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台区户变关系校核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48849发布日期:2019-06-18 23:52阅读:9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台区户变关系校核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配电营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台区户变关系校核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配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配电网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对电力市场的供需信息互动越来越重要。在低压配电侧,全面推行精细化台区管理,不仅可提高配电网络的智能化水平,还能实现配网营销精益化。其基础就是清查用户资料,校核是否存在台区拓扑关系异常、用户信息遗漏或者错误等情况。台区指(一台)变压器的供电范围或区域。

长期以来,由于低压配电网络的建设往往缺乏科学完善的前期规划,台区内的用户拓扑网络没有统一的标准。一部分台区网络没有按照规则架设,仅以用户通电为目的,缺乏精确拓扑信息记录。另外,用户档案原始信息多为纸质卡片方式,后经手工逐一录入电子信息系统,存在录入有误导致用户拓扑错误、遗漏的情况。并且,在配网台区运行过程中,客户不断地增减调整,在负荷割接的网架调整时,信息变更不及时,导致了用户档案更新易发错误,积重难返,因此开展台区拓扑关系校核是供电服务中亟需解决的难题。

台区拓扑关系对于用电信息采集具有重要意义,若事先预知台区拓扑及其路径,信息采集的通信组网就能标准化、统一化、合理化,从而令抄报效率更加高效。在现场检修和维护的过程中,可根据已知表计在台区拓扑中的准确位置,快速定位与故障分析,大幅降低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快速排除故障能力,提升配网的服务效率和质量。目前的低压台区普查方法,是通过台区内拉闸观测,并人工记录台区内用户信息的方式,无法实现数字化存储;在台区异常用户的拓扑识别方面,则是根据台区用户档案,利用电力载波台区识别仪,现场逐一检测,工作量较大,而且又无法发现台区用户遗漏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台区户变关系校核方法,用以解决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时的台区档案多、漏、错报,且后期人工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是:一种配电台区户变关系校核方法,所述校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电力载波的传输特性和传输距离,将可能发生串台区的所有用户所在的台区划分为一个虚拟台区区域;

(2)采用菜单配置式抄报的集抄模式采集用户的用电信息;

(3)若虚拟台区区域内发生用电信息的跨台区采集,则根据拟进行台区户变关系校核的实际台区位置,划分可能发生用电信息跨台区采集的邻近台区;

(4)标记可能发生串台区的可疑用户;

(5)核查可疑用户多个月份的用电量数据,若连续一致,则将其确定为串台区用户;

(6)进一步采用广播命令式抄报的集抄模式,校核是否出现档案未登记的用户表计,若出现则通过多次集抄、数据比对进行台区归属判断,并更新调整用户档案信息,完善用户的台区隶属关联关系。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虚拟台区区域是以拟进行台区户变关系校核的实际台区位置为中心,以载波通信传输距离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的所有台区。

进一步地,步骤(2)中,采集的集抄数据信息包含用户名、用户编号、用电量、表号和用户状态。

进一步地,菜单配置式抄报是根据用户档案信息对用户的id地址进行编码,建立数据采集的用户菜单,对菜单列表上的用户逐一进行用电信息集抄。

进一步地,广播命令式抄报是由采集主站发布广播式的采集指令,所有接受到采集指令的用户均会上传数据,后台主站通过与原始档案进行比对,发现未在台区注册的表计后,及时上传,并通过低压电力线特性、载波主节点和从节点的对应关系以及大数据的分析,确定电能表台区归属,根据核实情况进行档案调整。

进一步地,步骤(4)中,选择相同月份的拟进行台区户变关系校核的实际台区和邻近台区的所有用户用电量明细,检查是否出现用电量一致的情况,若有,则将其标记为可能发生串台区的可疑用户。

进一步地,步骤(4)中,选择与拟进行台区户变关系校核的实际台区位置电气距离为2km以内的台区为邻近台区。

进一步地,步骤(3)中,计算虚拟台区区域内所有台区采集用户总数,将原始申装用户总数和虚拟台区区域采集用户总数进行比较,若总数一致,则说明不存在串台区用户,否则,说明存在串台区用户。

进一步地,步骤(3)中,计算台区区域内所有台区采集用户总数为:

其中,b为计算得到的虚拟台区区域内所有台区采集用户总数;

m为用电量重复用户数;

bi为第i台区所采集的集抄用户数。

进一步地,所述的校核方法对各台区用户数进行校核,具体为:

(1)收集台区至少一年时间内的所有用户集抄数据;

(2)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逐月统计集抄用户编号明细表,凡是有抄报记录的用户名均统计一次,通过多个月份的迭代映射,查缺补漏;

(3)统计最终映射得到的用户数目,并形成固化成该台区用户名和用户编码样本。

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基于用电信息集抄系统和载波通讯距离特征,结合配电网络建立虚拟大台区,采用“菜单式+广播式”组合集抄模式建立用户数据库与用户信息采集,利用电度数据一致性比对,实现现实台区户变归属的“快、准、全”校核。本发明为实现台区档案的快、准、全的区分,无多、漏、错报,降低后期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台区识别校核的时效性提供了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虚拟台区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模拟台区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台区通信的用电信息采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台区校核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台区户变关系校核方法,具体如下:

1.用电信息采集

本发明采用集抄系统对各台区用户的电表信息进行采集,集抄系统的工作模式包括:广播命令式抄报和菜单配置式抄报。本发明采用的是广播命令式抄报和菜单配置式抄报相结合的方式。

采用菜单配置式抄报方式进行用电信息的采集,采集的用电信息包含用户编号、用户名、用电量、表号和用户状态等。采用广播命令式抄报的方式,进行用户档案的更新,并完善用户台区的归属,用户档案信息通过广播命令式抄报的方式定期更新,以应适应台区变更和台区迁移,避免档案信息错误。

