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多芯电缆端部绝缘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6402发布日期:2019-07-31 19:54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压多芯电缆端部绝缘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电缆端部绝缘悬挂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低压多芯电缆竖向安装的吊装牵引和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中常见的低压多芯电缆竖向安装的吊装牵引和悬挂装置多为钢丝网套型,此种类型悬挂装置结构和制作工艺相对简单,其原理是利用钢丝网套的端口部被锁紧后吊环受力便越拔越紧的特性,在多芯电缆端部做相间绝缘隔离和密封处理后,用钢丝网套包覆在电缆端头外部并锁紧网套开口端来拉拔牵引和悬挂电缆。此种类型装置由于其结构和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所以目前应用较多,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装置所需终端电缆长度较长:预制分支电缆工程中制作此类装置所需多芯电缆终端的长度要求至少大于1.5米,电缆规格越大所需长度越长,因为它是利用电缆绝缘与导体间的附着力、绝缘与护套间的摩擦力、钢丝网套与护套间的摩擦力三者共同作用来达到牵引和起吊功能的,所受拉力几乎都作用在电缆外护层和绝缘层,如果终端电缆长度不足则会发生电缆护套或绝缘被拔损伤甚至拔脱露出导体的事故,不能长期悬挂受力以免发生意外。

二、损伤护套或绝缘层:钢丝网套开口端锁紧程度不易控制,太松则易发生网套拔脱事故,太紧则可能损伤护套层和绝缘层造成电气缺陷隐患。

三、损伤端部绝缘密封:钢丝网套在牵引起吊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受拉收缩摩擦导致电缆端头绝缘密封损伤,造成电气缺陷隐患甚至事故。

四、适用范围窄:同时也因其工作时所受拉力几乎都作用在电缆外护层和绝缘层,所以此类装置不适用于柔性矿物绝缘型分支电缆等金属护套层与缆芯间的结合不紧密的产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各种多芯分支电缆、柔性矿物绝缘型分支电缆以及普通多芯电缆等多种产品的牵引、起吊和悬挂装置,本发明人设计了一种低压多芯电缆端部绝缘悬挂装置,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压多芯电缆端部绝缘悬挂装置,以解决目前市场中常用的钢丝网套类悬挂装置存在的所需终端电缆长度较长、损伤护套或绝缘层或端部绝缘密封、适用范围窄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低压多芯电缆端部绝缘悬挂装置,包括螺栓挂钩、隔离悬挂块和绝缘外层;螺栓挂钩为一端带有弯钩的螺栓;隔离悬挂块的中心设有供螺栓挂钩之螺栓固定的螺栓孔,隔离悬挂块的外围设有若干供电缆端部的各缆芯导体分别穿过并固定的导体孔;在隔离悬挂块的外部包覆绝缘外层,使螺栓挂钩之螺栓和隔离悬挂块和电缆端部包覆在绝缘外层中。

所述螺栓挂钩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普通钢材、不锈钢等。

所述螺栓挂钩之螺栓穿过隔离悬挂块的轴心螺栓孔,借助两端的紧固螺帽和垫片组合固定在隔离悬挂块上。

所述电缆端部的导体固定结构是:穿过导体孔的导体上固定(压缩锁紧)导体锁紧片使导体不会退出导体孔,导体末端单线向外翻折覆盖在导体锁紧片外部,再在弯曲翻折后的导体末端单线外围固定(压缩锁紧)单线锁紧片,以确保导体锁紧片在导体受拉时不会滑脱。

所述隔离悬挂块在螺栓孔的底部形成螺帽沉槽供螺栓端部的紧固螺帽和垫片容入。

所述隔离悬挂块在导体孔的顶部形成导体沉槽供电缆端部的导体固定结构容入。

所述隔离悬挂块为厚壁圆环柱形,轴心为螺栓孔,圆环柱的厚壁均匀分布2~5个轴向的导体孔,其材质包括但不限于胶木、尼龙、陶瓷、环氧树脂等。

所述绝缘外层是在悬挂结构外形成一个整体密封保护,除非破坏不可拆卸;其制作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注塑、浇铸模塑等,其材质包括但不限于PVC、聚烯烃、环氧树脂等。

所述绝缘外层对应螺栓挂钩和电缆端部在表面形成倒角。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由螺栓挂钩、隔离悬挂块和绝缘外层组成绝缘悬挂装置,在确保绝缘性能的前提下,利用隔离悬挂块使螺栓挂钩与电缆端部的导体相衔接,使牵引、起吊或悬挂所受的拉力主要作用在电缆导体上,从而解决了钢丝网套类悬挂装置存在的所需终端电缆长度较长、损伤护套或绝缘层或端部绝缘密封、适用范围窄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同目前市场中常用的钢丝网套类悬挂装置相比,悬挂能力可靠,电缆绝缘层与护套层几乎不受拉力和压力,安全系数高,可长期悬挂受力,所需电缆端部长度少,多芯电缆仅需要0.3~0.5米,完全适用于柔性矿物绝缘型分支电缆等金属护套层与缆芯间的结合不紧密的电缆产品。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以四芯电缆为例,竖放);

