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配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7141发布日期:2019-04-17 03:0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直流配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配电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直流配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电器的配电通常采用直流配电系统。直流配电系统由用电设备和供电器之间通过电缆线直接连接形成。

发明人在实现传统技术的过程中发现:传统的直流配电系统,无法针对用电器总功率实时调节供电电压。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技术中,直流配电系统无法针对用电器总功率实时调节供电电压的问题,提供一种直流配电系统。

一种直流配电系统,包括:供电装置,包括直流变压器、处理器、电压检测器及第一通信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直流变压器电性连接,以调节所述直流变压器的输出电压;所述电压检测器分别与所述直流变压器及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以获取所述直流变压器电压信息并传递至所述处理器;所述第一通信器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检测装置,电性连接于所述供电装置与用电器之间,并设于远离所述供电装置的一端;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电流检测器及与所述电流检测器电性连接的第二通信器,以获取电流信息并通过第二通信器传递至所述第一通信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电流信息及所述电压信息调节所述直流变压器的输出电压。

上述直流配电系统,供电过程中,电压检测器检测直流变压器的电压信息;电流检测器检测供电电路中的电流信息,以使处理器根据电压信息及电流信息实时调节直流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该直流配电系统,通过实时调节输出电压,既避免了用电高峰时直流变压器输出电压不足,又避免了用电低峰时直流变压器输出电压过高,在保证供电的效果下还达到了节约能耗、减小隐患的效果。同时,检测装置与供电装置之间通过无线通讯,避免了通讯线的使用,使该直流配电系统更加灵活高效可靠,降低了系统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流配电系统还包括:壳体,用于容纳所述供电装置;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容纳装置,以容纳所述直流变压器;所述容纳装置与所述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设于所述容纳装置下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装置包括散热箱和至少两个连接结构;所述散热箱用于容纳所述直流变压器;所述连接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散热箱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结构的第二端与所述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箱上设有多个散热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的第一端包括与所述散热箱固定连接的活动杆;所述连接结构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二端设有供所述活动杆插入的空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直流变压器下方的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远离所述直流变压器的一侧还设有第一防尘网。

上述直流配电系统,可以通过散热装置和散热孔为直流变压器散热,可以延长直流配电系统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流配电系统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温度检测器及与所述温度检测器电性连接的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设于所述壳体内部,以探测所述壳体内部的温度;所述温度检测器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外部还设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以受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温度检测器内设有温度阈值,以当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到所述壳体内部温度超出所述温度阈值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工作。

上述直流配电系统,还可以通过温度探头和温度检测器对壳体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当壳体内部的温度超过温度阈值时,处理器控制报警装置工作。该设置可以防止直流变压器温度过高导致损毁,从而延长了直流配电系统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侧壁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贯通所述壳体;所述通气孔内设有第二防尘网;所述壳体外侧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壳体呈夹角设置,以遮挡所述通气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壳体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直流配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直流配电系统的容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直流配电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号所代表的含义分别为:

10、直流配电系统;

110、供电装置;

112、直流变压器;

114、第一处理器;

116、电压检测器;

118、第一通信器;

120、壳体;

122、通气孔;

124、第一挡板;

130、散热箱;

132、散热孔;

140、连接结构;

141、弹簧;

142、第二端;

143、活动杆;

144、滑块;

145、压板;

146、橡胶垫;

150、温度检测装置;

152、温度检测器;

154、温度探头;

160、报警装置;

170、固定板;

172、固定孔;

182、散热风扇;

184、第一防尘网;

200、检测装置;

202、电流检测器;

204、第二通信器;

206、第二处理器;

300、用电器;

400、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申请提供一种直流配电系统10,如图1所示,包括供电装置110及检测装置200。