其中,菜单配置式抄报是根据用户档案信息对用户的id地址进行编码,建立抄报用户菜单,对抄报用户菜单列表上的用户逐一进行用电信息集抄,集抄方式由于是按照既定的用户列表抄报,其抄报的效率高,数据采集的时效性较好。但是,由于原始档案信息可能存在用户缺失、拓扑关系登记错误的情况,菜单式的用电信息集抄模式会出现用户信息采集遗漏,跨台区抄报等现象。并且,集抄系统的配置菜单是根据档案信息确定的,在用户搬迁、台区切割或网架改造时用户档案更新不及时,菜单不能自动校核更新,用户信息采集也会失败。

广播命令式抄报没有固定的抄报用户菜单,由采集主站向台区发布广播式的抄报命令,台区内所有接收到抄报的用户均会上传用电信息数据,后台主站将接收到的用电信息与原始档案进行比对,若发现未在台区注册的表计,则及时上传至后台,通过低压电力线特性、载波主节点(集中器)和从节点(载波模块)的对应关系以及大数据的分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日常抄表流程后,确定电能表的台区归属,根据核实情况进行档案调整。

2.虚拟台区区域的划分

以拟进行台区户变关系校核的实际台区位置为中心,根据电力载波的传输特性和传输距离,将可能发生台区干扰范围内的所有用户划分为一个虚拟台区区域(如图1所示),该虚拟台区区域是以拟进行台区户变关系校核的实际台区位置为中心,以载波通信传输距离为半径的圆形区域。虚拟台区区域内包括多个台区,各台区内的所有用户均定义为虚拟台区区域下的隶属用户。

3.虚拟台区区域内的串台区用户判定

(1)统计虚拟台区区域内原始用户申装总数a;

(2)计算虚拟台区区域内各台区所采集的集抄用户数bi(i=1,2,3….n),将用电量数据进行大数据清洗,筛选用电量重复用户数m,计算台区区域内所有台区采集用户总数,即:

(3)比较原始申装总数a和虚拟区域台区采集用户总数b,若一致则说明台区完好,否则说明存在串台区用户。

4.台区用户数校核

由于载波通信存在信号衰减和干扰的情况,导致某些月份存在个别用户信息采集失败的情况。当载波通信恢复或者设备检修后,这些用户的用电信息会被重新采集。

本发明通过分析信息采集失败用户所在台区多个月份的用电信息的集抄数据,将采集到的用户信息进行用户名(用户编号)映射,准确获取相应台区的用户总数。具体如下:

(1)收集相应台区过去一年及以上时间内的所有用户的用电信息集抄数据;

(2)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逐月统计集抄用户编号明细表,凡是有抄报记录的用户名均统计一次,通过多个月份的迭代映射,查缺补漏;

(3)统计最终映射得到的用户数目,并固化成该台区用户名和用户编号的样本。

5.台区用户拓扑关系校核

虚拟台区区域内不同台区由于电气连接距离较近,会发生载波跨台区通信,出现用户串台区的情况。而同一台区内,不同用户的用电量不会连续多个月份一致,可以利用用电信息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采用电量一致性校核来分析串台区的情况,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拟进行台区户变关系校核的实际台区位置,划分筛选可能跨台区的邻近台区。由于载波通信的传输距离一般为2km,本实施例选择与拟进行台区户变关系校核的实际台区位置电气距离为2km以内的台区为邻近台区;

(2)选择相同月份的拟进行台区户变关系校核的实际台区和邻近台区的所有用户用电量明细,核查是否出现用电量一致的情况,若有,则将其标记为可疑用户;

(3)进一步核查可疑用户多个月份的用电量数据,若连续一致,则可将其定为串台区用户,进一步利用“菜单式+广播式”组合集抄模式进行台区区分,及时完善用户的台区归属和档案更新。

实施例:

如图3,本实施例设置了两个模拟台区,在每个台区中,选择一台变压器作为小区变压器,在变压器二次出线处装设一个集中器,收集该台区下所有用户的用电信息。集中器下设一个采集器,并通过485总线连接到三个用户。

本实施例设立了两个台区,每个台区选用三台智能电表,分别接在两个台区的a、b、c三相。其中,表号为070120016276、070120016131、070120016279的三块智能电表隶属于台区1,表号为070120015861、002002152963、070120015862的三块智能电表隶属于台区2。

将070120016276、070120016131、070120016279三块电表的档案信息(包括表号、通讯id、隶属台区)下发至集中器1,将070120015861、002002152963、070120015862三块电表的档案信息下发至集中器2。然后,通过后台服务器向两台集中器发布用电信息采集指令。

载波信号在相邻的台区间往往会越过变压器,从而导致用电信息垮台区传输,本实施例将两台380v变压器相邻放置。然后,由服务器向集中器2发布用电信息采集指令,采集的结果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集中器2除了采集本台区下的三块电能表的用电信息,台区1中的电表信息也采集到,出现了用电信息跨台区采集的现象。

对于出现的跨台区采集现象,首先,将集抄系统的工作模式由之前的菜单配置式切换为广播命令式,向用户发布用电信息采集指令后,自主搜寻所有表计并上报至主站服务器。本实施例共进行了100次数据采集,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电量一致性校核,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串台区用户,利用不同台区不同的负载导致交流电相位偏移不同的特点进一步作了台区区分,报主站服务器进行档案更新。其结果如5所示。070120015861、002002152963、070120015862三块智能表隶属于台区2,其他三块电表作为异常电表上传至服务器终端,由后台人员核对分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