下雨时,雨水可经由出风口102流入到腔室内,引发安全事故。此外,在出风口102处安装有钢网,以防止箱体1外虫鸟的进入到腔室内,造成系统运行安全问题。

在使用时,按照变压器5的通风换气量,考虑箱体1进风口101实际的通风面积,计算出穿过通风百叶10的实际风速,选择挡雨罩2,在具备145MPH 的风速下,有效防止雨水的能力,即可满足IPx4的要求。

前述的预制式集装箱还包括驱动部,该驱动部设于冷却通道内,以驱使由进风口101流入的气流流经冷却通道后排出,具体来讲,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驱动部为轴流风机3,且轴流风机3为靠近出风口102,安装在腔室内的两台,以提高整个气流的空气流量,实现强制通风冷却的目的。

除此之外,参照图3,在箱体1的侧面上开设有安装口,变压器5可通过安装口安装在腔室内。本实施例中在安装口左右两边的箱体1上分别枢转设有安装门9,使得安装口可因两安装门9的枢转而开度可调。

结合图4,本实施例所述的预制式集装箱,在轴流风机3的驱使下,由进风口101流入的气流可通过导流板8和滤芯6流到变压器5的底部,并在挡板 7的作用下向上流经整个变压器5后由出风口102排出,其可提高变电站元件冷却的均匀效果,解决因高变电站元件发热量大,局部温度过高而报警并造成系统停机的问题;同时,变电站元件的散热性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延长变电站元件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