具体的,供电装置110用于向用电器300提供电能。供电装置110包括直流变压器112、第一处理器114、电压检测器116和第一通信器118。直流变压器112用于提供直流电,且直流变压器112的输出电压可调节。第一处理器114为处理控制器,用于数据的运算及控制,为便于与下述处理器进行区别,将该处理器命名为第一处理器114。第一处理器114与直流变压器112电性连接,以通过第一处理器114的控制调节直流变压器112的输出电压。电压检测器116与直流变压器112和第一处理器114均电性连接。电压检测器116用于检测直流变压器112的输出电压,从而得到电压信息,并将该电压信息传递至第一处理器114。第一通信器118为无线通信器,用于获取无线信息。第一通信器118与第一处理器114电性连接,以将获取到的无线信息传递至第一处理器114。

检测装置200电性连接于供电装置110和用电器300之间,并远离供电装置110设置。检测装置200包括电流检测器202和第二通信器204。电流检测器202电性连接于供电装置110和用电器300之间,以检测电流并得到电流信息。第二通信器204为无线通信器,用于发射无线信息。第二通信器204与电流检测器202电性连接,以获取电流信息并将其转换为无线信息发射出去。

供电装置110、检测装置200及用电器300之间的电性连接可以通过电缆400连接。

更具体的,该直流配电系统10工作时,由直流变压器112向用电器300供电。供电过程中,电压检测器116实时检测直流变压器112的输出电压;电流检测器202实时检测供电所产生的电流。电流检测器202检测电流得到电流信息后,可以通过第二通信器204将该电流信息转换为无线信息发射出去。该无线信息由第一通信器118接收后,再转换为电流信息传递至第一处理器114。第一处理器114根据电流信息及电压检测器116所检测的电压信息调节直流变压器112的输出电压。其具体可以是:当电流较大时,增大直流变压器112的输出电压,以保证供电充足;当电流较小时,减小直流变压器112的输出电压,以节约能耗。

由于电流检测器202设于远离供电装置110的一端,因此,第一处理器114得到电压信息及电流信息后,对其进行运算即可得到直流变压器112与用电器300之间的电缆400的电阻信息。由于电缆400的电阻会减小用电器300的输入电压,此时,第一处理器114还可以根据该电阻大小调节直流变压器112的输出电压。其具体可以是:当电阻较大时,增大直流变压器112的输出电压,以保证供电充足;当电阻较小时,减小直流变压器112的输出电压,以节约能耗。

该直流配电系统10的检测装置200与供电装置110之间通过无线通讯,避免了通讯线的使用,使该直流配电系统10更加灵活高效可靠,降低了系统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如图1所示,检测装置200包括电流检测器202和第二通信器204,还包括第二处理器206。第二处理器206用于获取电流检测器202所检测电流得到的电流信息,并用于控制第二通信器204工作。具体来说,当电流检测器202检测电流得到电流信息后,第二处理器206获取该电流信息,并将之传递至第二通信器204。同时,第二处理器206控制第二通信器204工作,将该电流信息转换为无线信息发射出去。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直流配电系统10还包括用于容纳供电装置110的壳体120。该壳体120内部设有容纳装置,用于容纳直流变压器112。容纳装置固定连接于壳体120的侧壁,并上下悬空。该壳体120底部还可以设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位于容纳装置的正下方,从而为容纳装置内的直流变压器112散热。

具体的,容纳装置与壳体120内部的侧壁固定连接且上下悬空。容纳装置用于容纳直流变压器112。此时,与容纳装置电性连接的第一处理器114和电压检测器116可以固定于壳体120上壁,且位于壳体120内部。第一通信器118可以伸出壳体120外部,以增强通讯信号。

同时,壳体120底部还可以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位于容纳装置的下方。当直流配电器工作时,散热装置也工作,从而为直流变压器112散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容纳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直流变压器112的散热箱130和至少两个连接结构140。该连接结构14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142,第一端与散热箱130固定连接,第二端142与壳体120的侧壁固定连接。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该散热箱130可以由多个设有散热孔132的板组成。设有散热孔132的板组成散热箱130后,由连接结构140连接至壳体120侧壁。该连接结构140的第二端142固定于壳体120的侧壁上,且第二端142具有一空腔。该连接结构140的第一端包括与散热箱130固定连接的活动杆143。该活动杆143可以通过压板145与散热箱130固定连接。压板145与散热箱130之间还可以设有橡胶垫146,以起到缓冲作用,保护散热箱130。

