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00kV平台式户内变电站配电装置楼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4166发布日期:2019-05-10 23:28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500kV平台式户内变电站配电装置楼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500kv户内变电站配电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500kv平台式户内变电站配电装置楼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电力负荷迅速增长,大量的高压变电站已建设在市区中心。

但是,由于城市土地资源十分宝贵,加之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果采用常规的户外变电站配置方式,不仅会导致变电站的用地量大大增加,不可避免地造成城市土地资源的不必要浪费,而且容易使变电站建筑高度的限值不能满足所在区域城市规划的规定和要求,尤其是在市区场地条件下建设高压变电站,还必然会导致过多的挖方土石方量,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必然导致变电站的总体投资成本增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500kv平台式户内变电站配电装置楼结构,减少500kv户内变电站的占地面积,节省500kv户内变电站的投资成本。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500kv平台式户内变电站配电装置楼结构,包括自下而上的第一层平台、第二层平台、第三层平台以及第四层平台和第五层平台,所述第一层平台上安装66kv电容器组,所述第三层平台上安装66kvgis和500kv主变压器,所述第四层平台上安装220kvgis,所述第五层平台上安装500kvgis,所述第二层平台与第三层平台之间形成电缆夹层;所述500kv主变压器分别与66kvgis、220kvgis、500kvgis形成电连接,所述66kv电容器组与66kvgis形成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层平台、第二层平台均位于地下,所述的第三层平台、第四层平台和第五层平台均位于地上。

优选地,所述的第三层平台与第四层平台之间设置电缆竖井。

优选地,所述的第四层平台与第五层平台之间设置通风竖井,所述的500kvgis、500kv主变压器位于通风竖井的同一侧。

优选地,所述的220kvgis通过分支母线与220kv出线之间形成电连接,所述分支母线的出线端通至第五层平台、且穿过500kvgis所在的500kvgis室。

优选地,所述分支母线的出线端与220kvgis套管电连接,所述的220kvgis套管通过第三引下线与220kv出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第五层平台安装500kvgis套管,所述500kvgis套管的一端与500kvgis电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引下线与500kv出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500kv主变压器与500kvgis主变进线之间采用油气套管形成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500kv主变压器与220kvgis主变进线之间采用油气套管形成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66kvgis与空气套管电连接,所述的空气套管通过软导线与500kv主变压器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自下而上的第一层平台、第二层平台、第三层平台、第四层平台、第五层平台,使得500kv户内变电站形成一种平台式分层结构,以便将不同的电力设备配置在不同高度的平台层,与常规的500kv户内变电站相比较,这种分层式布置结构在满足500kv户内变电站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平台出线空间,并充分利用平台下的空间,从而可以将500kv户内变电站配电装置楼的建筑高度限制在满足城市规划的规定和要求的范围之内,且用地大大节约,因此,极大地减少了500kv户内变电站的占地面积,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也节省了500kv户内变电站的投资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500kv平台式户内变电站配电装置楼结构的构造断面图。

图2为图1中的220kvgis出线构造示意图。

图中部品标记名称:1-第一层平台,2-66kv电容器组,3-第二层平台,4-第三层平台,5-66kvgis,6-第四层平台,7-220kvgis,8a-第一引下线,8b-第二引下线,8c-第三引下线,9-220kv出线,10-通风竖井,11-第五层平台,12-500kvgis,13-500kv出线,14-500kvgis套管,15-500kv主变压器,16-散热器,17-设备运输通道,18-设备运输平台,19-中性点电抗器,20-空气套管,21-220kvgis套管,22-分支母线,23-避雷器,24-电缆沟,25-电缆竖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的500kv平台式户内变电站配电装置楼结构,主要包括自下而上的第一层平台1、第二层平台3、第三层平台4以及第四层平台6和第五层平台11。通常,是在配电装置楼的垂直方向上分为地上三层、地下两层,即,所述的第一层平台1、第二层平台3均位于地下,而第三层平台4、第四层平台6、第五层平台11均位于地上。这样可以使配电装置楼的站址位于斜坡地形上,以充分利用斜坡式场地条件形成错层布置的分层平台式结构,避免了过多的挖方土石方量,有利于节省500kv户内变电站的建设投资成本。

如图1、图2所示,在第一层平台1上安装66kv电容器组2、中性点电抗器19,所述中性点电抗器19北侧采用围栏设计,使其满足散热要求。在第三层平台4上安装66kvgis5、500kv主变压器15和散热器16,在第四层平台6上安装220kvgis7,在第五层平台11上安装500kvgis12。所述的第二层平台3与第三层平台4之间形成电缆夹层,在第三层平台4与第四层平台6之间、第四层平台6与第五层平台11之间设置电缆竖井25,在第四层平台6、第五层平台11上分别设置电缆沟24,在第二层平台3至第五层平台11之间设置通风竖井10,所述的500kvgis12、500kv主变压器15、散热器16均位于通风竖井10的同一侧,所述的66kvgis5、220kvgis7均位于通风竖井10相对的另外同一侧,所述的通风竖井10布置在配电装置楼的中间、并通至220kvgis7所在的220kv配电装置室屋顶,以方便通风竖井10两侧布置的电力设备的通风散热需求及对电缆通道的要求。所述的第三层平台4上设置用于运输电力设备的设备运输平台18和用于将电力设备吊入地下层的吊物孔,在设备运输平台18的下方设置设备运输通道17,以方便通过吊物孔将电力设备吊入地下后的运输要求。

所述的500kv主变压器15分别与66kvgis5、220kvgis7、500kvgis12形成电连接,所述的220kvgis7通过第一引下线8a与220kv出线9电连接,所述的66kv电容器组2与66kvgis5形成电连接。在第五层平台11上安装500kvgis套管14、220kvgis套管21、避雷器23,所述的避雷器23通过第三引下线8c与220kv出线9电连接。所述500kvgis套管14的一端与500kvgis12电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引下线8b与500kv出线13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的220kvgis7是通过分支母线22与220kv出线9之间形成电连接,所述分支母线22的出线端通至第五层平台11、且穿过500kvgis12所在的500kvgis室。通常,所述分支母线22的出线端与220kvgis套管21电连接,所述的220kvgis套管21通过第三引下线8c与220kv出线9电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利用配电装置楼的出线平台空间,并解决了户内变电站配电装置因采用一列式布置而导致的出线方向单一,进而导致电力线路交叉的问题,减少了电缆出线的数量,节约了户内变电站的投资成本。

考虑到500kv主变压器15较重,将500kv主变压器15采用一字型布置于配电装置楼的第三层平台4,即地上第一层,将中性点电抗器19、66kv电容器组2分别布置于500kv主变压器15的下方,如图1所示。

为了减少配电装置楼的总体层高,所述的500kv主变压器15与500kvgis12主变进线之间、500kv主变压器15与220kvgis7主变进线之间分别采用油气套管形成电连接。所述的66kvgis5与空气套管20电连接,所述的空气套管20通过软导线与500kv主变压器15电连接。由此可以取消500kv主变压器15高中压侧的空气套管,避免因带电安全距离使主变间尺寸过大的问题,也使500kv平台式户内变电站配电装置楼结构更为紧凑,从而节约土地资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