图2是图1中导体上导体锁紧片、导体末端单线和单线锁紧片的位置关系放大图。

标号说明

螺栓挂钩1,螺栓11,紧固螺帽12,垫片13;

隔离悬挂块2,螺栓孔21,导体孔22,螺帽沉槽23;

绝缘外层3,导角31和32;

电缆端部4,缆芯40,导体41,导体锁紧片42,导体末端单线43,单线锁紧片4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低压多芯电缆端部绝缘悬挂装置,包括螺栓挂钩1、隔离悬挂块2和绝缘外层3;螺栓挂钩1为一端带有弯钩的螺栓11;隔离悬挂块2的中心设有螺栓孔21供螺栓挂钩1之螺栓11固定,隔离悬挂块2的外围设有若干导体孔22供电缆端部4的各缆芯40导体41分别穿过并固定;在隔离悬挂块2的外部采用注塑或模塑等方式包覆绝缘外层3,使螺栓挂钩1之螺栓11和隔离悬挂块2和电缆端部4包覆在绝缘外层3中。

这样,本实用新型在确保绝缘性能的前提下,利用隔离悬挂块2使螺栓挂钩1与电缆端部4的导体41相衔接,使牵引、起吊或悬挂所受的拉力主要作用在电缆导体上,从而解决了钢丝网套类悬挂装置存在的所需终端电缆长度较长、损伤护套或绝缘层或端部绝缘密封、适用范围窄等问题。

其中,所述隔离悬挂块2为厚壁圆环柱形,轴心为螺栓孔21,圆环柱的厚壁均匀分布2~5个轴向的导体孔22,导体孔22数量与所需悬挂的电缆导体芯数相对应,其材质包括但不限于胶木、尼龙、陶瓷、环氧树脂等。

所述螺栓挂钩1具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悬挂的可靠性,规格根据电缆规格的大小可对应调整,其材质包括但不限于普通钢材、不锈钢等。

所述螺栓挂钩1之螺栓11具体可以借助两端的紧固螺帽12和垫片13组合固定在隔离悬挂块2的螺栓孔21。进一步,所述隔离悬挂块2可以在螺栓孔21的底部形成螺帽沉槽23供螺栓11端部的紧固螺帽12和垫片13容入,使结构更紧凑。

所述电缆端部4的导体41固定结构具体可以是:穿过导体孔22的导体4上先采用压缩锁紧方式固定一导体锁紧片42,使导体41不会退出导体孔22,再将导体末端单线43向外翻折覆盖在导体锁紧片42外部,再在弯曲翻折后的导体末端单线43外围采用压缩锁紧方式固定一单线锁紧片44,以确保导体锁紧片42在导体41受拉时不会滑脱。进一步,所述隔离悬挂块2在导体孔22的顶部可以形成导体沉槽供电缆端部4的导体41固定结构(导体锁紧片42、导体末端单线43和单线锁紧片44)容入,使结构更紧凑。

所述绝缘外层3是在悬挂结构外形成一个整体密封保护,除非破坏不可拆卸;其制作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注塑、浇铸模塑等,其材质包括但不限于PVC、聚烯烃、环氧树脂等,但应保证其与电缆外护层材料的相容性从而确保密封性能。

另外,所述绝缘外层3上对应螺栓挂钩1和电缆端部4的位置在表面形成倒角31和32,避免出现锐角而容易造成撞伤。

本实用新型应用在低压多芯电缆的制作流程为:一、螺栓挂钩1与隔离悬挂块2的衔接紧固:用两个紧固螺帽12和垫片13将螺栓挂钩1的螺栓11锁紧在隔离悬挂块2上,其中一个紧固螺帽12和垫片13装配在隔离悬挂块2的螺帽沉槽23内。二、单芯电缆导体43与隔离悬挂块2的衔接:将电缆端部4的外护层剥除约20~30cm长度(具体长度按电缆规格确定)后,将各个缆芯40的绝缘层剥除约10~20cm长度(具体长度按电缆规格确定),再把缆芯40的导体41穿过隔离悬挂块2外围导体孔22,并在导体41末端外压缩锁紧一个导体锁紧片42,使导体41不会退出导体孔22,再将导体末端单线43弯曲翻折覆盖在导体锁紧片42外部,再在弯曲翻折后的导体末端单线43外围压缩锁紧一片单线锁紧片44,以确保导体锁紧片42在导体41受拉时不会滑脱。三、外层绝缘包覆的制作:经以上二个步骤,将整个悬挂结构组装完成后,用注塑、模塑或浇铸等方式在悬挂结构外层制作绝缘外层3,确保其密封绝缘性能。本实用新型应用在低压多芯电缆上,所需电缆端部4长度仅为0.3~0.5米,节约了电缆和安装所需空间高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当指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