连接结构140工作时,第一端的活动杆143插入第二端142的空腔内,以通过第一端和第二端142的配合,使散热箱130固定于壳体120的两侧壁上。同时,活动杆143与第二端142之间还可以设有弹簧141,以平衡散热箱130在两个连接结构140之间的位置。压板145上设有活动杆143的一面可以设有滑块144,以当活动杆143插入第二端142的空腔时,滑块144与第二端142卡接,从而增加第一端和第二端142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直流配电系统10的散热装置可以包括散热风扇182。该散热风扇182设于壳体120内部,且位于直流变压器112下方,以为直流变压器112散热。

进一步的,在该散热风扇182远离直流变变压器的一侧还设有第一防尘网184。换句话说,在散热风扇182下方还设有第一防尘网184,以防止散热风扇182工作时,壳体120外的尘土进入壳体120内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直流配电系统10还包括用于探测壳体120内部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200150。该温度检测装置200150具体包括温度检测器152和与温度检测器152电性连接的探头。

具体的,温度探头154设于壳体120内部,其可以位于直流变压器112一侧,用于探测壳体120内部的温度。温度检测器152与温度探头154电性连接,用于识别温度探头154探测到的温度。该温度检测器152与第一处理器114电性连接,以向第一处理器114传递信息。

进一步的,该直流配电系统10还可以设有报警装置160。报警装置160可以设于壳体120外部,并与第一处理器114电性连接,从而受第一处理器114控制。

此时,温度检测器152内可以设有一温度阈值。当温度检测器152识别到探头探测的温度后,将该温度与其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对比。若温度探头154检测到的温度超出该温度阈值;则温度检测器152向第一处理器114传递报警信息。此时,第一处理器114控制温度报警装置160工作,发出警报。该设置可以防止直流变压器112温度过高导致损毁,从而延长了直流配电系统10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直流配电系统10的壳体120的侧壁上还设有多个通气孔122。多个通气孔122可以均匀设于壳体120侧壁。通气孔122贯通壳体120,以使壳体120内部与壳体120外部进行通气。

进一步的,该通气孔122内可以设有第二防尘网,以防止壳体120外部的灰尘通过通气孔122进入壳体120内部。

更进一步的,该通气孔122外侧还可以设有第一挡板124。即在壳体120外部,位于通气孔122的部位可以设有第一挡板124遮挡该通气孔122,从而进一步避免壳体120外部的灰尘通过通气孔122进入壳体120内部。该第一挡板124可以呈一定夹角设置,从而在遮挡灰尘的基础上,也不影响通气孔122的通气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壳体120上可以设有用于固定该壳体120的固定板170。该固定板170用于将壳体120固定于其他位置,如墙上等。该固定板170从壳体120外侧向远离壳体120的方向延伸,且固定板170上设有固定孔172。当通过该固定板170将壳体120固定于其他位置时,可以在固定孔172内拧入螺丝等。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该直流配电系统10工作时,直流变压器112向用电器300供电。电流经过检测装置200到达用电器300。配电过程中,检测装置200内部的电流检测器202检测电流强度;供电装置110内的电压检测器116检测直流变压器112的电压。当用电高峰时,电流检测器202检测到的电流较大。此时,第二处理器206将该电流信息通过第二通讯模块传递至第一通讯模块。第一通讯模块获取该无线信息后,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的电流信息传递至第一处理器114。第一处理器114根据电流信息和电压信息增加直流变压器112的输出电压,以保证供电充足。当用电低峰时,电流检测器202检测到的电流较小。此时,第二处理器206将该电流信息通过第二通讯模块传递至第一通讯模块。第一通讯模块获取该无线信息后,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的电流信息传递至第一处理器114。第一处理器114根据电流信息和电压信息减小直流变压器112的输出电压,以节约电能。

配电过程中,温度检测装置200150实时检测壳体120内部的温度,且温度检测器152内设有温度最高阈值。当温度检测装置200150的探头传递至温度检测器152的温度超过温度最高阈值时,温度检测器152向第一处理器114发出报警信息。此时,第一处理器114控制报警装置160工作,发出警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